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
字体: 16 + -

第十四章 有你真好

    无论启用东林党,还是齐浙楚党,崇祯皇帝从始至终都没绕过党争这一关。因为对阉党先天的歧视,导致了崇祯皇帝大肆启用东林党,结果朝堂纷争不断,结果不言自明。

    其中虽然有崇祯皇帝自身的不足,但是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党争对大明的危害。

    为了制止党争,崇祯皇帝甚至给了阮大铖这种两面三刀的家伙机会。以至于到了南明时代,党争越演越烈,忠正之士远离朝堂,大臣不顾朝廷利益,整日纷争不断。后金猛攻之下,这些大臣直接就选择了投降,将大明卖了一个彻彻底底。

    想要中兴大明,不平复了党争,那就没什么希望,自己能不能绕过党争呢?崇祯皇帝在心里不断的想着,打破党争,无外乎就是用人,自己先天有优势,看来要好好的琢磨一下。

    看着拄着下巴发呆的崇祯皇帝,王崇恩额头上汗都下来了,连忙轻轻的咳嗽了一声,提醒崇祯皇帝。

    猛地回过神来,崇祯皇帝这才想起来自己在上朝,四下看了看,沉声说道:“诸位爱卿,谁还有本上奏?”

    一听到这话,众人面面相觑,谁也没有说话,互相看了看,默契的无视了崇祯皇帝的话。今日的早朝,大臣们一来是摸崇祯皇帝对阉党的态度,另一方面也是试探崇祯皇帝的城府和底细。

    可惜,崇祯皇帝玩了一招装糊涂,大臣们也没弄明白崇祯皇帝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至于对阉党的态度,更是模棱两可,城府深浅也没摸出来。再这样的情况下,所有人都选择了闭嘴,不在说话了。

    看着朝堂上的大臣,崇祯皇帝在心里叹了口气:“全都是见风使陀之辈,中正耿直之士,一个都没有。”

    在崇祯皇帝看来,无论皇帝什么态度,自己将想说的,该说的,全都说出来。哪怕是犯言直谏,哪怕是批龙鳞,也要参阂阉党,参阂魏忠贤,这样的大臣尚可一用。别的不说,作为御史还是可以的。

    “想要整饬吏治,先要有一个好的纪委!”崇祯皇帝在心里告诫自己,看来要选一个督察院的都御史了。

    “既然众位爱卿没有什么事情,那就退朝吧!”原本满腔热情上朝的崇祯皇帝,此时也没有了什么性质,挥了挥手之后,站起身子向后面而去。

    王承恩在喊过退朝之后,紧紧的跟在崇祯皇帝的身后,亦步亦趋。

    朝臣散去之后,几个人快速的围拢到了杨维桓的身边,阴沉着脸问道:“杨大人,今日的事情,您怎么看?皇上如此做法,究竟是何意啊?”

    看着围上来的大臣,杨维桓心里一阵烦躁,挥了挥手:“我哪里知道?都围到我这里做什么?让皇上看到,还以为我等结党营私,散开,散开!”

    自从崇祯皇帝处置了魏忠贤,阉党一时间也是群龙无首,兵部尚书崔呈秀早就被贬斥了。内阁大臣施鳯来之辈,威望和手腕都不够,不足以统帅整个阉党,剩下的一群人,谁也不服谁,一时间也没个领袖。

    在东林党的打击之下,齐浙楚党元气大伤,如果有强势领袖,何至于依附魏忠贤?

    “找谁商量一下呢?”杨维桓心中抑郁,忽然想到了一个人,正是自己的好朋友阮大铖,是不是该邀请阮大铖进京了?值此多事之秋,想必阮大铖能给自己出主意。打定了主意,杨维桓快步的离开了,准备给阮大铖写信。

    回到乾清宫的暖阁,崇祯皇帝坐在龙椅上,沉着脸,也不说话。

    王承恩跟随崇祯皇帝多年,心里很清楚,崇祯皇帝虽然没有发脾气,可是心里已经非常的气氛了。回想起朝堂的事情,王承恩一时间也有些没想明白,对于崇祯皇帝为什么生气,心中也不慎明了。

    崇祯皇帝仇视阉党,仇视魏忠贤,可是今日明明有人参阂魏忠贤,参阂阉党,为何皇上还会生气?那种态度?躬身站着的王承恩不由也陷入了沉思。

    大殿里一时间陷入了沉寂,没有一个人敢说话,甚至呼吸声都控制的极为轻微。

    “皇后娘娘驾到!”这样的寂静,随着太监的一声喊喝,彻底被打破了。太监宫女在前面开路,周皇后迈步走进了暖阁,见崇祯皇帝皱着眉头坐在那里,心中轻轻的一叹。

    径直走到崇祯皇帝的身边,周皇后轻轻的抬起右手,抚摸着崇祯皇帝的额头。

    看着一脸担忧的周皇后,崇祯皇帝心中一软,伸手抓住周皇后的手:“皇后,你怎么来了?”

