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
朱元璋的一句话,对欧阳伦来说,有如“恶狠狠虎爬心,饿刺刺狼掏肚”,无异于晴天霹雳。他偷偷地瞟了一眼郭愔,见他浑若无事的样子,一颗惴惴不安的心才又渐渐地趋于平静。
其实,面对皇爷爷这样的人,郭愔心里也是没谱的。但他坚信一点,这几个青楼女子并非皇爷爷必欲杀之而甘心的人,所以,总还有希望。最万不得已之时,拼了一条命不要也要把她们救下,大不了陪她们一起同赴阎罗殿而已。况且,“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如恒河沙数、百千亿万个化身的佛祖、菩萨,大约也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因为救人而死于非命。除非自己前生作了大孽,今生合该这样死。
这四个女子相信极了驸马都尉欧阳伦信誓旦旦的保证,并不知道黑白无常此时正狞笑着拿着夺命索一步一步向她们逼近,所以没有丝毫惊慌,依旧按部就班地按照事前预演,一边嘤嘤哭泣,一边解衣就缚。取下皂冠、脱下皂揩子之后,自外而内,备极华烂,缯采珍具,堆积满地,照耀左右,至裸体,装束不减,而肤肉如玉,肌理妍艳,香闻远近。
众力士正欲上前,朱元璋咽了口吐沫,摆了摆手,说:“罢了!这小妮子,使我见也当惑了,那厮可知!”遂叱放之。
郭愔知道皇爷爷说的是肺腑之言,但以九五之尊,毫不避讳地当着这些人的面说出这样的话,当真是“惟大英雄、大豪杰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不觉莞尔。
眼见一场杀戮顿时消弭于无形,朱允炆提到嗓子眼的心也放了下来,暗暗地舒了一口气。
最后,皇爷爷仿佛是自言自语:“声色之害甚于鸩毒!”
时令正是一年之中春光最浓时刻,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
郭愔知道,以欧阳伦的性情,此次化险为夷,必定急不可耐地要找自己庆贺一番。郭愔在这件事上虽“居功厥伟”,但并不想因此跟欧阳伦接触过于频繁。目之所及,万花争出粉墙,细柳斜笼绮陌,莺啼芳树,燕舞晴空,想到“船上管弦江面绿,满城飞絮滚轻尘,忙杀看花人”的胜景,回到府邸,便马不停蹄地带着阿福、沈子卿来到秦淮河畔。看着河面上穿梭如织的画舸,郭愔提议,也花上几两银子雇条船,纵情荡漾于清波绿水间,心无旁骛地领受那“春水船如天上坐”的良辰美景。阿福、沈子卿闻言,不禁欢呼雀跃。
河边码头的柳荫下停靠着几艘画舸,几个舟子、船娘坐在船头无所事事地等着游客。看见郭愔三人走过来,几个舟子、船娘争先恐后地纷纷跳到岸上,迎上前来,“叽叽喳喳”、连拉带扯地向三人推介自己的画舸。初次面对这样的场景,三人顿时手足无措。正踌躇间,一曲呜呜咽咽、如泣如诉的箫声突然响起,随微风穿林度水而来,直拨人的心弦。郭愔抬头望去,只见一个头扎红绫、身着藕色衣裙的少女侧身坐在船头,吹着洞箫。那情景,真如一幅仕女画一般。郭愔的心不禁为之一动,心想:“人说:‘山之光,水之声,月之色,花之香,文人之韵致,美人之姿态,皆无可名状,无可执着,却足以摄召魂梦,颠倒情思。’果真不虚。”也不假思索,伸手一指,说:“不要争了,我们已经定了,就乘那艘船!”说完分开众人,向那艘船走去。
盖女子奏技,与男子不同,男子所重在声,女子所重在容。女子吹箫,按风做调,玉笋为之愈尖,簇口为声,朱唇因而越小,非止容颜不改,且能愈增娇媚。故画美人图者,常作吹箫图,以其易于见好。
沈子卿虽紧跟郭愔身后,却极不情愿,不易觉察地挑了挑眉,撇了撇嘴,细若蚊呐地说了句:“登徒子!”话为心声,似颇有怨气。
才子遇才子,每有怜才之意;美人遇美人,必无惜美之心。古虽有我见犹怜者,毕竟只是凤毛麟角。
沈子卿的声音虽小,但郭愔是练武之人,字字入耳。也不做解释,只是微微一笑。就听旁边一个三十来岁的船娘咕哝道:“这小狐狸精,又在故技重施,拿她那不入流的箫声来蛊惑这些公子哥,却偏这般凑效,竟然屡试不爽。”
那藕衣少女见三人走到船边,狡黠地一笑,收起洞箫,以一口吴侬软语,对着船舱喊了声:“阿大(父亲),有客人了,开船吧。”就见船舱中走出一个四十来岁、老实巴交的汉子,摇着船橹,唉乃一声,向河心划去。
藕衣少女一边张罗,一边对三人自我介绍说:“侬叫杨紫,叫侬阿紫好了。”
郭愔想起《搜神记》里引用一本已经失传的书《名山记》的记载:“狐狸,是上古的***她的名字叫阿紫,死后就变成了狐狸。所以狐狸精大多自称‘阿紫’。”又想起上船前那个半老徐娘说的话,两相对照,不觉抿嘴一笑。
阿紫翻了一眼郭愔,说:“你是笑侬呗?”
郭愔摇摇头说:“没有。”
阿紫盯着郭愔说:“侬看你一脸坏笑,不是说侬,还能说谁?”一指沈子卿:“难不成是说这个姐姐?”
郭愔看她目光灼灼,貌似娇憨,实则精明之极,大约是知道那个典故的,脸微微一红,却不再言语。
沈子卿见状,面带不愉之色,说:“你俩自说你俩的,‘郎有情来妾有意’,却为何把我牵连进去?”
阿紫上去拉着沈子卿的胳膊,笑得花枝乱颤,说:“素昧平生,哪有刚一见面说不上一句话就‘情’呀‘意’的。姐姐好会牵强附会,捕风捉影,莫不是吃醋了吧?”说完又笑。
一语点中沈子卿的心事,沈子卿顿时连耳轮都红了,有心想否认,却一句话也说不出,一低头,粉颈上的一条青痕隐隐,把肌肤衬得仿佛透明一般,分外有一种摄人心魄的魅力。
阿紫看上去也只是十六七岁年纪,却口无遮拦,说出的话完全不像是她这个年纪的人能够说出的,显然是养之有素。见沈子卿并没有生气,便继续调笑道:“姐姐被侬说中心事了吧?”
