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大唐
字体: 16 + -

第33章 新年

    过年了,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了一片喜悦之中。走到哪,都可以感受到节日所带来的欢乐气氛。整个长安都透出了浓浓的年味道。唐朝不像现代,可以看春晚,可以依靠电气化所带来的便捷,享受层出不穷的娱乐方式。唐朝,有的只是和一家人一起庆祝节日的喜悦,对来年美好的祈愿。唐朝的年是热闹的,透着浓厚的人情味。

    唐不弃今天格外的忙碌,在袁天罡的怒目下,换上一身喜庆的锦衣,梳了个总角,人看上去格外的精神。没办法,昨日宫里可是来了旨意的,命唐不弃进宫过年。

    唐小小昨日便被李靖夫妇接过府去了,好在李府过除夕。当然,这是唐小小自己的决定。在李靖夫妇半个多月的殷切关怀下,唐小小终于在心里认同了他们。

    付出总会有回报的。

    唐小小自从跟随张红拂习武以后,身体是一天天的强壮了起来,连带着胆子也大了起来,说话不再总是轻声细语的了。对唐不弃有时都敢怒言相向了。

    这当然是唐不弃乐于看到的。小姑娘要是再这么软弱下去,唐不弃怕她无法在这长安存活下去。因为从他们离开唐家堡开始,就注定了要学会坚强。

    李承乾今日起的格外的早。新年来了,他作为当朝太子,怎么不第一个向自己父皇母后请安呢?这就叫做,表率。但当李承乾从东宫赶到甘露殿时,殿里已有了个怀抱大黑笔的黄口小儿正在向高座的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行礼问安。李承乾的脸一下子就黑了,心里恶狠狠的念出了一个人的名字。

    “唐不弃!”

    李承乾第一次感受到了莫大的侮辱,他那与生俱来的骄傲受到了从未有过的践踏。

    记恨一个人,往往就是如此简单。也许被你被你记恨的人,他还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被人记恨了。唐不弃就是如此!

    紧随李承乾其后的是李泰。他那胖乎乎的身体一出现在殿门口,就被李世民所注目了。

    未语笑先迎。李世民对李泰的宠爱毫不顾忌的在众人面前表露了出来。

    接下来是李治,小屁孩还是挺记仇的。再对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行过礼后,看到唐不弃的那刻毫不客气的亮出了他的一对小虎牙。但是落在唐不弃眼中却显得不要太可爱。

    李世民的儿子女儿们陆续的来了,还有的是在母妃的陪伴下来的。一时甘露殿內,热闹非凡。当然,唐不弃也见到了几位老熟人,杨妃,长乐公主,高阳公主等等。可是,唐不弃却感受到了几股不善的目光落在了他的身上,弄的唐不弃浑身不自在。因此,唐不弃开口向李世民请求道,前去看望李渊。在得到李世民的允许后,唐不弃便飞一般的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

    在太极宫里,唐不弃陪伴了李渊整整半日,吃了两顿火锅。让李渊开心的不得了,直夸唐不弃有孝心,说的唐不弃都忍不住脸红了。李渊过完年就六十七了,已经没几年好活了。唐不弃能对他做的也就只有陪伴了,让他感受最后的亲情温暖。

    天很快的就变黑了,长安城的大街小巷两旁却逐渐站满了人,他们在等待夜幕的来临。当天空中最后的一丝光明别黑暗吞没,大明宫里便响起了厚重的鼓声,传遍了整个长安。在那鼓声中隐隐约约的可以听见“点灯”二字。

    灯火瞬间从大明宫內亮起,如同丝线般从皇宫四门传递而出,片刻间便缠绕了正个长安城。从承天门上,往朱雀街那头望去,万家灯火将整个长安照亮,犹如星河倒泻在了人间。这一夜,地与天争辉,人间如星夜璀璨夺目。

    长安城的人们都出来了,开始享受这份热闹与美丽。

    走过安乐坊,顺一手甘蔗,大嚼着向下一个坊市行去。看着身旁川流不息的人群,寻找着有没有赏心阅目的美丽风景。若是有不和心意的地方,也不要气磊,抬起脚,接着往下一个坊市去就好。只要你有足够的闲情逸致和耐心,整个长安你都可以在今夜走个遍。因为,今夜长安城是不闭市的。今夜的长安城是黑夜里的明珠,格外的璀璨夺目。

    唐不弃是没有机会享受这份美丽的,他如今正坐在玄武门里,参加着宫宴。

    不知李世民有意还是无意,将大宴群臣的地方设在了玄武门,这个留下过唐不弃父亲李建成鲜血的地方。

    唐不弃听着歌手们高唱《湛露》之歌,看着宫殿里站满了佩带着精美玉佩的官员,红色的阶梯上也是身着华丽官服接踵摩肩的大臣,还有那觥筹交错的李世民,整个脑海里却浮现了一片尸山血海的恐怖景象。

    人未尽,血已干。行千里,终需还。玄武夜升平,何人忆危难!吾本一心向太平,亦难耐追思慢慢。

    唐不弃醉了,一口又一口的饮着浑浊的酒水,笑的几近癫狂。他记得,都记得。原来以为不可能拥有的记忆,却在此刻冥冥之中获得了。我是来自现代,但我改变不了活在现在。李建成啊!我的好父亲啊!你留给我的大唐今安在!

    宴会此刻进入了高潮,在那高台之上,颉利可汗纵情起舞,跳着突厥的舞蹈。异物的风情,让整个玄武门在场的人都沸腾了。虽然,颉利可汗已经这大明宫里跳了三年了,可是从皇上都大臣依旧没有人看的厌烦。

    唐不弃只看了一眼就厌了,心也冷了。内心更不断的在质问。“我与台上的颉利可汗又有何不同,他舞在台上,我又何尝不是舞在台上呢?他舞出了大唐的骄傲,我舞出了李世民的骄傲。舞不同,却又殊途同归。”

    宴会最后在李世民那豪迈的诗声中结束。那是一首《元日》。

    高轩暧春色,邃阁媚朝光。

    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

    恭己临四极,垂衣驭八荒。

    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

    穆矣熏风茂,康哉帝道昌。

    继文遵后轨,循古鉴前王。

    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

    巨川思欲济,终以寄舟航。

    李世民的辉煌盛世还在继续,唐不弃的骄傲却在觉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