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岳父叫董卓
字体: 16 + -

第四十四章 各就位

    “吓,天下竟有这等勇士!”

    “此子之勇,可比当年冠军候!”

    不消片刻,一声惊讶与一声欢喜不由从两岸分别传来。

    却是那张辽张文远,方才竟带着数十人,顶着上千白波贼的反扑,生生斩了一员白波贼将。而后竟又带着那白波贼将的首级,安然无恙的撤回了阵线。

    至于被其当场阵斩的白波贼将,则就是方才叫嚣不已的那人了。

    故在张辽提着其人首级回来后,汉军之中顿也就响起了好一阵欢呼。

    白波军在这等情形根本难以寸进,双方血战两个时辰,最终不得不在一阵鸣金剩下,狼狈撤回。

    ……

    “汉军果然是勇悍无比,若他们还有援兵,恐怕……”

    “汝莫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在我看来,反是杨奉太过无能。帐下上千悍勇,竟连一个汉军小将也奈何不得!”

    “呵,李将军反倒可笑了。杨将军方才并非没有尽力,若你觉得杨将军不行,下一战自可亲自率部上阵。”

    “我……”

    姓李的白波将领听到这话,看了眼对岸那士气正盛的汉家官军,到底还是未能拿出训斥别人时的嚣张作态。

    这模样落在他人眼中,自就引来了一阵不屑。

    可在此时,面色阴沉的杨奉却刚刚从前线撤下,并未听到这番谈话。故在回来后,杨奉便不由看着所谓的大首领郭太道“末将无能,未能建功,还请大首领责罚!”

    “哎,”郭太叹了口气,“胜败乃兵家常事,方才的一战我也看到了,将军并非未尽力。那些汉军若是悍勇,有此结果也不怪将军。”

    郭太说着,倒也轻巧巧的便掀过了这所谓的责罚。

    毕竟,郭太这大首领不过是白波军明面上的领袖,实则山头林立的白波军,平日里完全就是各过各的,郭太的权力远没有那么大。

    可看着这一次的战事再次失利,身为首领的郭太还是不由皱眉道“此番一战,我们早就无有退路可言。若想功成,就必要速克对手。诸君对此,可有何良计?”

    “这……”

    在场众人闻言相视一顾,可接着,看着那正在清理战场搭建全新京观的汉军兵马,反又都沉默了下来。

    然与此同时,便在一水之隔的对岸,尚且是浑身浴血的张辽还未来及清理身体,却就被都尉李傕请进了营帐。

    “哈哈哈,张司马果然是勇猛无敌。今晨这一战,可是将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贼军,狠狠教训了番。大涨我军士气啊!”

    说着亲切的拍了拍张辽的肩膀,李傕却就将张辽请到了自己的左下手。

    “这,不合适吧。”

    左下手第一人,乃是除去李傕外,资历和身份最高者才有资格坐的。先前坐在这里的一直都是李傕的兄弟军司马李应。

    张辽先前虽受牛辅赏识,可资深浅薄,位次自就不免靠后些。

    可李傕也是聪明人,今见张辽这般勇武,且又见牛辅对其十分赏识。便明白,其人早晚会和他平起平坐。

    故看着浑身浴血的张辽,李傕便不由笑道“没什么不合适的。军中向以战功论英雄,司马今日重创贼军,便自当如此!”

    “哈哈,那某也就不推辞了。”

    张辽闻言倒也是一笑。年青气盛,丝毫不掩锋芒的他本就没打算客气,而方才那句,也只是下意识说出口的客套话,本就当不得真。

    不过等张辽撩袍坐下,身为都尉的李傕此时坐在主坐轻咳一声,却不由收起笑容,看着帐下的一众将领道“最新消息,将军他们还要再等三个时辰,方能抵达。

    这段时间虽说不长,可却也要打起精神,不要因先前的胜利便生出骄纵大意之心。贼军的兵力,到底要比咱们多出许多。

    如果他们放弃这座现成的桥梁,四下搜集船只,发挥兵力优势强行渡河,仅以我们的兵力根本就无法阻拦。

    所以,一定要小心谨慎。本都尉行军打仗这么多年,别的没学会,可有一点却十分清楚。小心无大错,明白吗?”

    “诺,属下等明白!”

    众将领闻言当下齐齐应声,见此,李傕方也就点了点头。

    ……

    “将军,以咱们现在的行军速度,再有两个时辰,当就可以抵达绛邑了。”

    一个时辰后,绛邑以南数十里外,身为校尉的郭汜环顾了番四周景象,便不由对牛辅这般道了声。

    可听得这话,面色看不出息怒的牛辅却是直接道“太慢了,让三军加快行进速度。一个半时辰内,当要抵达绛邑!”

    兵贵神速,战场上瞬息万变,发生怎样的反转都不足为奇。

    早一分抵达战场,自就多一分把握。

    至于郭汜,不管明不明白这个道理,可听到牛辅的吩咐后却还是赶忙应下。也正因此,这支兵力足有万五千人的大军,顿也加快脚程。如洪流般向着绛邑方向行去。

    可与此同时,就在绛邑,汾水北岸的白波贼在吃到苦头后,终也想到了搜集船只渡河的法子。

    却是比起汉军,他们唯一的优势便是人多势众。

    用船只在各个地区展开大规模登岸,自是比走那宽不过三丈的桥梁,更能发挥出他们的兵力优势。

    正因此,这些人顿也就在匈奴盟友的协助下,广泛的搜集起了方圆数十里的各类船只。可仅凭农家百姓平日里用来捕鱼的舢板小舟,自是难以满足人员多达数万的白波军的需求。

    以至废了一个时辰,搜寻得来的舢板小舟才不过三五十艘。

    见此,身为白波军大首领的郭太索性发动起了军中稍有些手艺的工匠,让他们带人砍伐树木,全力打造起了可载人渡河的木筏。

    看样子,倒也真是一副志在必得的模样。

    可也就在白波军的工匠砍伐树木,打造起简陋木筏的时候,绛邑南方的官道一阵黄沙弥漫,接着那赤红如火的汉家军旗也就映入了眼帘。

    却是经过长途跋涉,整整万五千人的汉军将士,终也就在左中郎将牛辅的率领下,抵达了汾水南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