沈子卿镇定了一下心神,说:“这小妮子年纪不大,却会胡说八道。”
阿紫说:“姐姐也不必嘴硬。若姐姐果无此意,妹妹便要横刀夺爱了。”
沈子卿说:“这个却是不行,这个已经名花有主了。”用下巴朝阿福点了点,说:“你若真的有思春之意,那个可供选择。你叫阿紫,他叫阿福,倒是般配。”
阿紫看了看正摇着橹、把船摇得在河中打转的阿福,不屑一顾地说:“那么一个呆头鹅,侬便是一辈子不嫁人,也是不能嫁给他的。”
阿福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也是一个好奇心十分强的人。平生第一次乘船,一上船,对什么都好奇,让他尤为好奇的,是阿紫的阿大手中摇的橹。阿福不明白为什么在船的一边摇橹,而船不会偏离航向,却一直向前。所以他要亲自摇橹,以便弄明白其中缘由。
接过阿紫的阿大手中的橹时,阿紫的阿大讨好般地张着嘴对他笑了笑,这让他着实吃了一惊:阿紫的阿大竟然只有半截舌头!但这一惊所带来的不快稍纵即逝,他马上便沉浸在摇橹所带来的手忙脚乱中。即使在手忙脚乱中,他也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所以,阿紫的话便如针刺进他自卑而又软弱的心里。他的脸“腾”一下红了。他把橹递给阿紫的阿大,说:“阿紫,我说一句并非不自量力的话,我阿福虽是下人,但跟着少爷,未必没有出头之日。到时候你想求着嫁给我,你认为我会娶你么?”本想再说一些更尖酸刻薄的话,怕扰了郭愔的兴致,想想忍住了。
阿福的话未落音,阿紫已是泫然欲泣,本来不敷脂粉而颜色如朝霞映雪的脸,顿时如“梨花一枝春带雨”,变得煞白。但她终于还是忍住了,没有把泪流下来。她敛衽对阿福施了一礼,说:“请恕侬无心之失。侬实不知你是‘下人’还是‘上人’,更没有丝毫看低你的意思,若侬无意中伤害了你,侬给你赔罪了。”
阿紫看似轻描淡写的几句话,衬得阿福等而下之,十足的小肚鸡肠,还不如一个女人。阿福紫胀了面皮,羞愧得无地自容,暗暗地骂了自己一句:“我咋就像一个一点就炸的炮仗呢?这般让人小觑,实在白活了这么多年!”
这一切起因都是因为郭愔,而此时的郭愔,只是一味地苦笑,见稍有空隙,忙见缝插针地说:“咱不要一味地在这个话题上纠缠了,咱换个别的。”
沈子卿不知从哪儿来了一口气,瞪了一眼郭愔,接过话茬说:“这个话题可不能轻易的换,一旦换过去了,再想旧话重提可就难了。你看有这么多女人不约而同地想嫁给你,不是更显得你这位少爷出类拔萃、超凡脱俗吗?”末了,又说了两个字:“好色!”
郭愔辨无可辩,只好一言不发,把脸扭向一边。
没想到眼中泪水未干的阿紫破涕为笑,说:“‘好色’乃君子之疾。《诗经》上不是说吗?‘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孔爷爷不是也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么?好色不一定是君子,不好色则肯定不是君子。正如‘多情者必好色,而好色者未必尽属多情;红颜者必薄命,而薄命者未必尽属红颜;能诗者必好酒,而好酒者未必尽属能诗’一样。”阿紫能言快语,一通叽里咕噜、夹七缠八之后,又撒娇般地摇着沈子卿的肩头,说:“姐姐,侬说得可对吗?”
沈子卿一会儿觉得阿紫精于世故,一会儿又觉得她天真无邪,一时间懵懵懂懂,也没有听清她都说了一些什么,但看着她水灵灵、像是没有任何心机的眼睛,又不想伤了她,只得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
阿福毕竟是聪明人,时候不长,便已掌握了其中的诀窍,划起来虽说不上得心应手,但已是像模像样,有板有眼。阿紫的阿大趁这当儿,忙洗菜淘米,生火做饭。阿紫、沈子卿也暂时不再拿郭愔怄气,一起过去帮忙,二人一会儿时间便一扫阴霾,有说有笑,热络络的十分融洽,仿佛是久别重逢一般。郭愔看了,虽满腹经纶,也弄不明白这女人之间究竟是怎么回事。
中午时,船停泊在一片柳荫下。阿紫搬出一坛十斤装的陈年女儿红,拍开泥封,一股软软绵绵的酒香弥漫开来,倒入碗中,殷红透亮诱人。
阿福因与阿紫斗过嘴,倒了酒与阿紫的阿大在船梢同饮。阿紫翻了一眼阿福的背影,嘴里嘟囔了一句“小家子气!”,便坐在沈子卿旁边斟酒。郭愔怕冷落了阿福,反复说了几次,沈子卿也在一旁劝说,阿福才扭扭捏捏地坐了过来。阿紫的阿大只是咧着嘴憨笑。
阿紫酒量甚豪,端起一碗酒,向众人略略示意,面带微笑,一饮而尽,似乎极享受那种感觉。
沈子卿却不善饮,看着面前的酒仿佛受刑一般,迫不得已时浅尝辄止。面对阿紫的调笑,沈子卿突然想起从信阳到金陵的途中绛雪教的酒令,说:“这般牛饮,少了机趣,咱们射覆为令如何?”
阿紫双目闪闪,说:“觞政(酒令)侬颇娴习,却从未闻有斯令,愿姐姐教我!”
沈子卿微微一笑,说:“我听妹妹言语,亦是饱读诗书之人,难不成李义山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那首无题诗也不知道么?那句诗的下一句‘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说的就有射覆之令。妹妹若不是打趣姐姐,我教你无妨。其实简单的很,就是藏物于巾盂之下让人猜,不中者罚酒。”
沈子卿不厌其烦地口说手比地教,阿紫却自始至终一脸的茫然。郭愔看得有趣,阿福早有些不耐,说:“我说个简单的,划拳得了。”
阿紫小嘴一撅,说:“看你也是个斯文人,却不知掳拳奋臂、叫号喧争如同霸王风月,有失风雅么?尤其对像姐姐这样有着林下风气的美人,更是一种亵渎。”
郭愔看着阿紫明眸皓齿、假痴不癫的模样,也不点破,对沈子卿说:“女先生且罢论,我有一言作譬喻,阿紫一下子就会明白。”
沈子卿不解地说:“我费了半天口舌,她尚且一窍不通,你一句话她就明白了?”
