乱世百姓:汉末三国
字体: 16 + -

第5章 灭寨

    “伏兄弟,你就说如何灭寨吧,俺老许都等不及了。”许仲康叫道。

    伏清闻言一笑:“我们现在就去那巨虎寨,到时我自有妙计。”

    从沈石镇西行十余里,有一座山,山上有巨虎寨,于是当地人就叫这座山巨虎山,以致于这座山起初的名字,都已被人淡忘了。

    巨虎山不是很高,一个农民用一个时辰也可以到达峰顶,只是山上的树太多,杂草丛生,唯一的一条路还被巨虎寨人把守着,不准人通过。

    此时正是夜间,多年的平静已经松懈了守山人的心――作为巨虎山的守山人,是最清闲不过的了。守山人昏昏欲睡,眼已经快要睁不开了,只能靠着棵树勉强站着。武器早已被他扔在地上,连那仅有一点的“铁甲”也已被他卸下。

    一阵风起,巨虎山下来了三名年轻人,中间一个笑道:“我早就说过,这巨虎贼比不得官兵,也比不得黄巾军,夜晚巡查的重要性他们根本不会注意到,怎么养?应验了吧!老许,子龙,且看我一箭取那贼性命!”

    他弯弓而射,虽有百步之遥却仍是一箭射入守山人脖间。

    可怜守山人,还没看清来敌模样便送了性命。

    “伏兄弟好箭法!”赵子龙、许仲康齐声赞道,伏清摇摇头,指着那条上山的路:“老许,子龙,我们现在便上山吧。”

    许、赵二人点头。

    三人一前二后向山上走去,眉目间没有些许紧张,反是有几分欣喜。

    “老许,今番你从前门打入寨中,你可要记得,要闹得寨中人尽皆知才好。子龙,你从后门打入寨中,杀他个贯通,与老许和在一处,不用管我,看看能不能把寨中人降伏,也省得你们多费力气。”伏清笑道,“我嘛,就潜进寨中,趁机杀了那孙承。”

    “这倒也行。”赵子龙也笑了。

    许仲康闷闷不乐,瞪着伏清:“伏兄弟,你说凭啥你去暗杀孙承,这大事儿都让你干了,小事儿却让给俺,你若这般,俺可不干!”

    伏清大笑,并没解释,快行几步,转过身来,箭指许仲康:“老许,你若躲得过我这一箭,你我便换。”

    许仲康一愣,干咳两声,摆手道:“我估计也躲不过。好吧好吧,这粗活儿还得俺老许来干!”

    说话间,三人眼前出现一个大寨,守门人早已睡着,寨中一片漆黑,赵子龙独自一人向后门摸去。

    许仲康上前,大吼一声,拳头砸到寨门上。只听一声巨响,寨门竟裂了道宽缝,也惊醒了所有人。许仲康一拳砸死守门人,一脚踹开寨门,大喝道:“龟儿子,巨虎寨中贼人们,你爷爷许仲康来取你等项上人头,快快出来受死!”

    一听这话,贼人们怒了,点灯提刀到寨门前,怒视许仲康,只片刻竟聚集了一百余人。

    许仲康仰天大笑:“就你们这群小家伙儿,爷爷我一个人就把你们全宰了!”他也不管其他,拿过伏清递来的长剑,冲进寨中,大杀起来。

    赵子龙在后门处听到许仲康笑声和贼人们惨叫,知道时机已到,从背后抽出一杆长枪,一下轰击在门上,轰开了后门。他提枪在寨中寻路,一见操刀者,举枪便杀,渐渐就近了寨门。他与许仲康一前一后,一个如龙,一个似虎,杀得贼人胆战心惊。

    “你们是何人?为何来我巨虎寨闹事?”一名大汉光膀子跑出屋,怒声问道。

    许仲康一笑,从一个贼人手里夺过大刀,一下掷向大汉。

    大汉偏头躲过,怒气已消了大半,再没了先前的霸气。

    “两位大爷,您们……您们……别杀了,别杀了,别杀了!”

