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奉祠
字体: 16 + -

第177章 商路劫持

    对于蒙古部落情况,郭京提前进行收集,十几个部落之间,矛盾重重,各成势力,某些部落遇到河水肥美的地域,能够吸引来大量人员居住,逐步扩大。

    马匹与人员的扩大,就会增加人性的野心,开始疆土的拓宽。

    与中原三国不同,蒙古部落之间的争斗比较短暂,往往通过一二场规模战争结束,被打败的部落要不重新休身养息,要不就投靠到另一部落。

    小部落扩大成大部落,有基于资源扩大,也有基本人力联合。

    人性的贪婪与欲望令整个草原,时不时会发生大大小小的很多争斗,为了肥美的河水,为牛羊,为了女人,为了仇恨。

    北方金国害怕蒙古部落的壮大,一定出现某个部落做大,就会采取传统办法,联合其它部落,或压制,或举兵征讨,其中策略简单却总能见效。

    某个事件成为突破点,以此打破蒙古部落不敢侵入夏国,挑战处于落日的夏王朝,成为郭京想要的最好捷径。

    不要相信蒙古部落因为惧怕金人,对夏国的统治始终畏惧,人的大胆与勇敢,往往会爆发出惊人的表现。

    这个充满野蛮与自信的蒙古族,实际上,在智慧上是无法与中原三国比较的,但野蛮与文明的较量,并非总是文明战胜野蛮的,总会出现某些不可意料的事件。

    为了令锦衣营的行动变得明正严顺,自然也要打着西辽旗号,占据西北方向,等待挑衅事件的发酵。

    夏国与蒙古部落会有一条重要商路,双方商业往来实际比较原始,并未形成有制度管事的榷场方式,以往货品运输,多数通过大量马匹运输或骆驼,在商议好的某个部落进行交易。

    牵扯在利益是双方矛盾的最大冲突点,郭京在行动前,已经想好,如何对两处商业点,进行抢劫。

    为了保证整个行动,不会牵扯到灵州,除年轻力壮人员外,其余人员都要杀人灭口。

    这是一次为完成特定目的,必须要进行的行动。

    在进行这次计划前,郭京对三千守卫军下出死命令,被俘者死,逃跑者死,报信者死。

    整个行动,哪怕出现一点漏洞,都可能会造成对罗家的巨大影响,间接会令金人怀疑,所谓西辽拥有火器之说,原来是罗家所为。

    这次行动,罗术只把结果告诉他,具体执行办法,郭京去想。

    他也不想见到杀戮,实际上,这个指示发出,想要达到完美的结局,似乎没有第二条出路。

    这也是罗术从现代商业社会学到的本事,结果是重要的,至于过程如何惨烈,如何无辜,如何分清是非,善良与邪恶,这个只有啃吃历史书本的人才会在意。

    驸马罗术在信件里,告诉郭京,这是一场关系灵州与整个罗氏产业的大战,不允许有任何错误,哪怕出现也要地弥补,否则,面对的可能就是整个灵州的消失。

    很多事情,如同蚁穴溃堤,看似小事,绝大多数会成为大灾祸降临的起点,罗术不允许出现,但他也没说,一定要进行大肆杀戮。

    这是每个愚蠢的领导人都学会的才能一样,要结果,另告诉过程。

    郭京不是新兵,在权力之间,很清楚这意味的是什么,整个行动在他看来,虽然万无一失,也绝对不允许会出现意外。

    位于扎西与格东的两个商业点,分布有大量商业人员,运输通道也四通八达,重要的是要哪个重要部落,成为夏国以后数年的敌人。

    克烈部始终是其中最大的部落之一,与金国有很大利益关联,想让这个部落以某种商业理由攻打夏国,是不现实的,反而会他们产生疑心。

    反而,那些看起来很弱点部落,往往被忽略,实际上具备成为夏国对手的实力,这才是郭京带给夏国的麻烦者。

    当然,在制造掠夺过程中,所收获的大量人员会被送往西辽,也不怕途中逃跑者知道,跑去报信给金国。

    让金得知,西辽有一只拥有强大火器的神秘部队,也令所有西辽属国害怕,背弃离心,就有可能遭到这只神秘军队打击。

    当郭京提出,要把得到的大量货品与美女带回灵州,都被罗术坚决拒绝,全部送去西辽,哪怕是在西辽境内,绝对不能留下一点话柄,让人知道,这只神秘军队与灵州有关。

    对扎西与格东的袭击,是在白天进行,穿着西辽部落的锦衣营人员,很快把大量商品与美女装入牛马车里,送往中途遥远的西辽边境。

    剩下的二千多锦衣营在检查未有人员失踪与大量伤亡后,潜入周边树木,进行休整。

    没到三天,就收到来自夏国兴庆的密报,夏国边境商点,遭到来自西辽的火器营的袭击,大量人员伤亡,不少夏国人也失踪,无数的珠宝与牛马消失。

    先是引起蒙古部落的怀疑,接着人们发现,留下的大量夏人迹象,可有人看到,那些攻击的士兵,都穿着西辽人的衣服。

    整个事件,起起伏伏,令人不解,可在选择要打击西辽,还是夏国时,最终自然选择在弱小的夏国身上。

    “蒙古部落不能任人欺负,夏国已经商量两军的往来,为什么还要掠夺?”

    “部落有贵族被擒,下落不明?”

    “古特部大汗的女儿也被抓了,不知去向。”

    “大量盐巴也被劫持,损失惨痛。”

    一个接一个的传闻,最终把所有矛头指向夏国,蒙古各部落进行力量平衡,想要攻打强悍的夏国,面对鹞子军的铁骑,谁有多大的胜算?

    “他们敢白天,我们就搞夜袭。”

    “马上召集各部落会议,商量对策。”

    “没用,部落都想着自己的事,能不惹谁就躲着,有多少人会参加?”

    谣言四起,最终会选择方向。

    很快,夏国边境出现小规模的战争,都是蒙古一些小部落发动,实际上,背后有大部落支持,他们要对扎西与格东的袭击,进行认真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