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妃记
字体: 16 + -

第120章 玉与势

    承接上章,

    政宜一下马车,给柏隅撑起伞,柏隅看着王府门,道:“姐姐,把斗篷和斗笠给我穿上。”政宜笑道:“你忘了,我说了,跟着我大太阳就不许穿斗篷,戴斗笠。这光天化日的,你还怕啊?”说着牵着柏隅的手,进了王府一重门,小厮见了柏隅,都怕地闭眼睛,一直慢慢迈进七重门。

    自己领着柏隅走到自己屋子,对刚买会药材的碧绦说:“你给这孩子洗个澡,换件衣裳。”碧绦刚把药材采买回来,道:“这药材不够量,药房说旱灾严重,螽斯天灾一闹,方子上的药材只寻了一半。”政宜一边摘了木簪子,一边说:“碧绦,这个方子是开给你的,轮你入夜守在外,老是咳嗽,我要缓缓把你的病根给拔了。”碧绦感激不已,看着这白孩子,道:“小姐,哪里弄来个祸害,奴婢在被拐的路上,瞧着众人都道此种人最为不祥。”政宜道:”放屁,众人道不祥,就不祥?你不是对清笛说是菩萨神仙保佑,才把你救出来,我看你就是托了这些人的福。“说着碧绦领着柏隅去洗澡,政宜来到执事厅,抱琴见了,忙喝道:“掌府人来了!”众人都跪下,政宜落座,道:“你们选出管家没?”只见一个三十岁的男人在地上磕头道:“他们推选奴才,奴才资历浅,怕出岔子。”政宜命那男人起来说话,自己道:“又不是选寿星老,你得人心,你年轻,接手起来快,小女还要改改王府的规矩,年轻人好交流。”那男人红了脸,垂首道:“掌府人说有适婚者可选嫁娶,当真?”政宜道:“言出必行。”

    一个侍女从人堆儿里挤出来,那男人牵着她的手道:“奴才想她当妻子。”政宜命那侍女抬头,道:“你可是自愿的?“那侍女道:”自然。“政宜笑道:”那你们的义子,义女呢?“两个人红了脸,道:”有个小厮在外面扫地,奴才喜欢,请掌府人赐给奴才。“政宜瞧着这三十多岁的男人,又选了个二十多岁的貌美侍女,两人定然有儿有女,只是王爷在时,出了这事要用王府的王法填井,如今好了。政宜道:“那就认吧,选个吉日就行婚礼,夫人和贝子会亲自送来贺词。我今天得了个宝贝,要众人至戌时,都来祠堂行跪拜,把病着的十七贝子和他娘都一并请来。”说完走远了,只听得执事厅里欢天喜地的互相道喜声。

    政宜一径往自己屋子里去,一进门,见碧绦给柏隅穿了件黑色的小厮服装,政宜笑道:“这白色配黑色,不好看。要用娇艳的粉色、明媚的红色、爽朗的翠绿色、优雅的紫色搭配起来才好看。”碧绦道:“哪有小厮服是这些颜色?”政宜想了想,忙命外面的几个侍女找针线好的来,越多越好,一盏茶功夫,就有一溜侍女在外面守着,柏隅看了,又要躲,政宜不许。

    自己找出几件上面颜色的衣裳,命这些侍女比着柏隅的尺寸给改了,众侍女见了,恐不祥,不敢近身,政宜瞧了道:“你们糊涂,要是以后满街走的都是这个娃娃,就你一个黑头发黑眼睛,到时候就是你不祥。”众侍女想了想,便进来量身,政宜亲自监督她们改衣裳,嘱咐道:”今年旱灾,过了秋,一出太阳还是热,没了太阳就是冷,你们侍女先盖这些羊毛毯子,再把保暖用的羊毛坎肩也改了,留一件,其他的拿出去染色,染成紫色的。“

    众人齐力,分工仔细,一丝不乱,一时就改出了外衣,就散了。政宜亲自挑了件浓紫色渐进翠绿的衣服给柏隅穿上,瞧了半天,连连点头,碧绦又取来小厮的黑字帽子戴上,政宜扬扬手,道:“帽子以后再定制,配色儿的,今天晚上去祠堂,不带帽子。“柏隅忙道:“姐姐,我要戴,我全是白发,吓人。”政宜抱起柏隅道:“自己不许自言卑微,碧绦,取来铜镜,让他照照。”柏隅连水影照出自己的影子都怕,现在政宜直接上猛的,碧绦端来铜镜,政宜让柏隅自己看看,柏隅鼓足勇气才盯向镜子,政宜笑道:“你比我之前的侍儿,清笛俊多了,这浑身雪团似的,白头发又好看,以后长大了,指不定怎么祸害小姑娘呢!”碧绦瞧了瞧,点头道:“奴婢瞧了,果然俗语讲,佛靠金装人靠衣装,是不错的。穿起衣服是比清笛俊俏。”

    政宜笑道:“不穿衣服,也比清笛俊,人家是生来底子好。”