郭愔说:“鹤善舞而不能耕,牛善耕而不能舞,物性使然,你欲反其道而行之,不是徒劳吗?”
阿紫一愣,随即笑着一手拉着郭愔的胳膊,另一只手握着拳头在郭愔的肩膀上乱捶,说:“你骂我耶?”
沈子卿皱了皱眉头,说:“我出一酒令,只许动口,不许动手。违者罚一大碗。”
阿紫流波送盼,笑着端起一碗酒,说:“侬先预支一碗。”说完一口喝干。又看着郭愔说:“文人就是阴险,骂人都不带脏字的,防不胜防。”
阿福面无表情,突然冒出一句:“动手可以,只许摸索,不许捶人。”
阿紫翻了一眼阿福,忽又“咯咯”笑着把沈子卿推入郭愔怀中,说:“请君摸索畅怀!”
沈子卿面红耳赤,张了张嘴,最终一句话也没有说出来,却并没恼怒。
阿福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说:“摸索在有意无意之间,拥而狂探,田舍郎所为。”
平日里阿福惜言如金,今天却仿佛打开了话匣子,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还一本正经,说出的话又总出人意料,细思之,又让人捧腹。郭愔不禁以一种似曾相识的眼神看了一眼阿福,想想他说的非个中老手说不出的话,忍不住大笑起来。
沈子卿站起来,跺了一下脚,对郭愔说:“别人笑,你也笑么?好得意吗?”说完走向船边,微风吹来,那一袭湖绿长裙随长发起伏不止,宛如仙子。
看着背影,郭愔记不清在哪本书上看到的一句话:“观其容可以忘饥,听其声可以解颐,得此良友,时一谈宴,则色授神与,尤胜于颠倒衣裳矣。”不觉醉了。
阿紫推了一把郭愔,说:“看你把姐姐惹生气了吧?快哄哄,不然她真的不理你了。”说完,扮个鬼脸,像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
郭愔说:“咱们饮酒,我就讲一个关于酒的故事吧,算是谢罪。”
阿紫忙过去把沈子卿拉过来,坐在郭愔身边,催促道:“快讲、快讲,不然姐姐就真的生气了。”
郭愔面色凝重地说:“有一天阎王爷对小鬼说,‘这世上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冥顽不化,死后即使下了阿鼻地狱,一旦转世为人,依旧故态复萌,作恶多端。你们到人间探察一番,看看人间干什么事最痛苦,让那些人下一辈子就干那事。几个月以后,小鬼们回话说,‘阎王爷,人间喝酒最痛苦!’阎王爷不解地问‘为什么?’小鬼说‘我等遍访人间,发现干什么事都有哭有笑,唯有喝酒之人愁眉苦脸,呲牙咧嘴,一副痛苦相。因此才有此说。’阎王爷一拍惊堂木,咬牙切齿地说,‘好!那就让那些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下一辈子到人间喝酒去!’”说到这儿,郭愔一笑,说:“明白了吧?现在喝酒的,都是上一辈子坏了良心之人!酒量越大,上一辈子坏良心坏得越狠!”
众人齐皆大笑。笑过之后,阿紫醒悟过来,拉着沈子卿的手不住摇晃,说:“姐姐呀,你快管管他,他又在转圈骂人呢!”
沈子卿把脸扭向一边,忍着笑,许久说:“他惯会胡说八道,理他作甚?”
郭愔自斟一碗酒,说:“兴来醉倒落花前,天地即为衾枕;机息坐忘盘石上,古今尽属蜉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若朝露,去日苦多。慨而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咱喝酒!”
阿紫听了,也端起一碗酒跟郭愔一碰,一口喝干,望着郭愔一抿嘴,打趣地说:“郭郎,你好可爱!难怪姐姐吃醋。”说完,哈哈大笑。
宋人有诗云:“鲍老当筵笑郭郎,笑他舞袖太郎当。若教鲍老当筵舞,转更郎当舞袖长。”鲍老、郭郎乃是木偶。
鲍老,原是古代戏剧的一种角色,唐代叫婆罗,宋代叫鲍老,又作抱锣。《水浒传》曾写宋江挤在人群后面看热闹,“却是一伙舞鲍老的”,可惜他人矮,看不见。“舞鲍老的”就是演傀儡戏的。傀儡在古时又叫郭秃,因为相传有个姓郭的秃子,滑稽戏谑,动作像傀儡,所以傀儡戏在南北朝时代,就叫“郭秃场”。郭秃,又被人尊敬地呼为“郭郎”。
鲍老和郭郎都是古代戏剧中的丑角,郭愔在家时常跟爷爷一起听戏,对这些典故如何不知?却并不点破,只是自嘲道:“你说我可爱,大约我在你眼中,也就相当于你家里养的阿猫阿狗。”
沈子卿听阿紫称呼郭愔“郭郎”,已是触了她的忌讳,心里已是愤愤不平,听郭愔如此回话,冷言冷语道:“你想得好自在,若是阿猫阿狗就可以投怀送抱、温香暖玉而无所顾忌了吧?”
