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财神
字体: 16 + -

第24章

    奴婢见过秦爵爷,见过孔祭酒。陛下有命召秦爵爷进见。秦敖正和孔老爷子在那闲聊着的时侯,一位太监跑来两人跟前说道。

    秦敖愣了一下,搞不懂这又是什么情况?秦敖一拱手对那位太监问道:敢问这位内侍大人,不知陛下唤我做什么?

    奴婢也不知道是什么事。那太监对秦敖说道。

    既如此,忠恕就快些去吧,莫要教陛下久等了。孔颖达老爷子转头对秦敖说道。

    秦敖朝孔颖达施了一礼,然后便随着内侍太监离开弘文馆。秦敖心里却有些犯嘀咕,李二竟然要单独见自己,这没有道理啊?该赏的也赏了,该做的也都做了,现在将自己一个人单独叫过去,也不知道这是要干什么呢?

    秦爵爷,陛下请您进去。那个太监将秦敖领到了一间宫殿后对秦敖说道。

    臣秦敖拜见陛下!不知陛下召小臣前来有何事要问?秦敖施了一礼问道。

    免礼,坐吧。李二点了点头,指了指秦敖前面的櫈子说道。李二让人上了一壶酒过来,两人在大厅里相对而坐。

    房间里的布置倒是非常典雅,既有字画,也有盆景,大厅中间一个香炉里正在烧着香,传出来的香气让人心旷神怡。秦敖却无心欣赏,正在那猜测着李二的心思。

    这里只有你我二人,无需拘谨。呵呵,爱卿可真是文武全才啊。先是创出活字印刷再做出马蹄铁、炼钢及兵器生产。再是自创秦体字,写出(三字经)这等启蒙圣典,好才情啊!那首“满江红”朕很喜欢。李二在那坐着笑呵呵的说道。

    嘿嘿…,一点小聪明罢了,不值一提,不值一提!秦敖挠了挠头说道。

    呵呵…,这可不是小聪明吧?就你做出来的这些东西,是些许小聪明能够做得出来的?李二笑呵呵的说道。

    ………………….

    两人在那里胡吹海侃的聊着,五花八门,相互吹嘘。上至天文地理,下至文韬武略,历史传记,奇闻怪事,李二在那说得头头是道,这知识的广泛真是令人叹服。

    秦敖也是不甘示弱,心想咱没吃过猪肉,难道还没有见过猪跑不成?不就是吹牛嘛,吹呗!更何况咱还有丫头在一旁帮衬着,上千年的经验可不是干假的。不管李二说什么秦敖都能搭得上话,而且常常语出惊人,让李二目瞪口呆。

    李二说到春秋、战国,秦敖就跟他扯百家论坛,说到历史(三国志),秦敖却跟他扯(三国演义)。什么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什么草船借箭之类的,唬得李二是一愣一愣的。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此语大善!呵呵…,看来我大唐的江山想要千秋万代却是妄想啦!?李二看着秦敖感慨的说道。

    听到李二这句话,秦敖在那装傻卖萌的看着李二,不敢接这个话题。心想,你妹的这怎么说,虽说他知道唐朝的历史结局,可他敢在李二的面前说唐朝百年之后必亡吗!

    只是闲聊而已,但说无防!李二看出秦敖心有顾及,给秦敖倒了一杯酒后呵呵笑道。

    什么千秋万代,这些不过是唬人的话罢了。就好比一个人,一生这中也不过百年,可就是有些人想着要长生不死,万年不朽,到头来还不是黄土一堆。真要想长生不死万年不朽,恐怕要先把自己变成一只王八才行啊。秦敖说道。

