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姐姐,请子推入宫一趟吧。曹博远的事儿,我不方便直接出面了。”
回了栖凤宫之后,冯锦左思右想,还是得靠拓跋子推来查这件事。
一来她已经叫人当众带走了邢峦,曹博远当日也在场,难免起疑。
二来,拓跋子推那天与她说的话,她是真的听进去了。
她若独自去查曹博远的私账,且不说无从下手,就连进曹府的理由都没有。人在暗处,她在明处,岂不是平白以身涉险。
卿砚闻言,立马点头应下“这就对了娘娘,该倚靠王爷的时候,您就别逞能了。奴婢这就叫哲海公公去一趟摄政王府,这事儿绝不能让旁人知道了。”
她已经担心了一路,生怕冯锦会冲动,像去邢府一样,直接就去曹博远那儿。
曹博远和邢峦毕竟不一样,户部官员向来是年底才上奏折。回宫的这一年来,冯锦也没真正与他有过什么接触,这回如果忽然登门,不是明摆着叫人怀疑吗。
反倒是拓跋子推从一回来就对官员们了解甚多,再加上他摄政王的身份,朝中各种事情都要操心,时不时与哪些个高官走得近些,也是常情所在,总比她一个住在宫里的妇道人家要方便些。
拓跋子推在见了哲海之后,半刻也没有耽搁就跟着进了宫。
自打冯锦回来之后,她还没有亲自主动找他做过什么事情,总觉得是自己非要回平城来,累及了他不能过平凡日子,心怀着愧疚。
今儿得了她的邀约,拓跋子推自是欣然前往,也带着一丝着急,猜测着究竟是什么事儿才能让冯锦急急地叫自己入宫。
可一路上他也是按捺着,直到踏进了栖凤宫的大门,进了冯锦的偏殿,又瞧着卿砚出去把门关上了,拓跋子推才凝眉问她“锦儿,出什么事了?”
“倒也不算是出了什么事,只是邢峦开了口,说他一直以来都是为户部尚书曹博远保驾护航的。”冯锦拉他坐下,“曹博远有很多私账,很可能会推翻户部这几年上报的账目。我想着要查个水落石出,可你也知道,我的身份多有不便,来回也麻烦,就只能你出面了。”
拓跋子推闻言,越发觉得难以置信“我先前只道邢峦是为自己贪些小财,他羽翼下头竟然还真的护着些人?”
“我之前也觉得他是靠私置田产之类的给自己敛财,今儿才知道不是。邢峦的大部分钱财都是贪官污吏们给他‘上供’的,他只要动动手指头,那些人贪了什么藏了什么,在朝堂上就一笔勾销了。”
冯锦说着又生了气,万般无奈地坐在一旁“弘儿没有擦亮眼睛,竟让这样的人做了御史中尉,实乃大魏之不幸。”
“我刚回来时查过现在朝中的官员履历,这个邢峦最初是平城的一个小官儿,拿钱捐出来的。自个儿上进,又有能力,一步一步走到了朝廷中来。兴许是官儿做大了,御史中尉之职又掌握着官员们的仕途生死,他便渐渐迷失了吧。”
拓跋子推是为邢峦而感到惋惜的,毕竟按照他的履历来说,能坐到如今的位子上不容易。
只可惜有些人就是这样,经不起利益的考验,也不爱惜羽毛,最终只能落得个乌七八糟的下场。
冯锦叹着气,将邢峦写下的那张纸放在桌上“总归这人是不能再用了,这是他交代的事情,咱们且先查着。若是他能帮着把朝堂清理干净了,我念他年岁已大,便放归原籍去吧。”
拓跋子推点头“那就先从曹博远身上查起,可他既然能从朝廷克扣出那么多的钱财,说明这个人的心计还是不容小觑的。如何接近他才不显得贸然,还得要从长计议。”
他说完咬着唇思考了一阵,又拿起冯锦递过来的那张纸,一条一条地细看着。
