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风晋语
字体: 16 + -

第41章 平寇老周

    山风无迹,白云苍狗。

    “风哥儿,世界上真的有神仙吗?”吴桐牵着马走在前面,问杨风道。

    两人离开金龙峡后直接前往平寇县,现在已经能看到平寇县城门。平寇县已是云州地界,再往西北行六十里就到云州城了。

    “子不语怪力乱神!”杨风坐在马上,也是不断地胡思乱想。以前他光是得到前人遗泽,推测过世上可能有长生之术。今天见到张果这个活神仙,也刷新了他的认知。

    “不对,肯定有我不知道的内幕,哪有这样的神仙?可是他那卜数也太强了吧,什么都猜得到。可惜《太平经》中没有卜卦的法门,呵呵”

    于吉没有占卜算卦的本事,不会趋吉避凶,怪不得会被小霸王砍掉脑袋。杨风狠狠地鄙视了一波《太平经》的作者于吉。

    “如果张果是汉朝时得道,那么之前为何无他记载,他反而活跃在一百多年后?此事着实蹊跷!”杨风觉得张果一定有事情瞒着他。

    “风哥儿,城门口到了,咱们进城吧!”吴桐拉着马,交钱过了城门。平寇县不算小,它和云内县都属云州南部县治。

    “这里应该有不少好吃的,我去四处转转,你先去前面那家客栈投宿吧!”杨风下马后,对吴桐说道:“咱们在对面那条街的路口汇合。”

    他撇下吴桐,一个人往集市上走。走了一圈下来,杨风发现路边确实有不少小吃,但却没有什么是他特别想吃的,走了一圈也就意兴阑珊了。

    正当杨风准备返回路口与吴桐汇合,忽听得身后风声作响,有一物砸来。他忙低头避过,仔细一看却是个带馅馒头。

    “谁这么没有公德心,到处乱扔东西?”杨风回过身来怒喊道。要不是他反应快,刚才就被爆头了。

    他回到面摊前,指着一个大汉道:“是不是你扔的,你家有钱咋的,有钱就可以乱扔馒头吗?”

    那大汉被苦主找上门,一时间手足无措,脸色通红。“你凭什么说是我扔的?”那汉子咬牙硬撑道。

    杨风一听他还想抵赖,顿时怒气上升道:“这儿就你一家卖面的,你还想赖给别人不成?”杨风把那个馒头拍到那摊位上,“睁大你的眼睛好好瞧瞧,是不是你家的馒头!”

    “哪家的娃娃,来我这里生事,他家主人还不快领走!”见抵赖不过,那汉子决定耍横。

    “发面王,叫你不好好学手艺,现在被人找麻烦,还想耍赖啊?”周围的摊主纷纷嘲笑他。

    “你们怎么凭空污人清白,学艺不精又怎么了,小娃娃的事能算麻烦吗?”他涨红了脸,额头上青筋暴出,争辩道。

    “切,得了吧!你连个面都和不好,学人家甩什么馒头!”

    杨风听到有内情,就问那人道:“他学的什么?”

    那人搓了搓自己的袖子,大量了杨风一眼,看他穿着不俗,不像一般人家,以为是城中哪个大户人家子弟,就恭敬道:“回小公子的话,城东有个面点师傅特别厉害,做出来的馒头,连云州城都有人专门过来吃。他有一手甩馒头的技术,在蒸笼上这么一转,馒头形不变,位置也不变,但是蒸出来的馒头面筋而酥,馅香而滑,堪称一绝啊!”

    “这样么,我到要去尝试一下。敢问这位大哥,他在城东哪处?”

