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
字体: 16 + -

第十六章 太监宫女一大推

    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偷眼看了一下王承恩,见他还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方正化一咬牙:“奴婢觉得李朝庆有两点不合适做东厂督公,第一点就是李朝庆与魏忠贤过从甚密。”

    崇祯皇帝转过头看着方正化,略带疑惑的说道:“魏忠贤?魏忠贤不是死了吗?”

    “魏忠贤虽然死了,可是阉党依旧在,魏忠贤只是一个人,阉党却是很多人。”方正化看着崇祯皇帝,沉声说道:“东厂是魏忠贤的地方,可以说是阉党的大本营,要动阉党,首先要动东厂。”

    “阉党?”崇祯皇帝重复了一边这两个字,语气有些复杂,不知道在想什么。

    方正化心中一动,难不成皇上不想动阉党?这个念头一起,将方正化下了一大跳,想法一起,怎么也压不下去了。崇祯皇帝只是处置了魏忠贤,在朝堂上也没有动作,还认命了李朝庆作为东厂的督公,还不能说明问题?

    可是为什么还用自己?方正化一时间有些疑惑,不敢在开口说话了,一时间谈话陷入了静止。

    良久,崇祯皇帝似乎回过神来了,对着方正化点了点头,面无表情的说道:“你继续说!”

    对于崇祯皇帝来说,对阉党的感情很复杂,一方面阉党的领导人对崇祯皇帝足够忠心,另一方面阉党的组成,注定了阉党不可能完全站在崇祯皇帝这边。毕竟阉党的主体是原来的齐浙楚党,朝堂上依靠的也是他们的利益,虽然与东林党斗得死去活来,可是崇祯皇帝知道他们可不是站在自己这一边。

    扫平了阉党,自己失去了一个助力,可是从另一方面来讲,也澄清了朝堂上的势力。

    现在朝堂上东林党的人被清楚的差不多了,得势的是依附阉党上位的齐浙楚党。如果借着阉党的案子扫清他们的势力,借着东林党想要上位的迫切愿望,从新在朝堂上布局一番,是不是能够将朝堂从新拉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这才是崇祯皇帝这么多天一直思考的问题,无论是齐浙楚党还是东林党,只要站在自己这边,为了大明,为了百姓,哪怕是和自己这个皇帝又冲突,那都无所谓。

    害怕的就是这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断的在朝堂上争权夺利,最后弄得一个乌烟瘴气,什么事情都办不成。

    “第二方面就是李朝庆不听话!”事已至此,早就已经没有了回头路,上一次去东厂,自己就把李朝庆得罪死了,索性就放开了说。况且这次魏忠贤的死和自己也脱不开关系,方正化打定了主意和阉党干到底了。

    “不听话?不听你的话?”崇祯皇帝回过头,盯着方正化,声音清冷的说道。

    崇祯皇帝一句话,顿时让方正化额头冒汗,连忙摇头道:“奴婢只不过是一个奴婢,只要伺候好皇上就好了,不需要人听奴婢的话。李朝庆是不听皇上的话,这次奴婢奉旨办差,李朝庆居然百般阻挠,实在是罪无可赦。”

    听方正化说完了,崇祯皇帝转过头,紧紧的盯着方正化,良久才开口说道:“你觉得你足够听话?”

    方正化一听心中大喜,连忙撩起衣服跪倒在地上,大声的说道:“奴婢对皇上的忠心日月可鉴,为皇上办差,万死不辞。”

    缓缓的点了点头,崇祯皇帝没有在和方正化说话,而是将目光转向了王承恩:“从今天开始,方正化入司礼监办事,加封司礼监秉笔太监,奉旨提督东厂。”

    “奴婢谢过皇上天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方正化连忙给崇祯皇帝三拜九叩,语气十分的激动。连日来提心吊胆,今天终于可以将心放在肚子里了。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给朕办事,朕是不会吝啬赏赐的,天下都是朕的,朕有什么赏不得你?”看着方正化,崇祯皇帝语气渐渐严厉:“你也要记住今天你说的话,你是朕的奴婢,要为朕办事情。”

    “皇上放心,奴婢肝脑涂地,万死以报皇上大恩。”方正化连忙开口保证,心中更是打定了主意,一定为崇祯皇帝卖命到底。

    点了点头,崇祯皇帝声音严肃的说道:“你也说了,东厂是魏忠贤的东厂,不是朕的东厂。那么朕就给你三天的时间,将东厂变成朕的东厂。你要是做不到,朕就换人,朕准你便宜行事。三天以后,朕要用东厂,只问结果,不问过程,不要让朕失望。”