    “哎呀,改衣服都忘了,柏隅都十一岁了,该把童发梳成‘总角‘。“政宜一面道,一面命碧绦取来剪子,寻来打理十七贝子头发的侍女。这奇事都传遍了王府,那侍女来细细瞧了柏隅的脸型,把白丝美发剪断,绾成四方髻,头上的发髻跟着脸型略向左偏,最后插上政宜的簪子,政宜道:”这是我们女孩子的簪子,你去把十七贝子的骨簪寻来,你的眼色极佳,叫什么名字啊?“那侍女跪下道:”奴婢叫碧幽。“政宜道:”这个名字雅致。“碧幽越发高兴说在兴头上道:”这个公子可用骨簪,要用骨簪贯于顶,再戴竖冠才好看。“政宜叹道:”可惜没有竖冠。“碧幽在后面跟着的侍女盘子里取出一个竖冠,道:”十七贝子听说自己夫人来了客人,要奴婢伺候装束,就忙寻了自己小时候的竖冠。“政宜一听”夫人“二字,忙正色道:”我是妾室,不要乱说。“碧幽道:”奴婢亲口听十七贝子说的,说自己娶的夫人就是好。“政宜道:”从来没有的道理,公公仙逝,守孝三年,此刻不能抬举!还有,这可不是客人,是我以后的贴身小厮,有些事情我手底下的女眷不好办,有了他,柏隅,就好办多了。“碧幽帮着柏隅戴上竖冠,用骨簪一簪,越发俊美可爱。这次是柏隅主动取来照铜镜,瞧了又瞧。

    等众侍女走了,政宜同碧绦商量,光有个柏隅这个字号,不够,还要选个姓,政宜断然不能堂而皇之的用王室姓“姞”字,碧绦不明所以,只管想姓氏,想了半天,拍手道:“有了,剑门驿外有颗柏树,临寒不怕,取个”寒“姓。”政宜想了想道:“寒字不够含蓄,谐音成韩,柏隅,委曲你了,暂时改个韩姓,好不好?“柏隅道:”韩柏隅,听着还好。“果然是静王爷的孙儿,言传身教,所有评语都跟着”还好“,”一般“等小尾巴。

    戌时不到,政宜牵着韩柏隅到了祠堂,她见月色甚美,点点头。到了戌时正刻,众府人都到了,韩柏隅还是惧怕生人,一下政宜招这么乌压压一片,十七贝子和夫人领在前面,政宜就着月色看,十七贝子的腿脚打直了,政宜摇着扇子笑道:“今天,请来众人,是要大家拜拜小女得到的宝贝。“说着就把躲之不迭的韩柏隅推上前,众人迎着月光一看,心里害怕。政宜道:”这白发碧眼的小厮就是我给大家要拜的宝贝。“一个年老的婆子道:”这拜不得,是妖怪生的。“政宜一听,喝到:”妖怪?你们糊涂!“政宜用扇子指着月亮道:”那是月宫里的嫦娥抱着玉兔,抚玉兔,玉兔之毛误出月宫,飘散人间,得到的人就长这样,那是万万万万万之一的中奖机会,这是宝贝,主大喜。“众人不信不服,政宜笑道:”你们当我编谎话骗你们呀?“政宜就是诳他们,”不信,以后我会证明,王爷虽然仙逝,十七王府有了这个宝贝,会旺起来,财源滚滚!“十七贝子冲上前,携起政宜的手道:”我夫人说的对!“政宜想撤开手,不料被这人高的十七贝子抓的紧紧的,政宜只得顺势大声道:”贝子都说对了,大家赶快拜!“说着夫人领着众人一起跪下叩拜,政宜只听的耳边贝子压低声音,道:”都礼成了,你怎么还称我是贝子,应该叫夫君。“政宜趁众人参拜,悄声道:”我的夫君,要会识字断文,要通财政。“

    今天申貌辨过的不容易,进了春暖阁外跪着等候易太后宣,易太后听见公孙梅禀报,便命申貌辨上了春暖阁,公孙梅搬出凳子给申貌辨,申貌辨还是跪着,见太后和三个侍女还在玩牙牌,不敢坐。易太后一面瞧着小丫头停了手中牙牌,一面道:“申中堂你坐!哎,小丫头,你倒是宣令啊!不是说酒令大如军令,无论尊卑,惟你是主,你个小丫头自己停了,自罚一杯。”,那丫头喝了一杯酒,道:“有了一副牌,太后,记着,我说一副儿,再讲这三张牌拆开,先说第一张,再说第二张,再说第三张,说完了,合成这一副儿的名字。无论诗词歌赋,成语俗话,比上一句,都要叶韵,错了自罚一杯。”底下的侍女道:“太后饶了我们吧,我们说不好,这是太后要灌酒。”易太后瞅着申貌辨,道:“申中堂不仅会打仗,当年先王在世,为了驳斥紫抱冰,还补习了一肚子文磨。申中堂,一齐来!”

