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岳父叫董卓
字体: 16 + -

第二十九章 家眷抵京

    贾诩是牛辅目前见到的智慧值和政治值累计最高的人,即便曾被他惊鸿一瞥的曹孟德,在这方面也比不过他。

    身怀这等过人能力,如今的天下到底是何等情形,贾诩不可能不清楚。

    故在听到牛辅这直白的话后,贾诩便只是苦笑着摇了摇头,“没有什么变革是一帆风顺的,不破不立。

    明公并非外戚,却以臣子之身行废立之事,做了这前无古人之举,自就要承担这举动做下后的一切后果。这便是大道至公!”

    用偷来的果实分享果树的主人,还妄图得到果树主人的友谊,这本就是不现实的。

    所以,不管董卓开出怎样的价码,分出多少利益,群雄讨董也照旧会如约而至。

    正因此,真正能决定董卓成败的其实还是那白刃相见的血腥战争。这点牛辅明白,贾诩自然也明白。

    但看董卓今日之模样,虽提前除掉了袁绍,可对这场必然会发生的战争,此时的牛辅却总有些信心不足。

    战争胜利的关键,乃是天时地利人和。即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和团结一致的集体。

    可看今日之董卓,这三个决胜的关键却好像一样不占。

    时间上,曾祸乱关东的黄巾军近乎消弭,世家党人在关东的力量正稳固恢复;地理位置上,洛阳地处天下之中,六关二津皆可入洛,关隘多到没有关隘,处处分兵便等同于无险可守。

    最后,至于那人和?

    呵,就看那些如苍蝇般聚集在董卓身旁的二五仔们便可知晓,洛阳城完全就是个八面透风的筛子。

    这等情形下,即便没有袁绍,董卓就能取得胜利吗?

    牛辅满心疑惑,实在是有些信心不足。

    正因此,每当他想到这,便有种迫不及待要离开洛阳的冲动。

    这个放眼望去四面皆敌的地方他实在是不想久留了,“离开洛阳,远离董卓,然后在借助着董卓的力量一点点建立只属于自己的势力,这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脑中这样想着,牛辅自就没了与贾诩继续交谈的兴趣。

    敷衍般的回了两声,便也就转身离去。

    不过望着牛辅离去的背影,贾诩却是不由轻皱了皱眉,“难道他就这么不看好未来那必不可免的大战,竟总觉的他打算为自己谋求后路?”

    这般喃喃着,在想到牛辅不久前伏杀袁绍的举动,聪明如贾诩也不禁有些不明白了。以至摇了摇头,便也就离开了这处花园。

    ……

    或是有了美人的加入,宴会一直持续到太阳落山方才结束。

    一众文武就将这般浑浑噩噩的各自归家,一日时光也就在这荒唐中流逝殆尽。

    然一日的荒唐却并未对第二日造成什么影响,太中大夫杨彪照旧被董卓举荐为国家司空,终使弘农杨氏也成了四世三公之家。

    但杨彪对此却并未像董卓这般大肆庆祝,早知此事的他显得十分淡然,倒颇有几分宠辱不惊的意思。

    可等到下午,日暮西垂,临近傍晚,这位新任三公却是不由身着朝服,立在了洛阳城西十里外。

    带头和洛阳城中的一众文武官员一起迎接起来终从河东抵达京城的董母——董滇氏。

    是了,董卓的母亲其实并非汉人,而是一个正儿八经的羌女。

    正因此,从血统上讲,董卓也并非是一个正儿八经的汉人。严格说起来,他身体中的汉人血脉甚至都不满一半。

    却是除去他的母亲,他的曾祖母也是羌女出身。

    毕竟,在临洮那样的杂胡聚集之地,豪强大族不与其他民族联姻是不可能的。所以不光是董卓,就连牛辅、胡轸乃是贾诩,他们的身上都或多或少的有胡人血脉。

    反正居牛辅所知,他的祖母便也是一个正儿八经的羌女,且还是羌中大族先零羌。

    但说实话,他们的血脉中虽有羌人血脉,可包括牛辅在内的一众人却从不认为自己是羌人。

    他们讲汉语、写汉字、用汉字、着汉家衣冠,对大汉王朝怀有强烈的向心力,怎可能会把自己当成羌人?

    甚至不要说他们了,在如今时候,就连很多根正苗红的羌人,都把自己标榜为汉人,以去羌化汉为荣。这点,越是羌人贵族便越发明显。

    到底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汉不比后世赵宋,几百年积攒的威严早让四周的少数民族即敬畏又向往。

    正因此,几年前先零羌再度反叛时,很多同属先零羌的部族甚至主动拿起武器投入到了“保家卫国”的行列。

    即便反叛作乱,一些羌人部族甚至还会偷偷释放被俘的汉家将领,以此为自己留后路。

    譬如时任汉阳郡长史的盖勋,便曾在兵败被俘时,被境内的句就种部落羌人首领滇吾偷偷放走。

    所以即便是羌女,可从穿着打扮上看,年近八十的董母便就是一个精神良好的汉家老妇。与之言谈,也无半点羌胡作态。反而觉得董母举止大气,颇有种女强人作风。

    不过这也不奇怪,董父年轻时曾在颍川郡当过县尉,董卓兄弟完全是被董母一人带大。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幼子,生活在民风悍勇而闻名的凉州边郡,脾气秉性自不是中原女子可比。

    正因此,别看董卓今位居人臣之巅,可对生养自己的母亲却依旧恭敬有加。

    董母车马来到时,董卓及其弟董旻便主动迎上去,垂首立于车旁嘘寒问暖,恭敬姿态宛若童子。但跟在董卓的身旁,作为女婿的牛辅还是明显的感觉到了董卓此时的骄傲和言谈中的炫耀。

    毕竟,此时的他可是正儿八经的大汉太尉。

    以寒门武夫做到这个位子,当真也是传奇一般了。

    故立在母亲的马车旁,董卓便无不炫耀指着出城迎接的公卿大臣文武官员道“此皆儿之臣属,特来恭迎母亲大人。”

    但在此时,跟在一旁的牛辅对此却并多加关注。只因与董母同乘一车的便正式董卓的女儿,他的妻子——董媛。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