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英才
字体: 16 + -

第21章 上达天听

    清晨一早,老程就来到李非的小院,带着一个挎着小木箱的中年郎中,郎中把脉一番,又看看李非的气色,转身回禀老程,李非的身体并无大碍,只需开几副药吃吃就好,顺便叮嘱身后的管家,昨天过来的那个老家伙可以退工了,力竭虚脱都能说成失心疯,这样的郎中不歇业还留着祸害我大唐百姓,牌匾拆了拿回来当柴烧。

    送走郎中,老程拍拍李非的肩膀说道“小子身子骨不错嘛,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可得多吃些,”说完一脸大便不畅的看着他。

    李非撇撇嘴,不就是想说护卫的事情么,用得着假惺惺地这么干,大家都是明白人,还是痛痛快快的好。

    与老程商议一番,最终定下,鉴于李非伤势未愈,暂部考虑程府护卫一职,这是李非连蒙带骗争取来的权益,现在他才醒悟过来,他确实被老程骗了,什么留下来教授拳脚功夫,老程是看中了他这个人,确切的说是看上了他的先天神力。李非也无所谓,有程咬金在身后撑腰,那自己的挣钱大计就更容易实现了。不过与程处默的兄弟之名是跑不了的,李非的一声伯伯可不是白叫的。程处默不愧是纨绔中的极品,这个称号李非日后可是深有体会。

    七月的长安迎来了崭新的一天,按这时的历法来讲,下麦才刚刚收割,算是后世的五月时节,温度却比后世要热许多,不管是官员也好,门卒,小商贩大商贾们,活动一会儿就是满头热汗,衣帽店适时的摆出夏季轻薄衣物,遮阳用的小花伞也开始售卖,店老板笑眯眯地看着天上的太阳,希望这样的天气越多越好。

    相比于东市的高端大气,西市就接地气许多,人来人往,噪杂吵闹声不绝于耳,间杂着市署衙吏

    的叫骂,构成一副生动形象的市井画面。

    李非此来一是为了回家给老爹老娘买些糕点衣物,二来也想去黄一清那里看看自己的桌椅生意。说来也惭愧,新式桌椅在黄家出售没多久,就横生枝节,又是顾家,又是入狱,现在又跟老程认了叔伯,虽说非他本愿,可这生意确实是被他冷落了。

    自他确立挣钱的心思以来,出了不少的事情,可那黄一清没有急于撇清与他的关系,没有落井下石,就是最好的支持。单就这一点来说,李非是心存感激的。

    李非怀着激动的心情一路直奔黄记皮货而去,程处默邀请他一同去长安的红灯区玩耍,被李非鄙视地落荒而逃,你妹的,大早晨就去祸祸人家小姑娘,精力充沛也不是这么用的吧。

    鄙视归鄙视,对程处默的生活方式李非觉得也无可厚非,一个官二代纨绔子你不让他去青楼妓馆,还指望他去国子监通读百家经典?

    李非来到店门口有些惊讶,上午正是迎来送往的时候,黄记皮货却紧闭着门板,一副关门歇业的架势,李非愣了愣,随后快步上前啪啪的拍门,不一会儿,一个门板抽开,露出一个脑袋来。

    “李公子,您可算来了,我的李公子啊,呜呜”

    还没看清这人是谁,哭泣声就响了起来,看得李非心头火起,一巴掌就抽了过去,还别说,效果不错,哭声立马停住了,“哭哭哭,哭丧呢你,贾顺,你小子平时挺机灵的,这时候怎么犯怂了,快让我进去”

    贾顺挨了一巴掌,也清醒了过来,赶忙把门板搬走,李非走进店铺,四处看了看,平日里熙熙攘攘的顾客不见了,空旷的大厅里冷冷清清,货架上落着薄薄的一层尘土,显然是关门有些日子了。贾顺摆好门板,恭敬地把李非请进了内堂。黄一清正盘腿坐在榻上,对面坐着一人,背对着进来的李非,两人似乎正在争执着什么,黄一清面色有些怒意,看样子谈话并不顺利。

    见李非进来,黄一清先是一怔,随即反应过来,露出一口白牙,笑呵呵地走过来,开口说道“听说你出狱了,想来也是要过来看看的,只是这几日铺子里有些琐事,就没去接你,怎么样,一切还好吧!”