阿紫说:“姐姐又吃醋啦。”遂把有关“郭郎”的典故讲了,扭头对郭愔说:“你笑侬叫阿紫,侬叫你郭郎,一报还一报,买卖公平,两不找钱。”
沈子卿、阿福料不到阿紫这小丫头还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主儿,竟在这儿打着埋伏,都不觉一笑。
饭后,解了缆绳,任舟随波逐流。阿福垂钓,玩得不亦乐乎;阿紫的阿大在一旁打着下手,笑眯眯地望着,一脸刀刻般的皱纹,像一朵开败的花一样。沈子卿与阿紫坐在一起,窃窃私语,阿紫时不时地爆发出一阵大笑。
郭愔一个人躺在船头一张摇椅上闭目养神,“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豰纹愁。溶溶泄泄,东风无力,欲皱还休。”偶尔眯眼望望周遭景色,见一画舫,雕槛朱窗,笙歌幽细,缓荡烟波,时有美人推窗凭眺。其中传出的歌声尤其婉曲动人:
“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也拟待、却回征辔;又怎奈、已成行计。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恹恹地。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郭愔引用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句子说。转而叹口气,自言自语道:“蝇头利禄,蜗角功名,羁绊人生。”
沈子卿突然言道:“送春而血泪满腮,悲秋而红颜惨目。‘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
郭愔看了沈子卿一眼,却见她并未望向自己,但知道她确实在跟自己说话。郭愔突然发现,自己竟不敢看她,每次看她,便不由得心跳加速。若偶尔与她对视,便面红耳热,从胸腹到嗓子眼都有一种麻酥酥的感觉。那种感觉很奇妙。但他一有这种感觉,心里便有一种愧疚,似做贼心虚般。想起古人有“太上忘情,其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之说,足可拿来聊以***不觉自失地一笑。又想起欧阳伦,便觉自己若进入那样觥筹交错、粉香相逐的风月场中,飘飘乎迷魂夺魄,只怕也与欧阳伦一般无二,像沈子卿说的那样一定是一个十足的登徒子,抑或就是虚弱的感情导致了病态的无耻。想到自己心中一直以道德君子自诩,颇感羞惭。转而又想起“真金不怕火炼”的话,心想那些自称“真金”的人,大多都没有遇到“真火”。若遇到像沈子卿这一类的人,即便是“真金”,只怕也熔化了。郭愔一时间想入非非。
沈子卿听郭愔一笑,原想他还有话要说,却半天未见动静,扭脸一看,却见他两眼一瞬不瞬地看着自己,眼神热辣滚烫,似笑非笑,料想他想的不会是什么好事,忙扭过脸去,轻咬红唇,手拈衣角,心中却泛起层层涟漪,既渴望,还害怕,既幸福,还有一种负罪感,像失手打翻了一个五味瓶,说不出是何种滋味。想起柳永的“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的词句,只觉得时光就此静止,也心甘情愿。
就在郭愔、沈子卿二人各执心思时,阿紫亮起了嗓子,唱起了时下镇市街坊之间普遍传唱的《桂枝儿?泥人》,响遏行云:
“傻傻角,我的哥,和块黄泥捏咱两个,捏一个你,捏一个我,捏的来一似活托;捏的来是床上歇卧。将泥人儿摔碎,着水儿重和过,再捏一个你,再捏一个我;哥哥身上也有妹妹,妹妹身上也有哥哥。”
阿紫一边唱,一边笑,一边不时对郭愔、沈子卿二人挤眉弄眼。二人大窘。
阿紫春风满面,轻拍了一下沈子卿,说:“这也没什么羞答答的。若有适意的,便偷人养汉,也未尝不可。况且这还只是心里想呢?”
沈子卿看了一眼郭愔,满脸通红,掐了一下阿紫,说:“小妮子,小小年纪,竟说出这样的混账话来,也不怕让人笑歪了嘴!将来可还能找到婆家吗?”
阿紫又眉飞色舞地唱道:“妹相思,不作风流到几时?只见风吹花落地,哪见风吹花上枝!”余音未了,大家还正回味,阿紫正色道:“姐姐,别看侬年纪小,可侬经的事可不少。‘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便有来世,那也是虚无飘渺的,还未必一定有。便是明天,明天可是人能掌控得了的?所以人都是活在当下。当下能活得好,那才是真的好。人生贵在适意,不求高的,不求远的,就求眼前适意的。你可知‘相思’一词的来历吗?姐姐学贯古今,想必是知道的。前些日子听了一个关于‘相思’的故事,侬还流了泪呢。”
阿紫轻描淡写的一番话震动了郭愔、沈子卿二人,就是正在专心致志垂钓的阿福,听了她的奇谈怪论也不禁扭头望了望,心想这么一个疯疯癫癫的小丫头竟还有这般见识,却是不能小瞧了。
郭愔料想阿紫说的关于“相思”的故事,大约是南朝时的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宋康王的舍人韩凭,娶的妻子何氏,长得很美丽,被宋康王强行霸占。韩凭十分怨恨,宋康王就把他囚禁起来,判处他到边境服白天守备、夜间筑城的刑罚。何氏秘密地寄给韩凭一封信,信中把她的的话写成了隐语说:“其雨淫***大水深,日出当心。”过了不久,这封信落到了宋康王手中,他拿给身边的侍从看,侍从们没有谁能懂得这封信的含义。这时大臣苏贺出来回答说:“‘其雨淫淫’,言愁且思也;‘河大水深’,不得往来也;‘日出当心’,心有死志也。”不久韩凭就自杀了。何氏得知消息,暗中腐蚀了自己的衣服。一天,宋康王和她一起登上高台赏景,何氏趁机从高台上跳了下去,身旁的人去拉她,她的衣服经不起手拉,因而就摔死了。她在衣带上留下遗书说:“大王从我的‘生’得到好处,我从我的‘死’得到好处。希望大王把我的尸骨赐给韩凭合葬。”宋康王十分恼恨,偏不依她的遗言办,派乡里的人把她埋了,让她的坟墓与韩凭的遥遥相对。宋康王说:“你们夫妻爱个没完没了,如果你们能让两个坟墓合在一起,那么我就不再阻拦你们了。”一夜之间,便有大梓树长在两个坟墓的顶上,十来天这梓树就长大到一抱,两棵树干弯曲着互相靠近,树根在下面互相缠绕,树枝在上面互相交错。又有一对鸳鸯鸟,一雌一雄,经常栖息在树上,从早到晚一直不分开,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树曰“相思树”。从此以后,便有了“相思”这个名词。
阿紫一讲,果然就是这个故事。她虽说不清故事中的人物姓甚名谁,但她伶牙俐齿,又带了感情,抑扬顿挫有致,众人听了,都不禁扼腕叹息。
郭愔想到了绛雪,想起白居易《霓裳羽衣歌》中“吴妖小玉飞作烟,越艳西施化为土”的诗句,心里不觉一沉,便沉入一种冥想中。
“生为长相思,殁为长不归。”
很多时候,一世的相思,只换来一生的无奈、怅惘。
蓬窗夜启,月白于霜;渔火沙汀,寒星如聚。
夜阑人静时,三人与阿紫及阿紫的阿大依依惜别。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郭愔走在前面,沈子卿错一步走在旁边,突然想起绛雪,她有一种鸠占鹊巢的感觉,便有一种透骨的冷。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东风临夜冷于秋。”
(本章完)
其实,面对皇爷爷这样的人,郭愔心里也是没谱的。但他坚信一点,这几个青楼女子并非皇爷爷必欲杀之而甘心的人,所以,总还有希望。最万不得已之时,拼了一条命不要也要把她们救下,大不了陪她们一起同赴阎罗殿而已。况且,“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如恒河沙数、百千亿万个化身的佛祖、菩萨,大约也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因为救人而死于非命。除非自己前生作了大孽,今生合该这样死。
这四个女子相信极了驸马都尉欧阳伦信誓旦旦的保证,并不知道黑白无常此时正狞笑着拿着夺命索一步一步向她们逼近,所以没有丝毫惊慌,依旧按部就班地按照事前预演,一边嘤嘤哭泣,一边解衣就缚。取下皂冠、脱下皂揩子之后,自外而内,备极华烂,缯采珍具,堆积满地,照耀左右,至裸体,装束不减,而肤肉如玉,肌理妍艳,香闻远近。
众力士正欲上前,朱元璋咽了口吐沫,摆了摆手,说:“罢了!这小妮子,使我见也当惑了,那厮可知!”遂叱放之。
郭愔知道皇爷爷说的是肺腑之言,但以九五之尊,毫不避讳地当着这些人的面说出这样的话,当真是“惟大英雄、大豪杰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不觉莞尔。
眼见一场杀戮顿时消弭于无形,朱允炆提到嗓子眼的心也放了下来,暗暗地舒了一口气。
最后,皇爷爷仿佛是自言自语:“声色之害甚于鸩毒!”