    你说的也不无道理,只是这生老病死,世上又有几人看的开呢?李二说道。

    前几天,秦二哥给朕上了一份折子,说的是培养技工与技术保密的事情。是你小子的主意吧?说着李二拿出一份奏折对秦敖说道。

    嘿嘿,就是和大哥顺嘴说了一下。秦敖说道。以这货有点愤青的性子,他可不想自己整出来的东西便宜了那些异族人。所以,秦敖前两天撺掇秦琼写了这份折子。

    培养技工朕倒是可以理解,只是这技术保密真有必要吗?让异族之人学习我大唐的文化,感受我大唐的繁荣昌盛,这有何不可呢!?李二说道。

    陛下,让异族之人学习我大唐的文化,这并无不可。可是有些东西是不能教的!将治病救人之法教给异族之人,就会让他们增加人口少死人,人口增加了他们能招募到的士兵就多,对我大唐来讲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而我大唐的冶炼技术比之异族来讲,强的可不是一点点,将这冶炼技术传给那些异族人对我大唐来讲又有什么好处呢?这只会让他们的武器更锋利,盔甲更坚固。既然将这些东西教给那些异族之人不仅不能让我大唐得到好处反而有害处,为什么要教给他们呢?

    那些异族之人想学大唐的文化,教他一些经史子集之类的就可以了,一些关键的技术知识是万万不能教的。

    哦,怎么说!?李二问道。

    陛下,这就要我们知道什么是(儒),它的核心是什么!所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仁、义二字就成了儒家的核心思想,成了衡量一个人的道德的评判标准,它告诉了我们要做什么,怎以做,所以儒家的人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们认为君权天授,各王侯大臣受命于帝君。儿子受命于父亲,妻子受命于丈夫,这一层层的统治关系,都是按照天的意志办的。将君臣父子,三纲五常,长幼尊卑以一种不可违逆的方式固定下来。陛下可否认同?秦敖在讲完儒家核心大意之后问道。

    长幼有序,尊卑有别,这个有什么不对吗!?李二问道。

    陛下,臣没有说这里面有什么不对!秦敖赶紧说道。开玩笑了,在古代,在皇帝面前你跟他提人民民主****之类的那套,而去否定皇权天授这样的逆鳞,这不是找死吗!

    陛下,小臣的意思是,让那些异族之人学习儒家的“仁、义”之道,让他们都成为一个道德至上的正人君子,让他们认可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套理论,到那时国中人人厌恶战争,那么他们还会想着打仗的事吗?这就叫做对外实行文化侵略。

    对于国内,我们不仅要严格控制各种于国有利的技术不能外传,朝廷还应该成立一所专门培养技术工匠的学校,将之传承下去。比如说医学、冶炼技术等。

    我们在国内将医学知识传承下去,从医者多了,大唐的百姓死的人少了,人口自然就多了。然后再将种种技术的发明,使用给大唐带来的各种好处对李二说起。陛下,以上种种,我们已经知道匠人们发明、改进的各种工具对大唐的重要性,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重视匠人们呢?朝中还有什么理由对他们的功绩视而不见呢?

    我们一面渴望住最好的房子,士兵们渴望得到最好的武器,农民们渴望得到最高产的粮种,士人们渴望得到最精美的衣饰。而作为一个国家的管理者还有什么理由对这些无动于衷呢?秦敖有些煽情的对李二说道。

    今日朕是受教了,让大唐文化广为留传不是坏事。但强国重器确实不能让他们那些异族之人学了去。忠恕,如果这些事交给你来做,你有几分把握做好!?李二听了秦敖的话后沉默了一会问道。

    陛下所言极是,强国重器绝对不能外传!但是,陛下,臣还小啊,这事交给臣来做不合适吧!?不过,臣倒是可以将心中所学的知识写出来。秦敖说道。

    嗯,好吧,那你就尽快写出来,每写成一册都要送入宫中,朕要看!而且,朕也会派几个人到你身边跟着你学习。李二看了下秦敖说道。

    那陛下,您看,臣要写书,这弘文馆………?秦敖小心的问道。

    嘿嘿….,小子,在这等着朕了!好吧,朕准了!李二一脸鄙视的看着秦敖说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