    李非闻言心里一暖,淡淡笑道“不妨事,只是误会罢了,这位是?”

    那人听到有人进来,转过头瞥了一眼,顿时愣住了,是你?

    李非也瞧见了他,双眼一眯,杀意涌现。这人不是别人,正是顾员外的管家戚正义。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戚正义原本平淡的表情霎时狰狞起来,站起来向前两步指着李非就开骂“你小子竟然还敢逃狱出来,谁给你的胆子,杀人偿命,也大唐律例可容不得你这等恶徒放肆,你小子等着,本大爷现在就去报官,定叫你人头落地”

    李非听完这些话,原本阴沉的脸上轻松了起来,戚正义来这里的目的他也猜出一二,趁自己被下狱,趁机抢夺黄家专属的售卖权,再把木匠都搜罗起来,他顾家的新式桌椅生意就算拿下了,毕竟这新式桌椅工艺并不复杂,只要接触过的人都能模仿出来。本来李非也没打算靠这生意吃一辈子,先卖的是暴利,再卖的是小利,最后大家都知道的那就是薄利。

    如果顾家自己做出桌椅来卖,大家公平竞争,李非也无话好说,可打上门来借势压人,那李非就不客气了。你打我一拳,我就还你十拳,没什么道理好说的。

    还不知道老子怎么出狱的?我不去找你们,你们倒来挖老子墙角了,顾家,我看你怎么死。

    想到这里,李非反而不生气了,看着眼前气急败坏的顾府管家,微笑着道“李某如何出狱不需戚管事操心,今日来本是拜会黄掌柜,不知戚管事来此所谓何事?”

    戚正义闻言冷冷一笑,瞥着两撮小胡子得意地说道“长孙府王二管事听闻我家顾老爷对这八仙桌与太师椅有点兴趣,今日特遣某至此与黄掌柜商议此事,只要黄掌柜撕毁与你那纸专卖文书,再与我顾家合作共同经营,相信以我顾家的实力比你区区一介贱民要强的多,黄掌柜,怎么样,我顾家与这贱民孰强孰弱,您这慧眼郎还分不清么?”

    李非乐了,摇摇头疑惑地问道“李某有一事不明,还请戚管事示下?”

    “讲!”

    “这新式桌椅虽出自某家,可这其中工艺并不复杂,相信以顾家的实力制作出来难度应该不大吧,贵府大可自行制作售卖,为何一定要抢李某的?”

    戚正义嘴角冷笑,心道你小子还算聪明,总算问到点子上了。转身走到榻前坐下,清啜了口茶,开口解释道“敢问李家小子可知李白此人?”

    李非微微一怔,没想到他会问起自己大哥,“自然知晓,那是李某兄长,在下如何不知?”

    “呵呵,既然知道,那我家顾员外的外甥是何人想必你也知晓吧?”

    “呵呵”李非心中一阵***从心中高速飞过。王二管事,李非怎能不知,据大哥李白说此人与外府管事赵奉明关系匪浅,以兄弟相称,赵奉明因李白挡了自己子侄举荐名额一直耿耿于怀,八成是请了王管事来,借顾家之手整治李非,若李白识趣,自愿离开长孙府,那赵奉明自然顺水推舟把自家子侄举荐给长孙无忌,只是,李白走了他赵奉明就能得意了吗?长孙无忌是什么人?他能为了一个管事就白白占用一个举荐名额吗,那也太小看他长孙国舅的政治智商了。