时令正是一年之中春光最浓时刻,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
郭愔知道,以欧阳伦的性情,此次化险为夷,必定急不可耐地要找自己庆贺一番。郭愔在这件事上虽“居功厥伟”,但并不想因此跟欧阳伦接触过于频繁。目之所及,万花争出粉墙,细柳斜笼绮陌,莺啼芳树,燕舞晴空,想到“船上管弦江面绿,满城飞絮滚轻尘,忙杀看花人”的胜景,回到府邸,便马不停蹄地带着阿福、沈子卿来到秦淮河畔。看着河面上穿梭如织的画舸,郭愔提议,也花上几两银子雇条船,纵情荡漾于清波绿水间,心无旁骛地领受那“春水船如天上坐”的良辰美景。阿福、沈子卿闻言,不禁欢呼雀跃。
河边码头的柳荫下停靠着几艘画舸,几个舟子、船娘坐在船头无所事事地等着游客。看见郭愔三人走过来,几个舟子、船娘争先恐后地纷纷跳到岸上,迎上前来,“叽叽喳喳”、连拉带扯地向三人推介自己的画舸。初次面对这样的场景,三人顿时手足无措。正踌躇间,一曲呜呜咽咽、如泣如诉的箫声突然响起,随微风穿林度水而来,直拨人的心弦。郭愔抬头望去,只见一个头扎红绫、身着藕色衣裙的少女侧身坐在船头,吹着洞箫。那情景,真如一幅仕女画一般。郭愔的心不禁为之一动,心想:“人说:‘山之光,水之声,月之色,花之香,文人之韵致,美人之姿态,皆无可名状,无可执着,却足以摄召魂梦,颠倒情思。’果真不虚。”也不假思索,伸手一指,说:“不要争了,我们已经定了,就乘那艘船!”说完分开众人,向那艘船走去。
盖女子奏技,与男子不同,男子所重在声,女子所重在容。女子吹箫,按风做调,玉笋为之愈尖,簇口为声,朱唇因而越小,非止容颜不改,且能愈增娇媚。故画美人图者,常作吹箫图,以其易于见好。
沈子卿虽紧跟郭愔身后,却极不情愿,不易觉察地挑了挑眉,撇了撇嘴,细若蚊呐地说了句:“登徒子!”话为心声,似颇有怨气。
才子遇才子,每有怜才之意;美人遇美人,必无惜美之心。古虽有我见犹怜者,毕竟只是凤毛麟角。
沈子卿的声音虽小,但郭愔是练武之人,字字入耳。也不做解释,只是微微一笑。就听旁边一个三十来岁的船娘咕哝道:“这小狐狸精,又在故技重施,拿她那不入流的箫声来蛊惑这些公子哥,却偏这般凑效,竟然屡试不爽。”
那藕衣少女见三人走到船边,狡黠地一笑,收起洞箫,以一口吴侬软语,对着船舱喊了声:“阿大(父亲),有客人了,开船吧。”就见船舱中走出一个四十来岁、老实巴交的汉子,摇着船橹,唉乃一声,向河心划去。
藕衣少女一边张罗,一边对三人自我介绍说:“侬叫杨紫,叫侬阿紫好了。”
郭愔想起《搜神记》里引用一本已经失传的书《名山记》的记载:“狐狸,是上古的***她的名字叫阿紫,死后就变成了狐狸。所以狐狸精大多自称‘阿紫’。”又想起上船前那个半老徐娘说的话,两相对照,不觉抿嘴一笑。
阿紫翻了一眼郭愔,说:“你是笑侬呗?”
郭愔摇摇头说:“没有。”
阿紫盯着郭愔说:“侬看你一脸坏笑,不是说侬,还能说谁?”一指沈子卿:“难不成是说这个姐姐?”
郭愔看她目光灼灼,貌似娇憨,实则精明之极,大约是知道那个典故的,脸微微一红,却不再言语。
沈子卿见状,面带不愉之色,说:“你俩自说你俩的,‘郎有情来妾有意’,却为何把我牵连进去?”
阿紫上去拉着沈子卿的胳膊,笑得花枝乱颤,说:“素昧平生,哪有刚一见面说不上一句话就‘情’呀‘意’的。姐姐好会牵强附会,捕风捉影,莫不是吃醋了吧?”说完又笑。
一语点中沈子卿的心事,沈子卿顿时连耳轮都红了,有心想否认,却一句话也说不出,一低头,粉颈上的一条青痕隐隐,把肌肤衬得仿佛透明一般,分外有一种摄人心魄的魅力。
阿紫看上去也只是十六七岁年纪,却口无遮拦,说出的话完全不像是她这个年纪的人能够说出的,显然是养之有素。见沈子卿并没有生气,便继续调笑道:“姐姐被侬说中心事了吧?”
