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命局
字体: 16 + -

第42章

    七夕的夜晚依然热气袭人,照耀一整天的太阳把热量灌输给了地面,水池里的水是温热的,金鱼纷纷浮在水面上,嘴巴频繁地伸出来呼吸空气,池面上亭亭的荷叶呈现着微微的倦态,荷花朦胧,莲蓬高举,蜻蜓疏影,晚蝶蹁跹,脚下的台阶微微发烫,伸手摸摸假山石头,同样地温暖,用力喘口气,夹杂着浓郁花香水气的空气温润如酒。

    额头上不知不觉间冒出了细密的汗珠,后背上也黏糊糊的,杰儿轻轻甩了甩头发,大步踏进后花园的月亮门,顿时,眼前灯火璀璨人声喧哗。

    整个后花园布置得如梦如幻,家人们结合了花园里固有的构造和景色,错落有致地把凉亭和灯火搭建开来,避暑和赏夜巧妙地统一起来,花园里人来人往,却井然有序,家人们彬彬有礼地招呼着客人,客人们遵循着主人家的安排,悠闲地说笑着,欣赏着夜幕下的景色。

    一条鹅卵石甬道,将男席和女席分开,距离却遥相呼应,最高的两座亭台分别安排了辈分最高的男女,从高到低的布置依次按照辈分的延续,整个布局错落有致却又格守族制礼仪。

    杰儿展开灿烂的笑容,寻着花园的道路,从外而内,拾级而上,先同低辈分的年轻人打过招呼,一席席亲切恭敬地寒暄着,亲手给最高辈分的男席倒茶点烟,吩咐了家人好生侍侯,又转身向女席走来,目不斜视,同样亲切客气地打着招呼,一路迤俪,在女眷们莺声燕语的回礼中,最后来到了最高辈分的女席。

    女席上围坐满了人,族门里多日不见的老妯娌们亲热地和周老太太说笑着,老太太兴高采烈,不停地礼让着腼腆的老妯娌们水果茶点,妯娌们谦逊地应答着,大家随意谈笑着永远说不完的话题:儿长女短,婚丧嫁娶,柴米油盐,描红绣绿。唯一显得突兀扎眼的是坐在老太太身边的神婆和谷穗。杰儿的目光赫然被吸引住了。

    一路走来,杰儿的感官里早就粉光脂艳,熟悉的香水味充盈鼻孔,浓郁得遮住了空气里的花香。女眷们或浓或淡的装饰,各具风情,在明亮的灯火照耀下,简直就是一株一株争奇斗艳的花树,或富丽大方,或俏丽活泼,或幽雅恬静。杰儿脸色矜持,似乎熟视无睹,心里却暗暗鉴赏着,挑剔着,品味着,细腻丰富的天性让他对美格外敏感。生活的环境,加上性格里完美主义气质的追求,使他早就具备了审阅女性美的天然禀赋。成长的世界里,他的情趣早就习惯了精致的美丽,饮食起居,陈玩摆设,绫罗绸缎,珠宝首饰,胭脂香水,他从不敢想象女性离开这些东西会是什么样子。作为一个才情卓越的青年,他无法容忍哪怕一丁点的邋遢,尤其是一个女人,一旦邋遢,简直就是亵渎生命,是对世界的污染,是投放给眼睛的一剂毒药!

    家里的女眷们天生理解美丽风情的价值,女为悦己者容,女也为不悦己者容!显赫的家庭地位,风花雪月的交际应酬,早已把女眷们的神经打磨得雪亮。装饰不仅仅展示自己的魅力,更标注了家庭的实力,游走在用心复杂的人群里,她们的风采本身就是家庭兴衰的写照。天性,命运,责任,紧密交织在一起,迫使女眷们把装饰当作家族荣辱的头等大事,各自炼就了一套精湛的装饰技巧,兵来将挡水来土囤,娴熟地变化着行头,迎战着各式各样的场合。斗同性,飨异性,各擅心计,风情与智慧水乳交融,境界高低不同,却也眼花缭乱。

    杰儿从小沐浴在花雨般的风景里,他个性的聪慧精致,家眷们心中雪亮,才情禀赋,不容小觑,推波助澜地变成了哄抬者,他眼神里流露的褒贬,化作无形的皮鞭,鞭策着女眷们敏感细腻的心,让她们丝毫不敢松懈,一举手,一投足,都要精雕细琢,争耀的不仅是风情,更是包罗万象复杂沉重的内涵。

