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圣踪
字体: 16 + -

第十四章 天边挂霞,阵内对剑

    日月同辉,圣居中没有黑夜,只有白昼。



    一片树林中,李婉用尽全力在林间穿梭。发现苏荷从昏迷中醒来,李婉才停下来,将苏荷扶到一颗树下坐下来。



    苏荷睁开眼来,慌忙地把手伸进口中,弄得自己干呕不止。



    “两件东西……都是……乔夕的,事后见了面……我要还给……他的。”



    李婉赶抓住着他的手臂,阻拦道:“来不及了,金丹和虚鼎都是入体即融,只能剖腹取出,或者……”



    “或者怎样?”



    “或者等你修出自己的金丹和虚鼎后,再将它们排挤出来。”



    苏荷道:“那好办,我终究是要入道修炼的。等修到到了那个境界,就把它们弄出来就是了。”



    李婉摇头道:“只怕没那么容易,这金丹和虚鼎都非一般修仙之人所结。其中包含的仙道法则极其霸道,只怕没那么容易排挤出来。还是等出去之后,看看孙先生可否有办法吧。”



    苏荷苦着脸,点头道:“那就只能先这样了。”



    李婉又道:“那和尚的法宝极厉害,希望先生不要出事才好。”



    苏荷挠头道:“姑娘说过,那僧人的境界与你相仿。怎么只是多了一件法宝,就能同比他境界高的孙先生匹敌?”



    李婉道:“若是不用法宝,只拼法术和修为,那和尚也绝不是我的对手。他的师门底蕴雄厚,给了他一件不得了的法宝护身,足以令他在七境之下鲜有敌手。”



    苏荷慌忙道:“掌柜的不会敌不过他吧。”



    “别怕,先生身怀圣人底蕴,应该不会败给那和尚。”



    李婉嘴上这么说,心中却在担心孙先生。那奇树应该是西洲秘宝,“七宝妙树”。孙先生以法相强行击破圣居天幕,必定会受其反伤。和尚有至宝相帮,孙先生有伤在身,谁胜谁败,尚未可知。



    苏荷也在担心孙掌柜,但实无法帮忙,只好在心中祈求老天爷保佑掌柜的可以打败那凶恶的僧人。



    二人走出林子,来到一片开阔处,苏荷开口问道:“李姑娘,咱们接下来该去哪?掌柜的还叫我要带一个人出去呢。”



    李婉指了指空中日月的位置,言道:“日月之下是圣居中心,那里才是圣人的居所。里面放着圣人成圣前收藏的所有法宝和功法。”



    “这圣居这么广大,我在外面看它却是只比我家稍大了一点。李姑娘,这就是志怪书上说得障眼法吧。”



    李婉摇头笑道:“非也。只是你肉眼凡胎,不识得仙人变化罢了。凡人看圣居只能看到凡人院落,而修仙人却能看到有天道喷涌而出的圣人居所,我们所看之景,所闻之声,所识之人都是大不相同。这就是最简单仙凡之别。”



    二人一路说着,又走一会儿。



    李婉抬头看到天边挂起一道彩霞,她指了指彩霞,“孙先生赢了。”



    苏荷连忙道::“真的?”



    李婉笑道:“这是先生的遮天霞。他每回来镇元宗都会挂到天上给我看。他说,这是一个老朋友送他的,只有他一人有。”



    苏荷听罢,一直提着的心瞬间放了下来。他抬头远望,看到不远处的地方,竟然建着一间破旧的茅草屋。隐约间还能听得见有人说话的声音。



    两人都是大出意料之外,赶紧快步跑过去,想过去看个究竟。



    只见,草屋之下有一老一少相对站立。



    那少年的年纪同苏荷相仿,赤裸着上身,下身穿着一条破烂的麻布裤子。他手里拿着一根桃树枝正在和对面的老人对练剑招。



    那老人手里拿着一枝芦苇杆迎击,他蓬头垢面的,看不清长相,一身清白色长衫却格外干净整洁。



    这一老一少的剑技极为精妙,时而如“秋风扫叶”,时而又如“春雨绵绵”。



    苏荷二人怔怔地呆在原地,看得入神。



    老少二人拆了五六十招,才收手。那老人突然跑过来。开口问道:“小子,都看完了。”



