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梦之落日余辉
字体: 16 + -

第84章 老臣赵充国

    第八十四回老臣赵充国

    赵充国老将军是个闲不住的人。他也没有少举荐身边的少年弟子,只是京城朝廷上与边关不一样,大大小小都与皇帝有着牵连,谁能去水不能去,自己恐怕也说不得。

    许皇后的娘家在京城也是一个不小势力,其实这许皇后的父亲平恩侯许广汉皇帝很是尊重,许家侄子许延寿受到了他的举荐,相比之下,他还算个合适的人,边关也待过。可是这个年轻人还需要历练,更主要的是杀人容易,收服人心难,陛下需要的是什么?不单单为了酒泉一带的土地吧。

    冉弘这次从河西回京了,他说河西一带虽有兵士把守,可百姓住得不安,羌人已经有闹事的苗头了,官府有时候也是雷声大雨点小不足以威吓他们。冉弘目前在京城还没有住处,就呆在自己的府上。傍晚家人报来:“冉大爷请将军过去。”

    冉弘这段时间每日带着随从在京城坊间寻访故人或者四处闲逛。

    冉弘傍晚时带着他的随从,那个兴高采烈的东芒回来了,一同来的还有两人,那是刘询和侍卫金安,他们请赵将军过来一聚。

    冉弘的房间里已经摆了酒食,东芒和金安守在门口。

    皇帝便衣坐在屋内,见赵充国来便起身相迎。赵充国连忙跪下:“陛下!”

    刘询却示意轻声:“朕私访不想惊动他人,朕是有事来请教老将军。”

    赵充国年事已高,却也是激动,毕竟以前天子没有这般来过府邸。刘询扶起这位老将军:“将军,您且坐下,我们慢慢谈。”皇帝要谈什么呢?赵充国已经心中有数了。只是与皇帝一起饮酒多些拘束。

    “老将军心中有话可以尽管直说。”冉弘说道,“陛下就是要您提个合适人选平定西北。”

    “臣不想说这个。”赵充国说道,“这些人没有一个合适。不如让老臣去。”

    这个结果出乎刘询意外,赵充国虽是大将军,但已经不适合领兵了,他却谁都没有举荐。

    “许延寿一直想……”

    “陛下,臣可以带他一起去河西。”

    刘询却看见的面前这位老将军是十分坚决的,他大口喝着酒,吃着肉,以示他身体健康。这么一位老将军出征怎么能让自己放心。

    “老将军你已经年高。”金安直接说道。

    “你欺我,小子,”赵充国站了起来,“陛下,臣以为臣未到倒不动兵时。倒是这些年轻弟子不知天高地厚,陛下应该教训他们一下才对。”

    冉弘连忙打哈哈:“你们别说得那么响,门口羌人小子可不知道公子身份。”

    “羌人?东芒是羌人?”赵充国说道,“怪不得他有些怪。”

    “那只是一个吃不起饭的穷小子,不用担心什么。”冉弘说道。

    “你不该回来,国家要你们戍边,你却带家人回来。”赵充国说道,“我带家人去那边。”

    冉弘脸色大变。金安脸色也不好看。这酒喝得就不是滋味了。

    只是刘询没有说话,那些人也不好说什么。赵充国却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般,依然大口喝酒吃肉。

    “老了,与年轻人谈不了了。”赵充国说道,“我这脾气就不是舞文弄墨之人。”

    “朕应了老将军。”刘询终于点头了。

    邴吉等老臣对于赵充国出征并不意外,倒是一班年轻人议论纷纷。因为这朝堂上还是老臣们的天下。

    刘询回到宫中,宫内有一人在等候了。

    “张彭祖!”

    “陛下,臣知道你回来,只因不便来见您,所以一直呆在家里。”

    “今日为何来?”