    俗话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局部地域的景色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或是文化氛围,或是时髦时尚,乍一看鲜活灵动花样频翻,骨子里却是死水一潭,只要细心琢磨,不难发现,所有的变化都是万变不离其宗,根源是地域特色,或是自身风格。清水县城偏僻的地理位置,闭塞的人文气息,百年来凝滞僵化的思维意识,早已醒目地给生活的各个层面打上了烙印,女眷们琐碎的装饰品位同样在劫难逃,眼花缭乱的样式里弥漫着僵死的味道。

    杰儿是具备深刻洞悉事物核心能力的少数人之一,特别是品位“美”内涵的能力,女性的装饰仅仅是极少的一部分,杰儿的天性里还富饶着更广阔的天地呢。

    对聚会太熟悉了,杰儿的脑海里早就形成了固有的模式,也许格局稍微不同,骨子里都是一根筋,参加聚会的人们,杰儿想象得出是怎样的神情:说什么样的话题,闹什么样的笑话,出什么样的洋相;客气,矫情,天性,表里不一,一脸的俗套,满嘴的真诚,用词或许不同,主题永远庸俗,也许出现个别的特例,偶尔新鲜一下,杰儿闭着眼睛就能勾画出聚会的情景,包准不离谱儿。

    心里麻木着,脸上亲切微笑着,一板一眼,驾轻就熟,浏览着熟悉的风景和人色,压抑着心底的厌倦,杰儿完全把自己融入了氛围,严格的家教养成了他格守职责的本领。

    清澈的眼光一路迤俪,赏遍花红柳绿,晃过名芝贵兰,争奇斗艳的花园芳香馥郁,惯性的意识高山流水一样潺潺流淌,却突然跌落进一泓意外的湖水,惊讶的浪花“噗噗”飞溅。

    她们是谁?杰儿的眼睛停留在了老太太身边。

    稍微一恍惚,杰儿认出了是神婆和她的孙女谷穗。眼睛盯着她们,杰儿的呼吸有些困难,新鲜!别致!太新鲜,太别致了,像疲倦的眼睛一下子浸入清泉,杰儿的眼睛里流露出了欣喜闪亮的光彩。

    如果说神婆今天的打扮不折不扣就是戏台上活生生的巫婆复活,那谷穗的打扮可就是山野里一片纯粹的秋色了。秋色,杰儿对秋色有着诗情画意般的偏爱。她怎么这么打扮,谁给她打扮的?瞧她身上那神奇的刺绣,简直就是从秋天的原野里原始地剪裁下来的,接近天空一样蓝蓝的衣服上,纤巧的云彩,飘渺的山峰,跳跃的山泉,参差的树木,错落的农舍,花草,昆虫,鸟雀……,多么生动形象的景色啊,这是刺绣吗?不,这不是刺绣,这是自然界灵光奕奕的流影啊。

    ....................................

    “杰儿!”周老太太的声音在耳边飘渺地响起,“杰儿!”

    “是。”杰儿赶紧收回目光,俊秀的脸庞微微发红,他发现几乎所有的女眷都静静地看着他,神情复杂,有的充满了笑意。

    “去告诉你父亲,时候差不多了,”周老太太的声音沉稳洪亮,“该来的都来了,不来的肯定不来了,别白眉赤眼地耗着了。”

    杰儿答应着恭身退出来,脚步轻飘,象踩在云层里,他竭力轻松地和人们应和着,脑海里却怎么也挥不去那片自然的景色。

    夜空如洗,万里无云,幽蓝色的天幕上繁星闪烁,浩瀚的银河横亘夜空,抬眼望去,如同波澜壮阔的洪流奔腾而去,密集耀眼的星群好似翻滚的浪花,牛郎星三星一线,跟织女星隔岸正对着,它们是今夜天空的主宰,是大自然神奇的安排,万顷星海里,它们的闪烁似乎更为明亮更为璀璨。

    “看那里,牛郎星,”

    “那里,那里,织女星在那里。”

    千家万户的眼睛都在天空寻找着,手臂高举着,千声万语念叨着两个名字:“牛郎,织女。”

    空气中热气微熏,从神秘的夜色里暖暖吹来,夹杂着初秋蓬勃万物的气息,花香,草香,庄稼香,茶香,酒香,果实香,还有人们渴望团圆的梦香,浓浓地酿成醉人的夜香,吹过苍穹,漫过山川河流,吹进家家户户的庭院。

    古老的故事美丽又凄凉,如同遥远处幽怨的笛声,树木里夜莺婉转,黑暗里蟋蟀啾啾,整个自然界似乎都沉浸在远古神话的哀婉里,演奏的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爱情和团圆。

    特殊的日子容易引发特殊的情感,不论世事如何沧海桑田,心灵的最高渴望都是幸福和美满。“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红尘无忌,命运多舛,结果却是好事多磨,美中不足,怎能不触动隐秘的痛楚?感慨,唏嘘,祝福,诅咒,借酒消愁,长歌当哭,多少文人骚客豪情泼墨,抒发出了人们特殊的感叹。

    七夕,这个特殊的夜晚,到底有几家欢乐几家愁呢?