    “我偏要杀,你奈我何?!”许仲康狂笑,杀得越发勇猛,“可惜了,那把刀要是伏兄弟扔的,估计就中了!那小子,你叫什么名字?在这巨虎寨中是干什么的?”

    “小人叫……叫做马九,来……来自凉州,是……是……是巨虎寨的二当家。”大汉唯唯诺诺。

    “就你这样儿咋当上二当家的?”许仲康的问题让马九红了脸。

    马九支支吾吾,什么也说不出来。

    “哈哈哈,原来是靠拍马屁上位的,哈哈……”许仲康大笑,和他争斗的贼人听了他和马九的对话,顿时丧失了斗志,不再与他们争斗,俯倒在地。许仲康也不看降众,一步上前,剑过,去马九项上人头。

    而此时,伏清也已潜入寨中,他手拿一把匕首,正要向一座房屋中摸去,眼前却忽的闪过一个人影。他不敢大意,转身看去,一个瘦弱的中年人映入眼帘。中年人转过身来,刚正的脸上满是欣喜,只听他道:“你终于来了……”

    “你一直在等我?为什么?”伏清颇是诧异。

    中年人点点头,然后说道:“我就是你们要杀的孙承。我来自江东,和孙文台有些许关系,原本混得也风生水起,可是,我的势力在壮大,让孙文台不安了。其实,我并没有多么大的野心,只是想积累些财物,然后娶妻生子,就这么平平淡淡的过完这一生。这是我的想法,但,终究没有实现。孙家不容我,江东不容我,于是,我来到这里。我聚集这些人,只是为了一件事,报复这个对我不公的大汉。直到前些日子,我终于明白了,我错了。大汉有罪,罪在天子,在奸臣;江东有罪,罪在孙家,与百姓无关。我悟了,也晚了。伏清,我听说过你,因为九家镇那一战。我打听到你要到沈石镇,就预料到你会来这里。果然。事到如今,我就算再后悔也没用了。曾经有一位贤者对我说:‘你应得知道,有些事,做得便做,做不得便不做,以此行事,可以无悔矣。而有悔者,必是做了做不得之事,抑或无做做得之事。’现在回想起来,感觉他说得多么对啊!我,真的很傻……我,也真的太恶毒了……”

    听了孙承的话,伏清沉默了。看来,孙承也并不是那种大恶不赦之人。

    孙承看着伏清,已经泪流满面:“你也不必同情我,我确实该死,残害了那么多的百姓!”

    他说罢,在昏暗的烛光下,拔刀自刎。

    伏清没有去拦,不只因为拦不住,更因为他知道,寻死之人,看得住一时,看不住一世。

    伏清上前,叹了口气:“孙承,你虽然做了很多大恶之事,可是,你最终的醒悟,却也不晚。大汉,真的时日无长了……颠覆应在五十年内……何屠夫,袁本初,袁公路,公孙瓒,曹孟德,孙文台,刘荆州,包括那董卓,刘玄德,吕奉先等人,都将为大患啊!”

    他从哪里知道这些呢?马途曾对他说:“身不在朝中,而知天下事。”马途传他看天下之术,教他以细微之处看天下大势。

    黄巾一呼,百万民应。大部分百姓心已背离大汉,虽然没有投向黄巾,但只要有人扯起反汉大旗,并许下百姓好处,百姓大概便会投向他了吧?自古天下得之于民,亦必失之于民,也正如伏清所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国必危”。大汉还能挽回这一切吗?也许还有可能,但,那要有个前提,天子必须像汉武帝那样英明,但是刘宏比得上刘彻吗?肯定比不上。所以说,大汉离灭亡,不远了。

    伏清长叹一口气,摇了摇头,走向寨门。他的步伐很沉重,因为他的心很沉重,他虽然找到了大汉的弊端,但是却没有任何解决办法。他想过问鼎天下,先不说他有没有这个实力,即便有,即便取得了天下,他又能怎么办?实行新政?规定把土地分给百姓?士族是不会答应的!若是强制施行的话,也只会成为第二个王莽。

