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南城中那些底层百姓在闲暇之余爱好谈论这类已经被我记录在案牍之上的传闻,他们在谈论弑君夺位这种大逆不道的事件时也毫不避讳。一切就好像如他们亲眼所见,随着蛮夷之地那种争强好胜的风气使然,其中添加的情节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离谱。有一些内容甚至是齐国来的访客也闻所未闻,即便那个人来自齐国王城临淄时也是如此。比如被围困在宫闱里的齐桓公长时间没有水喝,于是只能在下雨天伸着脖子****屋檐上滴下的雨水;长时间没有吃的,所以偶尔只能依靠一位不知名的宫女从围墙下的狗洞递来的食物苟活;直到齐桓公最后饿死在床榻上,蛆虫爬满尸体,苍蝇在房间里乱飞,腐尸的臭气把宫殿都熏得乌烟瘴气也没有人理会。后来守卫们实在受不了那种让人作呕的气味,甚至也没有人愿意替这位曾叱咤风云的君主收尸,他们中甚至有人提议一把火将宫殿烧掉了事。结果遗体究竟是如何处理的依然无人知晓,这看来是一个谜,但是似乎也没有人关心。
居住在北城的贵族们对这种事其实早有耳闻,不论是消息是来于官方的邸报还是他们私下派出收集情报的密探,对这种已然在居民中传的沸沸扬扬的事情不可能一无所知。尽管全部的细节并不明晰,然而齐桓公是死于内乱,死于臣子们预谋已久的幽禁却是不争的事实。奇怪的是他们却都习惯对此都避而不谈,无论是谁提起这种事,他们的嘴角会不自觉地扬起一丝轻蔑的冷笑立刻摆出一副见怪不怪的表情。他们对于南城里那些贩夫走卒所谓的胡言乱语更另有一种不屑一顾的鄙夷。十几代人宫廷斗争里的尔虞我诈早已经将他们的心性磨练得处变不惊,对于王座之下那种弑君杀兄而后自立的久远传统已然屡见不鲜,虽然新旧君王的交替也常常伴随着某些贵族们的衰落与崛起,但是他们中有些家族就是知道如何在风雨欲来的动荡中长久维持那一种固若金汤的雍容华贵。活生生的事例总是比一本正经的大道理有效,甚至有时候比令行禁止律法还要有效。他们早知道可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莫谈国事,莫问国事。渐渐地几乎所有的王公贵族都通晓了这样一个原则,仿佛任何时候都应该如此。
人人都知道在这座城里如今最为飞扬跋扈的新晋贵族,正是深受楚平王宠信的谋臣费无忌。谁都知道他原来只是寄宿受人尊敬的伍氏家族门下的一位身份微贱的食客,关于他的确切出身已经无从知晓,但自他成人后逐渐表现出一种慧心妙舌的聪颖,那种善于机变权谋的灵性深得太子太傅伍奢的赏识,并经由伍奢的举荐成为太子少傅,也许在那时几乎所有人都曾觉得,这本是一件少年得志随即预示着从此官运亨通、青云直上足以让人欣羡的美谈。因为毫无疑问,经年日久之后,年事已高的老先生伍奢会先他善终,而一旦楚平王骤然薨逝太子继位成为楚王,作为少傅的他必定会成为新君的肱骨良臣。但他没有想到的是从小受到老先生伍奢那种朴实正直的品质熏陶的太子建,在长大成人之后对他那种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权谋之术却表现出一种极度厌恶的反感。在这种被太子极度鄙薄嫌弃的绝望里他也许预感到了自己政治生命行将终结。只是往往冥冥之中天无绝人之路。恰时正在西边渐渐崛起的秦国试图得到声名浩大强盛的楚国在名义上的支持,熟谙大国政治联姻之道的秦哀公为此不惜让自己出落动人的妹妹远嫁,以当时两国国力的差距他最初只是希求楚国的太子能不吝迎娶,就足以让秦国能在诸侯中声明凸显,但是巧言令色的费无忌借此机会先在秦哀公面前将许诺抬高此次联姻的规格以索求更为丰厚的国礼与谢媒的资财,又在楚平王面前不吝言辞夸赞这位天姿国色的美人,全力说服了贪图美色的平王强娶了这位预先许配给太子建的公主,哪怕因为此举最终会对国体有所折辱。