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梦之落日余辉
字体: 16 + -

第83章 匈奴使

    第八十三回匈奴使

    东芒忍了下来,过了三天,冉弘带了几个人回家,说都是想一起回长安的思乡人,正好路上有个伴,而冉弘也着手准备搬家了。

    “怎么不住了?”刘询忍不住问道。

    “这里匈奴人不怀好意,羌人闹事,我担心家小有事,这两年好不容易收了一房养子想过安生日子,可不想血本无归。这些都是和我一样想法的,公子不介意带上我们吧。”冉弘说道。

    “我……”刘询怎么不介意,他的子民竟然要做逃兵了。

    “要不这回你回去问问赵延年将军有什么想法,他可是和匈奴人打了不少交道,匈奴人在使什么坏,他一定清楚,要知道羌人原本在这里并无什么恶行,只是最近先零部落统一后力量强了很多,不服我们了,这也有匈奴人也在里面挑事的份。”

    刘询沉默了。

    东芒也不知他们说些什么,只是看到那么多人很是兴奋:“你们这是要转场吗?”

    只有逐水草而居的游牧部落才会带着家眷牛羊财物转场,东芒不会明白的,刘询说道:“他们是要回家乡,在家乡有更多的亲人。”

    “他们的田地难道也能装上车?”东芒问道。

    很多人都苦笑了,这个羌人少年很有趣,他如今换上了汉服,却依然有着羌人的纯真直率。

    越往南走,人烟越是密集。过了高山,是周原,汉人生活的盆地。

    “秦人与西戎人在这里融合,至今皆称汉人。”刘询说道,“远古的周原如你们那边,牧人与农人总是争斗,周天子仁德,使四方归顺。”

    “公子,我不知道什么是仁德,不过我们游牧的人要繁衍就要夺取更多的草地。有了草地,就能养更多牛羊,得到更多食物,就不会挨饿了。”

    “肥美的地都拿来放牧,岂不可惜,河西同样的一块地,农人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冉弘说道。

    正说着话,前面突然起了烟尘,是一队使节,他们过境汉地,方向却不是长安。

    “匈奴人!”有人喊道,“大家快散!”

    “那是使节,不是军队!”有人说道,“他们人不多,我们不用怕。”有人眼睛尖,见到的是飘扬在风中的使节鞭。一般路人知道这使节入朝,不应该有什么兵戎相见。

    “还是让让吧,我们是民,他们是官,何况还有官府的人保护。”有人说道。

    于是大家都散开了,让出了条道。

    为首的匈奴人有些眼熟,他就是都隆奇,那个人陪着瑞渠阏氏来过长安,他可是匈奴的重臣。他要去哪里?车马过去,大家都回到了路上。

    “匈奴人难道要去西域?他们难道还要走河西?”冉弘说道,这西域到匈奴人的草原应该说道路众多。

    “他们会不会去河西?”这个方向就是河西,这似乎是句废话。但是匈奴王后身边的人往河西找谁呢?一定是先零部落的头领。

    “公子你还是早点回长安,河西的事就让别人去操心吧。”冉弘说道,“河西不安全。”

    “匈奴人,我不喜欢。”东芒说道。

    “我们这里也没人喜欢。”冉弘说道,“小子,到了长安跟着我吧。”

    “我谁都不跟,我要赚钱,将来可以接娘和弟弟妹妹享福。”东芒说道。他抬起了头回头看了看来的方向。

    京城里依然是那么热闹。皇后已经从东海回来了。这几月京城人事也有了变化,旧臣张安世病故了。

    “一切安好。”王嫣是那么对夫君说的,“我们半路上遇见的老妇人已经投奔她的另外儿子去了,东海人杰地灵,只是陛下不去有些可惜。”

    “回到宫里,似乎事更烦了,虽说丞相一直帮着我,可是有些是不得不自己操心,毕竟他年事已高。”刘询说道,“河西不安稳,谁人能分担?”

    是呀,一班旧日老臣就是霍光时代留下来的,但是岁月不饶人。

    怪不得张彭祖一直没有露面,家里父亲死了。

    “戴长乐呢?”

    弘恭回道:“太仆大人已经派人通知了,最近他一直在家休息。”

    “喊他也没什么用。”刘询似乎感到了什么,这戴长乐虽会出些小点子,却都难登大雅,这治理国家的事找他也没用。“杨恽呢?”

    “他倒是是个有趣的,您不在,他也天天守在宫里,我这就去传。”弘恭说道。

    “算了,别叫他了,他来了也烦心,只会责怪朕不给年轻人机会。”

    弘恭没有出去,王皇后倒是退了出去。自己信任老臣,但是毕竟岁月不饶人。

    “萧望之也不在这里,朕真是孤家寡人。”

    门外小黄门通报道金安求见。

    “陛下,小的侯驾来迟了。”金安匆匆而来。

    “大将军仙游了,丧事办得如何?”

    “张家与霍家不一样,为人低调,张彭祖为父亲守孝,最近也没来宫中,到张婕妤人虽在宫里,却一病不起。”金安行走于宫廷内外。

    “金安,你看朝廷之中谁能对付羌人?”

    “陛下,臣不知,不过可以广发英雄帖……”

    这也的确是个好主意,刘询点了点头。

    羌人不可怕,京城里早传开了。这是巨手而得的功劳,谁不想要。就连几个读书人也想领兵。

    英雄帖当然只在官员之中传播,少年人都想做一番建功立业的大事,各种自荐书上了不少,只是这些京城的贵族子弟大多久居京师,有人连方向都不辩,实在难担重任。

    “病已,我想去河西。”戴长乐找了过来。只是皇帝刘询还没有什么心思对付他,张婕妤病了。

    “你不行。”刘询说道,“你也差不多了,你连杨恽的十分之一才能都没有。”皇帝没有兴趣理他。

    戴长乐好说,可是那些世家子弟还是要挑一挑的,毕竟自己广下英雄帖的。

    邴吉倒是说了句实在话:“年轻人需要历练,但还是需要人领着才是。”

    杨恽却笑道:“陛下,这些老人总不肯放手让我们,却怪我们没有经验。”

    邴吉苦笑道:“杨公子总改不了脾气,说话太直。老臣们听了会不高兴的。”

    “我就是这个脾气,不懂什么装模作样。”杨恽笑道:“何必说少年人,你们这些人难道不是为了富贵?”杨恽说完就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