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圣唐
字体: 16 + -

第9章 吾不遇时龙不惊(下)

    第九章吾不遇时龙不惊(下)

    殿内香炉里满是灰烬,香薰几近熄灭。唯有地龙翻滚着热浪。

    长孙冲跪在李世民面前,伸出右手,“我愿在陛下对我有足够的信任之前,终生不娶,不留任何子嗣。”

    长孙冲保持着这样的姿势,直直地对上李世民看向他的眼睛。

    在二十一世纪,大家都相信马克思主义的无神论,并没有人执着于誓言。

    就连恋人在热恋中的山盟海誓,都逃不过时间的洗涤。最后都各自拍拍手,别让散了的沙子沾在手上。为什么在古代,就有所谓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举头三尺有神明,常怀敬畏一生平。

    李世民复杂地看向长孙冲,揣摩着他发如此毒誓,究竟意欲何为。

    “这与朕又有何干?”

    长孙冲感觉到自己的膝盖都有些麻了,身为一个现代人,不知道自己有多久没有跪过了。

    好吧,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可即便这样,事情看起来竟然都没有任何向前发展迹象。李世民仍然冷漠的看着他,表情没有一丝松动。

    “陛下,自古可有宦官谋逆篡立之事?很多时候,后代便等于野心。小子并无丝毫野心。”长孙冲希望能给李世民解释清楚。

    至于有没有...您日后就知道了。

    他当然不敢把这样的话说在明面上,只能默默地在心底嘀咕。

    李世民无所谓地点了点头,“誓言是有了,那么,你的故事呢?”

    “你真就觉得,你的故事可以改变我的主意?”李世民有些好笑,自己身为一国君王。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杀与不杀不过自己一念之间。

    自己一生东征西讨,杀人无算,一个十四岁的孩子,有没有野心又如何?李二陛下的自信非常强大。

    “陛下,听一下故事,您也不会有什么损失。”长孙冲继续跪着,他还不能起来。

    李世民抬起眉头,眨一下眼睛,点点头,示意长孙冲可以说了。

    “小子受李圣教导的时候,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汉朝有一名女子,其名已不可考,她的家族可谓是门传钟鼎,世家山河,十分显赫。其父乃宿世名将,威震寰宇,令敌国闻名丧胆。这位女子贤良淑德,豆蔻之年得遇良人。与丈夫互信互爱,相伴相知。夫妻二人可谓是情比金坚。

    她的丈夫是不世出的大英雄,她的儿子也都聪明伶俐,颇有乃父之风。”长孙冲故意顿了顿。

    “陛下,您以为此女子如何?”

    李世民听到这里已经听出来了。

    世家山河?豆蔻之年结亲?

    这个故事不就在隐晦地指向长孙皇后嫁给自己的事么?

    李世民坐在榻上一言不发,他已面色阴沉,处在爆发的边缘。什么时候,一个毛头小子也敢在自己面前借古讽今,假托故事!

    长孙冲看到了李世民的怒火隐忍不发,知道自己正在刀尖上行走。

    但长孙冲还是选择继续说了下去。他不为自己争取,就永无机会了。

    “恰逢汉室衰落,内乱不止,她的丈夫乘势而起,东征西讨,二人在逆境之中艰难度日,相互鼓励。终于,她的丈夫平定了天下,但坐上皇位的……”长孙冲话说一半。

    李世民果然爆发,愤怒地将矮几上的瓷盅摔到香几下的地上。

    “够了!小子,你既然是皇后的子侄,就该知晓尊卑,怎敢借古讽今,讨论尊长!”瓷盅没有摔碎,李世民的话伴随着瓷盅在毡毯上一直滚到长孙冲身边。

    “陛下,李师曾说,姑母阳寿,只剩三年。”说道后半句时,长孙冲低下了头,这种话对着李世民说,无异于立即找死。

    李世民终于暴怒,“放屁!”起身到长孙冲身边,一脚将他踹到在地。

    “竖子!你当朕的宝剑不利否?不敢杀人否?”他揪着这个狂妄到不知天高低厚之人的衣领,一手就拎起了长孙冲,看在长孙无忌以及关陇世家的面子上,自己已是给了他太多机会!

    但是没有任何人可以,诅咒自己最爱的女人!

    殿外的刘洋为里边的长孙冲捏了把汗,那会儿瓷盅砸到地上时,他就已经感觉到里边剑拔弩张的气氛了。

    更别说听皇帝现在充满怒气的声音。

    从秦王府开始,自己就在圣上身边服侍左右,除了曾在皇后生产那日责骂太医无用,还何曾几时听到过李世民这样发脾气。

    他与长孙无忌相识多年,虽然表面上两人相遇不温不火的很冷淡,但自己的侄子近些年官运亨通,前日还收到了万年县主簿的调令,这个情自己是认的,有些力所能及的事也愿意帮忙,毕竟长孙家可没有吝啬的名声。

    前提是不能搭上自己这条小命啊...

    也不知道这长孙冲到底说了些什么。把圣上激怒到如此地步。

    惹祸的小子,你自求多福吧。刘洋怜悯的看了甘露殿一眼。

    长孙冲面不改色直视李世民怒气冲天的眼神,“小子就是要用这个故事换自己的小命,陛下,这够吗?”

