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圣唐
字体: 16 + -

第16章 板子

    当李二陛下还在政事堂与长孙无忌、房玄龄商量如何安抚怨气越来越大的岭南冯家的时候,太监头子刘洋就已知晓长孙冲把张玄素骂晕了这件事。

    这长孙家的大公子……还真不是个省油的灯。

    长孙大人和房大人还在里边,现在向陛下汇报这件事,最多也就打他一顿板子,他犹豫了一下,决定把学堂发生的事现在告诉李二陛下。

    “陛下,老奴有事禀报。”

    “说。”李二陛下漫不经心道。

    “张玄素大人在学堂晕倒了。”刘洋力尽量将话先说的委婉一些,给了长孙无忌一个眼神,好让他提前有些心理准备。

    长孙无忌有点诧异,莫不是自己在朝堂之上将那老家伙驳的哑口无言,现在来皇宫里装病不成?

    “哦?少詹事现在如何?”李二陛下一听,便放下了手中的奏折。

    “正在太医院休养。”

    “好好的人怎么会忽然晕倒?”李二陛下很疑惑。

    “这个……”刘洋吞吞吐吐的,看着眼前的长孙无忌不好意思继续往下说。

    “但说无妨。”李二陛下其实挺烦这种话到嘴边说一半的情况,既然发生了,有什么不能说的。

    “是长孙家的公子和张大人起了冲突,大人年纪大了,可能一时上了头。”刘洋话到此处便自动闭嘴。

    “起了什么冲突能这样!”李二陛下果真有些生气。

    那张玄素虽然素来迂腐,在朝堂上不受人待见,但学问扎实,功底深厚,自己才委任其教导皇子没两日,怎么就让人给气晕了?

    李二陛下想到这里,眼睛看向了长孙无忌,这家伙上午还和张玄素起冲突,莫不是长孙冲是给长孙无忌出气?

    “陛下,此事臣属实不知情。”长孙无忌怎么可能不知李二陛下看自己是什么意思。

    长孙无忌有些无奈。自己虽然在朝上讥讽了那老儿几句,但总不能下朝时还好好的,到了皇宫晕吧?

    可惜,长孙无忌大人怎么也没料到还真有些关系,只不过是因张玄素单方发起。

    “叫长孙冲过来。”李世民沉着一张脸,他不信自己问不清。

    刘洋到了长孙冲的小偏殿后发现长孙冲并不在。

    “长孙冲去了哪里?”他问守门的太监。

    那太监摇了摇头,“公子回来取了一趟东西后就又离开了。”

    “刘公公,您不如去太子的东宫看看,长孙冲公子常去那里。”另一个太监开口。

    刘洋赞许的点点头,不错,是个机灵的。

    嗯?等等……

    “去了哪?”他怀疑看自己听错了。

    “可能是太子的东宫。”那个太监小心翼翼,这个样子,看起来有些不妙。

    刘洋此刻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带着人赶忙去东宫。

    闯了这么大的祸竟然还有心思去东宫?是嫌自己闹得事儿不大?还是怕太子引不了火上身?

    他感觉自己的脑仁儿都疼。

    ……

    正当长孙冲个李承乾两人还沉醉于这新茶时,刘洋不出长孙冲意外地上了门。

    “你好啊,刘先生。”长孙冲百无聊赖的说道。

    “公子,您就别拿老奴开玩笑了,跟老奴走吧。”刘洋有些哭笑不得,这时候您还调侃我,您是不知道把事情闹的多大吗?

    “忙什么,我这茶刚沏上,一口没喝呢。”长孙冲虽然嘴里这么说,但还是站了起来,正了正衣襟。

    “走吧,长孙公子,别耽误了时间,陛下亲自让老奴来找您,您可得提前想好。”他善意地提醒了一下。

    长孙冲拍拍屁股,也不顾烫嘴,拎着小茶壶一口干了半壶。

    “表哥……”李承乾欲言又止。

    “莫担心,死不了。”长孙冲随性地摆摆手,潇洒离去。

    太子殿下苦笑了一下,心里想道,我是说你临走也要喝半壶茶,不怕烫嘴吗...

    “长孙冲,你不觉得你该向朕解释一下吗?”一进门,长孙冲就收到了来自李二陛下的质问。

    真是的,前些日子还一口一个姑父和冲儿呢,现在有了事,就叫人家长孙冲...

    他也注意到了一旁的父亲大人,正在一脸黑线的看着自己。

    旁边的大人自己没见过,也不认识,但政事堂肯定没有闲杂人等坐的位置,估计也是一位重臣。

    “陛下,小子没干什么。”长孙冲嘴硬道。

    “没干什么朕能叫你过来?少詹事被气晕了是怎么回事!”李二陛下反问。

    “是张大人出口不逊在先,不怪小子。”

    “胡说!张玄素一介大儒,向来稳重,怎可能与你一个小子计较!再胡说八道朕打你的板子!”

