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主洪七公
字体: 16 + -

第4章 悬崖生(上)

    南宋虽然还保有赵宋的血脉,可国土面积大大缩小,强敌环伺。北有大金,南有大理,西有吐蕃、西夏、西辽,蒙古也是虎视眈眈。雁门关已是西夏和金国的交界处,南宋已退到长江以南。然而这里毕竟是北宋之地,汉人还是占多数,语言也是以汉语为主。但汉人都地位底下,出言谨慎,更不敢高声议论国事。

    人们都跟乞丐差不多,身上没有完整的衣服,碗里没有能填饱肚子的饭菜。金兵随时来烧杀抢劫,金兵没走多远,西夏士兵又来,没有安宁的时候。但是故土难离,人们东躲西藏,战战兢兢地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日子。

    洪七四处打听哪里有洪姓人家,想找找老家的所在,众人却都说不知道,看来要么是没人,要么是都早就搬走了。洪七眼见的都是残垣断壁,有的地方还有人,有的地方已是人去楼空,杂草遍地,没有了生气。金兵或西夏士兵来犯之时,人们就往山上躲,这日又见金兵前来,一大群人跑到山上,一言不敢出,静等着金兵远去。

    一个老者却颤颤巍巍地取下背上的长包,慢慢解开层层包裹着的破布,拿出一把胡琴,自顾自的拉了起来。悲凉的声音让人们想起现在悲惨的处境,忍不住泪眼欲滴。“大鹏转世怀壮志,武艺高强谋略精,治军威严兵马勇,杀敌报国显忠心……”苍老的声音在山坡上传开,人们都停住,静静的听那老者慢慢唱着。“无奈金牌十二道,道道催命让人恼……”

    “是哪个在这鬼哭狼嚎?”一队金兵循声奔了上来。“金兵又来了,快跑啊!”人们一哄而散,那老者却一动不动,仍然拉着胡琴平静地唱着。一个金兵冲上来,不由分说,举枪便向他心口刺去,老者还是没有躲闪的意思。

    眼见老者即将命丧枪尖,突然那金兵“哎呦哎呦”喊叫着滚下山去。“有人造反,有人要造反了!赶紧杀啊!”一群金兵迅速围拢上来,几个金兵又“哎呦哎呦”地倒在地上。一个乞丐拉起老者就往山上跑去,等待金兵快追上了,就单手回头一扬,只见亮光一闪,前面的金兵就又倒下去了几个。然而金兵太多,一直紧追不舍,老者跑得又慢,眼看金兵是越来越近了。“小伙子,你赶紧自己跑吧,不用管我这个老头子!”“不行大爷,我不能丢下你不管!”“我早就死过了,也不想再活了,用不着舍命救我。”眼见金兵越来越多,那少年又伸手往衣兜里摸去,却摸了个空,针已用完了。

    “快放箭,那小子没有针了!”箭羽“嗖嗖”地飞来,少年俯下身背起老者,虽然身上背负着一个人,但跑得却是很快,少年专往树丛岩堆中钻,金兵追得就没那么快,呐喊声越来越远。少年只顾埋头向前跑,生怕金兵追上,“小伙子,放我下来。”少年停下听了听,没有了金兵的叫喊声,就将老者放了下来。“你为什么要救我?”

    “听您唱的是岳爷爷的事,是吧?”

    “你知道岳爷爷,和他有关系?”

    “没有,只是知道他是个大忠臣,大好人。”

    “可惜死得太惨了!”老者抬手去擦眼泪,少年才看清了老者用长发掩盖着的面目,脸上全是疤痕,有的凸起,有的鲜红,有的地方肌肉挤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疖,有的地方就只有一层皮一般,已看不出本来面目了。如果不是少年早已认定他是一个好人,一定会吓得叫出声来。

    “吓着你了吧,孩子?”

    少年没有吭声,很是实诚,显然是默认了。“我现在是人不人,鬼不鬼的,其实我早已不想活了,可死吧,又下不了决心。东躲西藏,直往北走,越走离家越远,不知我还有家不?”老者抬头向南看了看,只顾自己说话,“小伙子,你叫什么?”

    “我叫洪七。”

    “哎,看来我是活不过今天了,我这里有样东西,与岳爷爷有莫大关系,你拿去吧,注意一定要多杀金兵!这是岳爷爷的交待。”

    “这……”洪七见老者拿出一本册子,却并没有伸手去接。“我叫隗顺,是一个狱卒,岳爷爷被杀之前时,就关在我看守的监狱之中,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来折磨岳爷爷,想让他招供画押,可岳爷爷是何等傲气!当然不肯!他们用铁链,用刀割,将肋骨生生地折断!但岳爷爷哼都没有哼一声!最后竟然被他们生生地害死在了狱中!他们草草地将他埋在一个角落里,准备找个时间将他抛尸荒野,不留一点痕迹!”