    “有人求我某件差事,我不好推托。”张彭祖说道。

    “彭祖,这种事你还是不要参与。”刘询觉得自己一时也应付不了这些说情之人,“这件事并没有他们想得那么简单。”

    彭祖没有再说,这病已当了天子,脾气已经不像以前了,父亲临死前嘱咐自己侍君一定要谨慎,父亲一辈子就是证明。

    “彭祖,接下去,你要如何?”

    “臣胸无大志,只要衣食无忧就是了。”彭祖小心地回答道。

    “这次回来,朕觉得你与朕生疏了。”刘询说道,他拉起这发小的手。

    “陛下如今岂是我们这些臣子可以冒犯的?”彭祖恭顺地跪着。

    刘询却不是滋味:“我们兄弟不应该是这样的吧。”

    “臣告辞了,家里还需要我回去。”张彭祖说道。

    “走吧!”刘询失望之极,昔日与自己亲密的伙伴如今眼里只剩利益了。

    高大宽敞的宣室殿对他来说似乎太大了,再多的灯火也不足以照亮这里,就算亮了又如何,娃娃大了就离家,帝王家更是如此,张婕妤的要求自己做不到,张彭祖替人谋差事自己也不能这样就答应,这不是自己随心所欲的事,虽然自己是天子,但是也是有原则的。

    灯火在跳动,几次他都想后悔,于是不想那些事了,只想静一下。

    “陛下,杨恽与萧望之求见。”小黄门前来禀报。

    什么时候了,这两人怎么跑这里来了,好不容易躺下的刘询心里有些不高兴,但是对方是两位名气颇大的才子,这也不能轻慢。

    只是进来的两人似乎与往日有些不一样。

    “臣给陛下行礼。”萧望之说道,杨恽却成了大舌头:“臣、臣给、给……”

    “你们喝了不少酒吧。”刘询说道,其实从他们的身上就能闻到这股味。

    “是啊,启禀陛下,我们去看歌舞了。”萧望之说道。

    “病已,我们心里不痛快。”杨恽似乎更醉,“你怎么眼中就那些老东西,赵充国他还能领兵打仗吗?我看他腿都迈进棺材了,你说……你说是不是邴吉那老家伙。他想学霍光独揽大权……”

    “你喝醉了,邴丞相为人忠厚,霍大将军更是大汉的大功臣,赵将军如同当年李广将军……”刘询扶住了他,萧望之一言不发。

    “萧望之,你为什么不劝劝杨恽,他这个人一喝酒就糊涂。”对于一个喝醉的人当然应该劝,但是这有点为难萧望之。

    “臣失职。臣这就扶他回去。”萧望之说道。

    “你说什么?你不是也有怨言吗?却不敢直说,我来说,我没喝醉,陛下是天子,天子就不能偏听,萧望之觉得陛下你只信老臣邴吉等,很少考虑我们的感受。”

    “杨恽,难道做事成稳些不是好事吗?只要肯蛰伏,终有用武之地。”刘询说道,这位才子桀骜不驯,但是心胸过于狭窄,表现就是沉不住气。

    “你是能忍,我的脾气做不到,见到不舒服的自然要说出来,别天天嘴里说得好,许延寿难道不是陛下你在赵将军那边举荐的?说白了还是帮自家人。”杨恽说道,“陛下也未必那么公正。”

    萧望之拉着杨恽往外拖,可杨恽却不肯走,这时萧望之吓得酒有点醒了。

    “萧望之,你先回去吧,朕就让他留在这里醒酒吧。”

    萧望之退了出去,杨恽却还是疯癫得嘴上说着什么。

    “陛下,要不要小的把他嘴堵上?”黄门弘恭说道。

    “朕还能忍。”刘询说道,“你把他关在边上就是了,朕看他骂不了几句了。他醒了就让他写赋一篇。”

    “陛下,您可真是海量。”弘恭奉承道。对于奉承,有时候还真比有些话顺耳多了,刘询让自己清醒了一下,不过还是感到身心疲惫,宣室殿很快就安静了。

    太子刘奭最近在练习写赋,杨恽那么空,不如把他丢过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