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风晋语
字体: 16 + -

第40章 麻烦上门

    仙道渺渺,玄道茫茫。

    杨风和女道童错肩而行,宫中大殿一一尽收眼底。观中同时供奉着老子,释尊和孔子。

    此刻玄空阁就已出现三教合一之景?杨风暗暗称奇,水火不容的三派大佬同时位于一个大殿内,一起接受香火的供奉,确实不简单。

    “小仙姑,你家为何要供奉孔子和如来呢?”吴桐挠破头都没想明白。

    “正所谓红莲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来是一家。这祖师爷的愿想就是促成三教合一呀!”那女道童和吴桐说道。

    “嚯,好大的口气!你家祖师爷是何谁?”

    道宫不大,三人已经进了偏殿静室内。殿内放着三个蒲团,蒲团中间坐着一个道人,他背朝殿门,身披八卦袍,头戴葛巾,能从身形上看出是个上了岁数的人。

    “杨小友,你来了。”

    杨风听到这声音平平淡淡,好似路边老人唠家常一般,便回道:“我来了。”一样的平平淡淡,毫无感情色彩。

    “你为什么要来?你不该来这里。”

    “你请我来。我为什么不来?”

    “说的也是,该来的总是要来,早来晚来也没什么区别。”

    “赶早不如赶巧,既然道长所邀,必有所赐。”杨风一边和他打着机锋,一边猜测这人到底是谁,怎么好像知道好多事的样子。

    “所赐不敢当”老道把盘着的腿放开,一下子站立转身看向杨风。他打量了一会儿杨风,“妙妙妙”,他拍手三次,每拍一次,就道一声妙,如此连道三声。

    “何妙之有?”杨风眯起了眼睛。

    “道非同道,名非同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道看着杨风笑嘻嘻的,他这次的话音中明显带着兴奋。

    杨风后退了两步,离那个小的满脸褶子的老道远点。“敢问道长名讳?”杨风不再试探。

    “老道俗名张果。”老道也不避讳,大方透露名字。

    “道长为何在此处落脚?”杨风心中一惊。

    “北天师道式微,帮他们撑撑场子,故客居于此。”张果抚掌而笑。“杨小友,你可知为何世人屡屡寻仙问道?”

    “一为长生,二为逍遥?”杨风试着回答。

    “不错,那你可知,为何我教逐渐式微?”张果笑着继续问道。

    “不知,也不欲知。”杨风不想牵扯进道教的争斗里来,直接把话聊死。

    “呃……”张果被杨风一句话噎住,差点憋出毛病来。“北魏孝文年间,天师道寇谦之的弟子在此处建立玄空阁,作静浮天宫。可惜他的弟子不争气,败落至此。”张果是何等人物,岂能任杨风一句话摆布。“他们学艺不精,技不如人,也没什么可抱怨的,但我却不能任由北方道教道统如此沉沦,你可愿助我一辈之力?”

    杨风手指头把玩着一根头发,慢悠悠说道:“关我屁事?”

    张果也不生气,只是说道:“你既然已学习太平青领书,自然是天师道传人,合该为他们讨回公道才是。”

    杨风嘴上不置可否,心中却掀起了惊涛骇浪。“他如何知道太平经在我手上,毕竟我只学过一招催眠术而已,难道他也是个可以未卜先知的高手?”杨风知道他不到一岁的时候,李芸曾经去过净名寺问过签而在的住持通幽和栖霞寺住持玄琬,都是能算出杨风存在的高手。

    张果又说道:“天下玄门,皆出黄老,我在此日久,已尽同道之情,现在是时候离开了。青儿,把阁上那本书给杨小友。”

    “是,师父。”

    原来她叫青儿,倒是个好名字。杨风心中暗道,也不知道她跟了这个老妖怪多久了。

    青儿从三教店取出一本书,递给杨风。书籍古朴无华,看起来就像年代久远的物事。

    杨风接过书,定睛一看,书上写着‘图录真经’四个大字。“什么意思?”他问张果道。

    “你学承黄老,自然可入天师道,重兴我道门基业。”

    “嘿嘿。”杨风冷笑一声道:“我生来自由,平日里无拘无束,何等自在,为何要入你那什么劳什子道!”