    “妾身听说皇上今日上了早朝,特意过来看看!”周皇后轻笑着看着崇祯皇帝,语气轻缓的开解道:“天下这么大,总会有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中兴大明也不是一天做到的,皇上不要太着急了。”

    伸手对着不远处的宫女招了招手,周皇后将一碗汤汁端了过来:“妾身给皇上熬了一下补身子的参汤,皇上趁热喝了吧!公事是办不完的,皇上还是要保重龙体啊!”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周皇后俏丽的脸庞,让崇祯皇帝心中的苦闷稍解。

    端起周皇后递过来的参汤,喝了一口之后,满意的点了点头:“皇后的手艺越来越好了,喝了皇后的参汤,朕身心舒泰。”拉着周皇后的手,崇祯皇帝有些动情的说道:“这么多年,多亏了有你在朕的身边。”

    从信王府开始,周皇后就一直陪在崇祯皇帝的身边,多少个惊惧的夜晚,是这个女人温柔的安抚着崇祯皇帝。

    在天启皇帝驾崩的夜晚,是这个女人亲手烙的大饼,让自己代入皇宫里面。也是这个女人告诉自己,一旦自己有事,她也绝对不独活。在大明灭亡之时,这个女人上吊随自己而去。

    崇祯皇帝伸手轻抚着周皇后的脸庞,心中顿时豪气迸发:“为了皇后,朕也会好好治理这个天下!”

    在自己的心里,崇祯皇帝补了一句:“这一世,绝对不会让你跟着我一起上吊!”

    周皇后有些诧异,没想到崇祯皇帝如此动情,心中也是一阵甜蜜。脸色微红,可是目光却与崇祯皇帝对视着:“妾身能嫁给皇上,是妾身的福分。”

    “皇后,以后你来陪朕一起看奏折,朕一个人在这里,很无聊的。”崇祯皇帝觉得让周皇后帮自己是个好决定,一来可以帮自己出出主意,自己也不会拿了累,二来男女搭配,总好过自己一个人对着王承恩,看着也养眼不是。

    至于会不会培养出一个武则天,崇祯皇帝可没在意,这是大明,不是大唐。

    周皇后这次不是诧异了,而是愣住了,没想到崇祯皇帝会说这样的话。自从出了一个武则天之后,皇上对后宫的防范不是一般的严苛,甚至外戚做官的都少,没想到崇祯皇帝如此信任自己。

    心中感动的同时,周皇后也有些迟疑:“臣妾怕外臣有非议!”

    崇祯皇帝自然明白周皇后话里的意思,笑着说道:“怎么会?朕批奏折,只是让皇后陪着而已,他们有什么非议?皇后在这里,也省的朕每日面对王承恩,整天看他那张老脸,早就看够了。”

    躺着也中枪的王承恩,连忙笑着说道:“老奴自然没有办法和皇后娘娘想比的,皇后娘娘温婉贤淑,母仪天下,老奴不过是个奴婢罢了!”

    心里甜滋滋的,周皇后轻轻的颔首,同时也不忘安慰王承恩:“皇上最信任的就是大伴了,本宫恐怕也比不上。”

    “娘娘折杀老奴了!”王承恩连忙摇头,让崇祯皇帝误会自己不满可就不好了。

    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神,崇祯皇帝伸手拿起桌子上的奏折,开始看了起来。大殿里面再次陷入了安静,只有崇祯皇帝不时翻阅奏折的声音。

    周皇后静静的一边陪着崇祯皇帝,面带轻笑的看着崇祯皇帝认真的面庞,总觉的这一刻的崇祯皇帝有一种特殊的魅力,怎么看都看不够。

    过了一会儿,崇祯皇帝转过头,见周皇后痴愣的看着自己,不由的伸出手在她的眼前挥了挥。

    “啊呀”回过神的周皇后顿时惊叫出声,满脸通红的低着头,不敢去看崇祯皇帝。似乎心思被崇祯皇帝撞破了,周皇后一阵不好意思。

    见周皇后这幅娇羞的模样,崇祯皇帝顿时大笑了起来,见惯了周皇后的端庄贤淑,没想到还有如此小女儿的一面。

    一下子扑到崇祯皇帝怀里,周皇后将脸埋在崇祯皇帝的胸口,小手不时的拍打着崇祯皇帝的胸膛。

    嬉闹一番之后,崇祯皇帝抓住周皇后的手,笑着说道:“好了,朕不取笑皇后了,皇后看看这份奏折,然后帮朕出出主意。”

    那是一份非常简单的折子,因为是拜辞折子,向崇祯皇帝乞骸骨,说的直白一点就是辞官不干了。折子本身倒是没什么问题,有问题的是写奏折的人,这个人不是别人,正式内阁大学士张瑞图。

    粉嫩的新人,满地打滚求收藏,求推荐!

    <rf=p://.qidi.>起点中文网.qidi.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手机用户请到.qidi.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