    李非心中不禁暗暗鄙夷,小人就是小人,眼界也是如此的狭窄,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李非没有入程府大门,他顾家这次恐怕真要得逞,自己也会因过失杀人而万劫不复。

    渺小,自己还是太渺小了。

    李非有些感慨,戚管事看着浮想联翩的李非心里就来气,这小子什么身份也敢跟某家摆脸子,这次不好好整治你一番,我还就不信了。

    李非缓缓收回思绪,低头对戚管事道“李某行事一向光明磊落,戚管事若要新式桌椅工艺,自可回顾家自行制造,至于同黄掌柜商议专卖一事,李某在此可以回复你顾家,李某宁可没有这项买卖,也不会同你顾家合作,至于黄掌柜这边,某也放下句话,只要黄掌柜愿意售卖此物,李某绝不放弃合作,如何,戚管事可听得清楚,要不要某家再说一遍?”说罢,笑呵呵地看着戚正义,就像两个久未谋面的友人正在叙旧一般,丝毫看不出怒气。

    一旁的黄一清暗暗点头,不禁感慨,李小哥经入狱一事,行事倒是越发稳重了。

    戚管事虽然早有准备,但听完李非这一番说辞顿时气势为之一窒,手指着李非气得面色苍白,半天说不出话来。

    一身黄袍的李二缓缓坐下,身后一位端庄秀丽的高贵妇人伸出芊芊玉指,搭在李二太阳穴,轻轻揉动着。李二享受地闭上双眼,轻轻说道“观音婢,此物虽是胡椅,可坐上却甚是舒坦,倒是为朕解了不少公务之乏,这程将军可是有心了。”

    身后那高贵妇人发出一阵银铃浅笑,柔柔说道“陛下说程将军有心倒是不假,可这胡椅陛下还真以为是那程大胡子做出来的不成?”

    李二扬起双眉,呵呵笑道“若说这程老匹夫打砸抢烧朕倒信,这般心思嘛,嘿嘿,观音婢,不是朕小瞧他,给他十年,能弄出个桌子腿就算不错了。”

    高贵妇人忍不住收回手掩嘴偷笑,杏眼弯成了两条月牙儿,说不出的温婉动人。她轻轻笑道“程老将军是我大唐功臣,身居要职,陛下怎能如此称呼程将军,至于那木匠活儿吗,臣妾觉得陛下这说法倒也贴切,呵呵”

    李二闻言哈哈大笑,轻抚妇人搭上肩膀的玉手,说道“此物出自何人之手,皇后可有听闻,此人倒是一心灵手巧之人。”

    妇人蹙眉凝思片刻,缓缓说道“此人之名,陛下恐怕也知晓。”

    “哦”李二顿时来了兴致,“朕知晓之人,皇后说来听听。”

    “此人几月前曾入山力搏猛虎,致其毙命,蓝田县发来简报,陛下也曾御览过,还称此人勇猛刚烈,不输汉末恶来呢。”

    李二想了片刻,脑海中闪过一个少年的形象,数月前蓝田县有猛虎为患,当时县衙出动一次百人围捕,据说是一乡中少年出手,最后数拳打死恶虎,众人皆惊。还有一奇特阵法名鸳鸯阵,也是此子所出,那时“积极上进”的蓝田县令还特意做了一番描述,李二也曾研究一二,觉得这是以特殊地形为依托的特殊阵列,并不适合军中大规模作战使用,遂放到了一边。没想到,这少年又搞出了八仙桌太师椅这等物事,风靡长安,现在长安城里权贵王府,谁家没有这些物事,不过着毕竟是胡桌胡椅,正式场合里还是座榻矮几这些摆设。

    没想到此子如此年轻,才十几岁吧,竟有此等心思,要不要下旨着蓝田县里暗中观察一番,想到这里,忽又想到了程咬金,回头问那妇人道“此子与程将军有何关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