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剑王朝
字体: 16 + -

第十三章 金丹刺客

    李恒被这浩瀚的景象深深震撼了,与宇宙洪荒相比,人实在太过渺小。即使是屹立于修真巅峰的化神真人,其数百年寿命与之相比,也不过是有如白驹过隙的一瞬罢了……



    偏在这时,忽然又有一股引力,吸引着李恒向下坠去,不多时,竟然看到了那座木屋、自己的躯体依然盘腿而坐,然而前进并没有停止,他神归于体后,分明感觉到一种不可名状的视觉,沿着自己体内的脉络巡视着。经过五脏六腑来到丹田处。那里有一处虚无。



    “这种视觉,大概就是神识了。”李恒的意识里暗自揣测。



    真如李恒此时所想,这正是修行最初的一步,每个人生来便有元神,但需要通过修炼才会练出神识,神识所在便是识海。练出神识而后内视自观。只不过他修炼出神识的速度也太快了些……



    而一旦神识开始内视自观,在找到丹田处的气海之后,便可以开始真正的炼气了,炼化元气,化为真元。



    李恒的神识在虚无之境仔细观察,恍然间竟觉得这片虚无和之前刚入定时感受到的那种混沌的虚无十分相似,他灵光一闪,心里想道:“想必应该是需要在此处开辟出气海,用来储存炼化后的真元,不妨现在试一试。”主意一定,他便毫不犹豫的撤回神识,开始再次入定。



    随着李恒次入定,他的身边慢慢发生了一些变化。



    分明他就在此地打坐,可是却似与这环境融为一体,仿佛亘古以来,他就和周围群山、土地一起在此诞生。周围原本看不见摸不着的元气,竟在有一瞬间,恍然一颤,变成一缕缕黄色的浮光。



    这种浮光常人肉眼不能发觉,唯有修炼出神识才能感应的到。而浮光的颜色差异,就代表着元气中所包含的是何种五行灵力。



    比如木灵,本身极具生机,用之疗伤是在好不过,同时又蕴含万木之毒,往往又令人闻之色变。水灵绵柔而阴寒,若引入体内,用大神通使出,即便是一座喷发的火山,也能瞬间凝结成万古不化的冰山。土灵则是浑厚,天下之土,皆可为其所用,至于火灵,则极为爆烈,焚天煮海只在修真者一念之间。



    而修炼金灵者,往往要求自己有极强悍的肉身,方能施展出各种金系神通功法,不然反而会遭受极大的反噬。



    李恒一脉的血脉对金灵最为敏感,这也是为什么当年他的父亲李谨严格要求他们先反复淬骨洗髓的原因之一,而他的哥哥李恪当年也是先吸收了金灵,炼化为金灵真元。李恒在尝试炼气时,也就在不经意间触发了最为霸道凌厉的金灵。黄色的灵气在木屋中游离着,氤氲升腾,在接触到陆恒的身体以后,兀自被一层无形的壁障弹开。而后又慢慢浸过来。



    如此周而复始,一天就慢慢过去了。



    忽然有一丝黄色的金灵,蓦然透过陆恒的一个毛孔,渗透而入,李恒的身体在入定状态下,猛然一震!



    他在自己的识海中,清晰感到一丝黄色的气流,从某一处毛孔中渗入,随即沿着周身脉络自行运行一周。那一丝金灵虽然几乎细不可查,然而一入体内,带来的剧痛竟似一把重锤反复狠狠的敲击在元神上,不曾想金灵竟然霸道如斯,就算李恒经历过长达六年的淬骨,也在这发自元神的剧痛下痛苦不堪。



    然而这只是开始,越往后修行,境界提升的越高,每一次的提升都会承受极大的痛苦和生死考验。



    起初这一丝金灵完全不受控制,在李恒的体内横冲直撞,使得他几乎忍受不住就要从入定中醒来,功亏一篑。好在李恒锻体已到秘银级且生性坚韧,最终还是忍受住了这蚀髓之痛。



    不知什么时候,李恒忽然产生一种感觉,似乎只要自己愿意,就能吸收到金灵。这是玄之又玄的感觉,就像是直觉,没有理由,它就那样忽然产生了。



    其间,有几次他体内的金灵险些冲破肉身,破体而出,但在命悬一线之机,即将被冲破的那一点外面,蓦然出现一团柔和的金光,把那道金灵压制回去。



    ……



    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



    李恒这一次入定便是三天。



    李恒纹丝不动的身体,突然不自觉的一震。他体内那道金灵在运转了无数圈后,忽然不再运转,直接沉入丹田,不再试着冲出体外,仿佛是一个接引者,在迎接谁的到来。



    与此同时,木屋里的黄色浮光忽然一顿,随即就像在大地之间游离了无数年后,终于找到了一个宣泄口,随后疯狂的朝李恒周身涌去,顿时,他身上百万毛孔几乎同时有金灵渗入,欢呼着顺着脉络在身体里疯狂游走。随后全部沉入丹田之中!



