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圣踪
字体: 16 + -

第十五章 翼若垂天,波及千里

    屋内的老人突然开口,打断那少年的话,话语之中满是无奈之感,“那孩子住在圣居之中,定是圣人传人。这里虽然只有一郡大小,但是圣人的手段却是无穷尽的,那小子一入圣居就像泥入大海,不可能找得到啦。敢出手和圣人抢徒弟,没遭报应,就该知足了。我福浅命薄收不到那么厉害的徒弟,只有用我这傻徒弟将就一下了。”



    那老人突然发疯似的,一脚踢开房门,冲出来对着徒弟喝道:“臭小子别想趁机偷懒,抓紧时间练功。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你这么笨,就该多用功。”



    那少年对着苏荷二人微微一笑,转身过去教习剑招去了。



    老人对着他们挥了挥手,叫喊道:”你们两个小娃娃快些进来。我徒弟接下来要演练的招式都是不外传的秘技。你们快点滚进来。”



    苏荷和李婉对视一眼,然后并肩进了破草屋里。



    苏荷倚在门口,一旁的李婉则对着坐在对面的老人上下打量。



    老人指着李婉,笑道:“那个女娃儿,你的天赋极好,虽然及不上那个姓乔的小子,可也算是世所罕见了,只可惜老夫不收女徒弟。”



    老人又伸手指了指苏荷,“你小子是走了什么狗屎运,竟然能进这圣居里来。你小子的天赋太差,比我那徒弟还笨,要想入道只有苦修。”



    “老夫一生只有两个愿望,其中一个就是想收一个天赋超群的徒弟。现在看来是没指望喽。”



    苏荷和李婉都觉得这老人性情古怪,也不想与之搭话。俩人来到一处角落处,安静地坐下来。



    老人应该是许久没见过外人了,很想和他们多说说话。但见到二人根本不想理他,就气得直跳脚,他急冲冲地跑过去,急问道:“你们两个小娃娃怎么不理睬我。你们和我说说话,要是聊得开心了,老夫没准能大发慈悲,教你们一些有用的本事。”



    李婉道:“我想学的本事,前辈教得了?”



    说着,她亮出画戟来,在老人的面前晃了晃。



    老人说道:“那倒也是。你用戟,我用剑。咱们两人不对路。你想学本事,就得去中洲。”



    李婉开口问道:“前辈身怀传功阵,可是北洲剑城中人?”



    老人笑道:“女娃娃说错了,老夫可不是剑城的人。”



    北洲境内,多产剑仙,而剑仙大多都依附于剑城中。城中修为高深的大仙剑都会修习一种名为“传功阵”的剑阵,用来教授弟子门人习练剑招。



    李婉又道:“不是剑城,可是诀城?”



    老人捋了捋凌乱的胡子,“没错,老夫是来自诀城。剑城势大,我诀城式微。老夫在家乡混不下去,就带我那笨徒弟出来四处走走。”



    李婉又开始端详起老人来,看了一会儿,她开口问道:“前辈,可是名扬北洲的诀海剑仙徐素?”



    老人扒开遮面的长发,急忙问道:“你认得老夫。”



    “先前在师门时,曾听门中的老人提起过前辈,都说您是‘圣人之下无敌手’。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能用草枝为剑,又出身诀城的大剑仙,想来也就只有前辈一人了。”



    “原来老夫在外边还是有些名望的。”老人大笑不止,很是得意。



    李婉道:“前辈现在心情如何?”



    “不错,不错。你这女娃娃倒是很会说话。”



    李婉伸手推了推苏荷,叫他站起来,“我是不需要前辈出手指点了。前辈要是说话算话,就请前辈随意指点他几招吧。”



    老人摇摇头说道:“指点不了。他太笨,我怕被他气死。”



    说着,老人从怀里拿出一本旧书来,“你尚未入道,打好基础才是最关键的。这本书是我入道时修得一套浅显的功法,拿来打基础最为合适。我当年觉得拿这功法来入道,实在太慢。但是是我师父给的功法又不能随意丢了,就一直带在身上,全当是留个念想。你小子赶紧看,等你都记下了,可是要还给我的。”