当秦国浩荡的送亲队伍与外交使臣抵达郢都时,在这座城里的男人们都以一种贪婪而爱慕的神色在道路两旁遥遥望着豪华精致的马车上的秦国公主从西门缓缓进入北城的王宫,而在这座城里的多数女人们则以一种艳羡而酸涩的口吻对那些一车车奢华贵重的嫁妆议论纷纷。这座城里的大多数人们在后来知晓这段看似珠联璧合的大国联姻里横刀夺爱的内幕之前,便对平王曾有过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嫉妒,身居高位因权借势便可以畅所欲为,这一切难道是理所当然的吗,是否因此君王一切安逸享乐的生活就可以心安理得?没有人知道答案。或许人们更不知道的是在这段过往里,最应该为此感到心满意足的不止是窃玉偷香的楚平王,而是那个暗地里从中作梗最终还一石二鸟的费无忌。而且或许真的是他时来运转,一些事情发生的太快以至于人们都来不及察觉这其中的猫腻。就在第二年,新迎娶的貌美年轻的秦国公主就为楚平王生下了一个男孩。楚平王对这个孩子显示出极大的宠爱,为这个孩子取名为轸,意为珍宝。以至于对他的长子太子建随即产生了一种有意无意的疏远,他甚至极有可能动过废长立幼的念头,如果不是太子建已然长大成人而这个小儿子的确太过于幼小的话。但无法否认的是,费无忌既因此一步登天成为楚平王最为宠信的权臣,又以一种借刀杀人的手法狠狠报复了曾经陷自己于窘困绝境的太子建。而憨厚可怜的太子建,则为此沉沦在一种无可奈何的愤恨中,表现出一种已经全然身心憔悴的哀怨。很难不说这其中没有掺杂费无忌其他的谗言。如果不是亲眼见过了本应顺理成章成为自己妃子的绝色美人一夜之间竟变作了礼法上毋庸置喙的母后,何以会碍于与自己的父亲见面时那种进退两难的尴尬而逼不得已选择疏离王城去守备边关呢?这一切当然还是要怪费无忌。渐渐地,尽管上层贵族们依旧对这些事件表示出一种视而不见的冷漠,毕竟费无极只能算是恃宠而骄,他获得的所有那些好处----新建的官邸、出行的高头大马与成堆的黄金,在延续了十几代的贵族世家眼里其实根本不值一提,他们只把他当作一个没见过世面的暴发户,因为这些从来没有在根本上威胁到他们的利益。但是种种的非议与担忧的流言依然越过北城贵族们高大的外墙在南城那些底层居民中悄悄传开,王城的人们对这个声名鹊起的年轻贵族保持着一种小心翼翼的警觉,并不知道他有多大的野心。后来的事实表明,这种警觉并非没有道理,只是往往当他们意识到一点时已经太晚了。
这世上本就没有不透风的墙。也许就在人们听说了那些有关费无忌的流言开始,他似乎也对那些流言中不利于自己的负面的言论渐渐有所耳闻。不久后就有一段时期,在这座城中曾经一些略有名气的居民忽然一夜之间就消失了,有人亲见过这些人是在夜里被穿着王宫内廷铠甲的卫兵带走的,但是不知去向,也许是被带入王宫问话或者是其他令人不敢想象的下场,虽然有的人被放回来却不敢再多说一句话,而有的人就真的仿佛是消失了。就在那段时期人们猛然间意识到这些消失的人都存在某些共性,即或多或少这些人都说过一点楚平王或者是费无忌的坏话,传播过一些君臣之间真假难辨的谣言。后来不仅是夜里,这种带有惩戒性质的刑讯在白天就可以公然进行。有一天正午,一队来王庭内城的人马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径直冲向西城门抓捕了一位正在城门下盘查行人的巡城队长,他的盔甲被当众强制扒下、武器被没收。据称是有人告密这个队长在休息之余曾说过平王是窃娶儿媳的玩笑话,他因出言不逊侮辱君王的罪名被按倒在地用竹板拍了几十个嘴巴满地找牙。他的两颊都是殷红的鲜血嘴里发出撕心裂肺的哀嚎,只能用含糊不清断断续续的惨叫趴在地上求饶,我错了,我错了,别打了,我再也不瞎说了,再也不瞎说了,求求你们别打了。围观的人起初受到惊吓涌起一阵骚动,后来则以一种惊惧而狐疑的表情的面面相觑,随即各自默不作声悻悻离开。这个巡城队长最终是一个什么下落没有人知道,一个看起来老实巴交的守卫接替了他的位置,无论怎么看他都不像一个告密者----没有人知道谁是告密者。