    陆恒的面色一变,一股比之前还要强烈的痛楚骤然袭来。虽然经过金灵对元神的锤炼,已经变得极其坚韧,然而巨量的灵气突然涌入,仍旧使他的面部,几乎扭曲。



    他的汗水因剧痛不可控制的往外冒,汗水中,似乎夹杂着浓黑的浊液。这些浊液刚一排出体外,一遇到周身的黄色金灵,立马噗嗤的一声消散在空气中。



    随着时间的过去,他的脸上,渐渐恢复了平静。



    而后,李恒慢慢地睁开了眼睛。他没有动,再次内视,神识直达丹田处,但见那里原本是虚无之境,现在已经有一团金色的云团,静静的旋转着。这便是真元形成的气海。



    随后他慢慢站起,并没有产生那种长时间打坐产生的不适,反而有一种身体比以前更加强韧灵活的感觉。看了看四周,唐猛不在屋里,便推开门走了出去,一眼便看见唐猛抱着手站在院里。显然是这期间唐猛怕打扰到他领悟炼气诀,而在外面替他护法,以防万一。而李香菱此时坐在地上自己玩的高兴。



    看见唐猛转过头来,李恒微笑说道:“多谢。”



    唐猛看着李恒,上下扫视了一番,叹道:“我曾经自认为是修真天才,现在跟你一比,才知道以前的想法多可笑……”



    唐猛当年练出神识后,半月炼气成功,被李谨称为天才,而眼下李恒竟然只花了四天时间,便不仅练出神识,还成功进入炼气初境,不得不让他心生感慨。



    半晌,唐猛又说道:“真元吸收的如何?”



    李恒想了想,摇了摇头说道:“不怎么好,感觉炼化后体内气海没储存到多少真元。”



    唐猛微笑说道:“无妨,初次炼气应该是这样,以后多炼化真元就是。”



    李恒眼下还不知道,正是由于他秘银级锻体堪称完美,因此他气海所能承受的压力比寻常修真者大了不知多少,而此时他气海里储存的真元,因为太过纯粹,因此才让他感觉真元储存不多。



    “接下来你准备去哪里?”唐猛问道。



    “我和哥哥约好去凌霄剑宗汇合,我想他如果脱身了,应该也会去那里找我。”一提起李恪,李恒神色不禁一暗。



    “你准备何时动身?”



    “此地对我来说不宜久留,我想尽快动身去那里,争取早一些找到哥哥。”



    “如此也好,那我也不久留。京都的势力也不敢轻易渗透到凌霄剑宗的势力范围,你们在那边还安全些。”唐猛走进屋里,不多久拿出来一个包袱,接着说道:“这是一些随身衣物,另外有几张符篆,你拿着,以备不时之需。”



    李恒沉默片刻,忽然诚恳的说道:“唐叔,承蒙你的照顾。你于我李家有大恩,我不敢或忘。如果家父尚在,我一定告诉他,你是个好人。他年如果我修成大道,一定想办法为你重塑金丹。”



    唐猛仰天一笑,大笑道:“有心了。当年我酿成大祸,若不是李将军留情,现在我怕是早已入了黄土,如今早不再牵挂修行之事。你此去之后,好生修行,以后好为李家洗刷这个冤屈,我便也欣慰了。”



    “大恩不言谢,告辞了。”李恒不再多言,接过包袱背上,抱起李香菱,临行前向唐猛深深鞠了一躬,转身离去。



    唐猛目送李恒离去,看着他的背影,恍然间就像回到了三十年前追随李谨的那段光阴。他回到木屋,把它收拾的干干净净,而后好好掩上门,向相反的方向行去。他的背影有些萧索,老兵不死,只是渐渐远去。



    ***



    李恒一路向东走了五天。这一路他时时挂念着李恪的下落。虽然他心里清楚,被一队狼骑和金丹修真者追杀,他能逃脱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这一路过来,已经能隐隐约约看到远处有些稀稀疏疏的农户,更远处山脚下已经有小城镇了,但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李恒还是选择走山路,他找了块平整的山石带李香菱坐下,稍事休息好继续上路。



    忽然树上传来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随后蹿出一个灰影,李恒心中一凛,定眼看去,却是一个猕猴蹲在树上,好奇的打量着他。李恒轻轻吐出一口气,不由得暗自苦笑。



    这几天,李恒一直有种莫名的感觉,似乎一直有双冷厉的眼睛,时时盯着他。这种莫名的感觉,更是带给他一种无形的压力,隐隐压的他喘不过气来。



    李恒回头看去,除了群山树影外,别无他物。他伸手摸了摸背上的包袱,唐猛送的几张符篆静静的躺在里面。小心一些总是好的。



    便在这时,天际有一道青色流光风驰电掣席卷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