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续弦夫人
字体: 16 + -

第32章

    元阳节后,过年的氛围渐趋浅淡,人们又过上了一如既往的生活。

    燕青瑜自从得了那个祈福木牌就一直带在身上,有好几回楚韵都看见他对着那小小的木牌嘀嘀咕咕,听子墨说,这孩子练字的字帖已经换成了经帖,都是些祈福的经文。

    元月二十三日,是燕长宁的生辰日,虽然已经提前庆祝过了,但到了正道日子,楚韵还是张罗了一桌饭菜,和燕青瑜一起为那个远在征途上的人庆生。

    至此,楚韵和燕青瑜才从那种沉郁的情绪中挣脱出来,只是这两个人,一个每晚都去祠堂中叩首求保平安,另一个每日都临摹祈福的帖子对着祈福木牌嘀咕。

    重新振奋精神,楚韵少不得要将手中要紧的事情赶紧办一办,这头一件事就是那位宗族里被下了大狱的一甲学子燕长图。

    思来想去,楚韵给指了条明道,能救人能保命,前途却是难说了,燕长图这件事她完全没透漏一点儿风声叫燕长宁知道,燕江也知晓事情利害,只能听从楚韵的吩咐了。

    燕江一行人临行前一日,楚韵和燕江长谈了一次,但多数时候,是楚韵在说,燕江沉默的听着。

    “长图的事儿,我这里有些章程,说与江叔听听,要如何做,我却是不管的。”楚韵话说得直白。

    燕江等人在兴宁伯府住了几日,在这王都中也是见识了不少勋贵权势家的派头的,对楚韵说的兴宁伯府无权无势的话能理解几分,本已心灰意冷,冷不防听她说还有个章程,顿时振奋起来,“夫人您说。”

    楚韵一直看着他表情变化,明白了这几日的苦心没白费,总算叫他知道了些自家难处,顿时心下一松,语气也真诚了几分,“当初是多个学子联手陷害长图,加上长图在坊间颇有些名声,如今长图被下大狱,外头少不得有人推波助澜,一个名头正盛的学子因意气之争在勾栏里失手杀了妓子,这样的事情传扬出去,怕是叫千万人都知晓了。”

    燕江脸色难看,确实是这样,这事发生后,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这消息已从城中传出早已闹得沸沸扬扬,临近的几个县都知晓了这个事儿,他们宗族一时间被人挤兑得抬不起头来。

    顿了顿,楚韵接着说道,“我有个法子,能救命,也只能救命。”

    燕江脸色难看,郑重地说道,“还请夫人说来!”

    “妓子无依无靠,那勾栏里的鸨母不过是求些银钱罢了,闹得大了对她的生意也不好,只要安抚好她不让她上诉,这时就有一线生机。”楚韵说道。

    燕江脸色有些窘迫,“这银钱······”

    宗族里多是些靠着庄稼吃饭的本分人,虽说是宗族,他们这一支是靠着第一位兴宁伯才有了族谱的,以往也只是闲散族支罢了,连正经的族谱都是没有的,兴宁伯传人不过四代,燕长宁的父亲更是没有任何建树,只空承了五年爵位,便早早撒手人寰,对宗族的助力那更是没有了,如今说到银钱,实在是羞于启齿。

    楚韵笑了笑,“说句托大的话,这银钱我是拿得出来的,兴宁伯府产业虽少,但我名下的几个铺子还是有几个银钱的,我命人拿了账上的所有能动的银钱,先拿给江叔使。”

    燕江顿时涨红了脸,“这,这如何使得。”

    见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楚韵笑得意味深长,“到底一脉同支,没有见死不救的道理,能帮的必是要竭尽全力的。”

    燕江满脸感激。

    楚韵正了正脸色,接着说道,“这余下的事,我或有不敬之言,还望江叔听后守口如瓶,不要叫外人知道了。”

    “不会不会。”燕江连忙摆手。

    “边疆起事,圣上大怒,许会发兵前往边疆讨伐,但咱们姜朝崇文已久,能打仗的将军寥寥无几,想必江叔也听到了边疆已经破了一座城,死了一个将军,”见他点头,楚韵接着道,“若当真发生战事,只怕不会一帆风顺,但这时就是长图求生的机会了,到那时,就让长图写一篇自荐文,自请远赴边疆誓死为国而战!”

