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
字体: 16 + -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八章

喉咙,苦涩干哑,好像着了火一样。

身上,却很冷,仿佛埋在雪里,骨骼不由自主地一阵阵打颤,颤到发疼。

谁的脸,那么俊?

眼睛灼灼有神,利箭一般,可以穿透人心,又可以骤然柔若春水,让人说不出的温暖甜蜜。

是咏善……

咏善,你知道了?

恭无悔的亲笔信,是我偷的。

我烧了它……

不,我不想害你。

不!

咏棋从纠缠已久的噩梦中醒来,猛然睁开眼睛,惊惶无声地喘息。

床边的人立即惊动,“啊!殿下醒了!”

“咏棋!你醒了?你还好吗?好孩子,身子哪里难受?”

好像从极远处传来的声音,在耳道里嗡嗡震动,一时分辨不出是谁。

咏棋艰难地转了转头,努力调整焦距,模模糊糊的视野终于渐渐清晰倒映在眼底的,是一张熟悉的脸。

“母亲?”咏棋怔怔看着坐在床前的人,半日,才苦涩地低声问:“这里……是冷宫?”

罪行被揭露了。

咏善什么都知道了,现在连咏临都瞧不起他了。

关进冷宫,总比关到内惩院好。

这是……这是罪有应得。

“殿下从昨晚到今天一直没醒,娘娘吓坏了。”旁边靠过来的脸也很熟悉,是丽妃身边的心腹侍女清怡,轻轻道:“殿下,你可真是病胡涂了,冷宫哪里有这么暖和精致?你仔细看看,这是你从前的住所。”

“我从前的住所?”咏棋懵懵仅懂,四处张望一下,“这不是殿冯?”

丽妃守在昏睡的儿子身边,担心了一天,看见咏棋终于醒来:心事放下大半,容色虽然憔悴,眼里却掩不住的喜意,温柔地抚着咏棋消瘦不少的脸庞,微笑道:“正是殿呀。你从前的住处,不就是殿?现在你这个主人又回来了。好孩子,什么都别怕,我们母子喜事临头,你病着的这一会儿,宫里已经天翻地覆。咏棋,你没有白白吃苦,我们总算熬到头了。”

咏棋一怔,无端心寒起来。

转着头左右看看,颤着唇问:“什么主人?什么又回来了?这殿,是当今咏善的住处,我怎么会是主人?咏善呢?怎么不见他?母亲您原本在冷宫,怎么出来了?”

清怡见他问得不对劲,生怕丽妃生气,赶紧堆着笑低声道:“殿下,大喜事呢,皇上昨日恩旨,立即放娘娘出冷宫,恢复一切名号,殿下您的罪名也全部撤了,娘娘的宫殿多时未有人住,一时清理不得,皇上又下旨,要娘娘和殿下暂居殿,殿下日常用度,内侍宫女人数,都按的等级供应。听说舅爷也要放出来重新做官呢,真真是好事不断,皇恩浩荡。奴婢恭喜殿……”

“不对!”

“殿下?”

“不对!”咏棋仿佛骤然清醒过来,从**猛地坐起来,断然道:“咏善才是父皇册封的,我怎么能受级别的用度?他知道的话,岂不更恨我?”

说到最后一句,扯动心伤,清逸俊美的脸上满是痛苦之色。

丽妃把他瘦骨嶙峋的身子搂在怀里,柔声哄道:“咏棋,你别怕。咏善作恶多端,难逃法网,已经被你父皇下旨关进了内惩院,他现在自身难保,哪还有心思恨你。”

咏棋蓦然大震,从丽妃怀里挣出来,“母亲,您说什么?”