    李二陛下越说越气,看着眼前长孙冲一脸无所谓的样子,

    “刘洋,先拉下去!直到招为止!”

    “是微臣教子无方!陛下莫生气,微臣带回家法伺候!”长孙无忌见此忙跪下请罪。

    他刚想请李二陛下开恩,但想了想,还是算了。

    自家孩子这次确实是闯了祸,求了恩情可能打的更严重。

    “带回去家法伺候?朕可以允许,那普天下的人知道后,还以为朕不敬忠贤,朕如何给天下人一个说法?”李世民气的甩了甩袖子。

    “……”长孙无忌不做声。

    这顿打是没跑了。

    一旁的房玄龄从看好戏的态度转为冷静的旁观者,这件事他不方便说什么。

    只在刘洋出去之时使了个眼色,意思是让他下手轻些。

    刘洋会意,而且他也下不去手啊!

    这长孙皇后的病还由这位小少爷看着呢。

    ...

    长孙冲有些赌气地自己出去趴在长凳子上,但看到这厚厚的木棍时,还是忍不住有些发怵。

    乖乖,这一棍子下去,不得要了他的命?

    长孙冲不自觉地抓紧凳子腿后,棍子就下来了。

    “啊!!!”他大叫一声。

    旁边的刘洋被这突如其来的叫声吓地抖了抖。

    屋子里的长孙无忌听到这凄惨的叫声更是心疼,自己都没打过。

    长孙冲叫完就懵了,不是特、别、疼???

    他疑惑的抬起头看向旁边的侍卫,再看看棍子,没错啊,就是打上来了。

    侍卫们正一脸惊吓地看着长孙冲:难道下手重了?

    刘洋摸着胸口,也看向侍卫们,瞪了瞪眼睛:怎么回事儿?

    长孙冲这才看向刘洋,从上到下,从才发现刘洋的脚脚尖向外——他瞬间明白,是刘洋让这群侍卫们往轻了下手。

    感激地看了一眼这位看太监后,长孙冲眼珠子一转,摆了摆手,示意继续。

    刘洋意会后,向侍卫点了点头。

    侍卫们一棍子又下去后,“啊!!!”长孙冲这一次的叫声更大更凄惨了。

    刘洋睁大眼睛看着长孙冲,后者则狡黠地一笑,还继续摆手。

    刘洋无奈,示意侍卫继续,重点是不要停。

    于是,此起彼伏的凄惨叫声响在政事堂的门外。

    屋里的老长孙红了眼眶,他感觉自己要忍不住了。

    房玄龄则不解,自己不是让刘洋意思意思一下么?怎么还真打了?

    李二陛下有点尴尬,刘洋你跟了朕这么些年,多多少少应该明白朕什么意思吧?当着人家老子的面把儿子打得这么惨,你这不是让朕挂不住面子吗!

    利尔陛下不耐烦地示意旁边的小太监,别打了。

    院外的刘洋接到小太监的消息后,终于松了口气:这鬼嚎的声音,他再也不想听了。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进了屋后,刘洋发现屋里的三个人,都在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自己。

    红了眼的老长孙看着更像是要杀了自己。

    怎么总有一种自己里外不是人的感觉?

    他有些慌。

    好在长孙冲进来了,三人的目光又同时转到了他的身上。

    这往轻了下棍子,并不是不疼,只是没有特别疼,作为一个正常人完全能忍受的了。

    而且为了掩人耳目,轻打自然可以打得看起来青紫,然后一点内伤没有。

    这群侍卫也都是打了多年人的老手。

    “现在你能说为什么骂张玄素了吧?欺师灭祖,名声不要了?”

    “张玄素一届腐儒,欺人太甚,辱人父母,自当受人辱之。”长孙冲依旧理所应当。

    “小子,别装疯卖傻。你在圣殿学习二十年,连这点气量都没有?说实话。”李世民自以为戳穿了长孙冲。

    “好吧,是因为太子的三个太师都古板迂腐,对太子动辄指责怒骂,毫无君臣尊卑之念。此等卖名要直的行为,小子当然看不下去了。尤其是张玄素,总是自己一副人间至理的模样,处处激怒太子,以求太子反驳,还以死要名。我就成全他了。”长孙冲找了个理由,他现在对于给这位李二皇帝什么理由完全不在乎。

    “胡闹!太子乃一国储君,当为国家表率,坐行自当有规矩。”

    “小子听说杨广幼年堪称国之表率,为何后来残暴如斯?”长孙冲反问,直指锋芒。

    李世民沉思着,不说话。

    而旁边的另外三人,又是一头冷汗冒出。

    拿当今太子和前朝暴君相比???

    时间似乎过了好一会儿,“长孙冲,这件事情,朕就姑且不再与你计较。”李二陛下给了长孙冲一个台阶下,其实是给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听后,感激的行礼叩拜,还示意自己的儿子赶紧谢恩。

    用初生牛犊不怕虎这句话来形容自己的这个儿子,简直恰当到不能再恰当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