在我的印象里,似乎就是在这件事过后南城的居民们渐渐不再谈论这一类传闻。整座城都弥漫在一个表面上平静而骨子里人心惶惶的紧张的气氛里。放在以前,那些被驱使着在北城贵族庄园里劳作的仆从,不管是负责砌墙的泥水匠还是刨削木料的木工,在休息之余可以谈论任何事情,从哪个地方的雨水不好收成不行到哪个地方的好女人更适合生孩子,这个城里又有哪个走了好运的人在深山中寻见了一块稀有罕见的玉石因此一夜暴富,又或者哪个年富力强的青年突然暴毙死了而哪个已经年过七旬的老者居然熬过了这个冬天至今健在,他们什么都谈因为什么都可以谈。而现在不论是有关于君王的事情,或者是与君王无关的任何事情,人们都好像不愿意多说一句话。对尚在襁褓中的公子轸兴许会取代远居边城的太子建成为下一任的继任者这样关乎社稷的敏感话题更是缄口不言。放在以前,当楚国立国之初的先君楚文王率领征伐失利的残部试图返回国都时,负责守卫都城的大臣秉持那种风尚甚至紧闭城门拒绝败军之师进入郢都,而当无城可归的文王病逝在征途之中后那位大臣亦不惜举剑自尽惩罚自己。这种尽忠职守的典范想起来依旧令人肃然起敬。如今,昔日名臣的后人们尽管世袭着祖辈履行规谏的官职却似乎早已经失掉了往昔那种铁骨铮铮的风采,对君王擅断专权以言治罪的举措都不管不问选择了明哲保身。后来,也许是为了缓和王城里这种剑拔弩张的氛围,楚平王下达了一份休养生息的诏令,在五年之内都不会再主动征兵进行任何开疆拓土的战争。王城的居民们对此却表现出一种死气沉沉的认同。或许不仅是因为这项政策有悖于传统,放在以前,不管是为了占领更多的城池扩张领土而西征巴蜀、北伐陆浑显示的那种壮举,还是为了扩大在诸侯间的影响力而吞并小国、问鼎中原展现的那种豪气,人们对于战争以及无可避免地战死沙场人虽然表现出一种关注而怜悯的哀戚但对于战争以及战争胜利的孜孜以求带来的荣耀与赞誉有着一种天生的向往。这种居安则思危的尚武习气让讲究温文尔雅的中原列国年年心惊胆战,除了用他们那一套近乎迂腐的文辞予以回应几乎毫无办法。而自这道诏令下达以后,被先王们剪灭东边小国,早已经被设为郡县的蔡县与陈县,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底气遣回了县尹,明目张胆地宣布复国了。先君们呕心沥血的扩张,祖辈们前赴后继的牺牲的成果一时之间皆尽付诸流水。但是,依然得益于那份休养生息的诏令与森严壁垒的监控,朝廷对于这种公然的反叛与挑衅一直无动于衷,而这座王城也逐渐浸淫在一种安逸闲适的沉默里,居民们长久以后都不敢大声说话,更不用说对国事评头论足,即使是面对最亲近的人也是如此。
(本章完)
居住在北城的贵族们对这种事其实早有耳闻,不论是消息是来于官方的邸报还是他们私下派出收集情报的密探,对这种已然在居民中传的沸沸扬扬的事情不可能一无所知。尽管全部的细节并不明晰,然而齐桓公是死于内乱,死于臣子们预谋已久的幽禁却是不争的事实。奇怪的是他们却都习惯对此都避而不谈,无论是谁提起这种事,他们的嘴角会不自觉地扬起一丝轻蔑的冷笑立刻摆出一副见怪不怪的表情。他们对于南城里那些贩夫走卒所谓的胡言乱语更另有一种不屑一顾的鄙夷。十几代人宫廷斗争里的尔虞我诈早已经将他们的心性磨练得处变不惊,对于王座之下那种弑君杀兄而后自立的久远传统已然屡见不鲜,虽然新旧君王的交替也常常伴随着某些贵族们的衰落与崛起,但是他们中有些家族就是知道如何在风雨欲来的动荡中长久维持那一种固若金汤的雍容华贵。活生生的事例总是比一本正经的大道理有效,甚至有时候比令行禁止律法还要有效。他们早知道可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莫谈国事,莫问国事。渐渐地几乎所有的王公贵族都通晓了这样一个原则,仿佛任何时候都应该如此。