    他受宠若惊道:“大哥不敢当,那人挨着城门住,北边第二条巷子左手第三家便是。”

    杨风谢过那人,捡起桌子上的馒头,扔向那个发面王,糊了他一脸,笑嘻嘻地跑了。

    “风哥儿,这里可有什么好吃的?”在路口,杨风被从客栈过来的吴桐拦住。吴桐此刻浑身冒汗,看起来像是跑着过来的。

    “没有没有,这里全是些忽悠人的东西,想吃好的得跟我来。”杨风指着路,带着吴桐往城东走。平寇县的人口不多,街上人烟稀少,商铺凋零。

    “这种鬼地方,真有好吃的?”吴桐指着这几乎空无一人的街道。他脸上充满疑惑,不耐烦道:“风哥儿你不会是没走够山路,溜我玩呢吧?”

    “我也不太清楚,只是听那贩子说的神奇,便过来看看,说不定能给咱们一个惊喜。”杨风尴尬道。平寇县这种边境城市,民生凋敝也是可以想到的。两个人一路拌嘴,来到了城东巷子处。

    “咦!你看这儿~”杨风指着那边一个巷子道。那个巷子里竟然有一家门前挤满了人,“附近的人怎么都到那里去了?”吴桐问道。

    “应该是高人在现场表演吧,我们过去一看便知。”前面人数众多,完全无法挤进去。“三哥,让我上去,我看不着!”杨风拉着吴桐的手道。

    “风哥儿,没什么好看的,我以我的人格保证!”吴桐信誓旦旦道。

    “哼哼,鬼才相信你的人格咧!”杨风眼神一凌,果断把催眠术使出,吴桐乖乖低下脑袋,让他骑到脖子上。

    等到了上面,杨风才看见门店里有一个人在表演转蒸笼。蒸笼直径大约两尺,上下共五层,搭在那人手上滴溜溜转,笼盖上还冒着白白的热气。

    “秀儿,是你吗?”杨风原本听人这么说,还颇有不信。如今见了,只顾拍手喝彩。

    那人停下手中的花活,把蒸笼放在店桌上,道:“承蒙各位父老乡亲的抬爱,本店生意日日火爆。但是毕竟人力有穷而人欲无穷,因此本店面点,每人限购一个,先到先得啦!”

    “哗啦啦…”,店门前的人都往前挤。“王大爷,你踩我脚了!”“李叔,你别扯我袖子啊!”,“后面的谁啊,把我的袍子都拽开了!”。居民疯狂的抢购把杨风和吴桐看得目瞪口呆。等轮到他俩的时候,那师傅已经准备收摊了。吴桐岂能吃亏,支着那师傅的的帘子,不让他放下来。

    “兀那汉子,你支我窗子作甚,本店要打烊了,要买明儿个请早!”那师傅不满的看着吴桐,从角落里操起一根擀面杖,就准备砸他。

    “大叔,且慢!”杨风在柜台下大声叫道:“我们是远道而来,还请大叔行个方便,还请大叔……”

    “哪来的娃娃,快闪一边去,我要打烊了!”那师傅不等杨风话说完,就打断了他。眼看着那根擀面杖就要砸到吴桐手上,杨风的眼神一下直勾勾盯住面点师傅,空气突然变得安静。

    “哎呀,大水冲了龙王庙,两位尊贵的客人快请进来!”那师傅的变脸速度堪称一绝,他把店门都打开了,让闭眼放手的吴桐吃了一惊。

    “里面请!”他一抖自己的袖子,率先迎着杨风往里走,杨风大摇大摆的跟在他后面,吴桐则一脸懵逼的跟在杨风身后。

    吴桐虽然多次中招,但还是第一次见杨风在别人身上使用催眠术,这才知道了杨风的手段。

    他给杨风找地方坐下,脸上笑容满满,问道:“鄙人周大生,还未请教公子大名?”

    “我叫杨风,这次慕名而来,只希望能品尝周先生的大作。”

    “杨公子,不是我推脱,那个转笼,太耗体力。每天做五次,已经是我的极限了,实在是不可能再做下去了!”周大生苦笑道。

    “这样啊!”杨风脸上大失所望,那自己岂不是白在这里等半个时辰了?“可我们明天就要离开了,如此与先生岂不是失之交臂,徒留遗憾呐!”

