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小爵爷
字体: 16 + -

第11章 过年送礼

    杨赢大清早的就起来了,让李管家把准备好的东西都装上马车,一共装了十多辆车才装下,这还不包括那十头呢,因为那些猪早就被送到杨家庄子的别院去了。这些个东西都是庄子里的庄户们能用到的,比如粗麻布,庄户们现在都不富裕,就是过年都未必能够做身新衣服,好多都是穿的旧衣服,就算有新衣服也是用来压箱子底的,平时根本舍不得穿,除非碰到婚丧嫁娶,过节什么的,有的衣服恐怕都传了好几辈了,这可不是夸张,乡下人真的这么干,比如:一家的新娘嫁过门的时候穿的嫁衣是比较好的,那这套嫁衣最有可能会被好好保存,等到她的姑娘家人的时候穿,有钱的人家再给嫁衣上加点金线银线什么的,没钱的人家就这么穿也没人会说什么,还得被别人夸赞这家人会过日子。

    还有就是粗盐,那时候虽然朝廷开放全国海滩、盐井、盐湖,任民自由产销,可是老百姓不会制盐之法,很多时候使用的还是醋布和盐步,不但味道不好,而且因为里面杂质比较多,经常吃还容易得病。由于盐价比较高,所以很多穷人是买不起盐的,所以杨赢才会送给庄户们食盐。再有就是铁锅和农具了,大家一般都以为草原上的少数民族才会缺少铁锅吧,汉人怎么可能缺少呢,其实不然,经历了隋末杨广的三征高丽,到后来的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路烟尘,整个中原都被打得支离破碎,很多人都弄了个家破人亡,由于躲避战乱,很多人背井离乡,杨家庄子里的很多佃户都是外地来的流民,逃难到了长安之后,由官府安排到各个勋贵的封田来当佃户的,很多人连老婆都是官府给分配的,只要流民的男女都是单身就直接让他们结成夫妻。这也是经过隋末战乱人口大量减少之后,李唐王朝为了增加人口的一项政策。

    农具就简单了,就是后世用的曲辕犁,在初唐的时候,农民普遍用的还是直辕犁,用起来直辕犁,回转困难,耕地费力。曲辕犁将直辕改为曲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使犁架变小变轻,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牲畜,这也是杨赢要在新春大朝会的时候进献给皇帝李世民的。只不过是提前几天发给了自己的庄户而已。

    杨赢家的庄子在长安城的东面二十多里,挨着浐河,浐河也就是八水绕长安的浐水,杨家庄主要的覆盖面积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白鹿原。这里地势耕地地块大,平地多,坡度缓,土质良好,土层深厚,光照充足,粮食作物以两年三熟为主,盛产小麦,豆类,素有“蓝田粮仓”之称。

    到了庄子以后,杨赢接待了里正(村长)和村中的宿老,喝过了茶,聊了一会天,就让村民们进来了,每家每户都给主家送了礼物,本来这些个礼物是要大年初一送来的,但是杨赢得去参加大朝会,所以大家就提前送来了。也不过是一块腊肉,半筐鸡蛋,两条鱼,一篮子大枣什么的,杨赢都笑着接过,并且让下人把回礼送上,就是他带来的那些东西,还有就是各色的糕点,每家装上一篮子,带回去给小孩子吃。

    这时候早有下人把猪赶到庄子里的打谷场,在那里开始宰杀,因为只有那里地方够大,像个小广场似的。等到杨赢接待完了所以村民,时间也到了中午了,打谷场上烀肉的香气都飘到别院来了。杨赢折腾了一上午也饿了,带上李管家和下人们就往打谷场去了。杨家在别院的下人并不多,只有一个管事带了十多个仆人而已,他们主要负责打扫卫生和看管粮仓。再有就是秋天的时候收租子罢了。

    乡亲们早就到了,每人一个大碗,一双筷子,男人们蹲在外围有说有笑的看着厨师们忙碌。女人们帮着烧火,蒸馒头,烙饼。小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梭,不是还回头看看炖肉的大锅,吞咽两口口水。

    看到乡亲们兴高采烈的样子,杨赢也跟着开心,老百姓最喜欢过的日子,没有战争,没有疾病,能吃饱肚子,偶尔吃顿肉,恐怕就是这些个庄户们最大的愿望了。

    这时候肉也炖好了,于是杨赢招呼一声大家开吃,于是所有人就都围着大锅开始打菜,杨赢早就吩咐厨子给自己挑了一盆骨头,这才是杨赢的最爱,要是让乡亲们给他弄,肯定是一碗连个瘦肉丝都没有的大肥肉,那东西杨赢可无福消受,后世连五花肉都嫌肥的人,这么可能吃的下。带着瘦肉的猪骨头才是杨赢的最爱,蘸点蒜泥别提多美味了。

    一时间整个打谷场都是吃饭的吭哧吭哧声,这些贫困的庄稼汉恐怕是生下来到现在吃饭吃的最爽快的一次了,不论能吃多少都管饱。所以很多大肚汉一碗不够又来了一碗,边上的饼山和馒头山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往下降。杨赢真怕把他们撑死,因为他看到有人撑得都蹲不下啦,站起来还在吃。

    这顿饭一直吃了一个多时辰才结束,不论大人小孩都吃的肚子滚圆,撑得直哼哼。杨赢怕他们撑着,就让他们帮着收拾‘战场’,活动活动就当消化消化食了。人多就是力量大,不一会的功夫,打谷场就被清扫干净了。就算大家这么能吃,还是剩下不少的猪肉呢,杨赢就把它分给了庄户们,每家一块,也没人在乎块大块小,给了就拿,还不忘了感谢杨赢这个庄主。

    这一天杨赢是愉快的,不过看到很多庄户家都还住着茅草房,穿着破烂的衣衫,和他们消瘦的身体,尤其是小孩子们由于营养不良造成的大脑袋,大肚子。杨赢就觉得自己这个庄主有责任要带领他们走上富裕之路,不能让这些可爱的,质朴的人们在过苦日子了。套用一下后世的名言‘要想富,先修路’,从杨家庄到长安的这条破路必须得修了,杨赢是坐着马车来的,就这二十多里路,杨赢觉得自己的肠子都要颠断了。一路上坑坑洼洼的,本来木制的马车就没有减震,这一路上就像坐了过山车一样。杨赢决定了,等到春耕完了之后,没什么活了,就召集庄户们修路,人不够就去雇,反正不能每次去庄子就像受刑一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