    “我们想回家!”呼喊声打破了伏清的思索,伏清连忙赶过去,见几十人站在一起,望着一旁冷漠的赵子龙。

    伏清问过才知道,原来,赵子龙问了几个诸如“你们谁没有家”“你这么干你家人担心吗”这样的问题,造成了如此局面。

    “游子思慈母,细抚衣上补。

    迟迟不得归,家乡日已暮。

    黄昏伴斜阳,灰鸦栖老树。

    竟日泪眼望,终不见故土。”

    伏清心中一片惆怅,不自觉吟唱出口,他的家乡,是百藏沟,只是,他再也回不去了……

    所有人心里一片凄凉。谁没有家?谁不想家?家,是人生中最令人怀念的地方。可是,这是乱世。乱世人无家,这是不争的事实。他们有家,所以他们要财物,但,财物以正当手段能够得到吗?得不到。乱世人人可为匪,得来的财物少,不够养家;得来的财物多,易被人抢。这,就是乱世;这,就是如今的大汉!

    “你们能放我们回家吗?”这一刻,他们又哪里还是那一群凶悍的恶贼,不过是思乡人罢了。

    伏清看着他们,终究狠不下心来:“你们走吧。不过,以后你们可千万别像如今这般了。你们欺压百姓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你们的家人也是百姓,他们也可能在受人欺压;你们凌辱良女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你们的妻女也可能被人凌辱。你们去保护她们了吗?没有,你们没有!你们如果觉得这样好的话,请继续。但一定要祈祷不要再让我遇见你们,否则,我见一个杀一个,见两个杀一双!你们,走吧!”

    几十人感激的看了下伏清,逃下了巨虎山,向四面八方去了。

    “伏兄弟,你为什么放了他们?”赵子龙不解,疑惑的看向伏清,许仲康同样也是如此。

    “我们又为什么不放?”伏清反问,然后解释:“你我都不是武安君白起,我们没有那么狠心可以杀掉几十名手无寸铁的匪贼。先贤孟子说过,人之初性本善,他们既然拥有善良的本性,我们又为何毁灭掉呢?或许是因为我太仁慈吧。”

    “原来如此。”赵子龙点点头。

    许仲康却不以为然:“伏兄弟,你这是妇人之仁。呸,跟你俩在一块儿,俺都成你们那副模样了。”

    三人大笑,伏清仰天唱道:“

    世人皆知廉颇,谁人又识子龙?

    世人皆知白起,谁人又识仲康?

    世人只知他人勇,又岂知子龙仲康雄?

    谁叹后人不比前,英雄千古更此番。

    天下豪杰竞颜笑,才子英气满江山。

    莫见管亥勇如虎兮,子龙挺枪一合亡。莫见周仓威甚厚兮,仲康片刻将其降。

    闻说江东孙家勇兮,不过子龙片刻力。更知北疆乌丸侵兮,仲康走马便为息。”

    如此唱着,三人下了山,在野外宿了一晚,回到了沈石镇。

    沈石镇外沈石水,一洗别友愁。

    “伏兄弟,莫再送了,我们去也!”在沈石镇小住几日,赵子龙、许仲康便要离去。

    “子龙,老许,多加保重!”伏清抱拳,白衫随风舞动。

    “伏兄弟,保重!”“伏兄弟,俺走了,你可保重!”

    马渐渐远了,马背上的人,也看不清了,只余下伏清一人独立。

    “子龙,忠义可成人之名,亦可使人身亡,你可得注意些了……”

    “仲康,你勇有余而智不足,你未来我也不敢预料……”

    “子龙,仲康,保重……”

    “我也要走了,祝你们好运……再见吧……”

    清风送走夕阳,微云迎来月光。

    夜色愈浓。

    记:沈石镇后改名为伏赵许镇,于三国时期被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