    “皇上放心,奴婢一定做到!”方正化咬着牙保证,目光中闪着狠厉。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现在自己迈上了一步,这不是财路,是自己一生之路。谁要是敢断了自己这条路,那就是自己不共戴天的仇人,方正化在心里发着狠。

    “去吧!”崇祯皇帝摆了摆手,随意的说道:“朕等着你的消息。”

    直到方正化躬着身子退了出去,崇祯皇帝转头对王承恩吩咐道:“派人盯着东厂的动静,把方正化的行为报告给朕,记住,不允许你插手,静静的在一边看着就好。”

    王承恩连忙答道:“皇上放心,奴婢一定做好。”嘴上虽然说着,王承恩心里也告诫自己,皇上是怕自己手伸得太长。

    “为了大明的江山,朕是不讲情面的,无论是谁,这一点你要记清楚。”崇祯皇帝盯着王承恩,语气极为严厉的说道:“手要是伸得太长,那朕就只好把头也砍掉了,不要怀疑真的决心。”

    “奴婢明白!”王承恩头上冒冷汗,努力的平复着自己的心情。

    不过登基几个月,王承恩感觉崇祯皇帝似乎变了一个人,积威甚重,杀气也很重,让人心惊胆战。虽然崇祯皇帝还没有下过杀手,那不过是暂时的,一旦动起手来,肯定是雷霆万钧之势力。

    回头看了一眼王承恩,觉得敲打的力度差不多了,崇祯皇帝才开口询问一件自己早就交代下去的事情:“让你查皇宫开支的事情,你查的怎么样了?”

    “回皇上,奴婢已经查清楚了!”王承恩这一次不敢怠慢,让人取来一本账,放到了崇祯皇帝的龙书案上。

    翻看了几页之后,崇祯皇帝就将账册扔到了一边,这上面要是能看出问题,那才是奇怪了。低头想了想,崇祯皇帝对王承恩吩咐了一句:“你去把皇后请来,朕有事情要和皇后娘娘说。”

    王承恩虽然心里打鼓,可是也揣摩不透崇祯皇帝究竟要做什么,转身去寻周皇后。

    时间不长,在王承恩的引领下,周皇后从外面走了进来,见崇祯皇帝又是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周皇后颇为担忧的说道:“皇上千万要保重龙体,朝廷的事情要慢慢来。”

    崇祯皇帝将手中的账册递给周皇后,苦笑着说道:“皇后看看这个,朕怎么笑得出来!”

    周皇后见崇祯皇帝递给自己账册,心中还有几分疑惑,看了看之后,脸色也难看了起来。转头看着王承恩,声音同样严厉的问道:“皇宫一个月的开销,居然有十四万两之巨?怎么会有这么多?”

    听到皇后这么问,王承恩心中叹了一口气,怎么都这么问自己,不愧是帝后,想法都是一样的。可是这皇宫中的花费,也不是自己一个人定下的。心里虽然有想法,脸上却不敢表现出看来,只好苦笑着来到周皇后的身边,指着账本上每一笔花销给周皇后解释。

    “皇上恕罪,妾身没能掌管好后宫,让皇上操心了。”周皇后听了之后,无比惭愧的对崇祯皇帝说道。

    崇祯皇帝笑着拉着周皇后的手,安慰着说道:“这件事情和你有什么关系?咱们到皇宫里面才几天?不过这是一件大事,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了。”

    花钱是一方面,关键是现在的皇宫就像破网一张,甚至崇祯皇帝昨天晚上宠幸的哪个妃子,也都能被有心人探知。

    皇宫里面居心叵测的人大有人在,还有魏忠贤和客氏的心腹,与朝堂上的官员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有的甚至于受命于商贾,都成什么样子了?住在这样的皇宫里面,崇祯皇帝没有一点安全感。

    “是啊!”周皇后赞同的点了点头,一项节俭的周皇后自然也是看不过了。

    “皇后你看看,皇宫里面居然有宫女太监一万七千人,成什么样子了?后宫有多少人需要伺候?即便是需要伺候,也用不着一万七千人伺候吧?百姓都说后宫佳丽三千,朕的东西二宫都没填满,用的着一万七千人伺候着?”崇祯皇帝越说越气氛,瞪了一眼王承恩:“王承恩,朕问你,成祖在位之时,皇宫里宫女太监有多少人?”

    随意的一个问题,还真没把王承恩问住,在准备账册的时候,王承恩就调查了皇宫开销大的原因,其中一个就是人员开支庞大。皇宫里面宫女太监众多,花销实在是太大了。

    “回皇上,成祖在位时皇宫内内侍和宫女总共两千七百人!”王承恩低着头,不敢看崇祯皇帝的脸。

    新人新书,满地打滚求收藏,求推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