    那丫头道:“左边是个大五。”

    为首的侍女道:“春暖阁内花飞舞。”

    那丫头道:“右边还是五。”

    为首的侍女道:“阁外桂花扑鼻香。”

    那丫头道:“当中是杂七。”

    为首的侍女道:“金殿圣上舞奇剑。”

    那丫头道:“左边一个幺儿。”

    第二个侍女道:“一轮红日升紫宸。”

    那丫头道:“右边两个点。”

    第二个侍女道:“两人共抬太后撵。”

    那丫头道:“中间是长三”

    第二个侍女道:“六宫粉黛列列陈。”

    那丫头又道:“左边十点牌。”

    第三个侍女道:“锦屏人看韶光贱。“

    那丫头道:“右边是三四绿配红。“

    第三个侍女道:“抱来海棠四围赏。“

    那丫头道:“中间二六八点齐。“

    第三个侍女道:“香玩海棠醉了睡。“

    那丫头对着意太后道:“左边一个天。“

    易太后笑着道:“圣上头上有青天。“

    那丫头翻了第二张,脸色不好看,为难道:“右边一个幺儿。“

    易太后笑道:“儿子憋得脸通红。“

    那丫头翻了第三张,算送了口气,道:“中间四五成花九。“

    易太后想了想,道:“脂粉队里缺英雄。“

    那丫头不敢说了,太后笑道:“不说,罚酒!”

    那丫头呼了口气,道:“凑成便是‘风波处处惹人愁’”

    易太后指着这个丫头笑道:“步上青云需宜政。”

    轮着申貌辨了,那丫头翻开第一张,道:“左边长幺两点明。“

    申貌辨道:“日月双悬朗乾坤。“

    那丫头翻开第二张,道:“右边还是长幺两点明。“

    申貌辨道:“母子同心相扶持。“

    那丫头翻开第三张,道:“中间还得幺四来。“

    申貌辨为难了,想了想,忙道:“庆会宫前私心乐。“

    那丫头不依不饶道:“凑成樱桃九成熟。“

    申貌辨道:“太后圣上盛平紫。“

    易太后笑道:“重了,‘圣‘和’盛‘,罚酒。“

    申貌辨自饮一杯罚酒。

    易太后道:“你们把牙牌桌子摆在一边玩去。这幅牌可真刁难申中堂,难为你了。”

    申貌辨一听,忙着下跪,易太后笑道:“你本该在南境呆二十三年,我的意思是你在家一直赋闲,不想这眉仲瓶硬要参倒你,我是没办法才把你调到紫宸南境晒了十三年,不要动不动就跪,你的老寒腿圣上比我还挂心,以后下跪我赐你毯子,跪的容易。”

    易太后道:“你个执掌军权的申中堂支持我修庆会宫?”

    申貌辨曰:“太后是没办法,才修庆会宫,臣支持。”

    易太后道:“我是退居二线了,只能威慑一下眉仲瓶,毕竟他是圣上看得起的人,我做娘的也不好罢黜,伤母子情分。练兵、用兵、后方将士的家眷都要钱!紫抱冰的铁厂也要钱!你呀,要钱的命,难啊。”

    申貌辨点了点头,曰:“谢过太后复用臣。”

    易太后道:“我看重申中堂的就是颗公忠体国的心,我老了,你要辅佐圣上。”

    申貌辨曰:“太后千岁。”

    易太后笑道:“千岁?少来这一套,我天天听着千岁千岁的喊,天天被吹成老王八,我又不修炼成王八精。我倒想他们喊太后十五岁。”

    易太后叫公孙梅拿来准备好的物件,是个鸟禽歇宿的斜木,五只斗鸡的脚都绑在一起,易太后道:“我闲着,搞了这个玩意儿,公孙梅把他们往斜木上赶!”

    这五只斗鸡赶上斜木站了一会儿就掉了下来。

    申貌辨曰:“太后想说五国相王。”

    易太后道:“你说话,怎么跟匡孤竹一样直,让我下不来台!”

    申貌辨曰:“太后仁慈,听闻太后连骂三个滚,太后何等英明,臣私心想太后是不会为了修庆会宫而不罢黜匡孤竹,太后踢到圣上那边去,圣上只会报奏匡孤竹‘病了’,这个道理我懂。”

    易太后道:“可五国相王的道理你就不懂,瞧瞧,犹连鸡不能俱止于栖。我看这个五国相王,就是个虚名儿,可圣上高兴,为娘的总不能老是泼冷水。我看呀,禾国就要出幺蛾子,你们合纵的四个大国,一个小国中山国呀,都是斗鸡,四个女人抹骨牌,还耍心机,计较输赢,更何况五只斗鸡?“

    申貌辨道:“这是权益之计。“

    易太后道:“我知道,这哪里是合纵,这是连鸡。你准备好军队,我看呀,这个权益之计维持不了多长时间。”

    申貌辨道:“早准备好了。”

    易太后点点头,起身道:“你要善于保养,我去睡会儿,你回家,去的路上把这些侍女的香味儿除干净,否则你夫人要和你拼命。”

    申貌辨跪下磕头道:“谢谢太后指点。”

    意太后卧在睡塌上道:“哎,妻管严。”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章分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