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小爵爷
字体: 16 + -

第12章 年终总结

    吃完了午饭,杨赢又回到了别院,翻了翻管事递上来的账册,就是流水账,出多少,入多少,大都是文字记述,看得人头大,这要是把它弄明白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看来四脚帐法得提前弄出来了。正好还有两天时间好在年终大会的时候教给这些个掌柜管事们。看了看账册,杨赢就让管事的带着自己去粮仓看看。

    现在的粮仓是地下粮仓。仓型是口大底小,深5米左右,仓身的结构非常讲究,土坑挖好后,先用柴火将四壁烧烤,以干燥土壁,然后再铺上草束、木板、苇席、谷糠等多种隔热防潮材料,以确保储粮安全;一共有十几个地下粮仓。仓里主要都是今年新收上来的租子,陈粮在秋收之前就都卖给了粮商。陈粮都是给城里人吃的,向杨赢这样的地主和百姓吃的都是新粮食。粮仓里最多的还是小麦,毕竟关中以小麦为主,还有就是谷子(小米)糜子(黄米)还有各种豆子。像黄豆,绿豆都已经被运回长安了,用来生豆芽和做菜了。

    在别院里转了一圈,杨赢就觉得这里的房子太破旧了,这里的房屋建筑还是它的原主人在隋朝时候建的,都过了几十年了。赏给杨久利之后,他们父子又很少来,也没怎么修缮,要不是有下人在这打理,恐怕有的房子都得塌了。开春之后杨赢就决定要把这些个破屋子都拆了,重新盖房子,毕竟自己最近挣了那么多钱还没有花呢,有了钱不享受,留着干嘛!

    所有的地方都看了,太阳也偏西了,杨赢又带着下人们往回赶,这回打死也不坐车了,骑马回去。一路紧赶慢赶终于在净街鼓快有敲完的时候回了子爵府,回去让馨儿准备了洗澡水,好好的洗了一个澡,去庄子的一个来回近五十里路,弄得一身土,洗了个热水澡,才觉得浑身清爽,草草的吃了晚饭,又钻进书房,就要开年会了,自己还有好多的东西需要真理,杨赢暗想自己这个家主当的还真是累呀!

    接下来的两天里,杨赢都是在书房里度过的,连提前赶回来的管事们的请见都没见,也不知道都在忙什么。

    时间终于到了腊月二十九了,这天杨赢早早的起来,吃过早饭之后就去了客厅,叫下人召集各个管事前来开总结大会。其实不用杨赢派人去叫,各路管事早就在大厅里等着了,毕竟没有让主子等下人的道理。等到杨赢一进大厅,各个管事都纷纷起来给他行礼,杨赢才知道原以为自己起来的比较早,看到大家都等他呢,才知道自己是最晚的一个。

    杨赢回礼之后,让大家都坐下,和大家寒暄了几句,就让各个掌柜开始总结这一年中自己所管的产业的相关情况。杨赢一边听他们汇报,一边做着笔记,有不懂的地方就问,这也让这些个管事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一个家族的家主如果只关心仕途顺利与否,而不关心家族的产业,这可不是一个合格的家主应该有的表现,在这点上杨赢就比他老爹杨久利做的好多了,以前的杨久利都是不怎么管家里的产业的,可不像杨赢这么上心。

    杨赢一边听,一边记录着各个产业的情况,还有经营上的得失,等到大家都说完了,杨赢手中的册子都记录了一多半了。看大家都说完了,杨赢开始对各个产业做出新的发展规划。

    首先是在长安的产业,醉霄楼不能光经营西市,东市也要开醉霄楼的分店,不光长安要开分店,洛阳和扬州也要开,并且杭州也要开,老家益阳县就算了,毕竟那里只是个县城。所有酒楼的厨师都必须来醉霄楼这个总部学习炒菜的做法,并且所以厨子必须是自家人,这也是防止炒菜的方法外泄,就算有人能够研究出来炒菜的方法,却不可能有醉霄楼的菜式更新的快,毕竟杨赢还有好多菜谱没有拿出来呢!杂货铺还是以卖桌椅为主,同时也要把一些好的木材制作的桌椅运到外地去买,有钱人可不都在长安。至于客栈杨赢也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只能加强卫生服务,并且入住客栈就送醉霄楼九折卡一张,这也算个给客人的福利吧。

    接着就是洛阳的产业了,洛阳的两家铺子都在南市,是洛阳最好的地段了,一家醉霄楼的分店,一家粮油铺子,酒楼就不说了,粮油铺子的掌柜杨赢要求他收购一个榨油的作坊,主要研究豆油的炼制,关键是杨赢觉得用芝麻油炒菜总有一股怪味。

    再有就是老家益阳县的五个铺子了,这五个点是衣(布庄)食(酒楼)住(客栈)行(车马行)都有了,再加一个粮店,杨赢觉的把车马行放到益阳县太浪费了,建议把车马行搬到洛阳去,专做洛阳到长安两地的生意,虽然两地的主要运输是走水路,可是陆路货物运输一样的络绎不绝。这个提议得到了主管益阳县老家事物的杨健老管家的赞成,其实他以前就提议过杨久利,可是杨久利在秦王府每天提心吊胆的过日子,对这个事情就不关心,没有家主的点头老杨管家也没办法,此事就一直拖着,杨赢这一提出来正中老杨管家的下怀,他是大力赞成,并表示自己亲自去办。布庄现在光买布,杨赢建议看看能不能扩大一下,雇佣一些个裁缝做成衣卖,毕竟后世的服装业可是很赚钱的。

    最后到了江南了,扬州的郑松也是老娘陪嫁过来的下人,已经在扬州管理绸缎庄多年了,熟悉江南的事物,杨赢让他多买些茶山种植茶树,杨赢想要把炒茶弄出来,毕竟总喝茶叶末子也不是个事呀!再有就是让郑松也在扬州搜集大唐没有的作物种子,对于种子的收集杨赢是疯狂的,因为没有人比他更清楚高产作物对大唐的影响了。尤其是占城稻最早就是由商人带回来的,由于它的生长周期短,在江南种植可以收两季,如果真的能够找到它,就能大大的缓解大唐粮食缺少的问题。

    还有就是派人去登州,主要是经营海带的生意,在大唐海带居然是喂猪的,人却不吃,杨赢都不知道古代人是怎么想的。这恐怕也和海带的烹饪方法大唐人还没有掌握有关吧,不过他们不会杨赢会呀,在后世他就特别爱吃海带,而且常吃海带还能防治大脖子病。正好现在大家还不知道它的价值,自己就必须得占先才成。派出的人选就是老杨管家的二儿子,这是老头子极力推荐的。

    等到所有的事情都布置好了,杨赢又没人发了一本册子,这就是四角记账法。杨赢把它详细的编写成册,又给大家讲了一遍,还拿出了示范的账册,这样一看大家就明白了,各个管事更是对杨赢赞不绝口,都夸他是绝顶聪明的人,这种方法都想的出来。

    事情都办完了,杨赢又请大家吃了一顿饭,然后就让他们回去了。管事们的家都在长安,只是去外地工作罢了,不然一家都搬到干活的地方,主家也不放心呀!老杨管家的家人都在益阳县老家,在长安又没有别的亲人,所以就和儿子留在杨府过年,杨赢很开心,毕竟过年嘛,人多才热闹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