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圣唐
字体: 16 + -

第17章 月圆之夜看神仙(上)

    “密度是何物?”李二陛下很好奇,他摆手示意长孙无忌起身入座,也让旁边的太监给长孙冲搬个凳子。

    但长孙冲呲牙敛嘴地摇了摇头。

    虽不是真打,但这种不能坐下的疼还是真的能疼到他不想动。

    李二陛下见此以为长孙冲特别疼,不自然地咳了一下。

    “陛下,密度,是一种物质的特性,只与物质种类有关,与物质的重量和大小无关。就像泰山是花岗岩累积而成,陛下门口的御阶也是花岗岩所制,那么泰山与御阶虽然大小相距不可以衡量,但两者的密度是相同的。”

    李二陛下听后,好像有些明白了是什么意思,但又不是特别懂,“那何为对密度稍有钻研,便能上天入地?”

    长孙冲想了一下,“在液体或气体里,密度大的物质沉底,密度小的物质上浮。

    比如鸡蛋的密度大于水,所以沉在水底,又小于盐水,所以在盐水里上浮。”他找了个最清楚的解释方法。

    “至于上天一事,陛下,二月十五月圆之时,便是小子飞天之日。届时,小子会向您解释到底为何会上天。”长孙冲轻轻地揉了揉自己的屁股。

    “此言当真?”李二陛下亮了眼睛。

    “自然当真,还请陛下届时告知皇城,不要引起惊惶。”长孙冲好意提醒。

    “怎么飞?飞多高?是仙术吗?”李二陛下简直好奇到了极点。

    “不是仙术,这世间也没有所谓的仙术。

    至于其他,陛下不如容小子卖个关子。左右不过半月而已,小子需要准备准备。”长孙冲微微弯腰,以示请求。

    李二陛下看着长孙冲,这小子,心里到底还有多少鬼点子。

    但还是点了点头。

    一旁的长孙无忌看两人相谈甚欢,此刻终于松了口大气,没事儿了,张老头的事情翻篇了。

    他回头冲房玄龄挑挑眉毛:怎么样,我儿子不错吧?

    房玄龄抿着嘴笑笑,不可置否。

    至于热气球,早在古代就已有许多与这一方面有关的记载。

    汉武帝时期,淮南王刘安门客编《淮南万毕术》中说,把鸡蛋掏空,中燃艾火,空蛋壳即可乘风飞去。

    这与热气球浮空原理相符。

    而相传五代,有一个莘七娘,随丈夫在福建打仗时,她曾用竹篾扎成方架,糊上纸,做成大灯,底盘上放置燃烧着的松脂,灯就靠热空气飞上天空,这种松脂灯,在四川称孔明灯。

    因此也有说法,说此灯为诸葛亮被围困时所发明,靠着这个灯传出去的信号,最后终于获救。

    左右都是用作军事联络信号。

    还有一种灯叫走马灯,在其下部放置点燃的蜡烛,产生热气流驱动纸型叶轮和立轴,立轴上辐射伸出的铁丝带动纸人和纸马转动。

    走马灯和花灯一类器具,从五代唐宋一直流传下来,其基本原理与热气球,甚至与现代燃气轮机的原理比较接近。

    有了这些记载在前,再加上长孙冲从现代而来的见识,他不信自己可以造不出一个热气球。

    孙冲每日除了例行地去长孙皇后宫中问候,此外的时间都宅在***。

    连学堂都不去了。

    他本就掌握了所有的知识,去了也只是个陪太子读书的角色。

    ....

    说起太子,李承乾很感激长孙冲为自己出头,冰清玉洁的张先生不再任职东宫少詹事后,他与长孙冲的关系也因此更上一层楼。

    当他发现自己差人请不动长孙冲来自己东宫玩耍后,就只能自己每日于夫子讲授后来找长孙冲。

    至于李泰,他恐怕是来长孙冲宫里最勤快的一个人,连李承乾都觉得他有过之而无不及。

    因为长孙冲的缘故,两人的关系比从前更微妙了一些,谈不上又多么的亲密,但并不处于原先每日只打招呼的阶段了。

    小长乐因为宫里的规矩,并不能经常进长孙冲的宫,常常眼巴巴的在宫门口看看他们在院子里做大型手工。

    造热气球是一项庞大的工程。

    长孙冲现在愁很多问题,有些东西在唐朝是找不到的,他需要找到合适的替代品。

    热气球由球囊、燃烧器、吊篮三大部分构成。

    现代的球囊由色彩艳丽、耐高温、由高强度的尼龙或涤纶布缝制而成。

    标准球的形状为水滴形,也可做成各式各样的异性球。

    大多数热汽球的气囊由长条状的尼龙布制成,中间使用缝合线加固。

    从气囊底部延伸到顶部的三角布条是由大量小片的气囊片组成的。

    尼龙非常适合用于热气球,因为它不但材质轻,而且相当结实,同时熔点也较高。

    热空气不会从气囊底部的开孔中逸出,因为浮力会使其上升。

    这个时代没有尼龙布,长孙冲一直在找有什么可以替代尼龙布。

    孔明灯一类的物品是用纸,但胜在体积小。

    这么大的一个热气球,用纸?