“锦儿,我们不能这么查。”拓跋子推灵光一现,抬头望着冯锦道,“不能从曹博远身上开始查。”
冯锦有些疑惑地歪头,示意他接着说下去。
“就算是进了曹府,咱们没有证据,谁也不能一来就查人家的仓库查人家的账目啊。”拓跋子推指了指那张纸,“这个算不得证据,拿出去只会打草惊蛇。但它是线索啊,每一条上都写了年份、事由,哪些账目造了假,哪些账目有问题。就算是邢峦的记忆与现实有偏差,也是不离十的。”
“你的意思是依着这张纸上的事由往回查?”冯锦也是恍然大悟,重新开始审视那张纸上的内容。
原是她太过心急了,只想着通过邢峦去查曹博远,却没想起来,这张纸上出现的所有地点和人,都能作为证据,帮助他们名正言顺地进入曹府。
“比如这一年,江南进贡了五十万匹新丝,但户部的账上只有十二万匹。余下的那三十八匹去了哪儿,又是谁在说谎或是谁记错了,咱们只要找到当年江南负责给宫中送新丝的官员不就知道了吗。”
拓跋子推耐心地把自己的想法与冯锦一一道来,冯锦忽然也开了窍。
“对啊,还有曹博远私自把稻田改为桑田的事儿,田产又不会动,直接去那儿查也行的。”
冯锦越说越激动,径直走到拓跋子推面前,铺开纸就与他商议具体的做法。脸上也久违地舒展开了眉眼,笑了起来。
拓跋子推抬手替她捋了捋鬓间垂下来的发丝,恍然瞧见她的黑发中间,突兀地生了一两丝的白。
他的手僵了一下。
冯锦不过才三十出头,年纪尚没有他大,从沧州回来才一年的时间,便生了白发。
可见他不曾陪伴在她左右的这些日子里,她到底为这个家承担了多少压力,又为这个国费了多少心思。
拓跋子推的手慢慢抚过她的鬓发,将那两丝白发藏到下头,继续笑着听她说话。
“我这几日先去平城郊外将曹博远改稻为桑的事情问一问,随后你再与我一同去一趟江南吧,宏儿这边,拜托哥哥和李奕照料着些。”
。
回了栖凤宫之后,冯锦左思右想,还是得靠拓跋子推来查这件事。
一来她已经叫人当众带走了邢峦,曹博远当日也在场,难免起疑。
二来,拓跋子推那天与她说的话,她是真的听进去了。
她若独自去查曹博远的私账,且不说无从下手,就连进曹府的理由都没有。人在暗处,她在明处,岂不是平白以身涉险。
卿砚闻言,立马点头应下“这就对了娘娘,该倚靠王爷的时候,您就别逞能了。奴婢这就叫哲海公公去一趟摄政王府,这事儿绝不能让旁人知道了。”
她已经担心了一路,生怕冯锦会冲动,像去邢府一样,直接就去曹博远那儿。
曹博远和邢峦毕竟不一样,户部官员向来是年底才上奏折。回宫的这一年来,冯锦也没真正与他有过什么接触,这回如果忽然登门,不是明摆着叫人怀疑吗。
反倒是拓跋子推从一回来就对官员们了解甚多,再加上他摄政王的身份,朝中各种事情都要操心,时不时与哪些个高官走得近些,也是常情所在,总比她一个住在宫里的妇道人家要方便些。
拓跋子推在见了哲海之后,半刻也没有耽搁就跟着进了宫。
自打冯锦回来之后,她还没有亲自主动找他做过什么事情,总觉得是自己非要回平城来,累及了他不能过平凡日子,心怀着愧疚。
今儿得了她的邀约,拓跋子推自是欣然前往,也带着一丝着急,猜测着究竟是什么事儿才能让冯锦急急地叫自己入宫。
可一路上他也是按捺着,直到踏进了栖凤宫的大门,进了冯锦的偏殿,又瞧着卿砚出去把门关上了,拓跋子推才凝眉问她“锦儿,出什么事了?”