    “你不入道,怎么自由,如何自在?”张果反问。

    “我就是道,道就是我,身在其中,何须外悟!”杨风针尖对麦芒。

    “呵呵!”张果笑道:“我学道八百余载,方有此成就。你小小年纪,焉敢放此厥词。”

    杨风把手中经书往地上一扔,道声告辞,拉着吴桐就要出静室。

    “小友且慢,前路难行,我们一道下山吧!”张果见到杨风轻侮,也不以为意,反邀同行。

    杨风正要推辞,张果已和青儿紧随其后。杨风无奈,路不是他开的,他也无法拒绝人家在后面走。

    路走不到一里,吴桐心道:“这道人吹他修道八百年,实在难以令人置信,我且试他一试。”

    “道长既然修炼有成,不防猜猜我这里装的可是何物?”吴桐把马背上的一个包袱取下,举在身前,看向张果的眼神中充满了挑衅之意。

    张果手不掐,眼不瞧,口中道:“一条金龙柱上缠,两颗黄梨味作甘。自言本是从麦出,巧妇得之拈为甜。”说完瞧了一眼吴桐:“此新奇物事也,想必是杨小友所作,棍上裹糖,香甜可口。”

    吴桐不信邪,又取出两个水囊道:“请道长试言此中详实。”

    “嗤~”青儿轻笑道:“水囊里不就是水喽,难不成装的是马尿吗?”吴桐脸皮厚,犟嘴道:“你怎知不是驴尿,狗尿?”青儿红着脸呸了一声,道:“你这人好生不要脸,一路上尽是饮尿而来!”

    杨风在一旁哭笑不得,这不是把他也带上了吗?

    张果顺了顺自己的长胡子,笑着道:“冰凉透骨,解渴救暑,一囊甘甜,一囊味苦。”

    吴桐打开自己的水囊,往嘴里灌了一口,接着,哇的吐了个干净。“怎么会这样。”他喃喃道。他水囊里的水,又咸又苦,想海水一样,根本无法下咽。

    青儿看着吴桐的衰样笑着说道:“你们是不是在山中凉亭边的两口井中打的水?那里唤作苦甜泉,两泉相隔仅三尺,一苦一甜。”

    吴桐这才相信张果的本事。他从包袱中取出一根棒棒糖,塞给青儿,悄悄问道:“你师父说他活了八百岁,真的假的?”

    青儿打开糖纸,舔了一口,说道:“我自幼跟随师父,今年才八岁,哪里知道师父的寿数?不过我师父神通广大,学究天人,或可长生,也未可知。”

    吴桐眼馋长生之术,问道:“你跟你师父这么久,学到什么本事没有啊?”

    青儿吃着糖,口中含糊不清道:“师父说我资质愚钝,不肯以高深道术相授,只说此生红尘中自有富贵。”

    吴桐不死心,还想套些话,杨风却瞪了他一眼。居然敢拿他的棒棒糖去哄小姑娘,实在太过分了。四人结伴下山,出了金龙峡,张果和杨风说道:“杨小友,老道年岁已高,经不得颠簸,要回晋南修行,就不和你一块北上了,咱们就此别过。北方的同道可就靠你照拂了!”说罢哈哈大笑而去。

    杨风心里直嘀咕,这龙行虎步的模样,怎么也不像一个年岁已高的老头。

    方才他在玄空阁得到图录真经后,悄悄地从上面吸寇谦之的灵魂碎片。难道是被张果发现了,所以就以此相挟,这种和菩萨同等级的大佬他可不想招惹啊。

    按下心中的疑惑,杨风和吴桐绕出山口,赶往平寇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