    苏荷很老实地点了点头。



    老人一把搂过苏荷,把手里的芦苇递给苏荷,嬉笑道:“过去打赢我徒弟,要是打不赢你俩就都别走了。你留下来给我递芦苇,那丫头给我徒弟递桃树枝。先说好了,我可不管饭,饿死了活该。”



    李婉提起画戟,向上一抬,抵在那老人身后。



    那老人大笑三声,身形如同鬼魅,飘忽不定。他快速的闪出身来,躲开身后的戟尖。



    老人飞速夺过苏荷手中的芦苇杆,只见他手中的芦苇杆如爬动的青蛇一般,左曲右摆,然后突然刺出,好似灵蛇吐信,巨大的力道压迫过来,直接将李婉手中的画戟打落。



    老人开口道:“女娃娃,你可不是我的对手。不想死的话就别乱动。”



    只一招过后。李婉就明白了二人修为上的差距,她只好收手,不做反抗。



    “你。”老人抬起手,再把手中的芦苇递给苏荷,“快去。”



    苏荷无奈之下,只好硬着头皮走过去。



    那少年看着走过来的苏荷,苦笑道:“兄弟不要在意,我这个师父性情古怪得很,但心地不坏。你先同我比试一下,稍后我再劝他放你们二位离开。”



    苏荷说道:“我只会一些粗浅的三脚猫功夫,都是以前趴在墙头偷看来的。这比试剑招,我实在是不行。”



    “无妨,行或不行,比试过才知道。接招。”



    那少年猛扑过来,手中桃枝突刺而出,直奔苏荷面门。



    苏荷灵巧避过,抬手反击。手中芦苇与在老人手中一样,好似灵蛇灵巧无比。



    两人有来有回,拆了三十来招。苏荷突然反应不急。少年手中的桃枝轻点,打在苏荷肩头。



    “你输了。”少年收起手中桃枝,开口道。



    苏荷此时才反应过来。自己竟在不知不觉之间与那同龄的少年拆了三十多招。



    老人扑腾过来,双手拍在那赤身少年肩头,急切地问道:“拆了多少招?”



    少年答道:“三十六招。”



    老人又问道:“方才他二人到这之后,我俩一共拆了多少招?”



    少年答道:“整六十招。”



    老人气得直摇头,“他的天赋还不及你。这小子不是做剑仙的材料,不行,不行。那个姓乔的小子,真是好苗子,没能留住他实在可惜。”



    “姓乔的小子?”苏荷心中暗想,“他说的该不会是乔夕吧。”



    苏荷连忙开口问道:“前辈,那姓乔的小子是不是这么高,长得很白净漂亮。”



    那老人听了苏荷的描述,眼中闪着金光,飞一样的扑过来,大声问道:“你认得他,你知道他去哪了吗?”



    苏荷道:“嗯,我们是邻居,但是我也不晓得他去了哪里。”



    “可惜了,可惜了。”老人怅然若失,无精打采地向着草屋里走去。



    苏荷转身对着少年问道:“我从未练习过剑招,却能和你拆上整整三十六招,这是为何?”



    未等少年开口,李婉就先一步说道:“这里有那疯老头部下的阵法,应该是一座传功阵。”



    “传功阵?”



    那少年朝着苏荷走过来,点头答道:“没错,我师父在此设下了传功阵,入阵者,只要见过我们师徒对练剑式,就能清楚地记下一些剑招来。”



    “那个住在白森镇里姓乔的孩子,去年他在镇子外的溪边玩耍时,正好遇到了我和师父在阵中拆招。我俩整整对练了八十多招,那孩子居然一招不落地全部记下来了。”



    “当时,我师父就想收他为徒,但那孩子却不知是用了什么奇怪的遁术,居然从我师父的手中逃了出去。我俩一路追赶他到了一处院子,推门进去之后,就到了这里。”



    “我师父说这里是处圣居,进来了就难出去了。他一直想再收一个天赋异禀的徒弟,见到你们进来了,就像试一试你的天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