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财神
字体: 16 + -

第23章

    好!好一句:不和亲,不称臣,不纳贡,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此语,朕与诸公共勉!

    李二重复了一遍秦敖从朱家老四的抄来的这段话,对满朝的文武说道。

    愿为陛下死战!!!

    一众文武大臣跪倒在李二面前大声吼道,当真是群情汹汹。看着这一帮好像打了鸡血的文臣武将们,秦敖心想以后要是发生战争的话,不知道还会不会有俘虏。

    前世时,不管是从电视剧上看到的还是历史中记载的,大唐朝前前后后的朝代中,历次对外的战争,虽然胜利了,可对那些战败的俘虏们还是很优待的。这也难怪那些外族人对于侵略中国这种事情会表现得这么积极了,打赢了,能抢到自己要想的东西,打输了也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种好事估计换了谁都是会非常乐意的吧!

    二爷,该起床了,一会您还得去宫里上学的!一位小女孩在那摇着床上秦敖说道。

    朝会结束后,秦敖就开始了他的苦逼而又悲催的读书生活。天没亮就得从家里出门,对于这段日子来,习惯了睡觉睡到自然醒的秦敖来说岂是一个苦字能尽之!

    好了,小满,你别摇了,让我再睡会。秦敖转个身在床上嘟嘟囔囔的说道。

    这个小满是秦敖的大嫂,派到秦敖身边照顾他的,之前一直都是二蛋在秦敖身边跟着的,开春了,王管家要忙着农耕的事情,忙不过来,所以把二蛋给派到庄子那边帮忙去了。开始的时侯,想着身边跟着一个模样俊俏的小萝莉秦敖还挺开心的。可没几天,秦敖就后悔了,这丫头也太尽职了吧!每天雷打不动的准时跑来叫起床,跟个闹钟似的。

    不行啊,二爷,再不起来,一会又要迟到了。小满还是在那摇晃着秦敖说道。

    哎呀,行了行了,我起来还不行嘛!秦敖一脸丧气的嘟囔道。

    秦二郎,还没睡醒啊,你怎么每天都是这样?还真是佩服你,走路都能睡觉,是不是练过什么神功啊?快让我看看今天带什么好吃的啦?李丽质在弘文馆学舍门前拦住秦敖边翻他的食蓝边说道。

    哦,是长乐啊,今天我带了叫化鸡来,一会尝尝,可好吃了我跟你说。秦敖见是李丽质,也没了睡意。心里却在跟丫头说道:“丫头啊,长乐过来了怎么没提前跟我说啊?”

    “人家见哥哥你睡得这么香,不忍心打扰嘛!”丫头嘟囔着说道。

    这是秦敖多次试验后,发现系统的一项隐藏功能。秦敖让系统开放扫描功能,再接管自己的身体,这样就可以代替本体行动,而本体就可以进入睡眠状态。所以,秦敖叫这个功能为偷懒功能。但是,这唯一的问题就是,这项功能会加倍消耗体能,所以使用时间不能过长。这几天来,秦敖都是一到皇宫门前,就让丫头接管自己的身体,自己则在那呼呼大睡。

    忠恕哥哥,今天讲什么故事啊?大哥讲的一点都不好听!结束了一天的课程后,小胖子李泰扯着秦敖的袖子说道。

    青雀,嫌我讲得不好干嘛每天都拉着我给你讲故事!李承乾听到李泰说他讲故事不好听,没好气的反驳道。

    嗯,今天给你们讲个猴子的故事!秦敖捏了捏李泰的鼻子说道。秦敖心想他们兄弟之间这种相处和睦的样子,不知道几年之后还能剩下多少!?

    现在,秦敖和这帮皇家的小屁孩早就混熟了。刚来的第一天,好不容易熬到放学,刚出门口就被人李承乾缠着讲故事。这货前段时间隔三差五的跑秦府听秦敖讲故事,到现在秦敖肚子里的(一千零一夜)都快被掏空了

    有诗曰: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会该一万八百岁。…………那猴王哈哈大笑道:好,好,好!从现在开始我就就叫做孙悟空也!

