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命局
字体: 16 + -

第40章

    不说赏夜准备的过程如何烦琐,周家里里外外在忙碌着,公务,生意,应酬,学业,都严格按照以往的程序进行着,唯一打乱平静的是家里的女人和孩子们,意义双重的赏月夜似乎变成了节日,像赶庙会和交际场一样吸引人。

    气氛凝滞又暗潮涌动,一家人各自的心思含而不露,坐在一块的时候,笑嘻嘻地,说起赏夜的口吻也是轻描淡写,似乎谁也不放在心上。是啊,什么样的场合没参加过,这种赏月夜,也就是老太太老小孩的把戏罢了。大伙嘴角噙着笑,完全是无可奈何依顺的模样。

    谷穗心里的热切跟周家人的心思才真是风马牛不相干呢。周家安排她们睡觉的屋子幽深而安静,因为特殊吩咐的缘故,加上神婆的神秘怪异,家里的下人们极少打扰。屋子掩映在一棵颇大的梧桐树下,枝干舒展,茂密的树冠把屋顶遮蔽得密不透风,夏日毒辣的阳光照射不到,屋子里清凉而略带潮湿,山墙上的一扇窗子,撒进屋子淡淡的日光。谷穗连续好多天都在屋子里的大炕上埋头忙碌着。

    蒙受周老太太特殊的眷顾,吩咐谷穗和神婆一起参加七夕的赏月夜,这让谷穗想起了小时侯的乞巧,几个女孩们跟随着年轻好玩的新媳妇,在葡萄架或南瓜架下蹲一晚上,眼睛大大的一眨不眨,数着满天的星星,脖子都酸得不敢扭了,可是年年除了满耳朵的昆虫鸣叫,哪里听到过牛郎和织女的说话啊!老人都说,小毛孩子懂啥,说话也听不到,等长大了,心窍开通了,就能听到了。大人的话说得象模象样,谷穗和孩子们都深信不已。

    牛郎和织女都说啥呢?谷穗打懂事起就在心里嘀咕,故事年年都重复说起,连刚“咿呀”学语的娃娃都能背诵了:神奇的老牛,忠厚老实的牛郎,美丽能干的织女,狠心的王母娘娘,波浪滔天的银河……,这些都让谷穗的心深深陶醉过。

    水雾乡村里那么多老牛,也有这样神奇的吗?村里的小鲶鱼也死了爹妈,整天淌着鼻涕给哥哥家放牛放羊,他能和织女过日子生娃娃吗?王母娘娘千万别再把织女抓走了,小鲶鱼多可怜啊,他哥哥整天拿着棉槐条子抽他,村里人都说像不是一个爹娘生的一样。求求你,王母娘娘,让小鲶鱼和织女好好过日子吧。

    按照村里老人们的说法,王母娘娘有九个女儿呢,个个长得美丽,能织出彩云一样美丽的锦缎,地上的花草树木,天上的飞禽走兽,都是她们锦缎上织的呢,她们轻轻吹口气,花草树木就绿了,飞禽走兽就活了。怪不得都乞巧呢,谁要是学会这样的本领多好啊,家里缺啥就绣一个,吹口气就有了,以后再也不愁吃穿了。

    谷穗的联想是朴素的,充满童趣而又丰衣足食,甜蜜的想象如天边一道绚丽的彩虹,吸引着孩子们前去追逐,枯涩的生活从此希望满天。今年,明年,后年,从树枝抽芽就期待果实甜美,恼恨着寒风,恼恨着风暴,恼恨着冰霜,就算枝头空空如也,也只是暗暗叹口气,把希望寄托给明年。

    庄稼不收年年种,这是庄户人顽强不屈乐观开朗的口头禅,孩子们从小耳熟能详,潜移默化地扩充进生活的旮旮旯旯,看似贫瘠单薄的生命由此恢弘大气,生命的态度也因此浑厚朴实,与辽阔广袤的原野上所有生命一样,舍弃了地表上可能的繁华和锦绣,生命的重心默默地扎根于土地里。根,生命之元,和深厚的土地紧密融合为一体。

    因为学刺绣,和神婆奶奶情感亲厚,谷穗梦游似地走进了周家大院,眼花缭乱的环境抚乱了谷穗年轻火热的心。奢侈富贵的生活让谷穗黯然灰心,家庭层面的温馨春雨一样让心灵潮湿,脉搏加快了,呼吸急促了,莫名的惆怅夹杂着隐隐希望,那种期盼牛郎织女永不分离的梦想,像迷漓飘渺的水雾一样在黎明的湖面上升起。说,说不清楚;想,弄不明白,就像期盼一条大坝把银河拦腰截断,牛郎和织女就能天天生活在一起了。

    刺绣,谷穗不知道做过多少了,用这么好的料子做衣裳,还能刺绣,真是开天辟地第一回。摸着柔滑的料子,像抚摩着自己隐秘的心尖尖似的,麻酥酥,痒呱呱,难受却又舍不得把手拿开。料子似乎充满了生命,向谷穗的胸口吹来暖暖的春风,谷穗觉得只有把心掏出来包裹起来,才能对得起手里的绸缎。

    心性和锦缎浑然一体,眼睛和图案悄悄说着话,双手自然地描绘着,那片云,那座山,那丛花,那些鸟,挡也挡不住地纷纷从谷穗的手指上倾泻到衣料上,摇曳生姿地冲着谷穗微笑。

    宁静的小屋里风光旖旎,谷穗用自己天真绮丽的遐想,营造了一个近乎童话的空间,逃避开纷乱的周家说笑,逃避开家人们忙乱又秩序的筹划,甚至也逃避神婆奶奶灵敏的嗅觉,画地为牢,谷穗固执地膨胀着自己的梦幻,用一根纤细的绣花针,撑起了一座横跨银河的桥梁。

    神婆每次回来都要摸摸谷穗的刺绣,神情冷淡严肃,依然还是严师的姿态,谷穗心里忐忑不安地盼望听点什么,可神婆奶奶的嘴却奇怪地紧闭了起来。

    “用心绣吧,也给自个绣个好前程。”神婆的话真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