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语
字体: 16 + -

第11章 止心

    李不语是矛盾的,一方面他想去大比,他想去看看,看看这道观外的世界,另一方面他却害怕大比,害怕沐闲云口中那些比他还要厉害的师哥师姐,害怕外面的世界就像一支手掌将他这个小村庄出来的小孩拍翻在地。

    这是在沐闲云离开的第二日,李不语一个人蹲在道观后的小山上,望着高山下的道观发呆。自沐闲云到来的这几天发生的一幕幕,就如同一枚石子一样在这个八九岁少年心里击出了阵阵涟漪。虽然心中还有着对于学武还是热情高涨,但是却不是单纯地背着沙袋上下山那么简单。他到了思考的年纪。

    最开始发现李不语心理的人是赵青阳,但这头两日他并没有开口,他希望让自己这小徒弟自己去想一想,然而看着在山上发呆的不语,赵青阳觉得还是需要他出面了。

    “你看这身旁的野草有什么感想呢?”赵青阳默默走道李不语身边问道。李不语应了声师傅后看这野草发呆,半天没有出声。赵青阳见小徒弟你说话,用手抚摸着野草说道:“徒儿,我看这野草越来越像看到了你啊。”李不语闻言怔了怔,想笑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最终只能用几乎让人听不见的声音说道:“野草啊,终究只是棵野草。”

    “你小看它了!”赵青阳指着李不语说道。“师傅,它长得再旺盛却能怎么样呢?终究只是野草罢了。”赵青阳见小徒弟一脸沮丧,用手拂了拂李不语的被说道:“它是野草,出身也比不上那些鲜花般迷人多彩,鲜花虽贵,风雨一打便要花瓣凋零,与那野草并无差别。然而这小小野草,虽不名贵,可再是风雨,依然还是挺立如此啊!”李不语有所触动,默默地盯着这草。赵青阳见此继续说道:“不语啊,你的心思就如同这野草的叶子,旁人的几句风雨便使你心思飘摇。若你的本心能像他的叶子,即便风雨再多,本心不变,依旧还是向上生长。别人视你为野草是别人看不到你坚定的根须,但是你应该自己明白自己的坚持。”

    李不语盯着这小草,心中想道:李不语啊李不语,你这颗小草,即便输了又能如何,你又不会掉那些光鲜的花瓣,又有什么可以沮丧的呢?赢了是你强,你输了还是依旧不变,你又有什么害怕的呢?想到这他的心里似乎坚定起来,也不再看这草儿,抬头盯着师傅,眼睛里也不再是那懦弱模样。

    赵青阳见徒弟开了窍,知道自己说的话已对他触动很大,便对他解释道:“戢书里的上部说的是应对招数,而下部止心则是无关武术,说的是坚定心性。离那南宗大比还有多半年时间,你应该多多感悟,自然会从中找到自己的本心,你记住了吗?”

    李不语点了点头说道:“是,师傅。徒弟天资平常,输也不过是常事,弟子以后再也不会如此丧气了。”赵青阳听了心中大慰,连说好,而后又道:“败不馁,但是能胜就一定要努力,不语啊。”说罢将李不语拉到对面,继续说道:“为师年轻时拜访各大门派,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一本拳法。你要参加大比,光只凭一部戢术是不够的,为师想过,这本拳法虽未注明出处,不过其中精妙之处就算为师也是一知半解,而且招数灵活,与那戢术搭配最为精妙不过。这大半年时间你也要好生学习。”说罢便从怀中掏出一本发黄的古卷,李不语小心翼翼结果一看,封皮写着四个大字《古拳鸣蝉》,字体刚劲,微微破碎的封片边上还用金线细细包边,一看是珍贵秘籍。

    李不语见这拳法珍贵,心中感动,跪下来给赵青阳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赵青阳也不拦,只是笑着对自己徒儿说道:“这拳法你要仔细钻研,其中不懂之处要多多思考。”“是师傅,弟子一定刻苦学习,将来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赵青阳一听无比高兴,弯腰扶起李不语对他说道:“为师先行回去,此地幽静正适练功,你在多练练吧。”说罢转身下了山。

    李不语送走师傅,迫不及待地拿出古拳鸣蝉,靠着一旁的大树翻看起来。此书分三章,上部讲的是心法详解,中部拳法,下部则说的是步法。李不语翻开第一页,上面也到:鸣蝉起止,不出三五。探步不寻,得闻清铃。头尾如叶,一纵没鼎。这讲的即是鸣蝉的样子,也意指这本拳法的风格,鸣蝉一跃不过三五步,但灵巧难抓,声音清丽,个头不大然而跳起来要没过大鼎。李不语微微一思考便向后翻去,整整一上午便沉浸在这拳法中。

    大体翻完一遍,李不语不得不被此书的有些思路佩服得五体投地,有些拳法细节也让他对戢书上的有些招数有了新的认识。他不禁暗下决心,要在这大半年时间了将这两本功夫吃透,同时还要在身体的锻炼上更加下功夫,一定要在大半年后的大比中让师傅满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