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刀师
字体: 16 + -

第98章 知天阁上知天命

    水墨山水间,知天阁内四处笼罩着鸽子的叫声,铁宛如很早就已经起身,手里端着一个精致小盒子,从里面抓出一些细小的谷虫,丢尽笼子里。

    鸽子们疯狂抢食,扑腾翅膀,闪动翅膀,禽鸟身上的气味扑鼻而来。

    “小姐,北漠大军已经南下,你派遣我们前去打探,究竟是为了什么。难道荆朝这个局,您要亲自搅动?”

    温柔地放下小盒子,铁宛如拍拍手,掩饰不住内心喜悦。

    “其实我只想知道那个人现在过得如何,并不想参与冷酷无情的战争。”

    消息同样也汇报到了铁舒勇那里,得到消息后的第一时间,就沿着古朴的石头街道,来到了喂养鸽子的飞鸟楼。

    知天阁刺探情报的探子识趣离开,铁舒勇背着手,走近了铁宛如。

    “宛如啊,这阵子见你心神不宁,做爹爹的是不是有什么地方令你不满意了?”

    铁宛如没有回头,静心把玩衣角,问:“当初爹爹为何要帮助风怜夺取荆朝玫瑰王座。女儿虽然年幼,也听说了不少荆朝的消息。风怜登基之后,,残杀倚国重臣,荆朝现如今,就是一个被掏空了的金库,表面光鲜,其实民怨载道,就是荆朝公主、李青哥哥不挥师南下,也支撑不了多久了。”

    铁舒勇愣了愣,足不出户的知天阁,世上所有发生的事情,都了如指掌。

    “先不说这个,你可知道,你的李青哥哥,在知天阁十大高手排行榜内,已经进了前三?这便意味着,你的李青哥哥,其实已经解除了剧毒,并且修习得一身好武艺了。”

    将铁宛如最关心的事情说出来,就盼着这阵子沉默寡言的女儿能够打心底有点欢喜的样子。

    “那和我有什么关系呢,李青哥哥,肯定已经忘记了我。”

    飞鸟楼上,铁宛如换了一身白色衣裙,头上两捋修长的发丝,顺着肩头披了下来。两人说话的功夫,已经有不少鸽子从四面八方回来,由知天阁的弟子,熟练取下纸条,通通按照区域分放入盒子里。

    “爹爹你常说,李青哥哥在北漠打造出了比铁胄军还要厉害的玄甲军,有生之年能够看到两大强军的对垒,也是没有什么遗憾。女儿最近得知,南诏巫王已经和风怜结盟,他手下有藤甲军,一样堪称刀枪不入。”

    铁舒勇沉思,女儿终究是长大了,有些事情就算他不让她去做,她还是难免会知道。

    “恐怕你的李青哥哥在与铁胄军正面抗衡之前,还得对付南诏一支诡异军队。知天阁弟子遍布天下,对各个国家了如指掌,偏偏是南诏国中,有一支号称不死的军队,一直没有露出真面目。”

    松开背在身后的手,铁舒勇更靠近了一些,与铁宛如并排站在飞鸟楼的护栏边,望着青山绿水。

    “南诏国,真的会帮助风怜么?”

    中年铁舒勇脸上微微一笑,摸了摸宛如的头发,说:“这次南诏,必定会动用举国之力协助风怜。她明白自己治国无方,甚至答应南诏巫王,荡平北漠军之后,荆朝就向南诏称臣,成为南诏领地一部分。”

    “什么?风怜竟然会做出这样的事情,那我们是不是要通知李青哥哥?”

    铁舒勇哈哈一笑:“天底下当爹的,怎么会不知道女儿的想法。你那李青哥哥,身上带着知天令,挥师南下也不知会我知天阁,真是一个自负的家伙。爹爹已经派人去‘请’他了。”

    “请他?可李青哥哥那样的脾气,他肯定不会来的。”

    “这个你就放心好了,对付非常之人,就必须要用非常之法。”

    北漠大军挥师南下,动用两万余人,过境大唐,就连各地的府兵都纷纷警惕起来。奏疏日渐增多,全都摆在了太宗李世民的面前。

    “长孙大人,这荆朝那么大动静,爱卿可有什么良策?”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长孙无忌眯着小眼睛,两条长长胡须从嘴角垂落下来。双手持着白玉圭,长孙无忌上千一步,说:“皇上,荆朝建国,已有百年,如今被风怜夺权,北漠军南下似乎也是意料之中。倘若此时派遣兵力阻挡,荆朝势必会对大唐心生怨恨,与其如此,不如一路放行,任其南下。做个顺水人情,以后我大唐南方边境,也就安定许多。”

    太宗皇帝眉开眼笑,放下手中奏疏,才要起身退朝。魏征却站了出来,昂首直言:“皇上,微臣却不认同长孙大人想法。北漠军统帅,原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将军,在北漠两年时间不到,能够与成天与大唐做对的突厥大军正面交战,此等实力,纵然换成我大唐猛将,也未必能够抵挡得住。此时若是由他南下,恐怕养虎为患,危及我大唐江山社稷。”

    方才长孙无忌一番话,已经让太宗觉得满意,他也正有这般打算。半路跳出一个魏征,太宗觉得脸面上有些过不去,反问:“依着魏卿的意思,就是令各地刺史州府派兵阻挠?”