沈子卿镇定了一下心神,说:“这小妮子年纪不大,却会胡说八道。”
阿紫说:“姐姐也不必嘴硬。若姐姐果无此意,妹妹便要横刀夺爱了。”
沈子卿说:“这个却是不行,这个已经名花有主了。”用下巴朝阿福点了点,说:“你若真的有思春之意,那个可供选择。你叫阿紫,他叫阿福,倒是般配。”
阿紫看了看正摇着橹、把船摇得在河中打转的阿福,不屑一顾地说:“那么一个呆头鹅,侬便是一辈子不嫁人,也是不能嫁给他的。”
阿福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也是一个好奇心十分强的人。平生第一次乘船,一上船,对什么都好奇,让他尤为好奇的,是阿紫的阿大手中摇的橹。阿福不明白为什么在船的一边摇橹,而船不会偏离航向,却一直向前。所以他要亲自摇橹,以便弄明白其中缘由。
接过阿紫的阿大手中的橹时,阿紫的阿大讨好般地张着嘴对他笑了笑,这让他着实吃了一惊:阿紫的阿大竟然只有半截舌头!但这一惊所带来的不快稍纵即逝,他马上便沉浸在摇橹所带来的手忙脚乱中。即使在手忙脚乱中,他也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所以,阿紫的话便如针刺进他自卑而又软弱的心里。他的脸“腾”一下红了。他把橹递给阿紫的阿大,说:“阿紫,我说一句并非不自量力的话,我阿福虽是下人,但跟着少爷,未必没有出头之日。到时候你想求着嫁给我,你认为我会娶你么?”本想再说一些更尖酸刻薄的话,怕扰了郭愔的兴致,想想忍住了。
阿福的话未落音,阿紫已是泫然欲泣,本来不敷脂粉而颜色如朝霞映雪的脸,顿时如“梨花一枝春带雨”,变得煞白。但她终于还是忍住了,没有把泪流下来。她敛衽对阿福施了一礼,说:“请恕侬无心之失。侬实不知你是‘下人’还是‘上人’,更没有丝毫看低你的意思,若侬无意中伤害了你,侬给你赔罪了。”
阿紫看似轻描淡写的几句话,衬得阿福等而下之,十足的小肚鸡肠,还不如一个女人。阿福紫胀了面皮,羞愧得无地自容,暗暗地骂了自己一句:“我咋就像一个一点就炸的炮仗呢?这般让人小觑,实在白活了这么多年!”
这一切起因都是因为郭愔,而此时的郭愔,只是一味地苦笑,见稍有空隙,忙见缝插针地说:“咱不要一味地在这个话题上纠缠了,咱换个别的。”
沈子卿不知从哪儿来了一口气,瞪了一眼郭愔,接过话茬说:“这个话题可不能轻易的换,一旦换过去了,再想旧话重提可就难了。你看有这么多女人不约而同地想嫁给你,不是更显得你这位少爷出类拔萃、超凡脱俗吗?”末了,又说了两个字:“好色!”
郭愔辨无可辩,只好一言不发,把脸扭向一边。
没想到眼中泪水未干的阿紫破涕为笑,说:“‘好色’乃君子之疾。《诗经》上不是说吗?‘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孔爷爷不是也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么?好色不一定是君子,不好色则肯定不是君子。正如‘多情者必好色,而好色者未必尽属多情;红颜者必薄命,而薄命者未必尽属红颜;能诗者必好酒,而好酒者未必尽属能诗’一样。”阿紫能言快语,一通叽里咕噜、夹七缠八之后,又撒娇般地摇着沈子卿的肩头,说:“姐姐,侬说得可对吗?”
沈子卿一会儿觉得阿紫精于世故,一会儿又觉得她天真无邪,一时间懵懵懂懂,也没有听清她都说了一些什么,但看着她水灵灵、像是没有任何心机的眼睛,又不想伤了她,只得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
阿福毕竟是聪明人,时候不长,便已掌握了其中的诀窍,划起来虽说不上得心应手,但已是像模像样,有板有眼。阿紫的阿大趁这当儿,忙洗菜淘米,生火做饭。阿紫、沈子卿也暂时不再拿郭愔怄气,一起过去帮忙,二人一会儿时间便一扫阴霾,有说有笑,热络络的十分融洽,仿佛是久别重逢一般。郭愔看了,虽满腹经纶,也弄不明白这女人之间究竟是怎么回事。
中午时,船停泊在一片柳荫下。阿紫搬出一坛十斤装的陈年女儿红,拍开泥封,一股软软绵绵的酒香弥漫开来,倒入碗中,殷红透亮诱人。
阿福因与阿紫斗过嘴,倒了酒与阿紫的阿大在船梢同饮。阿紫翻了一眼阿福的背影,嘴里嘟囔了一句“小家子气!”,便坐在沈子卿旁边斟酒。郭愔怕冷落了阿福,反复说了几次,沈子卿也在一旁劝说,阿福才扭扭捏捏地坐了过来。阿紫的阿大只是咧着嘴憨笑。
阿紫酒量甚豪,端起一碗酒,向众人略略示意,面带微笑,一饮而尽,似乎极享受那种感觉。
沈子卿却不善饮,看着面前的酒仿佛受刑一般,迫不得已时浅尝辄止。面对阿紫的调笑,沈子卿突然想起从信阳到金陵的途中绛雪教的酒令,说:“这般牛饮,少了机趣,咱们射覆为令如何?”
阿紫双目闪闪,说:“觞政(酒令)侬颇娴习,却从未闻有斯令,愿姐姐教我!”
沈子卿微微一笑,说:“我听妹妹言语,亦是饱读诗书之人,难不成李义山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那首无题诗也不知道么?那句诗的下一句‘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说的就有射覆之令。妹妹若不是打趣姐姐,我教你无妨。其实简单的很,就是藏物于巾盂之下让人猜,不中者罚酒。”
沈子卿不厌其烦地口说手比地教,阿紫却自始至终一脸的茫然。郭愔看得有趣,阿福早有些不耐,说:“我说个简单的,划拳得了。”
阿紫小嘴一撅,说:“看你也是个斯文人,却不知掳拳奋臂、叫号喧争如同霸王风月,有失风雅么?尤其对像姐姐这样有着林下风气的美人,更是一种亵渎。”
郭愔看着阿紫明眸皓齿、假痴不癫的模样,也不点破,对沈子卿说:“女先生且罢论,我有一言作譬喻,阿紫一下子就会明白。”
沈子卿不解地说:“我费了半天口舌,她尚且一窍不通,你一句话她就明白了?”