    苏荷瞟了一眼李婉,见她点头了,才一边道谢一边接过书来。



    这名震北洲的大剑仙,当年也是个惊艳绝伦的俊秀人物。三岁习剑,十岁入道,二十岁时成名。三十五岁时,孤身入诀海取“书”,他坐北望南,无佩剑无钓竿,只靠着自身外放喷涌剑意,便使得诀海之中的万本剑诀鱼跃而出,尽入其怀中。那之后,身负剑诀的徐素引得北洲众人纷纷上门争夺。徐素只折一根竹竿稳坐诀城城头,一年之间击退剑仙不下千人。



    李婉深知这老人的本事,他若是能出手指点一下苏荷,对他以后入道修炼会大有益处。



    李婉道:“前辈,以您的剑法修为同弟子对练,难免束手束脚,弄得自己不痛快。”



    徐素打断她道:“我知道你这女娃,在打什么主意。那孩子的剑招,只能我来同他练。俗话说得好,‘和臭棋篓子下棋,只能是越下越臭’。他要是和这个笨小子再对练上几天的剑招,等日后回了诀城,怕是连十岁的孩子都打不过了。”



    “罢了,看你和那个姓乔的小子的面子,我就教这笨小子几招好了。”



    李婉把坐在地上的苏荷拉起,让他跟着徐素到院子去。



    徐素来到院子里,他一手捧着杨树枝,一手掐诀。天道法则从他脚下漫涌而出,在地下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光圈。



    “入阵。”徐素挥手将苏荷招呼到光圈之内。“我有‘天海’二诀可以传你。一诀两式,一共四式。这剑诀看似简单,实则变化无穷。”



    “天诀第一式名为‘扶摇直上’。第二式名为‘翼若垂天。”



    “海诀第一式名为‘饮河满腹’。第二式名为‘波及千里。’”



    言罢,徐素飞身而起,身若游龙。他以树枝做剑,点剑而起。先前的两式,剑势破风,好似飞鹰入九天,半空中的他身轻如燕,缓缓从半空将下,落叶纷崩,骤如雷电。触地之后,他攻势渐缓,海诀二式没有天诀那般迅猛。剑势绵延,如同水波荡漾,海纳百川,气吞山河。



    徐素将剑式演练完毕,回头对苏荷问道:“小子,记住几招。”



    已经看呆了的苏荷呆在原地,木讷地摇摇头:“勉强记住了两式。”



    徐素拍了拍苏荷的脑袋,“够用了。天海二诀的后两式皆是变招。前两式才是定式,招式如何变化因人而异。你记住那两式便好,两招变招你自己慢慢悟吧。”



    徐素抬手收拾法阵。李婉走过来,开口问道:“前辈,为何这剑诀只有招式,没有功法?”



    天下间的所有剑诀皆由剑式和功法两部分组成,二者互为唇齿,不可分割。功法可以转化天道法则,再通过剑式将法则释放出来。



    徐素笑道:“这剑式的神奇之处就在于任何功法都可以套进这套剑式之中。这小子还未入道,眼下教他这套剑式最为合适,待他以后学会了功法,可以自行套入到这剑式中。”



    苏荷谢过了剑仙徐素,就独自一人,拿起芦苇杆演练起那两招定式来。



    转眼间,到了正午。那赤身少年捧来许多野果回来。



    苏荷收拾芦苇杆,走到少年跟前,接过了少年递给他的野果子。



    “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呢?”苏荷问道。



    少年答道:“我也不知道自己姓什么,师父还不让我跟他姓。师父有一柄剑叫‘玄天’,在捡到我的那天,不小心丢了。从那以后师父就一直叫我‘玄天’了。”



    “龙呢,龙怎么没了。”



    一阵怪叫声,从不远处传来。玄天赶紧推着苏荷,叫他躲到草屋里去。



    来人是个身材矮小的老人,他说话的声音很尖,叫人听得很不舒服。



    “姓徐的,我那条锦鲤化的龙呢。是不是被你吃了。”矮小老人朝着徐素奔过来,大声叫喊道。



    徐素一把推开他,说道:“那条小鱼,老夫本来是想抓来打打牙祭的。只可惜没来得及去那,就被中洲的如意仙给抓去了。你可敢去要?”



    矮小老人摆了摆手,“那如意仙圣人门下,我可惹不起。不要了,不要了。”



    说着,老人走过去,跟玄天要了两个果子吃。



    老人吃着果子,眼睛不停地朝着破旧草屋那里看。



    他从怀中掏出一个破烂的罐子,对着玄天笑道:“我进去一趟。”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