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旨填词柳三变的那些事
字体: 16 + -

第12章 新皇继位

    淳化五年,也就是柳宜到全州的第四年,柳宜以赞善大夫调往扬州。而当时的扬州是与汴京的繁荣不相上下,军事地位也是十分重要。而且年仅五十三岁宋太宗感觉到自己的身体越差,深知自己活不过几年,他逐渐调整战略政策,物色继承人。宋太宗对当时的人事进行很大调动,柳宜就被调到扬州就任赞善大夫,协助赵元侃治理扬州。为赵元侃提意见,提点赵元侃。有点像现在的办公室主任,负责对官员的工作的指导。而赵元侃并不是一般的官员,他是宋太宗的第三儿子,也是宋太宗最喜欢的皇子。可以说赵元侃是宋太宗重点培养的继承人。

    公元979年,宋太宗和赵匡胤打江山时,在高梁河(今北京市大兴县东)被辽军战败,全军溃逃。辽兵紧迫,御用器物和妃嫔都被夺去,他脱身逃走,大腿上中了二箭,此后箭伤每年都要复发。

    公元996年秋,箭伤又复发。同年8月,立三子赵元侃为太子,并改名赵恒,命李沆、李至为太子宾客,负教育之责。公元997年3月癸巳日,宋太宗病死于汴京万寿殿西阶。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赵恒继位,母为元德皇后李氏。

    赵恒跟所有的历代皇帝一样,在继位之初都有一生报负等待实现,他还为了广招天下能人一时写过一首《劝学诗》鼓励读书人读书科举,参政治国。当然,赵恒写这首诗也不是空穴而来,而是有依据的。在扬州之时,柳宜曾给当时年仅十五岁的刘三变写过一篇《劝学文》。古书《古文真宝》就有明确的记载,它里面是这样写道:“父母养其子而不教,是不爱其子也。虽教而不严,是亦不爱其子也。父母教而不学,是子不爱其身也。虽学而不勤,是亦不爱其身也。是故养子必教,教则必严;严则必勤,勤则必成。学,则庶人之子为公卿;不学,则公卿之子为庶人。”而且这一篇文章成为教子的经典名篇。柳三变在学完这篇文章后,开始逐渐学者写词、填词。填词造诣开始慢慢地逐渐提高。这篇劝学不仅深刻影响了刘三变,对当时在扬州治理的赵恒影响也很大。赵恒在扬州曾经对柳宜写得这篇文章做过很大评价,评价他说“天下父母要是跟柳大人一样教育孩子,天下还会因为缺乏人才吗?”并且在赵恒继位之后,特意写过一首《劝学诗》。鼓励读书人读书科举,参政治国,使得宋朝能够广招贤士治理好天下。从这首诗里还出了一句谚语,而且这句谚语我们从小就知道。这首诗是这样写道的: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它的意思就是说:读书考取功名是当时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考取功名后,才能得到财富和美女,得到想要得到的东西。著名谚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即出自这里,而且深刻影响了后来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思想。

    赵恒继承皇位之后,开始使用自己的领导班子,对宋太宗留给赵恒的人事单位,一部分被削职,一部分得到任用。柳宜就是因为写的一篇《劝学文》被任命为国子博士。一开始柳宜还不想去,曾以家母思念为由多次推辞。直到至道三年(997年),柳宜屡迁至国子博士,命其自己的弟弟柳宣携带自己的画像前往故里崇安,以慰家母的思念,柳永就是随着叔父归。

    国子学即国子监为古代我国最高学府。国子学博士就是工作在国子学的高级教员。说简单点,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国立大学里的老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