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邢大人。”冯锦的手拂过腕上的玉珠,笑意盈盈地看向底下的邢峦,可说出口的话却似乎十分狠厉,“哀家想问一句,你们究竟把王爷当成了什么人?”
邢峦微微皱眉,似是不解她为什么忽然这样问。
拓跋子推猛然抬头,可冯锦却避开了他的眼神,继续直直地望着邢峦“王爷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是太武皇帝堂堂正正的皇子,凭什么叫你们这样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皇叔摄政王之名,是大行皇帝即位时迫不得已之举,如今他若是还愿意,哀家自然欢迎他辅政,可也仅仅只是摄政王而已。至于登基、退位、还政,那都是你们一厢情愿,为方便自己结党营私而作的冠冕堂皇的借口罢了!”
“太后娘娘。”拓跋子推上前一步,轻声唤她,示意她不要再说下去了。
结党营私四个字太重,他怕邢峦若真有这心,如今叫她忽然说破了,会恼羞成怒,带着那帮大臣一起,越发不肯承认幼主和她的位置。
“但你们错了,你们这如意算盘打不响的。”冯锦没有理会他,接着往下说,字字句句都浑圆地落在大殿上,“诸位想要拥立摄政王的不妨问问王爷本人,愿不愿意做这趁火打劫的人,就算登基,他还愿不愿意重用你们这些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一心只想着媚主的臣子。”
邢峦稍稍往后撤了一步,掩住自己目光中的那抹犹疑。
之前一直重用他的皇帝驾崩,邢峦也想过死心塌地辅佐拓跋宏,但一听说栖凤宫里的太后想要再次出山临朝,他便动摇了。
倘若冯锦垂帘听政,皇帝又年幼,不可能会另外培养自己的亲信,那岂不是她一人将朝政把持在手中了?
今日一见,邢峦更是坚定了不能让这位太后二度临朝的想法。
眼前这个女人将所有的事情都看得太透,透彻得令人心惊。
他不敢肯定冯锦对大魏究竟是什么心思,但可以确定的是,她绝对不是一个能容得大臣在耳旁吹风、插手政事的人。
那他邢峦在这朝中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威信和人脉,岂非轻而易举就坍塌了?
而他曾经默许甚至授意那些世家大族敛财的事情,也迟早会被冯锦铺开展平了暴露在阳光下的。
所以眼下当务之急,就是绝对不能让冯锦有机会听政,不能让她有机会辅佐幼主。
“那臣就问问摄政王,拓跋氏的百年基业,王爷是否就心甘情愿让于一个妇人之手?”
邢峦现在被架在这众人面前,总要拿出些什么说法来反驳冯锦的。
既然冯锦不给他留面子,他又何必客客气气藏着掖着呢。
此话一出,不仅是冯锦,就连大殿那头站着的李奕等人,也摇着头轻笑了起来。
邢峦啊邢峦,他这如意算盘不但打不响,没准儿最后连算盘珠子都得搭进去。
果不其然,拓跋子推嫌恶地瞧了他一眼,旋即抿唇道“邢大人,本王从不觉得太后娘娘是个普通的妇人,更不觉得她于拓跋氏而言是外人。”
邢峦瞪大了眼睛,却还是急切地想要说服他“王爷,太后娘娘于拓跋氏而言不是外人,但与您相比,自然也算不得亲近之人。”
“算不得亲近之人吗?”拓跋子推的拳紧紧地攥了起来,出口反问,“想不到对于邢大人来说,枕边的妻子,竟然仅仅只是个算不得亲近的人。”
大殿上的众人闻言想笑却又不敢笑,只是偷偷地抬眼瞧着那将脸憋得通红的邢峦。
没想到过去大行皇帝身边的红人,一个曾经那样耀武扬威的人,竟也会有这么窘迫的一天。
拓跋子推的目光扫过四下的大臣,看着邢峦,说出了那句让自己心中极度不舒服、却不得不搬出来的话“太后娘娘是我故去的皇兄明媒正娶的皇后,是当年亲自手铸金人、得了祖宗和众臣认可的皇后。邢大人不是觉得本王可以代表拓跋氏吗,那今天本王就说句公道话,太后娘娘辅佐新帝,是理所应当,也是义不容辞的。”
冯锦瞧着他在众人面前维护自己,眼泪忽然夺眶而出,她赶忙仰起头,不让泪当众落下来。
与当年拓跋弘即位时不同的是,这回跟着邢峦反对冯锦临朝的大多是些新臣,老臣们亲眼见过冯锦辅政的手段和政绩,自然是频频点头同意拓跋子推的话。
而站在邢峦身后一直不说话的新臣们,此刻也有了些许动摇。
一个能让摄政王放弃皇位也要维护、夸赞的人,当真是像邢峦与他们宣传的那样,是个普普通通、心胸狭隘想要私吞江山的妇人吗?