人人都知道在这座城里如今最为飞扬跋扈的新晋贵族,正是深受楚平王宠信的谋臣费无忌。谁都知道他原来只是寄宿受人尊敬的伍氏家族门下的一位身份微贱的食客,关于他的确切出身已经无从知晓,但自他成人后逐渐表现出一种慧心妙舌的聪颖,那种善于机变权谋的灵性深得太子太傅伍奢的赏识,并经由伍奢的举荐成为太子少傅,也许在那时几乎所有人都曾觉得,这本是一件少年得志随即预示着从此官运亨通、青云直上足以让人欣羡的美谈。因为毫无疑问,经年日久之后,年事已高的老先生伍奢会先他善终,而一旦楚平王骤然薨逝太子继位成为楚王,作为少傅的他必定会成为新君的肱骨良臣。但他没有想到的是从小受到老先生伍奢那种朴实正直的品质熏陶的太子建,在长大成人之后对他那种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权谋之术却表现出一种极度厌恶的反感。在这种被太子极度鄙薄嫌弃的绝望里他也许预感到了自己政治生命行将终结。只是往往冥冥之中天无绝人之路。恰时正在西边渐渐崛起的秦国试图得到声名浩大强盛的楚国在名义上的支持,熟谙大国政治联姻之道的秦哀公为此不惜让自己出落动人的妹妹远嫁,以当时两国国力的差距他最初只是希求楚国的太子能不吝迎娶,就足以让秦国能在诸侯中声明凸显,但是巧言令色的费无忌借此机会先在秦哀公面前将许诺抬高此次联姻的规格以索求更为丰厚的国礼与谢媒的资财,又在楚平王面前不吝言辞夸赞这位天姿国色的美人,全力说服了贪图美色的平王强娶了这位预先许配给太子建的公主,哪怕因为此举最终会对国体有所折辱。当秦国浩荡的送亲队伍与外交使臣抵达郢都时,在这座城里的男人们都以一种贪婪而爱慕的神色在道路两旁遥遥望着豪华精致的马车上的秦国公主从西门缓缓进入北城的王宫,而在这座城里的多数女人们则以一种艳羡而酸涩的口吻对那些一车车奢华贵重的嫁妆议论纷纷。这座城里的大多数人们在后来知晓这段看似珠联璧合的大国联姻里横刀夺爱的内幕之前,便对平王曾有过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嫉妒,身居高位因权借势便可以畅所欲为,这一切难道是理所当然的吗,是否因此君王一切安逸享乐的生活就可以心安理得?没有人知道答案。或许人们更不知道的是在这段过往里,最应该为此感到心满意足的不止是窃玉偷香的楚平王,而是那个暗地里从中作梗最终还一石二鸟的费无忌。而且或许真的是他时来运转,一些事情发生的太快以至于人们都来不及察觉这其中的猫腻。就在第二年,新迎娶的貌美年轻的秦国公主就为楚平王生下了一个男孩。楚平王对这个孩子显示出极大的宠爱,为这个孩子取名为轸,意为珍宝。以至于对他的长子太子建随即产生了一种有意无意的疏远,他甚至极有可能动过废长立幼的念头,如果不是太子建已然长大成人而这个小儿子的确太过于幼小的话。但无法否认的是,费无忌既因此一步登天成为楚平王最为宠信的权臣,又以一种借刀杀人的手法狠狠报复了曾经陷自己于窘困绝境的太子建。而憨厚可怜的太子建,则为此沉沦在一种无可奈何的愤恨中,表现出一种已经全然身心憔悴的哀怨。很难不说这其中没有掺杂费无忌其他的谗言。如果不是亲眼见过了本应顺理成章成为自己妃子的绝色美人一夜之间竟变作了礼法上毋庸置喙的母后,何以会碍于与自己的父亲见面时那种进退两难的尴尬而逼不得已选择疏离王城去守备边关呢?这一切当然还是要怪费无忌。渐渐地,尽管上层贵族们依旧对这些事件表示出一种视而不见的冷漠,毕竟费无极只能算是恃宠而骄,他获得的所有那些好处----新建的官邸、出行的高头大马与成堆的黄金,在延续了十几代的贵族世家眼里其实根本不值一提,他们只把他当作一个没见过世面的暴发户,因为这些从来没有在根本上威胁到他们的利益。但是种种的非议与担忧的流言依然越过北城贵族们高大的外墙在南城那些底层居民中悄悄传开,王城的人们对这个声名鹊起的年轻贵族保持着一种小心翼翼的警觉,并不知道他有多大的野心。后来的事实表明,这种警觉并非没有道理,只是往往当他们意识到一点时已经太晚了。