    好了,故事就先讲到这里吧!你们都快回去吧。讲完故事的秦敖边往外面走边撵人道。

    啊,大哥哥,那个猴子后来怎么样啦?你再讲一个吧!一邦小屁孩跟在后面叽叽喳喳的说道。

    长乐,你明天想吃什么?我给你带。秦敖不理那些小屁孩而跟李丽质说道。

    呵呵,我不挑嘴,你带什么我就吃什么。李丽质说道。

    嗯,那好吧,天也不早了,你快回去吧!秦敖对李丽质说道

    嗯,那明天见。李丽质答道。

    二爷,有一位叫张辅的要拜见你,他说他是匠作监的人。你要不要见他?刚回一秦府没多久,大头叔就来找秦敖说道。

    嗯,匠作监的人,让他进来吧。秦敖说道。

    下官,张辅,见过秦爵爷。

    哦,张大人,坐。哪,就是关于高炉炼钢的全部资料以及关于军械生产的流水线生产工艺,你看看。要是有什么问题你就问!秦敖将手里拿着的资料交到张辅的手上说道。

    ……………

    张大人,这份技术资料还请格外注意保密啊,万万不可泄露出去!以后有什么问题尽管来找我,只要是我知道的一定知无不言。这一下午,秦敖不断的解答关于炼钢及流水线生产工艺的事情。在送张辅出门前,秦敖再三叮嘱道。

    看来哪天要跟李二聊聊关于技术保密的事情了。现在钢还没炼出来,没有引起外势力的注意,可一旦这些钢铁被炼出来并打制成武器远用到战场上后,必定会引来外势力的注意。

    现在的大唐,从李二开始到朝堂中的那些文武大臣,上上下下都没有形成后世时的那种保密意识。人家想学什么就教什么,对那些人非但不引起警惕,却反而洋洋得意,大度把技术都给他们。压根就没意识到他们的这种作为是在将一条狗养成了一头狼。

    历史上,日本派驻的遣唐使来到中国之后,除了文化知识外,还学习了大唐的炼钢技术和武器打造等大量技术。而正是因为这些技术的泄露,才使得原本落后的日本在很多方面直接站在了和大唐同样的起跑线上。

    那些遣唐使在获得了大唐的炼钢技术,并带回日本经过改良之后,形成了他们自己独特的炼钢法,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日本武士刀工艺。

    但是,在中国,炼钢技术的发展却因为种种原因逐渐放缓甚至失传。所以,后来的明朝被小日本鬼子欺负得这么惨,除了是因为明朝政府吏治不清,以及官员们的不作为外,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武器没人家好。

    要是这时侯的大唐实行的是后世的那种技术封锁,没有将各种技术让那些遣唐使从大唐学走,以那些小日本的能耐根本不可能发展出比这个时代的中国更加先进的炼钢技术。

    可是现在的李二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朝堂中的那些文武大臣们也都没有意识到。特别是那群文官,每每把圣人教化挂在嘴边,对其他国家派来大唐学习的使者什么都教,大度的对其他国家共享技术。

    而与之相反的则是对自己人的种种技术保密,说什么传子不传女,讲什么师门传承不得外泄。该保密的地方不保密,不该保密的地方,却能死守着带进棺材里面。导致到了后世时不知有多少先进的东西失传!这不得不让人为之悲叹。

    这一个月来,由于要给匠作监的那帮人提供技术支援,天天都是弘文馆和匠作监两头跑。差人建高炉、找煤、炼蕉、反复开炉炼铁石。

    陛下,成了,成功了。这次炼钢所出来的都是百炼钢啊。而且日产量达到二千斤!负责匠作监事务的张辅手上捧着一把刀一套盔甲满脸兴奋的向李二禀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