    周家花园里的气氛呈现的却是灯红酒绿花团锦簇,爽朗的笑声,清脆的碰杯声,互抬互敬的礼让声,孩子们快乐的尖叫声,女眷们似斥实宠的责骂声,伴奏着池塘里鲤鱼的戏水声,青蛙的“呱呱”声,花丛里昆虫的鸣叫声,树木上夜鸟的婉转声,浑然是红尘中开辟的另外一个旖旎天地。

    杯盘罗列,飞杯走盏,美酒佳肴,说不尽珍馐美味,辨不清奇珍异果,精巧,雅致,稀奇,看似含山隐水,实则匠心独运。主人们热情礼让,客人们啧啧赞誉。

    酒过三巡,菜罗九色,满席的人都耳酣眼热,最初的拘谨释放了,压缩的亲情发酵了,爷孙们,叔侄们,兄弟们,一个个豪情畅饮,誓言旦旦;女眷们拉着手,淌眼抹泪,亲密得如蜜里调油。

    周老太太心满意足地接受着族门里男女老少的祝贺,慈祥地给族门里的后辈们发放着礼包,温言温语地勉励着后辈们努力上进,一遍遍地吩咐孙子孙媳们给长辈们倒茶敬酒,满把满把的给孩子们抓果子吃,不时地叮咛家人们仔细照看奔跑的孩子们,还亲自动手给那些羞手羞脚的老妯娌们夹菜,那股子滴水不露的活泛劲,让满席的老少们赞叹羡慕不已。

    热闹之际,水雾村的大花狗悄悄走进花园,仔细打量了一下花园里的情景,稍微一犹豫,让一个年轻的族门青年将杰儿叫来。杰儿微微皱着眉头,疑惑地看着大花狗,但听完对方说的事情,杰儿的脸色骤然一变,眼睛急促地投向神婆和谷穗,满脸掩饰不住的同情和怜悯。他略微沉吟了一下,低声吩咐大花狗下去,努力调整了一下情绪,举步朝母亲走去,来到母亲身边,嘀咕了一会,夫人诧异地愣了愣,安排杰儿退了下去。

    杰儿远远地站在远处,望着谷穗,心里浑然不是滋味,多么安静的女孩子啊,静静地坐在女席上,依偎着瞎眼的神婆子,如同喧闹的山谷里一株沉默的百合花,眼观鼻鼻观心,沉浸在自己独立的小世界里,浑然超脱了周围喧哗的环境。

    杰儿看到母亲给祖母嘀咕了几句,祖母的嘴唇哆嗦了几下,先向族门里的妯娌们寒暄了几句,大概是疲倦了之类的话,然后挽着神婆的胳膊,让谷穗搀扶着,在女眷们纷纷起身的相送中,慢慢地走出了花园。

    杰儿从胸膛里深深地吐出口气,情不自禁地抬头望望天空。繁星闪烁,多美的夜晚啊,相信牛郎和织女一定踏着喜鹊搭起的桥梁相会了。一别一年,日日夜夜的思念终于迎来相会的时刻,对他们而言该是多么珍贵啊。他的脑海里不仅浮现出秦观与李商隐的诗词。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恐是仙家好离别,故叫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杰儿的心里反复咀嚼着秦观的千古名句,如同咀嚼着千年的橄榄一样,甜香满口的同时,又隐隐莫名的惆怅。

    是啊,多情自古伤离别,又哪堪冷落清秋节!无望既是事实,诗词又这样凄美超脱,一份相思,两地闲愁,也算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吧。

    杰儿的眼里浮起迷离的水雾,刚才晴朗的心情里弥漫了柔情的云彩,回头看了看灯火辉煌的花园和尽情欢笑的族人,留恋地望了一眼夜空,又把眼睛投向花园外的黑暗里,努力平静了一下,挂着恬静的微笑走进了聚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