清怡代丽妃重答道:“殿下,娘娘刚刚说了,咏善已经关进内惩院,三皇子咏临也被关了进去,照这阵势,估计不出几日,皇上就会下旨废黜。”

咏棋惊呆了,怔了半日,直勾勾盯着清怡,像见了鬼一样,不断摇头,喃喃道:“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

唇上血色,褪得一丝不剩。

“殿下,这是实情。”清怡知道他大病未愈,怕惊着他,放低了声音,缓缓道:“咏善和咏临都已经关在内惩院里面了,就连淑妃,皇上也已经下旨,把她软禁在淑妃宫里,一步不许跨出门坎,来往消息也全部断绝。殿下,圣意重新眷顾你了,这是天意,你该为自己,还有为娘娘高兴才对。”

咏棋连呼吸都停了。

直着背坐在**,眼睛越过丽妃和清怡之间,直直投往远处,又似乎什么都没看见。

半晌,急促地喘了两口气,才似乎把神志抽了一点回来,开口问:“为什么?”

“殿下?”

“咏善为什么会关进内惩院?”咏棋抬头,把目光对准工丽妃,“这事和那个叫恭无悔的御史,和那封信,有什么关系?”

眼中透出责问的意思。

他一向温婉仁孝,对丽妃恭敬尊崇,这次还在病中,瘦弱憔悴,一双眼睛却犀利得令人不敢逼视。

丽妃被儿子的眼光剌得心里一颤,反而强硬起来,脸庞自然而然带了三分冷峻,也不隐瞒,对咏棋道:“你不知道?恭无悔莫名其妙死在天牢里,咏善是唯一在他死前和他密谈过的人,恭无悔又曾经上书阻挠淑妃册封为皇后,种种事加在一块,皇上怀疑咏善是凶手也无可厚非。除非他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自己和恭无悔之间没有仇怨,私下密谈并无恶意,否则,可就没那么容易翻身了。”

“那封信……”

“那封信,不是让你给烧了吗?”丽妃截住咏棋的话。这个儿子心软仁懦,和她执着果敢的秉性差了十万八千里,令丽妃又痛心又恼恨,忍不住冷冷道:“我原本也不想要他的命,没想到你比我更干脆,现在死无对证,信已化灰。你不许我害他,却是自己亲手害了他。”

这一句话厉害到极点。

咏棋的脸刷地一下,比纸还白,身子摇摇欲坠,彷佛随时会晕死过去。

清怡担心出事,插进来缓和道:“殿下原意并非如此,只是世事无常,宫廷之中这种事在所难免,皇上才是最终下决定的人。殿下只管安心养病,日后皇上爱重殿下,重新册封为,说不定殿下可以为他说句好话,留他一条性命,也算保全兄弟之情。”

咏棋对清怡的话恍若未闻,身子一阵剧烈颤抖,竭力按捺着镇定下来,吸了一口气,沉声道:“我要见父皇。”

语气令人惊讶的决绝。

丽妃美眸微震,带怒道:“见了你父皇,你要怎么说?全盘兜出来?告诉你父皇,我如何指使你偷信?告诉他你怎么偷了信,放到炉子上烧了?咏棋,你又为什么烧信?对了,是因为你和咏善之间的那些见不得人的事。好,只管把所有事都告诉你父皇去,我倒要看看圣君如何作主,是把咏善放出来,还是把你们一对没人伦的儿子都关到内惩院去!你……你……”眼泪从脸颊上缓缓淌下,指着咏棋,哽咽道:“去吧,你去!我没你这样的儿子,只管见你父皇,用不着管我,连你舅舅,大不了大伙重被关回不见天日的地方……”

清怡也是惊恐不安,在旁劝道:“殿下千万三思,这不是小孩子过家家,这是国家大事。宫廷生死之地,天心难测,你和娘娘好不容易熬到头,重得圣眷,稍有疏忽,顷刻又是泼天大祸……”

“我要见父皇。”咏棋满脸苍白,只脸颊上一抹下寻常的艳红,大病之人有这种红晕,极为不祥。他神态不同往日的决然,瞪着眼,只死死看着前方远处,仿佛已经横了心,咬着下唇,一字一字道:“我已经无罪在身,是大皇子,还是皇上亲自册封的南林王,就算母亲您,也不能不许皇子求见父皇。”

