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之如来密码
字体: 16 + -

第十八回 元始天尊无私情

    却说,当年元始天尊将小农子等送回家乡。可没过十年,几个孩子竟找到鹤鸣山上,住了些日子后就再也不想走了。元始天尊一来确实打心底里喜爱他们,又想到,几个孩子无父无母,无家可归。若再任由他们四处流浪,也着实于心难安。于是,同两个兄弟商量后,便将他们收留了下来,认他们做了自己的徒弟。



    元始天尊给小福取了新名字,唤做伏羲。女娃则换了个同音的“娲”字。至于小农子,这小子医术通神,便称他为神农。



    三人跟着师父修行了数十年,成仙后大弟子伏羲不改勤奋好学的本质,在两位师长的研究基础上,独觅蹊径。设计出一幅阴阳五行八卦图。这幅图分阴阳,列八卦,类万物之情,生动直观地表明了天地循环变化与相生相克的原理,为道学又开辟了一块极其广阔的领域。因此,伏羲极得元始天尊与灵宝天尊赏识。自鹤鸣山成了道家圣地,二人便将一切事务全权交与伏羲掌管,从不加半点干涉。



    元始天尊的另两个徒弟女娲与神农,却对本门之事漠不关心。



    天地初分之时,重浊下降,轻清上腾。因有风云雷电伴随而生,重浊之物下降得不可能平坦均匀,于是地面上生成江河湖海、高山大川等各种形态。同样,上腾时升起的虽都是清细之物,但天上东一个窟窿、西一个洞 眼也着实留了不少。因女娲看着碍眼,便弄到老大一堆石头挑选琢磨,四处修补天上的漏洞,一天到晚根本抓不着影。



    最小的徒弟神农,则醉心于尝草辨味,治病救人,整天对些树皮草根之类的东西爱不释手。元始天尊御徒甚宽,见他们无心道学也不勉强,毕竟干的都是正经事,遂任其自为。



    而这三个弟子中,神农对太上老君影响可谓至深至远。当年元始天尊挨了释家莫尼一脚后,太上老君束手无策。可在神农的医治下,没出俩月就能行动如常。这在太上老君的心里留下了极大的阴影。此后,神农的医术愈发精湛,听说哪里有的疑难杂症,不远万里也要跑去一探究竟。而且结果总是能妙手回春,药到病除。



    有时太上老君将一个暗地里钻研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问题弄清楚后,装做不经意的样子拿到神农面前,准备听听他的想法。可往往都被会告知,五岁时便已经得到妥善解决。



    太上老君既想与他共同探讨,可又总是放不下面子,羞于启齿。郁闷了好长一段时日后,突然发现烧铅炼汞,制造丹药等事挺对脾气。于是抛弃了先前学习医术,将些瓶瓶罐罐摆满堂屋。



    有时为了炼丹熬药,在火炉旁撅着屁股观察变化,一看就是一整天,竟到了痴迷忘我的程度。以至于两位师兄创编道学理论这么大的事,他都无心参与进来。



    可太上老君不肯以天尊自称,让外人看来总有些游离于道家之外的感觉。为了彻底解决太上老君身份的难题,元始天尊又经多日思索,终于又想出了个新办法。他决定将道家学说中,养心炼气、吐清纳浊等自身修行方式称为内丹。太上老君炼制的药丸子称为外丹,做为道家的另外一种修行方式。反正道学理论是自己家的东西,如何分类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灵宝天尊听说后,却顾虑道:“三弟炼制金丹时日已久,却始终全无建树。师兄将他强行归并于我教之内,只怕难以服众,有徇私情之嫌哪。”



    元始天尊笑道:“不然。三弟一直坚称,他的金丹可生死人、肉白骨,甚至让服用者免却种种的修行障碍,直接成就仙身,意义岂同凡响?这是其一。其二,这种丹药一旦炼成,不但是道家理论的重要完善,亦填补了道家学说在实用领域里的一项空白。将他归并于道家之列,又岂是完全出于私情?”灵宝天尊听罢,深服其言。