郭愔说:“鹤善舞而不能耕,牛善耕而不能舞,物性使然,你欲反其道而行之,不是徒劳吗?”
阿紫一愣,随即笑着一手拉着郭愔的胳膊,另一只手握着拳头在郭愔的肩膀上乱捶,说:“你骂我耶?”
沈子卿皱了皱眉头,说:“我出一酒令,只许动口,不许动手。违者罚一大碗。”
阿紫流波送盼,笑着端起一碗酒,说:“侬先预支一碗。”说完一口喝干。又看着郭愔说:“文人就是阴险,骂人都不带脏字的,防不胜防。”
阿福面无表情,突然冒出一句:“动手可以,只许摸索,不许捶人。”
阿紫翻了一眼阿福,忽又“咯咯”笑着把沈子卿推入郭愔怀中,说:“请君摸索畅怀!”
沈子卿面红耳赤,张了张嘴,最终一句话也没有说出来,却并没恼怒。
阿福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说:“摸索在有意无意之间,拥而狂探,田舍郎所为。”
平日里阿福惜言如金,今天却仿佛打开了话匣子,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还一本正经,说出的话又总出人意料,细思之,又让人捧腹。郭愔不禁以一种似曾相识的眼神看了一眼阿福,想想他说的非个中老手说不出的话,忍不住大笑起来。
沈子卿站起来,跺了一下脚,对郭愔说:“别人笑,你也笑么?好得意吗?”说完走向船边,微风吹来,那一袭湖绿长裙随长发起伏不止,宛如仙子。
看着背影,郭愔记不清在哪本书上看到的一句话:“观其容可以忘饥,听其声可以解颐,得此良友,时一谈宴,则色授神与,尤胜于颠倒衣裳矣。”不觉醉了。
阿紫推了一把郭愔,说:“看你把姐姐惹生气了吧?快哄哄,不然她真的不理你了。”说完,扮个鬼脸,像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
郭愔说:“咱们饮酒,我就讲一个关于酒的故事吧,算是谢罪。”
阿紫忙过去把沈子卿拉过来,坐在郭愔身边,催促道:“快讲、快讲,不然姐姐就真的生气了。”
郭愔面色凝重地说:“有一天阎王爷对小鬼说,‘这世上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冥顽不化,死后即使下了阿鼻地狱,一旦转世为人,依旧故态复萌,作恶多端。你们到人间探察一番,看看人间干什么事最痛苦,让那些人下一辈子就干那事。几个月以后,小鬼们回话说,‘阎王爷,人间喝酒最痛苦!’阎王爷不解地问‘为什么?’小鬼说‘我等遍访人间,发现干什么事都有哭有笑,唯有喝酒之人愁眉苦脸,呲牙咧嘴,一副痛苦相。因此才有此说。’阎王爷一拍惊堂木,咬牙切齿地说,‘好!那就让那些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下一辈子到人间喝酒去!’”说到这儿,郭愔一笑,说:“明白了吧?现在喝酒的,都是上一辈子坏了良心之人!酒量越大,上一辈子坏良心坏得越狠!”
众人齐皆大笑。笑过之后,阿紫醒悟过来,拉着沈子卿的手不住摇晃,说:“姐姐呀,你快管管他,他又在转圈骂人呢!”
沈子卿把脸扭向一边,忍着笑,许久说:“他惯会胡说八道,理他作甚?”
郭愔自斟一碗酒,说:“兴来醉倒落花前,天地即为衾枕;机息坐忘盘石上,古今尽属蜉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若朝露,去日苦多。慨而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咱喝酒!”
阿紫听了,也端起一碗酒跟郭愔一碰,一口喝干,望着郭愔一抿嘴,打趣地说:“郭郎,你好可爱!难怪姐姐吃醋。”说完,哈哈大笑。
宋人有诗云:“鲍老当筵笑郭郎,笑他舞袖太郎当。若教鲍老当筵舞,转更郎当舞袖长。”鲍老、郭郎乃是木偶。
鲍老,原是古代戏剧的一种角色,唐代叫婆罗,宋代叫鲍老,又作抱锣。《水浒传》曾写宋江挤在人群后面看热闹,“却是一伙舞鲍老的”,可惜他人矮,看不见。“舞鲍老的”就是演傀儡戏的。傀儡在古时又叫郭秃,因为相传有个姓郭的秃子,滑稽戏谑,动作像傀儡,所以傀儡戏在南北朝时代,就叫“郭秃场”。郭秃,又被人尊敬地呼为“郭郎”。
鲍老和郭郎都是古代戏剧中的丑角,郭愔在家时常跟爷爷一起听戏,对这些典故如何不知?却并不点破,只是自嘲道:“你说我可爱,大约我在你眼中,也就相当于你家里养的阿猫阿狗。”
沈子卿听阿紫称呼郭愔“郭郎”,已是触了她的忌讳,心里已是愤愤不平,听郭愔如此回话,冷言冷语道:“你想得好自在,若是阿猫阿狗就可以投怀送抱、温香暖玉而无所顾忌了吧?”