他这样子,连丽妃看了也心惊胆颤,深为懊悔自己刚刚用言语激他,竟把这孩子给激得变了一个人似的。

此刻不敢妄动。

丽妃转了面孔,强笑道:“你说的对,你是皇子,要见你父皇,谁也拦不住。但求见父皇,也不是说去就去的,总要得了应允才行。你现在病着,不要乱走动,母亲打发个人去替你问问,要是皇上答允了,你就去吧,也好给你父皇问安,尽尽孝道。”

转头对清怡吩咐,“妳亲自走一趟,到体仁宫问问吴才,皇上什么时候能召见咏棋。”

清怡答应了一声,立即就朝门外走。

咏棋低声道:“母亲欺我病胡涂了吗?清怡怎会为我办这事?我亲自去。”掀开身上被子,就要下床。

丽妃赶紧拦住,急道:“咏棋,你这是干什么?你真的疯了吗?快躺下!”

“妳骗我!”咏棋猛地扯了嗓子,“妳们都骗我!都骗我!”一边叫着,一边往床下冲。

丽妃一人抱他不住,清怡赶紧转回来,双手齐上地帮忙,口里不断道:“殿下,殿下,你醒醒!你胡涂了,殿下,这是娘娘啊,你的亲生母亲。殿下,你可别吓唬我们……”

有了她帮忙,丽妃总算把咏棋抱住,看见咏棋半疯半傻,自己也怕了,死死用力搂住儿子,颤声道:“咏棋,好孩子,你别这样,母亲也是迫不得已,母亲以后都不骗你,再也不骗你了……”

咏棋仿佛全没听见,依旧疯了一样挣扎,“我不信!我不信!妳们害人!妳们为什么害人?”

他叫到一半,陡然停下来。

痴痴愣了片刻,又骤然挣扎,后仰了细长白皙的脖子,一声声凄怆叫道:“我害了人!我害了人!咏善,是我害了你!咏善,咏善,我害了你!弟弟!弟弟!我害了你!”

声音凄厉,宛如撕破了心肺般。

丽妃毕竟母子连心,怎么恨咏棋不肖,也只有这个儿子,看他叫得如此心碎,到后来嘴角竟逸出一缕一缕血丝,抱着咏棋的双手直抖,苦苦央道:“不要叫了,孩子,求求你别叫了,你这不是要自己的命吗?”

清怡知道丽妃也慌了神,现在只能靠自己了,反而镇定下来,手往丽妃削肩上重重一握,沉声道:“娘娘,殿下这是大惊之下失了神志了,如此嘶吼一定大伤元气,现在来不及召太医,先让殿下吃点安魂散,让他睡下再说。”

要让咏棋睡下,书信的事不能随便让外人知道,也是一个没说出口的原因。

丽妃被她提醒,忙道:“快快!去取安魂散!”

因为咏棋病着,清怡把放各种常用药的匣子就放在房里桌上。

她赶紧过去打开,取了安魂散,因为怕咏棋这样子不容易服用,索性把瓶中粉末倒在清水里,端着玉琉璃杯子过来。

咏棋见到装水的杯子,挣扎得更加厉害,疯了一样嘶叫道:“我不喝!我要见父皇!我要见父皇!我要救咏善!该进内惩院的是我!该死的是我!是我偷了信!是我烧了恭无悔的信!是我害了咏善……”

丽妃见他什么都嚷嚷出来,骇然失色,“咏棋,你胡说什么?”

对清怡道:“快,快喂他!”

用尽全身力气,把咏棋按在**,此刻也顾不上皇妃仪态,只求镇住儿子,膝盖重重压在咏棋身上,不许他翻滚挣开。

清怡拿着杯子,半杯水直颤,荡开一圈一圈惊心动魄的涟漪。

咬着牙,把杯子抵在咏棋毫无血色的唇边,拚命往里面灌。

咏棋左右摇头,不肯就范,淌了一脸泪珠,仍只是不断道:“咏善,咏善!弟弟,弟弟!”

