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农
字体: 16 + -

第44章 祭祀

    府里一大清早的就准备好了烤乳猪,还有一些水果,饼干之类的。

    -

    准备这些干什么?

    -

    当然是去祭祀啦!村里是有祠堂的,这个祠堂很小,而且原本叶家也不是这里的人,但自从叶茗的便宜父亲来了这后,也就跟着成了村子的一员,所以祭祀这些都是在村子里进行的。

    -

    可能是叶茗便宜父亲是个粗人,对这些根本就没什么讲究,换平常人的话都不会这样做的。

    -

    因为祭祀在古代是件非常重要,非常神圣的事情。

    -

    当太阳快到中午,府里的人和村里的人都集中在祠堂门中。

    -

    古代的祭祀是很麻烦很麻烦的,前前后后得经过二十多个步骤,但由于这儿是农村,没那么多讲究,如果是什么皇家贵族的话,一次祭祀下来人都很虚脱。

    -

    叶茗让大伙把祭品都摆好,当然,这些村民的祭品就显得很寒酸了。

    -

    下次祭祀的话自家把祭品全包了免得这么麻烦。

    -

    在村长的指挥下,众人忙活了一个多小时才祭祀完。

    -

    一般主持这些祭祀活动的都是村里年长的,声望高的人,叶茗声望是够了,但年龄还是太轻了。

    -

    在村长的一句“愿神明保佑今年风调雨顺”后,祭祀也完成了。

    -

    完成祭祀后,叶茗就让大伙开始分发猪肉,府里做的烤乳猪,色香味俱全,在祭祀的时候村民们就已经开始流口水了。

    -

    在村民们都分都乳猪肉后,就纷纷开始回家做饭了,然后,一家人在一起美美的口上一顿团圆饭!

    -

    古代人们要求的就是这么简单,不要求大富大贵,只求全家能有口饭吃,一家人平平安安。

    -

    村民们回去了,叶茗也得回去吃饭.

    -

    这顿年饭吃得很无趣,因为只有叶茗与大春两,反观府上的工人们,一个个吃得正欢,幸好府里不让喝酒,而且这些人也没钱买酒,不然会更疯狂.

    -

    吃过年饭后,叶茗回到了书房,如今书房里摆好了各种书籍,还有谈的书香.

    -

    这些书是叶茗让人买回来的,主要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文化程度.

    -

    虽然这些书只是用来作作样子的,叶茗平时连翻都不会翻一下,但如果哪天来客人了就可以把他叫进书房看看,这样就会显得自己有文化,是读书人,身份上就高一筹.这是多牛叉呀!

    -

    叶茗得规划一下以后的路了.

    -

    首先,过完年后府里的第一任务就是卖把书店开起来卖书,还有就是推广厕纸.

    -

    府上已经制好了非常多的纸张,就差打开销路了.

    -

    这两件事非常重要,也花了叶茗很多的时间和资金.不早点弄回点本,都养不活府里这么多人.

    -

    晚上府里灯火通明的,府上的人都没有睡,都一起打麻将呢.这就是过年的一个习俗,守岁.

    -

    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除夕守岁,除了岁火外还有“燃灯照岁”的习俗,即大年夜遍燃灯烛。过除夕,所有房子都点上灯烛,还要专门在床底点灯烛,谓之“照虚耗”,说如此照过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

    -

    所以现在整个府上都是灯火通明的,十分热闹.

    -

    在北方,守岁是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

    -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还吃昔年粮的意思。

    -

    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

    -

    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

    -

    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也有的俗户人家推牌九,掷骰子,赌梭哈,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

    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

    直到后世,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

    第二天大年初一就热闹了,村子里和府里的青壮男性都聚集在操场上.

    -

    操场上用竹子搭成的金字塔上已经挂满了红包,就是用红包包着铜钱,然后用红绳挂在上面.

    -

    叶茗与村长还有妇人小孩子都在边上看着.

    -

    竹塔下到上,红包里的金额会增加,而是高处的红包则是八百八十八枚铜钱.

    -

    现场的一百多位成年男性都已经蠢蠢欲动.大家都把目光放在顶端的位置.

    -

    最下面的红包里只有一两文钱而已,能争更多为什么不去争呢.

    -

    “准备!“

    -

    “开始!“

    -

    随着命令下,一群男人如狼似虎的冲向竹塔.

    -

    这场面真是壮观!就像五百个斯巴达勇士一样!这些都是壮年男性,加上在府里吃得又好,所以都是非常健壮的.

    -

    冲在最前面的人开始快速把红包收入怀里,抢得了多少就是多少,

    -

    一两个铜板对叶茗来说是少,但对他们来说就不少了,再说了可以积少成多,多抢几个红包也都已经不少了.

    -

    后面来的人就踩在第一排人的肩膀上,然后抢上一点的红包.

    -

    由于竹塔是没有东西可以攀爬,所以他们只能通过叠罗汉的方式采摘上面的红包,这其中要相互竞争,也要相互配合,缺一不可.

    -

    在十多分钟后,终于有人拿到了最上面八百八十八的大奖!

    -

    场面一片沸腾,这些人都是缺乏娱乐活动的,遇到这种活动能不热血?

    -

    除了抢红包外,叶茗还组织了几个活动,比如打麻将,套娃娃.

    -

    傍晚的时候,还举行新年晚会,有戏班子上去唱戏,孙伍他们上去表演节目.

    -

    当演完鲁志深打死镇关西那段后,场下看戏的人都鸦雀无声,都以为是真的闹出人命.

    -

    那染料道具又骗了一堆的人,没办法,古人都是非常单纯的,哪有那么多套路.

    -

    场下的常声不绝如耳.

    -

    那戏班子唱的戏就中规中矩,毕竟叶茗还没让教他们呢,只能让他们唱老本行,但也收获了一片掌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