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美人要害朕
字体: 16 + -

第35章 巨鹿之战

    刺杀事件之后,咸阳城里倒安稳了一些时日,赵高称病不出,他的党羽和拥簇也安生了不少。不过我还是没有掉以轻心,咸阳城内外也布置了暗哨,赵高若有动静,我片刻便知。

    旦儿也未曾来过一封书信,不知道她心里到底有何想法,命运还是这么爱捉弄人,世事也总会有遗憾。我一直想知道旦儿最终的选择,却又害怕面对那未知的答案。

    我站在廊下,朝远方眺望,只见那风吹得更猛了,天上的云彩也变换了数次形状。这波云诡谲的乱世,真的会按照我所知晓的历史那样行进吗?胡亥会被赵高杀死,刘邦将会攻进咸阳,项羽将在巨鹿斩杀王离,收降章邯,进而进击关中,霸分天下。若真是如此,我又该何去何从,我身边的人又将会迎来怎么样的命运呢!

    不知道站了多久,直到一道影子走到我的面前,我这才回过神来,目光聚焦,方看见沫沫已站在面前。她伸出手指,先是在我胸前的锁子甲上画了一圈,后又揪住甲上异兽的鼻环,扯了两下,大概是觉得有趣,捂住嘴巴笑了,“我见你站在这里一动不动老半天了,怎么,怕不是悲秋伤春,如女儿般感怀吧!”

    我心中确实憋的发慌,不知道该找谁倾诉,说到底,我虽然已渐融入秦朝,但终究还是来自未来的人,是一个异类,我所经历的终究无法为外人理解。

    不过,即使是无言的陪伴,也好过这清寂无人,看着面前这个捂嘴偷笑的沫沫,我突然一扫阴霾的心绪,想说点什么…

    “沫沫。”我张了张嘴。

    “嗯啊?”

    “如果,如果你知道未来注定会发生什么,你还会任由自己去做一些徒劳无功的努力吗?”

    沫沫歪过脑袋,认真的想了想我的问题,才轻启朱唇:“若我真的知晓未来,我也会的…”

    “为何?”我没来由的笑了笑,感到一阵轻松,也许,我期待的正是这样的回答。

    沫沫低下头,重又戳了戳我胸前的异兽,“从我被送到宫里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这一辈子我再也不会被我喜欢的那个人拥入怀中,更不能像我最嫉妒的那个人一样独享他的关怀和体贴。可是,我就是还想接近他,哪怕多看他一眼,也能得到片刻心欢!”沫沫低着头,看不清她的表情,我心里却突然像被剜了一刀。

    “不过,”沫沫重又抬起头,露出一张明媚的笑脸,似乎能吹走一切阴霾。“这世上哪有什么注定之事,此地僻静无人,此刻别无他扰,这一方天地已是我梦中辗转所求!”说完手指沿着我的臂弯一路前行,最终抵达了我的掌心,沫沫将手指蜷起,我也下意识的握住。

    我望着沫沫的眼睛,周遭的景物全成了一片虚化,只有这两颗透亮的珠子,仿佛有无穷的魅力,我突然有了一种冲动,想把眼前的这个女人搂入怀中,但这冲动转瞬即逝,我胳膊动了动,却还是生生忍住了。

    握住那团温暖的手也松开,我一转身,“那个人的心比拳头还硬,不值得…”

    虽然,我近乎残忍的撕破了方才的温馨柔暖,但我心中,已然明了了问题的答案。

    即便知晓未来,也不可任由命运拨弄,更何况,历史不过是古人写在纸上的字痕,真假还未判定,我又何必作茧自缚呢!

    前方战场不时有奏报传来…

    赵王赵歇和丞相张耳被困巨鹿城内,章邯命王离军将巨鹿城团团围住,自己率军屯于巨鹿南边的邯郸,防备黄河对岸的反秦诸国援军,这是典型的围城打援。章邯用兵,从来都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秦军的粮食供应,主要依靠洛阳北部黄河岸边的敖仓,粮食由敖仓经过黄河漕运运至棘原,再由棘原陆运到巨鹿,为了保证棘原到巨鹿之间粮食的安全和畅通,章邯在两城之间大兴工事,在粮道两侧修筑防卫的壁垒,并派军守卫,这条运粮道被称为甬道。

    而巨鹿城内的粮食却越吃越少,眼看就要断粮了,赵王赵歇和张耳在巨鹿城内望眼欲穿,可停驻在巨鹿北边的陈余却只有两万兵马,怎敢贸然攻击王离和章邯的十万围手守大军。

    张耳、陈余这两人我也曾听说过,张耳于陈余,亦师亦友,两人性情相投,在赵国,一个任丞相,一个是大军将,两人曾立誓,不能同生,但愿同死。

    张耳困在城中,始终不见陈余来救,就派遣敢死兵士突围出城,前往陈余大营传话,当面责问,为何当初立誓齐生死,现在自己身在必死之地,却不来救。

    陈余回应,以现在自己的兵力进攻巨鹿无异于送死,现在没有进军,只是为赵王,为张耳保留一点报仇的希望。

    在生死面前,每个人都会变得自私,张耳如果不自私,就不会期望陈余以两万兵力进攻十万秦军,白白送命,陈余如果不自私,就会舍了性命,也要去搏那微渺的生机。

    正当所有人都以为这场战争是以赵国的覆灭而结束的时候,项羽率楚军来援了,他先是派英布和蒲将军率先锋军攻击甬道,像一把犀利的尖刀插入章邯军和王离军之间,切断了王离军的粮食供应。自己又亲率楚军主力度过黄河,正面接战王离军主力。

    此时,巨鹿北边有陈余的两万援军,张耳的儿子张敖也率一万援军前来,其余六国援军也相继赶来,却无人敢向秦军发动主动攻击,全都在隔岸观望。

    而项羽,率军渡河之后,命兵士凿沉战船,拆毁帐篷,打碎炊具,自绝后路,一天之间,与王离军连续交战九次,连战连捷,最终击溃秦军,生擒王离。

    王离乃是秦名将王翦的孙子,项羽是楚名将项燕的孙子,两人的祖辈也曾短兵交接,只不过那次的结果和这次正好相反。天命循环,巧之又巧。

    当我听到项羽军大胜王离军的奏报时,我心里又释然了,我曾经无比的期望,我曾抱有侥幸,我所正在经历的历史能和我已经知道的有所不同,可项羽的大胜让我明白,历史真的就是历史,它汹涌而来,不可阻挡,也不可改变。

    如果之前未曾与沫沫有那段对话,我也许此刻已心灰意冷,可现在不会了,即使历史和书中记载的再是一般无二,可最起码还有一点是不同的,那就是我,刘封这个名字根本就不存在于历史书中!那也就意味着,命运仍有变数,而我,只要坦然去面对它就是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