水灌到嘴里,气管一呛,顿时一阵不成声的剧咳,血掺着清水一小股一小股地往两边嘴角淌。

清怡看得怵目惊心,手都软了,拿着杯子回头看丽妃,“娘娘……”

丽妃眼中都是泪花,狠狠道:“妳灌啊!给我灌!”不忍地把头别到一边,双手死按着咏棋。

清怡只能颤着手继续。

咏棋体弱,又大病未愈,被两人按着把药混合清水灌进去,一边哭叫一边咳嗽,渐渐不再嘶吼,也不再挣扎。

躺在**,漂亮的眼睛怔怔看着上方,嘴唇微微地一开一合,伴着一阵一阵逐渐微弱无力的咳嗽。

丽妃见他不动了,才敢松开手,把耳朵靠过去,贴在他唇上。

听见他还是在喃喃,“咏善……咏善……弟弟……”

气若游丝。

丽妃愣了片刻,瞬间彷佛全身力气都被抽走了似的,伏在儿子身上放声大哭,

“孽障!孽障!多少代数不清的皇子,怎么就你最痴?淑妃,淑妃,你养的好儿子,把我的咏棋害成什么模样?我饶不了妳,饶不了妳!”

一知道咏升从内惩院回来,谨妃赶紧把儿子召来,张口就问:“事情怎样了?”

咏升满心懊恼,脸色极为难看,拿起宫女奉过来的热茶匆匆往嘴里一递,猛地脸颊一扯。

匡当!

茶碗在地上砸得粉碎,水渍一片。

咏升跳起来,当脸甩了那宫女一耳光,“下贱东西,想烫死我吗?”

那宫女裁在地上,腿脚软得站不起来,跪着不断发抖。

谨妃一看咏升的样子,知道事情不顺利,过来哄着咏升道:“好孩于,你发这么大的火做什么?宫女伺候得不好,叫总管领出去打一顿就好,何必自己动手。让母亲看看,手打疼了没有?”

一边抓着咏升的手掌看,自己扯了绣花手帕在上面呵护地揉了两下,一边叫人把犯了错的宫女领出去让总管发落,又命人另送温茶来。

等茶送到,谨妃自己取了,指尖在杯面上试了一下温。

“喝吧。”她这才把茶递给咏升,嘴里唠叨道:“不是母亲说你,都是快当的人了,还这么不老成。在外面累了一天,回来就该静下心,动不动就甩耳光打骂人,传出去不好听。”

咏升知道母亲说得对,拿着茶碗,闷闷低头喝了一大口。

谨妃把伺候的人都遣出去,忍不住问:“到底怎样了?”

“什么怎样了?”

“内惩院啊,招了没有?”

提起这个,咏升火不打一处来,恨恨道:“招个屁!咏临,还有父皇派来的那个宣鸿音,尽和我捣蛋。咏善油盐不浸,答的话里一个字的错都揪不出来,后来我问他是不是咏棋把恭无悔的书信偷了,他竟然装聋作哑,闭嘴不答。”

“不答?”谨妃蹙眉,“他不答,那你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当然是动刑。”

谨妃心一跳,不赞成地道:“这样做妥当吗?你父皇还没有下旨废黜他,打,这……”

咏升正心烦,把茶碗用力往桌上一搁,“怎么连母亲也学那些人的腔调?都下内惩院了,还什么?母亲不知道咏善有多可恨,成了阶下囚还摆他的款,说什么我们受不起他跪,还说打他的铁杖要裹黄绫。哼,裹了黄绫就不是铁杖了?我一样打得他皮开肉绽。”

谨妃追问:“那他招了吗?”

咏升又哼了一声,悻悻道:“咏棋是他的心肝,要他把咏棋扯下水有那么容易吗?他挨了五十杖,还是不肯开口。我当时一咬牙,拿了铁杖就想给他脊梁上一下,不死也废了他,这是奉旨问案,他拒答问话,打死了也无处申冤。没想到那姓宣的五品官又钻出来捣乱,指天画地说什么刑部律典,我这样亲自动手就算私刑。后来连内惩院管事的小官也出来胡说八道,什么内惩院掌刑的不能随便换人。咏临那小于还趁我不注意冲出来,竟然用头撞了我胸口一记,真混蛋!”

