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相鉴录
字体: 16 + -

第11章 佛珠

    天雷散尽,风雪又盛,火光渐渐熄灭。

    这时突然从乱石碎木中探出一人头来,灰头土脸,目光警惕,正是那道人,四处一望,四野空空,方才的小山村已荡然无存,只留风雪残火,断壁残垣。

    忽然一道哭声从身后的乱石堆里传来,那道士心里一惊,一听之下,辨认出好像是那个小孩,没想到这孩子竟没死,身子一抖,身上碎石断木顿时被灵气一震而开,道人站起身,伸开手,只见掌心一个淡青色的符玉光芒渐渐暗淡下去,随着光芒消失,上面浮现出一道道细密的裂纹。

    他心里叹息一声,看来最多只能再用一次,以后遇上什么劫难,便自求多福吧。

    手掌一握,收起那枚玉符,转身盯着那哭声处,身子却没有动,眼中满是疑惑之色。

    一个凡人,不过是肉体凡胎,竟能从一个元神境妖兽的盛怒一击下侥幸逃脱?并且这个妖兽还拥有上古神兽契言的血脉之力。

    天雷地火术,焚天裂地,万物无生。

    我靠着家族祖传玉符逃出一劫,那小孩呢?仅仅是侥幸?漏网之鱼?

    殷黍不信,目光一凝,手指不停掐动,眉头却越锁越紧,最后满眼不可置信之色,他以无上大法推算,竟无法算出这小孩的一分一毫,仿佛他既无前世,也无今生。

    这……怎么可能。

    那道士名叫殷黍,百年前,其家族在倾天宗统辖九州时,曾雄踞南域落言城,是当时皇朝境内赫赫有名的修仙大世家,后来金般宗南侵,其家主率领族中精英修士参战,最后倾天宗战败覆灭,其家族中的精英弟子也死伤殆尽。

    金般宗建立金般皇朝后,自然打压那些曾经与之为敌的前朝大家族,其家族首当其冲,满门抄斩。

    殷黍早被家族安排,这才逃的一命,

    从此,对金般宗恨之入骨。

    殷黍立在原地,沉思片刻,指上光芒一闪,手中多出一串佛珠,轻轻一抛,佛珠悬浮空中,如有人在捻动,佛珠一枚枚缓缓转动。

    接着他又从体内逼出一颗精血,灵力一催,飞入佛珠中间,那血滴一入佛珠立即涣散而开,变成了一个身披血红袈裟,慈眉善目的三寸高老僧。

    老僧盘坐虚空,双手合十,道:“唤贫僧何事?”

    殷黍恭敬道:“志公禅师,我想求你帮我看一眼一个人的前世今生,以及未来。”

    老僧似乎知道他所指何人,睁开金色双目,盯着那哭声处,半晌,缓缓摇头,念了一声佛号,又合眼。

    殷黍惊异道:“难道以你六通之眼也看不出?”

    老僧道:“推演之法并不依靠境界,你所看到的就是我看到的。”

    殷黍怔怔道:“可我只看到一座青山,一条河,再无其它。”

    “什么山?又是什么河?”

    殷黍闭目似在感应着什么,道:“那山是古石渊的一段,名叫百藏。那河名叫月牙,一直延伸到妖域的最中心处。”

    老僧淡淡一笑,道:“山是山,水是水;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山还是山,水还是水。以心观之,是是而非,卜算之道,只能无情,无性,无知,无我,无畏,方能窥测一丝天命。”

    “天命是规矩,是意志,是大道,是不可测,可若真的得知天命,便又成了这天命的一部分,也无我,非人了。”

    他叹息一声,又道:“人世无常,沧海桑田,万事万物万千轮回均是不定,唯浮屠方觉,既然有此佛缘,便助他渡过这河,越过这山吧。”

    说完,老僧化作一道风烟而散,佛珠亦散落掉在地下。

    殷黍正迷惑不解,见此一惊,忙附身去拾佛珠,却发现那佛珠一入尘土,便长出一颗翠绿嫩芽,他的手顿时悬住。

    这佛珠乃是昔日家族的秘宝,没想到今日竟然就此毁去。

    许久,他仰头望着天空,但见漫天大雪缥缈浮沉,心里暗叹,或许,这就是天命吧!

    殷黍走过去,翻开石一块大石板,见商谷子正缩着身子,蹲在墙角大哭不止。

    殷黍安慰他几句,见毫不管用。

    商谷子嗓子都哭哑了,抽噎道:“若不是我贪吃,割了那妖兽一块精肉,他也不会顺着味寻到这里。”

    殷黍劝慰道:“此乃天命,也非你之过。”

    商谷子突然止住哭涕,盯着他问道:“你说我娘来世会有好报是真是假?”

    “自然是真。”道人信誓旦旦说道:“这是我以无上大法推演而出,岂会有错。”

    但随即想到这小孩的诡异之处,心中又是悻悻。

    商谷子擦掉眼泪,道:“好吧,那我便信你。”可转眼一看四周,如今村庄全无,只剩荒野孤山,想到今后已无家可归,顿时又哭起来。

    殷黍道:“随我走吧。”

    ……

    寒山白雪,天地寂寂,一大一小两个身影一前一后向前走去,很快消失在风雪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