这世上本就没有不透风的墙。也许就在人们听说了那些有关费无忌的流言开始,他似乎也对那些流言中不利于自己的负面的言论渐渐有所耳闻。不久后就有一段时期,在这座城中曾经一些略有名气的居民忽然一夜之间就消失了,有人亲见过这些人是在夜里被穿着王宫内廷铠甲的卫兵带走的,但是不知去向,也许是被带入王宫问话或者是其他令人不敢想象的下场,虽然有的人被放回来却不敢再多说一句话,而有的人就真的仿佛是消失了。就在那段时期人们猛然间意识到这些消失的人都存在某些共性,即或多或少这些人都说过一点楚平王或者是费无忌的坏话,传播过一些君臣之间真假难辨的谣言。后来不仅是夜里,这种带有惩戒性质的刑讯在白天就可以公然进行。有一天正午,一队来王庭内城的人马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径直冲向西城门抓捕了一位正在城门下盘查行人的巡城队长,他的盔甲被当众强制扒下、武器被没收。据称是有人告密这个队长在休息之余曾说过平王是窃娶儿媳的玩笑话,他因出言不逊侮辱君王的罪名被按倒在地用竹板拍了几十个嘴巴满地找牙。他的两颊都是殷红的鲜血嘴里发出撕心裂肺的哀嚎,只能用含糊不清断断续续的惨叫趴在地上求饶,我错了,我错了,别打了,我再也不瞎说了,再也不瞎说了,求求你们别打了。围观的人起初受到惊吓涌起一阵骚动,后来则以一种惊惧而狐疑的表情的面面相觑,随即各自默不作声悻悻离开。这个巡城队长最终是一个什么下落没有人知道,一个看起来老实巴交的守卫接替了他的位置,无论怎么看他都不像一个告密者----没有人知道谁是告密者。
在我的印象里,似乎就是在这件事过后南城的居民们渐渐不再谈论这一类传闻。整座城都弥漫在一个表面上平静而骨子里人心惶惶的紧张的气氛里。放在以前,那些被驱使着在北城贵族庄园里劳作的仆从,不管是负责砌墙的泥水匠还是刨削木料的木工,在休息之余可以谈论任何事情,从哪个地方的雨水不好收成不行到哪个地方的好女人更适合生孩子,这个城里又有哪个走了好运的人在深山中寻见了一块稀有罕见的玉石因此一夜暴富,又或者哪个年富力强的青年突然暴毙死了而哪个已经年过七旬的老者居然熬过了这个冬天至今健在,他们什么都谈因为什么都可以谈。而现在不论是有关于君王的事情,或者是与君王无关的任何事情,人们都好像不愿意多说一句话。对尚在襁褓中的公子轸兴许会取代远居边城的太子建成为下一任的继任者这样关乎社稷的敏感话题更是缄口不言。放在以前,当楚国立国之初的先君楚文王率领征伐失利的残部试图返回国都时,负责守卫都城的大臣秉持那种风尚甚至紧闭城门拒绝败军之师进入郢都,而当无城可归的文王病逝在征途之中后那位大臣亦不惜举剑自尽惩罚自己。这种尽忠职守的典范想起来依旧令人肃然起敬。如今,昔日名臣的后人们尽管世袭着祖辈履行规谏的官职却似乎早已经失掉了往昔那种铁骨铮铮的风采,对君王擅断专权以言治罪的举措都不管不问选择了明哲保身。后来,也许是为了缓和王城里这种剑拔弩张的氛围,楚平王下达了一份休养生息的诏令,在五年之内都不会再主动征兵进行任何开疆拓土的战争。王城的居民们对此却表现出一种死气沉沉的认同。或许不仅是因为这项政策有悖于传统,放在以前,不管是为了占领更多的城池扩张领土而西征巴蜀、北伐陆浑显示的那种壮举,还是为了扩大在诸侯间的影响力而吞并小国、问鼎中原展现的那种豪气,人们对于战争以及无可避免地战死沙场人虽然表现出一种关注而怜悯的哀戚但对于战争以及战争胜利的孜孜以求带来的荣耀与赞誉有着一种天生的向往。这种居安则思危的尚武习气让讲究温文尔雅的中原列国年年心惊胆战,除了用他们那一套近乎迂腐的文辞予以回应几乎毫无办法。而自这道诏令下达以后,被先王们剪灭东边小国,早已经被设为郡县的蔡县与陈县,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底气遣回了县尹,明目张胆地宣布复国了。先君们呕心沥血的扩张,祖辈们前赴后继的牺牲的成果一时之间皆尽付诸流水。但是,依然得益于那份休养生息的诏令与森严壁垒的监控,朝廷对于这种公然的反叛与挑衅一直无动于衷,而这座王城也逐渐浸淫在一种安逸闲适的沉默里,居民们长久以后都不敢大声说话,更不用说对国事评头论足,即使是面对最亲近的人也是如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