谨妃心疼儿子,赶紧把嫩葱般的手伸过去,给他揉揉被咏临撞疼的胸口。

“咏临那惹事精在哪里都不是个好东西,淑妃教出来的儿子,一个阴一个霸,真真像足了他们母亲,活该关到内惩院去。”

谨妃骂了咏临一轮给咏升出气,秀眉又微蹙起来,和咏升道:“咏升,你一定要想个办法让咏善招供才行,把咏棋也拖下水,你这位才真的有底。”

“知道了,这事母亲你要唠叨多少次才够?”咏升不耐烦,“我难道不想让咏善招供?他这不认罪,不废黜,什么时候才轮到我?”

“咏善已经下了内惩院,迟早要废的,我现在担心的是咏棋。”

“咏棋?”咏升不在意地冷笑,“他都已经废过了,还担心他干什么?”

谨妃正色道:“你这就大意了。废了就不可以再立?咏善下了内惩院,殿空出来,你父皇让谁住?咏棋!还按等级供应用度,凭这个,就知道你父皇现在对咏棋还疼惜。竟然把丽妃也放出了冷宫。那女人有多厉害,我可是知道的,在冷宫里都不安分,现在放出来,鱼入大海,谁知道她会不会揪住一个机会翻身,重得你父皇欢心,把自己儿子拱上位?”

咏升还是不放心上,摇头道:“母亲始终是妇人,就看重住的宫殿,用度多少。真正的实在东西不是这些,是奏折。咏善关起来了,父皇现在把代他批奏折的差事给了我,这就说明了父皇的心意。我朝哪个皇子能代皇帝看奏折?父皇不看中我,能把这么要紧的事交我办?”

谨妃一想,觉得他也说得有些道理,还是叮嘱道:“你也大了,自己拿捏吧。但我还是要提一句,之争,不是简单的,越保险越好,能让咏善把咏棋供出来,他们几个都栽了,你这位置才十拿九稳。”

“我当然知道。”

“你父皇心意恐怕还没有定,正估量着你呢,千万不要自满专横,小心办差,奏折上的事要千万小心。”

“母亲真是越来越烦人。”咏升躁道:“我又不是小孩子,妳说的那些,我能不知道?昨晚在父皇跟前回来,还抽工夫看了一迭子奏折,十本里头,倒有三、四本是给求情的,真是岂有此理,无罪,岂不是把他关起来的皇上有罪了?我通通狠批,再敢上这样的奏折,看我不告他们一个侮辱圣君的罪!”

母子俩在房中密谈良久,对将来充满希望,又觉得时间很紧,为了日后,有几件大事是现在一定要抓紧工夫办的。

第一件,就是尽快把内惩院的咏善给处置了,若能把咏临一起摆平,那是再好不过。

淑妃现在软禁中,反而不好下手。

现在咏升已经有权看批奏折,外面的朝臣中属于谨妃一系的,要尽快提拔起来。

两人斟酌了大半个时辰,才从房里出来。

殿里的内侍总管吕有得早在外面候着了,赶紧迎上去,凑到谨妃耳边禀报,

“娘娘,殿那边有动静。”

“怎么?”

“咏棋殿下醒过来了,人一醒,好像疯了一样,大叫大嚷,叫得整个殿都能听见,听说后来还咳血了,人又昏沉过去。”

谨妃眼里光芒蓦然一跳,脸上不露喜色,只啧啧道:“看起来,咏棋这病凶险。”

吕有得谄媚附和道:“那是,咏棋殿下不足月生的,这两年下来,越发的不中用了,小的上次远远看过一眼,瘦巴巴的,风一吹就倒,怎比得我们殿下身体壮健。”

(第四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