    张孙冲觉得如果真这么做了,简直就是自己想为航天事业献出宝贵的生命了...

    用布?透气性太强,还没等空气都加热起来,气都散光了。

    飞个啥子呦。

    于是就发生了最有趣的一件事,热气球的气囊图纸是他最先绘出来的,却是他最后才解决了的问题。

    接下来,便是燃烧器的,这其中的原理是把气瓶内的液态丙烷或液化气气化后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气体,充分燃烧后,将高热气流射进球囊,使其内部空气迅速加热升温,以产生升力。

    盛燃料的器具很好铸造,郊外的铁厂已经有能力制出质量上佳的钢铁。

    那么,问题来了,去哪找液态丙烷或液化气……

    等他能把这些东西造出来,大唐也该歇菜了。

    虽然肯定是要准备燃料的,但不能飞的时候还备些燃烧的木材吧?

    松脂是可以坐燃料,但易于挥发,恐怕不能支持在热气球上燃烧这么长时间。

    ……

    某夜长孙冲望着灯罩里的跳跃的烛火后,忽然想通了——动植物混合油。

    除了燃烧的基本材料,加入松脂、桐油以及羊油。

    这样,不仅可以满足燃烧的基本条件,还可以延长燃烧时间。

    虽然要用好多的羊油,似乎很奢侈,但也总比自己之前闪过的要用丝绸做气囊的点子要好。

    况且这是要和长乐在一起,用些羊油怎么了?!

    我这么大一纨绔,爹是丞相,妈是贵氏女,姑妈是皇后,姑父是皇帝...我差钱吗我?

    第二日神清气爽的起床后,长孙冲感觉世界都明亮了。

    找来了匠人,先制作吊篮。只有这个是最让长孙冲省心的,大多数热气球使用柳条吊篮作为“乘客厢”,因为柳条结实、柔韧且相对较轻。

    柔韧性有助于气球着陆,如果用更为坚硬材料制成的吊篮会有巨大的冲击力,而柳条材料稍微弯曲,就能吸收一部分能量。

    这个不论是在古还是现代都极易找到的东西,简直让长孙冲高兴到哭。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一个完美的热气球在他和小长乐的眼前整装待发。

    制作到这里,长孙重终于停工了。

    院子里的匠人再弄好吊篮之后,呆呆地看着长孙冲,

    一个匠人来到他身边后小心翼翼道,“长孙公子,然后呢?”

    长孙冲无奈地摊着手——他也不知道。

    然后,他就给这些匠人放了假。

    气囊呢?

    他蹲在院子里,看着制好的燃料器和吊篮。

    话都放出去了,此时收回来不太好吧。

    而且他是真的想和长乐一起飞,自己是真不想食言。

    他仿佛看到了长乐一脸失望的站在自己面前。

    李泰从宫门口蹦跶着进来后就发现了一个如同躺尸一样的横在院子里的长孙冲。

    虽然雪已经清扫了,但也很冷啊。

    “表哥?”他拉起长孙冲的手,想让他起来。

    “有什么不透风的布么?”长孙冲问李泰,也不起来。

    “不透风?”李泰停下拉长孙冲起来的动作,“是布都透风啊。”他眨巴着眼睛。

    长孙冲叹口气,自己拍拍屁股起来。

    “就知道问你你不知道。”他胡乱揉揉李泰的头发,准备进屋。

    “表哥!表哥!”李承乾气喘吁吁的从门外跑进来。

    后边跟着的太监还在喊着“太子!您慢些!别摔着了!”

    长孙冲停下推门的手,转身回头望着这个上气不接下气的太子好奇,“跑这么快做什么?”

    “布!”李承乾用手撑着自己膝盖,他感觉自己呼吸有些困难。

    “不?”长孙冲疑惑道,“你不想做什么?夫子又逼你读书了?”

    “不是,不!船!帆布!”李承乾都有些着急。

    他看长孙冲因为布的事情好几日愁眉不展,也有些气恼自己为什么帮不上什么忙。

    他怎么没想到帆布!

    船能在江上行的如此之快,除了水流的原因,还有风啊!

    长孙冲真想给李承乾一个爱的亲吻,可惜不能。

    他拉着旁边的太监,“快快快!叫刚刚回去的匠人再过来,顺便让他们带够帆布过来!”

    “公子,带够是带多少?”小太监多问了一句。

    “就……就……够弄三个大型船帆那么多的!”长孙冲也不知道到底多少合适,但这样应该就够了。

    “账算内务府的!”长孙冲向太监安顿了一声,厚着脸笑笑拍了拍李泰的肩膀。“记在越王殿下身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