    话音落,余音在室内回荡。

    燕江愣在当场,久久不能言。

    不是他看不起当兵的,实在是这姜朝兵士的名声比下贱的妓子还要难听得多,太祖时大力崇文,至今已有三十余年,这三十余年的安逸使得兵士们无事可做空吃饷,加上朝中崇文的官员们对武将的大力打压,坊间对这些兵士们自然有许多不满,骂他们占着茅坑不恩恩、尽是些不事生产的废物、活着还不如死了。

    但兵士们一入军籍却是不能更改的,这样二三十年被人谩骂,再怎么心理强大的人也受不住,索性自暴自弃,做些恶事成全了这世间人给的恶名,这么恶性循环下来,兵士们都成了臭虫,臭不可闻,无人愿与之为伍。

    王都中的兵士还好些,毕竟天子脚下少有人敢放肆,但其余城镇中的兵士是当真让人退避三舍的。

    楚韵见他犹豫不决,狠狠添了一把柴,“纵然那鸨母肯放过他,他那些恶毒的同窗们是否肯放过他呢?他若不搏一把,能否从大狱里出来还是两说呢,再者,这世上传得最快最没谱的就是消息,纵使长图从大狱中出来,世人已经知道了他的恶事,再读书求功名也是不能了,难不成叫他做一个废人?”

    燕江浑身一震,恍然大悟,起身深深一揖,“求夫人救救长图!”

    从回忆里回了神,楚韵看着桌几上的信件,喊了声,“夏荷,待瑜儿回来,去将子诗叫来。”

    夏荷脆生生应了,“哎!”

    大年已过,元月二十一日外出访友的泓初道人回来了,楚韵猜他没走远,要不然不会回来得这样快,等到燕青瑜情绪缓和,楚韵才让人去征求了泓初道人的意见,待他同意后,才将孩子继续送到他的住处,随他习学。

    燕青瑜这个孩子似是一夜间长大了,虽依旧会赖在楚韵怀里撒娇,但眉眼间的稚气却消褪很多,更多的时候是小大人儿似的对楚韵说些似是而非的宽慰话。

    回到府里,燕青瑜就带着子诗子书子墨到了楚韵院子里。

    “母亲,我回来了。”燕青瑜迈着小短腿儿跑过来。

    楚韵弯腰将人抱起,“瑜儿辛苦了,今日道人可讲了什么有趣的?”

    燕青瑜笑道,“母亲不是找子诗?待母亲办完事,我再说与母亲听吧。”

    见他这般乖巧,楚韵心下一酸,抵着他的额头蹭了蹭,楚韵说道,“真乖,回屋去换身衣裳再过来陪母亲用膳。”

    “好。”

    看着他“哒哒哒”跑走,楚韵才收回视线。

    子诗行了一礼,“请夫人吩咐。”

    燕长宁到底是去随军,不可能带伺候的人,子诗等人便留在了府里,听楚韵的令,燕长宁对楚韵的爱重,子诗等人是看在眼里的,自从到了楚韵手下表现得忠心耿耿。

    关于燕江所求之事,楚韵没透漏一点儿口风叫燕长宁知道,如今知道这件事的人也只有个稳重又忠心的秋梨,楚韵叫来子诗是想将这事告知他,她得培养些办事的帮手。

    简单将事情说了说,子诗惊得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夫人,这——”

    楚韵举起手,制止他继续说下去,笑着抿了一口茶,“我知道,人命官司事关重大,也正因此不能告知伯爷,叫他分心,如今我将这事揽下了,我自有法子处理了,伯爷将你们留着听我的令,我少不得要叫你们知晓这事。”

    子诗面色复杂,垂首,“听夫人吩咐。”

    手指摩挲着茶杯边沿,楚韵叹了口气,“伯爷的宗族,你也知道,不成什么气候,这件事求到咱们府上,怕是逼不得已了,依我原是不想帮的,但如今的境地,不管想不想帮都必须帮,伯爷拿命去搏高官厚禄,这些许小事恐是那毁堤之蚁穴,不能不防。”

    “夫人说的是。”

    楚韵看向低眉顺目的子诗,笑道,“你原是伯爷手下得力的,跟着瑜儿实在是大材小用,这样,我将燕长图这事儿交予你办,你去库里支些银子,给宗族里的人送去,多待几日,待事情有眉目了再回来。”

    子诗应,“是。”

    又嘱咐了些事,楚韵便让子诗走了。

    秋梨掀帘进来,“夫人,该用膳了。”

    “摆到我屋里罢。”楚韵懒洋洋地说道。

    “是。”

    自从燕长宁随军远走,楚韵和燕青瑜母子两个就极少在饭堂用膳,总觉得空旷得很,母子两默契地将用膳的地方改到了空间小的地方,坐的近些,也不显得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