    理顺了一干琐事后,元始天尊将伏羲招至座下,指示他在今后的日子,着手于道家理论的推广与传播。他与灵宝天尊继续闭门治学,再不见外来的访客。



    



    且说,神农做的事与太上老君多有相通之处,二人很是有共同语言。神农闲暇时便会去太上老君那坐上一会儿,做些学术上的探讨,聊些体己的话。



    太上老君与神农闲聊时,曾经讲到:“我说农大侄子,要说起来,咱爷俩一个配药,一个炼药。但不是我故意贬低于你,你那些小打小闹,弄得好时,短期内或可成点小名,获些小利。弄得不好,到头来两手空空,白忙一场都难说。”



    神农听了,不解道:“我干得好好的,师叔何出此言哪?”



    太上老君道:“你仔细想啊,我的金丹一旦炼成,人人都变成了神仙,你的药再好用,不都成了废材么?”



    神农听过这话,回去后一琢磨,发觉师叔他老人家这话不是没道理,倘若人人都成了神仙,哪还会有生病的,谁还用我的草药?可转念又一想,自己穷无数心力研究动植物的医药特性,如今才有些小成,难道就让它半途而废么?



    苦思数月,忽有所悟。



    一日,来到太上老君住处,请安已毕,神农道:“小侄有一事不明,特来与师叔共同探讨。”



    太上老君对这个师侄表面上不冷不热,在心里面却是由衷喜爱。私下里曾数次明提暗示他和自己一起干,怎奈神农舍不下他的那一摊子,最后总是不了了之。见他主动来向自己请教,太上老君很是高兴。给他让了个坐后,和颜道:“师侄有事,但说无妨。”



    神农谢了座,吐掉嘴里嚼着的一团草药,擦了把舌头道:“师叔啊,小侄此次前来,是想向您打听件事。”



    太上老君端起茶碗,将左右屏退,向神农抬了抬手,示意他先潄潄口。



    神农捏着茶碗转两圈,咽了口唾沫道:“无妨,小侄早就习惯了。”小心翼翼的问道:“呃,小侄此次前来,是想打听一下,不知师叔那仙丹何时才能烧得成功?”



    太上老君听了,脸色微变。不悦道:“你问这个是什么意思?”



    神农忙道:“小侄并无他意,只想对金丹炼制的进展做些了解。您老要是不方便说……”



    太上老君这才缓颜道:“哦——”心中暗想:他既然是想对炼丹做些了解,看来合作的事有门儿。



    端起茶杯轻轻泯了一小口,这才慢声道:“既是这样,我便仔细同你讲讲。这个——首先呢,你要知道,炼制仙丹乃是一门极精深的学问,绝非你成天往嘴里塞的树根草叶子可比。那玩意随手一拔一大把。就算偶尔辨识出些能用的,又何足珍贵。”



    神农陪笑道:“师叔说得是。”



    太上老君微微点头,接着说道:“而炼制仙丹则完全不同了,所用原料,光是挑选粹取就需要下一番狠功夫,再经过反复配比试验,最后用三昧真火缓慢熬制锻炼。加上火候的掌握、温度的控制、时候的长短等等,哪一件不是精细活……”



    神农笑着打断道:“那个……我只是想问问,师叔目前的进展如何。”



    太上老君想了想道:“你要问进展么,倘若各种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一天就能成功。不过这其中总是有若干问题需要解决,所以很难都一步到位。”



    见神农搔着脑袋不知所云,太上老君只得摊牌道:“这么说吧,要是不顺利的话,反复炼上千百年也是有的。”



    神农忙又追问道:“一直以来,可还顺利?”



    太上老君摇头道:“这还用说,自然是不太顺利,否则……”



    神农道:“也就是说,有可能还得做上千余年了?”



    太上老君轻轻叹了口气,道:“当然了,象这种极品金丹的炼制,我是不倾向于一日就能做得成的。慢慢来,一次次的失败也是享受嘛。呵呵呵呵。”



    神农忽地一拍大腿,蹦起身子道:“着啊!您老人家炼药成功的日子遥遥无期。这期间的凡人却等不得,该生病的还得生病,而生了病后就得吃药。那我做的怎么能说没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