    “无妨,我明日卯时一刻开灶,给公子留一笼,保管叫公子满意。不知先生喜欢什么口味?”

    “不知道你这里有什么口味?”杨风反问。

    “红糖,黄糖,红豆沙,绿豆沙,山猪肉,野猪肉,黄牛肉,水牛肉,野菜香菇獐子肉,另外还有玉尖面。”

    “各式来两样行不?”杨风听着报菜名咽了口口水道。

    “没问题,我的馒头是快销货,不愁进材料,也不愁卖不出去”周先生摆摆手,表示这些都是小case。

    “先生既有此手艺,为何不到大城里去开一座饭馆,反而在此小城蜗居?”吴桐一旁不解道。

    “呃……”,周大生脸一红,半天才嗫嚅道:“我只会做面点。”

    虽然周大生做的面点非常受欢迎,但是量不多,开饭馆反而是赚不了钱的。

    杨风道:“原来如此,那我就教你一招,也不算白吃你一笼包子。”

    “包子?”周生生疑道,“不过确实叫起来比馒头顺口,以后我这就叫周生生包子铺吧!”

    “你把纸笔拿过来,我给你把方法记下。”

    周生生依言照做,拿到纸笔后,杨风捏着毛笔歪歪扭扭的写下浑源凉粉的配方。看着两人捂着嘴偷笑,杨风也不介意,他又没有练过毛笔字,写的丑也没办法。

    “喏,材料都很常见,先去试做一份吧,我们俩个也饿了。”杨风把凉粉配方给了周生生,随后闭眼休息。

    周生生找齐配料,熬制出糊糊来,又放到井里去冰,很快就制成了凉粉。撒好调料,端了两碗出来。

    杨风尝了一口,说道:“辣味不够正宗,芥末也就将就。有机会搞一些辣椒才是正途。你家酿的陈醋不错,配些瓜丝,黄豆,芝麻,总的来说,味道还行。”

    “周先生,请再给我一碗。”吴桐早就饿了,三下五除二就拨拉了一碗凉粉,把空碗放到周生生手上。

    吃饱后,杨风拉着吴桐告辞,约定好明日早晨过来取包子,便回客栈休息。

    第二天早晨,杨风和吴桐来到周生生包子铺。一如昨日,他家门口挤满了人。吴桐道:“我得乖乖,就老周这个生意火爆程度,就算在大兴城都混得开啊!”

    等前方人群散去,杨风二人来到周生生铺子里。周生生从灶边取出一笼包子,放在桌子上。他把笼屉打开后,里面摆着各种口味的包子。

    “老周啊,你这造型有点少,所有的包子都一个样啊。”吴桐边吃包子,边点评道。他又从柜上端了一碗凉粉,就着吃。

    “吃几个包子,也堵不住你的嘴!”杨风吃了一个玉尖面,嘴里含糊不清。“周先生,这个玉尖面是什么名堂?”

    “这是本朝开皇御用面点,里面的馅是用熊掌和鹿肉制成的。几天前,大王村的几个猎户进山猎了一头熊,用熊肉来和我换包子,所以能做成这玉尖面。”

    吴桐赶紧又往嘴里塞了一个包子,“原来是熊掌鹿脯制成,快不得如此香软滑腻。帝王般的享受,呵呵,今天我也在周先生这里体验到了。”

    杨风又吃了几个包子,这才舒服的吐了口气道:“周先生你做的面点实在是好吃,不如在晋阳城也开一家分店吧。”

    周生生笑着打了个哈哈道:“不是我不愿意开分店,实在是找不到人。这门功夫必须从小练起,练出臂力和平衡感才能转笼,否则咱那面点也就流于俗套了。”

    吃完凉粉,把剩余的包子打包,杨风告别了周生生,离开了平寇县。云州之行,终至尾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