    魏征直言进谏,名声在外,不代表他是一个没有脑子的家伙。

    “微臣觉得,不若从都城长安,派遣一支小队,颜面上就说是支援荆朝讨伐风怜,其实也算是安插在北漠大军中眼线,他们一举一动,都在掌控之内,如此方能有备无患。”

    魏征思虑周全,就是长孙无忌也无话可说。朝堂之上,长孙无忌身为宰相,又是国舅,丢了脸面,自然要争回来。

    “魏大人说得轻巧,李青虽然是年少,未必就看不穿这点小伎俩。当初李靖大将军北上,肩负荡平突厥的使命,结果呢,吴王亲自出马,好意结盟,竟然被那小子直接挡了回来,令大唐皇族颜面尽失。”长孙无忌有恃无恐,毕竟关系到太宗皇帝,无论如何说,这都算是皇族家丑,当着朝堂上众多大臣说出来,太宗皇帝怎么可能不卖给他一个情面。

    果然,龙椅上太宗皇帝开口:“魏卿所说,也确实很有道理。荆朝李青,朕也有所耳闻,是个心高气傲的家伙,也算是一个人才,可惜不是生在我大唐,无法重用。此事不必再议,就照长孙大人的意思去办,沿途不设任何关卡,任由北漠军通行!”

    “可是!”

    魏征还要劝谏,再次被太宗皇帝拦下。

    大臣们纷纷从朝堂走出,还在议论荆朝李青,也有不少人站在长孙无忌一边,说着魏征的不是来。

    “魏大人啊,你直言进谏本是好事,可也得看看时候啊,北漠军两万人马,倒有一千五百人配备玄甲。据李靖大将军奏来军疏,说是能够以一当千,难道魏大人忘记了剑南之耻了么?”

    魏征可不听他们非议,自顾自走着路,问心无愧。

    行军一日,其后渐渐变暖,北漠军常年在苦寒之地,体质不太适应温暖其后,入了夜,帐篷都不搭建,就着一身军装,随意在荒野处躺下。

    黑夜里,一刀人影闪过,直奔李青。他手中握着一柄长剑,不等李青反应,手中剑已经刺了出去。挥刀抵挡,李青几乎在眨眼间从地上翻腾起来。

    那人见到李青醒来,仓皇逃窜。

    荆若兰与风铃两人就在李青身侧,听到动静,也都警醒起来。

    “该不会是大唐派来的刺客吧?”

    李青也拿捏不定,说:“想要弄清楚,就得追上他。我离开之后你们继续南下,很快我就会赶回来。”

    骑上大马,沿着刺客逃窜的地方,李青紧紧追了过去。

    黑衣人走得也不快,走走停停,走走停停,有几次险些让李青追寻不到他,还故意歪在一棵大树上等待。

    “你该不会是以为把我从北漠军里面引出来,就能阻止我南下了吧?”

    抬头看着树枝上的刺客,李青也弄明白这人没有敌意,完全就是引他出来的。

    刺客翻身跳了下来,就坐在李青身后。稚嫩手掌摸着马王,不断赞叹:“真是一匹好马啊!”听声音稚气未脱,竟然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

    “你可别乱摸,我这马兄脾气不是太好。”

    还没说完,马王撩起后腿,扑腾一阵,吓得那少年纵身一跃,飞上枝头。

    “这马脾气,好倔。”

    一起一落,李青差不多弄清楚来人的底细,绝对是一个高手,不在沙门之下。小小年纪就有这般造化,也真是世间少有。

    “老实说吧,你来找我,到底要做什么,我可没什么闲工夫陪你这小孩玩耍。”

    黑衣少年折了一根树枝,在手里把玩,冲着李青做了一个鬼脸,说:“我不叫小孩,我叫阿飞。”

    “呵呵,还用你说,飞来飞去的不叫阿飞叫什么。”

    拉着缰绳,知道少年阿飞对他没什么恶意,也打算沿路返回,继续率领北漠军南下。

    阿飞纵身一跃,又从树枝上飞落下来,落在马王前面,歪着脑袋,一字一句说:“你不能离开,跟我回去。”

    “你这小孩,没看我正忙着呢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