“倒也不算是出了什么事,只是邢峦开了口,说他一直以来都是为户部尚书曹博远保驾护航的。”冯锦拉他坐下,“曹博远有很多私账,很可能会推翻户部这几年上报的账目。我想着要查个水落石出,可你也知道,我的身份多有不便,来回也麻烦,就只能你出面了。”
拓跋子推闻言,越发觉得难以置信“我先前只道邢峦是为自己贪些小财,他羽翼下头竟然还真的护着些人?”
“我之前也觉得他是靠私置田产之类的给自己敛财,今儿才知道不是。邢峦的大部分钱财都是贪官污吏们给他‘上供’的,他只要动动手指头,那些人贪了什么藏了什么,在朝堂上就一笔勾销了。”
冯锦说着又生了气,万般无奈地坐在一旁“弘儿没有擦亮眼睛,竟让这样的人做了御史中尉,实乃大魏之不幸。”
“我刚回来时查过现在朝中的官员履历,这个邢峦最初是平城的一个小官儿,拿钱捐出来的。自个儿上进,又有能力,一步一步走到了朝廷中来。兴许是官儿做大了,御史中尉之职又掌握着官员们的仕途生死,他便渐渐迷失了吧。”
拓跋子推是为邢峦而感到惋惜的,毕竟按照他的履历来说,能坐到如今的位子上不容易。
只可惜有些人就是这样,经不起利益的考验,也不爱惜羽毛,最终只能落得个乌七八糟的下场。
冯锦叹着气,将邢峦写下的那张纸放在桌上“总归这人是不能再用了,这是他交代的事情,咱们且先查着。若是他能帮着把朝堂清理干净了,我念他年岁已大,便放归原籍去吧。”
拓跋子推点头“那就先从曹博远身上查起,可他既然能从朝廷克扣出那么多的钱财,说明这个人的心计还是不容小觑的。如何接近他才不显得贸然,还得要从长计议。”
他说完咬着唇思考了一阵,又拿起冯锦递过来的那张纸,一条一条地细看着。
“锦儿,我们不能这么查。”拓跋子推灵光一现,抬头望着冯锦道,“不能从曹博远身上开始查。”
冯锦有些疑惑地歪头,示意他接着说下去。
“就算是进了曹府,咱们没有证据,谁也不能一来就查人家的仓库查人家的账目啊。”拓跋子推指了指那张纸,“这个算不得证据,拿出去只会打草惊蛇。但它是线索啊,每一条上都写了年份、事由,哪些账目造了假,哪些账目有问题。就算是邢峦的记忆与现实有偏差,也是不离十的。”
“你的意思是依着这张纸上的事由往回查?”冯锦也是恍然大悟,重新开始审视那张纸上的内容。
原是她太过心急了,只想着通过邢峦去查曹博远,却没想起来,这张纸上出现的所有地点和人,都能作为证据,帮助他们名正言顺地进入曹府。
“比如这一年,江南进贡了五十万匹新丝,但户部的账上只有十二万匹。余下的那三十八匹去了哪儿,又是谁在说谎或是谁记错了,咱们只要找到当年江南负责给宫中送新丝的官员不就知道了吗。”
拓跋子推耐心地把自己的想法与冯锦一一道来,冯锦忽然也开了窍。
“对啊,还有曹博远私自把稻田改为桑田的事儿,田产又不会动,直接去那儿查也行的。”
冯锦越说越激动,径直走到拓跋子推面前,铺开纸就与他商议具体的做法。脸上也久违地舒展开了眉眼,笑了起来。
拓跋子推抬手替她捋了捋鬓间垂下来的发丝,恍然瞧见她的黑发中间,突兀地生了一两丝的白。
他的手僵了一下。
冯锦不过才三十出头,年纪尚没有他大,从沧州回来才一年的时间,便生了白发。
可见他不曾陪伴在她左右的这些日子里,她到底为这个家承担了多少压力,又为这个国费了多少心思。
拓跋子推的手慢慢抚过她的鬓发,将那两丝白发藏到下头,继续笑着听她说话。
“我这几日先去平城郊外将曹博远改稻为桑的事情问一问,随后你再与我一同去一趟江南吧,宏儿这边,拜托哥哥和李奕照料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