“邢大人,放哀家进书房,拿了玉玺,辅佐新帝登基。今日之事就当是不知者无罪,哀家断然不会为难于你。”冯锦轻轻拭去眼角的一点湿润,正了颜色,像是恢复了耐心一般与邢峦商量着。
见邢峦还犹豫着不说话,她又看向他身后的众人“余下的诸位也是,不知道你们究竟是因为什么而跟着邢大人反对哀家,但哀家可以向你们保证,只要太子顺利登基,此事绝不追究。还望诸位好生思量,及时止损才好。”
底下的人已经开始窃窃私语了,另一头的李奕见状,忙趁热打铁,带头跪在地上道“臣等恭请太后娘娘,迎传国玉玺,辅佐太子登基。”
“臣等恭请太后娘娘,迎传国玉玺,辅佐太子登基。”李奕身后的老臣们也随着他跪了下来,齐声向着冯锦行礼作揖。
冯锦转头看着他们,瞧见了已经白发苍苍的陆丽从人群中站起,颤颤巍巍地走上前来,十分肯定地望着她。那眸中盛着的,除却臣子的忠诚,还有属于长者的鼓励。
她那颗悬着的心忽然就放了下来。
当年那个像邢峦一样言辞凿凿反对自己辅政的尚书郎,如今已是百官之首,一朝宰相,却站在了拥护自己的队伍里,眉目间尽是信任。
这也许是她那辅政许多年的政绩之中,最让自己满意和动容的一件成果了。
。
邢峦微微皱眉,似是不解她为什么忽然这样问。
拓跋子推猛然抬头,可冯锦却避开了他的眼神,继续直直地望着邢峦“王爷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是太武皇帝堂堂正正的皇子,凭什么叫你们这样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皇叔摄政王之名,是大行皇帝即位时迫不得已之举,如今他若是还愿意,哀家自然欢迎他辅政,可也仅仅只是摄政王而已。至于登基、退位、还政,那都是你们一厢情愿,为方便自己结党营私而作的冠冕堂皇的借口罢了!”
“太后娘娘。”拓跋子推上前一步,轻声唤她,示意她不要再说下去了。
结党营私四个字太重,他怕邢峦若真有这心,如今叫她忽然说破了,会恼羞成怒,带着那帮大臣一起,越发不肯承认幼主和她的位置。
“但你们错了,你们这如意算盘打不响的。”冯锦没有理会他,接着往下说,字字句句都浑圆地落在大殿上,“诸位想要拥立摄政王的不妨问问王爷本人,愿不愿意做这趁火打劫的人,就算登基,他还愿不愿意重用你们这些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一心只想着媚主的臣子。”
邢峦稍稍往后撤了一步,掩住自己目光中的那抹犹疑。
之前一直重用他的皇帝驾崩,邢峦也想过死心塌地辅佐拓跋宏,但一听说栖凤宫里的太后想要再次出山临朝,他便动摇了。
倘若冯锦垂帘听政,皇帝又年幼,不可能会另外培养自己的亲信,那岂不是她一人将朝政把持在手中了?
今日一见,邢峦更是坚定了不能让这位太后二度临朝的想法。
眼前这个女人将所有的事情都看得太透,透彻得令人心惊。
他不敢肯定冯锦对大魏究竟是什么心思,但可以确定的是,她绝对不是一个能容得大臣在耳旁吹风、插手政事的人。
那他邢峦在这朝中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威信和人脉,岂非轻而易举就坍塌了?