    “够么?”李世民冷笑,“你竟然还恬不知耻地问朕够么?朕现在就斩了你!”又紧了紧在攥长孙冲衣领上的拳头。

    “陛下,姑母身体如何,您自然清楚。”此时此刻,长孙冲不得不搬出这位姑母。

    连史书都说唐太宗深不可测,为人谦和。现在却这么容易就表现出自己的真火,长孙冲苦笑了一下,看来自己是动了这条真龙的逆鳞了..

    李世民血贯瞳仁,紧绷的双手攥的发白。深吸一口气,缓缓放开长孙冲的衣领,还轻轻的整理了一下长孙冲的领口。

    轻声地对长孙冲说:“长孙冲,若你拿不出个合理的解释,朕明日便要你长孙一族永镇漠北,百年不得入关。至于你,与青雀对赌却读书读成了傻子,是个很好的结局。”

    长孙冲顿时毛骨悚然,看似平静的李二陛下已经到了爆发的边缘,他说的这句话不是气话或者恐吓,而是长孙家明日的未来!

    “现在姑母应该有手脚无力,面呈铅容,口出异味的症状吧?”孙冲没有整理凌乱的衣领,站直身体后开了口。

    带着疑问的口气并不是真的有疑问。

    李世民火气刚刚下去,此时过于肯定,又会激起怒气。

    “嗯。”李世民发来了个鼻音,若非事关观音婢,他都不想搭理长孙冲。

    “嗜睡如命,骨关节不适,头皮麻木。”他尽量让自己以一种淡淡的语气去陈述后续症状。

    李世民没有立即说话,他着长孙冲,片刻沉声,“你竟敢私寻太医打听皇后的病情?”

    李世民的这句话,等同于他承认了长孙冲刚刚说的所有症状。

    “陛下,小子不需要犯这样的忌讳。刚才小子所说的乃是铅毒的症状,除了小子,人间药石无救。”长孙冲解释道。“若是姑母身体果真如此,那小子请陛下同往九成宫。若非如此,那小子祝陛下与娘娘身体康健,愿伏圣裁。”进宫半天,他终于将话题引到了这一步。

    李世民面色极度难看,仿佛阴沉的可以滴出水来,“刘洋,请皇后过来。”

    “是。”刘洋进来后,被殿内凝重的气氛吓的不敢抬头,只是在门口应了一声,便疾走而去。

    少倾,一个衣着雍容却不见半点奢华的女人走进了甘露殿。这个传说中被丈夫李世民称作“嘉偶”“良佐”,被史书称为“矜尚礼法”“母仪何炜”的一代贤后长孙氏,果然,具有母仪天下的风范。

    只是此刻,脸上却也有难掩的苍白。

    “冲儿参见姑母。”长孙冲看着长孙皇后

    “侄儿快快请起。”长孙皇后扶了扶长孙冲,今天是哥哥孩子前些日子昏迷后醒来自己第一次见。

    她看到了长孙冲有些发肿的右脸,关心道,“脸怎么了?”

    旁边的李二陛下有点尴尬。

    “侄儿前天在冶铁厂的时候不小心碰的。”他找了一个合适的理由。

    长孙冲并没有准备哭诉的意思。

    “都这么大的人,以后多注意些,莫不是以后娶了妻,还这么莽撞?”她揉揉长孙冲的头发,吩咐侍女找些鸡蛋过来,便坐上了榻。

    她大概知道这两人之间有事儿,不然哪那么多的眼神交流。

    既然不想让她知道,那便装作不知道罢了。

    “姑母,冲儿上次来皇宫见您有些体虚,而今冲儿已经找到您的病因了。”

    九成宫,便是病因。

    “你确定?”李二皇帝有些质疑。

    “陛下,此时,您大可相信我。”

    长孙皇后有些不可思议,自己夏日钟爱的避暑良所,竟可能是自己身子每况愈下的源头?

    她冲着李世民点了点头,示意一试。

    九成宫。

    长孙冲在宫殿逛了三圈后,让侍卫把井边和卧室的地基挖开。

    经过了将近一个时辰的挖掘,终于在里边,发现铅板。

    “怎么会有铅板呢?”皇后很疑惑。

    “山上多毒虫,放此物,是为了驱虫。”长孙冲解释着,“姑母恐是铅中毒。”

    长孙皇后听闻,不由的有些发晕。

    她身子本就有些孱弱,为了赶过来,一路奔波,此时听到这个消息,终于撑不住了。李世民忙叫人扶长孙皇后休息。

    待皇后离去后,长孙冲开了口,“陛下,姑母是孕期中的毒,此时已近晚期。”

    李二如遭五雷轰顶。

    曾有个女人,在储位之争期间,亲自在玄武门之变当天亲自激励将士。

    册封她为皇后之时,答应今生护她一世。

    匡正自己为政的失误,保护了忠正得力的大臣。

    还先后为自己诞下了可爱的儿女。

    曾发生的一切都还历历在目,而今,便是铅毒晚期了?

    有心夫妻三百年,奈何凡人有死时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