阿紫说:“姐姐又吃醋啦。”遂把有关“郭郎”的典故讲了,扭头对郭愔说:“你笑侬叫阿紫,侬叫你郭郎,一报还一报,买卖公平,两不找钱。”
沈子卿、阿福料不到阿紫这小丫头还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主儿,竟在这儿打着埋伏,都不觉一笑。
饭后,解了缆绳,任舟随波逐流。阿福垂钓,玩得不亦乐乎;阿紫的阿大在一旁打着下手,笑眯眯地望着,一脸刀刻般的皱纹,像一朵开败的花一样。沈子卿与阿紫坐在一起,窃窃私语,阿紫时不时地爆发出一阵大笑。
郭愔一个人躺在船头一张摇椅上闭目养神,“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豰纹愁。溶溶泄泄,东风无力,欲皱还休。”偶尔眯眼望望周遭景色,见一画舫,雕槛朱窗,笙歌幽细,缓荡烟波,时有美人推窗凭眺。其中传出的歌声尤其婉曲动人:
“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也拟待、却回征辔;又怎奈、已成行计。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恹恹地。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郭愔引用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句子说。转而叹口气,自言自语道:“蝇头利禄,蜗角功名,羁绊人生。”
沈子卿突然言道:“送春而血泪满腮,悲秋而红颜惨目。‘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
郭愔看了沈子卿一眼,却见她并未望向自己,但知道她确实在跟自己说话。郭愔突然发现,自己竟不敢看她,每次看她,便不由得心跳加速。若偶尔与她对视,便面红耳热,从胸腹到嗓子眼都有一种麻酥酥的感觉。那种感觉很奇妙。但他一有这种感觉,心里便有一种愧疚,似做贼心虚般。想起古人有“太上忘情,其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之说,足可拿来聊以***不觉自失地一笑。又想起欧阳伦,便觉自己若进入那样觥筹交错、粉香相逐的风月场中,飘飘乎迷魂夺魄,只怕也与欧阳伦一般无二,像沈子卿说的那样一定是一个十足的登徒子,抑或就是虚弱的感情导致了病态的无耻。想到自己心中一直以道德君子自诩,颇感羞惭。转而又想起“真金不怕火炼”的话,心想那些自称“真金”的人,大多都没有遇到“真火”。若遇到像沈子卿这一类的人,即便是“真金”,只怕也熔化了。郭愔一时间想入非非。
沈子卿听郭愔一笑,原想他还有话要说,却半天未见动静,扭脸一看,却见他两眼一瞬不瞬地看着自己,眼神热辣滚烫,似笑非笑,料想他想的不会是什么好事,忙扭过脸去,轻咬红唇,手拈衣角,心中却泛起层层涟漪,既渴望,还害怕,既幸福,还有一种负罪感,像失手打翻了一个五味瓶,说不出是何种滋味。想起柳永的“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的词句,只觉得时光就此静止,也心甘情愿。
就在郭愔、沈子卿二人各执心思时,阿紫亮起了嗓子,唱起了时下镇市街坊之间普遍传唱的《桂枝儿?泥人》,响遏行云:
“傻傻角,我的哥,和块黄泥捏咱两个,捏一个你,捏一个我,捏的来一似活托;捏的来是床上歇卧。将泥人儿摔碎,着水儿重和过,再捏一个你,再捏一个我;哥哥身上也有妹妹,妹妹身上也有哥哥。”
阿紫一边唱,一边笑,一边不时对郭愔、沈子卿二人挤眉弄眼。二人大窘。
阿紫春风满面,轻拍了一下沈子卿,说:“这也没什么羞答答的。若有适意的,便偷人养汉,也未尝不可。况且这还只是心里想呢?”
沈子卿看了一眼郭愔,满脸通红,掐了一下阿紫,说:“小妮子,小小年纪,竟说出这样的混账话来,也不怕让人笑歪了嘴!将来可还能找到婆家吗?”
阿紫又眉飞色舞地唱道:“妹相思,不作风流到几时?只见风吹花落地,哪见风吹花上枝!”余音未了,大家还正回味,阿紫正色道:“姐姐,别看侬年纪小,可侬经的事可不少。‘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便有来世,那也是虚无飘渺的,还未必一定有。便是明天,明天可是人能掌控得了的?所以人都是活在当下。当下能活得好,那才是真的好。人生贵在适意,不求高的,不求远的,就求眼前适意的。你可知‘相思’一词的来历吗?姐姐学贯古今,想必是知道的。前些日子听了一个关于‘相思’的故事,侬还流了泪呢。”
阿紫轻描淡写的一番话震动了郭愔、沈子卿二人,就是正在专心致志垂钓的阿福,听了她的奇谈怪论也不禁扭头望了望,心想这么一个疯疯癫癫的小丫头竟还有这般见识,却是不能小瞧了。
郭愔料想阿紫说的关于“相思”的故事,大约是南朝时的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宋康王的舍人韩凭,娶的妻子何氏,长得很美丽,被宋康王强行霸占。韩凭十分怨恨,宋康王就把他囚禁起来,判处他到边境服白天守备、夜间筑城的刑罚。何氏秘密地寄给韩凭一封信,信中把她的的话写成了隐语说:“其雨淫***大水深,日出当心。”过了不久,这封信落到了宋康王手中,他拿给身边的侍从看,侍从们没有谁能懂得这封信的含义。这时大臣苏贺出来回答说:“‘其雨淫淫’,言愁且思也;‘河大水深’,不得往来也;‘日出当心’,心有死志也。”不久韩凭就自杀了。何氏得知消息,暗中腐蚀了自己的衣服。一天,宋康王和她一起登上高台赏景,何氏趁机从高台上跳了下去,身旁的人去拉她,她的衣服经不起手拉,因而就摔死了。她在衣带上留下遗书说:“大王从我的‘生’得到好处,我从我的‘死’得到好处。希望大王把我的尸骨赐给韩凭合葬。”宋康王十分恼恨,偏不依她的遗言办,派乡里的人把她埋了,让她的坟墓与韩凭的遥遥相对。宋康王说:“你们夫妻爱个没完没了,如果你们能让两个坟墓合在一起,那么我就不再阻拦你们了。”一夜之间,便有大梓树长在两个坟墓的顶上,十来天这梓树就长大到一抱,两棵树干弯曲着互相靠近,树根在下面互相缠绕,树枝在上面互相交错。又有一对鸳鸯鸟,一雌一雄,经常栖息在树上,从早到晚一直不分开,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树曰“相思树”。从此以后,便有了“相思”这个名词。
阿紫一讲,果然就是这个故事。她虽说不清故事中的人物姓甚名谁,但她伶牙俐齿,又带了感情,抑扬顿挫有致,众人听了,都不禁扼腕叹息。
郭愔想到了绛雪,想起白居易《霓裳羽衣歌》中“吴妖小玉飞作烟,越艳西施化为土”的诗句,心里不觉一沉,便沉入一种冥想中。
“生为长相思,殁为长不归。”
很多时候,一世的相思,只换来一生的无奈、怅惘。
蓬窗夜启,月白于霜;渔火沙汀,寒星如聚。
夜阑人静时,三人与阿紫及阿紫的阿大依依惜别。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郭愔走在前面,沈子卿错一步走在旁边,突然想起绛雪,她有一种鸠占鹊巢的感觉,便有一种透骨的冷。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东风临夜冷于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