而他曾经默许甚至授意那些世家大族敛财的事情,也迟早会被冯锦铺开展平了暴露在阳光下的。
所以眼下当务之急,就是绝对不能让冯锦有机会听政,不能让她有机会辅佐幼主。
“那臣就问问摄政王,拓跋氏的百年基业,王爷是否就心甘情愿让于一个妇人之手?”
邢峦现在被架在这众人面前,总要拿出些什么说法来反驳冯锦的。
既然冯锦不给他留面子,他又何必客客气气藏着掖着呢。
此话一出,不仅是冯锦,就连大殿那头站着的李奕等人,也摇着头轻笑了起来。
邢峦啊邢峦,他这如意算盘不但打不响,没准儿最后连算盘珠子都得搭进去。
果不其然,拓跋子推嫌恶地瞧了他一眼,旋即抿唇道“邢大人,本王从不觉得太后娘娘是个普通的妇人,更不觉得她于拓跋氏而言是外人。”
邢峦瞪大了眼睛,却还是急切地想要说服他“王爷,太后娘娘于拓跋氏而言不是外人,但与您相比,自然也算不得亲近之人。”
“算不得亲近之人吗?”拓跋子推的拳紧紧地攥了起来,出口反问,“想不到对于邢大人来说,枕边的妻子,竟然仅仅只是个算不得亲近的人。”
大殿上的众人闻言想笑却又不敢笑,只是偷偷地抬眼瞧着那将脸憋得通红的邢峦。
没想到过去大行皇帝身边的红人,一个曾经那样耀武扬威的人,竟也会有这么窘迫的一天。
拓跋子推的目光扫过四下的大臣,看着邢峦,说出了那句让自己心中极度不舒服、却不得不搬出来的话“太后娘娘是我故去的皇兄明媒正娶的皇后,是当年亲自手铸金人、得了祖宗和众臣认可的皇后。邢大人不是觉得本王可以代表拓跋氏吗,那今天本王就说句公道话,太后娘娘辅佐新帝,是理所应当,也是义不容辞的。”
冯锦瞧着他在众人面前维护自己,眼泪忽然夺眶而出,她赶忙仰起头,不让泪当众落下来。
与当年拓跋弘即位时不同的是,这回跟着邢峦反对冯锦临朝的大多是些新臣,老臣们亲眼见过冯锦辅政的手段和政绩,自然是频频点头同意拓跋子推的话。
而站在邢峦身后一直不说话的新臣们,此刻也有了些许动摇。
一个能让摄政王放弃皇位也要维护、夸赞的人,当真是像邢峦与他们宣传的那样,是个普普通通、心胸狭隘想要私吞江山的妇人吗?
“邢大人,放哀家进书房,拿了玉玺,辅佐新帝登基。今日之事就当是不知者无罪,哀家断然不会为难于你。”冯锦轻轻拭去眼角的一点湿润,正了颜色,像是恢复了耐心一般与邢峦商量着。
见邢峦还犹豫着不说话,她又看向他身后的众人“余下的诸位也是,不知道你们究竟是因为什么而跟着邢大人反对哀家,但哀家可以向你们保证,只要太子顺利登基,此事绝不追究。还望诸位好生思量,及时止损才好。”
底下的人已经开始窃窃私语了,另一头的李奕见状,忙趁热打铁,带头跪在地上道“臣等恭请太后娘娘,迎传国玉玺,辅佐太子登基。”
“臣等恭请太后娘娘,迎传国玉玺,辅佐太子登基。”李奕身后的老臣们也随着他跪了下来,齐声向着冯锦行礼作揖。
冯锦转头看着他们,瞧见了已经白发苍苍的陆丽从人群中站起,颤颤巍巍地走上前来,十分肯定地望着她。那眸中盛着的,除却臣子的忠诚,还有属于长者的鼓励。
她那颗悬着的心忽然就放了下来。
当年那个像邢峦一样言辞凿凿反对自己辅政的尚书郎,如今已是百官之首,一朝宰相,却站在了拥护自己的队伍里,眉目间尽是信任。
这也许是她那辅政许多年的政绩之中,最让自己满意和动容的一件成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