    “我知道岳爷爷是个大英雄,杀得金兵落荒而逃,听见他就害怕,见他受尽折磨却一声不吭,更是对他钦佩不已。见他们如此对待岳爷爷的尸体,过意不去,晚上就偷偷的把他背了出来,葬于临安西北钱塘门外,九曲丛祠旁北山的山麓,坟前栽有两棵桔树作为标志。岳爷爷知道自己难逃这一劫,早先时曾托我将这本册子带出来,说交给有忠有义之人。我背出岳爷爷的尸体就知道这是灭门之罪,不知有多少人想要我的命,我的贱命本来也没什么,死了无所谓,但岳爷爷的尸体得保全。安葬好尸体后我连夜回家,悄悄告诉了儿子,就又走了,害怕有人认出我来,就将自己的脸砍得稀烂,一直往北躲灾避祸。我不识字,不知这本册子上面写的是什么,也不知道什么样的人是忠义之人。躲了这么多年,生不如死,我也不想再躲了,今天已准备一死了之。如果有好心之人埋了我,也许能发现这个东西,既然不嫌弃我这个丑老头,想来义气肯定是有的。没想到你竟然来救我,且危难之际不愿丢下我不管,这东西交给你应该没错,也不枉岳爷爷的嘱托了。”

    洪七还是不肯接,可那老者却头一歪,似乎死了一般。洪七赶紧将他的头扶起,“老爷爷,你怎么了?”可老者一点声音没有,再一摸口鼻,已然气绝。洪七不明白是什么原因,直到看见他背后的箭和已凝固的血迹,才明白他早已中箭!这时金兵的呐喊声又逼近了,洪七将册子揣入怀中,负起老者尸体,又向前跑去,却见前面是悬崖绝壁!已经无路可走了,金兵已将他三面围住。

    “你小子看你往哪儿跑!”“小南蛮!射伤我们这么多人,纳命来!”金兵步步逼近,洪七一手握棍,一边向身后看去,寻思着脱身的办法。但是绝壁里白雾弥漫缭绕,深不见底,跳下去定是性命难保。只见金兵挺枪刺来,洪七用竹棍一挡,自然而然地用上了打狗棍法的招式。但他只会招式,不懂得诀窍,打狗棒法的精要厉害一点也没有显示出来,不过眼花缭乱的招式也让金兵一时拿他没有办法。上来的金兵越来越多,另一只手又背着老者,洪七已招架不住,一步步向悬崖退去。

    洪七知道难以全身而退了,如果放下老者尸体,也许还有一线生机,但他宁死也不让金兵糟蹋老者的尸体。眼见一名金兵一枪刺来,洪七脚后跟已是虚踩着,遂腾出一只手握住枪杆,用力向后一扯,欲将那金兵扯到悬崖下。没想到那金兵已早有防备,将枪虚握着在,洪七用力过猛,身子往后便倒,直往悬崖下掉去。

    洪七只感觉身子直往下坠,耳边风声越来越响,显然速度是越来越快,危急关头,体内真气竟然被激发了出来,在四周游动,感觉身子就轻了许多,下坠之势也像缓了一些。洪七睁眼一看,只见脚下有一棵大树,洪七将竹棍横开。竹棍就搭在了树枝上,力量太大,树枝被脆生生地折断,竹棍倒是没事,下落势头就又缓了一些。

    竹棍又在下面的树枝挂落,震得洪七手臂酸麻疼痛,虎口已经撕裂,他一直紧握着没有撒手。由于力道太大,背在背后的老者却被震脱了手,掉了下去,很快“啪”的一声落在了下面的一块岩石上,旁边有一堆杂草,洪七连忙用竹棍在岩壁上一撑,欲将身体撑开,以躲过老者,往草丛上掉去。但下落势头太急,力道太大,只感觉双腿一阵酸麻剧痛,他正落到了老者身上。

    等到双腿不再那么难受了,洪七欲赶紧移开双腿,却疼痛无比,无法移动,原来双腿已折断。再看老者,早已血肉模糊,洪七眼含泪水,忍着剧痛向老者跪拜下去。他能没有摔死,一是体内有真气运转,再是有一根不易折断的竹棒,还有就是老者救了他,虽然他早已死去了。洪七将老者用岩石掩埋好后,累得躺在地上,腿更是无法移动,不动没什么感觉,一动就剧痛无比。他掏出那本册子看看,只见封面写着“练手余功拳法”几个字,洪七翻开一看,开篇就写着“此手功,乃教演文人弱士练习,以备刚强欺侮之不虞,护身防匪,大有奇功之妙,不可定视。切不可妄教奸匪之流。切慎,切记。”

    “变弱为强者何也易筋联劲也。即人之通身四肢百髓,力之强弱。若筋不活泼,则强瘼痿挛,盖百病易药何也皆因筋劲不能相联。有筋无劲,则体虚力弱;有劲无筋,则血络无用。所以精神强壮,筋劲联络之功也。经曰:筋壮者强,筋舒者长,筋劲者刚,筋和者康,如能紧劲筋舒,此利身劲强之方也……”

    “欲知虚实之道,亦在吾身中,动则虚,静则实;劳则虚,逸则实;偏则虚,正则实。自于吾身揣度……”

    “再按其周身穴道,粘残虚实,能以弱躯去强。吾之一技,在于其中矣。习练者秘之慎之,勿妄授奸匪,其害生命不浅。授者切慎,切记。”

    后面是一些招式图画,洪七第一次见到有关武功的文字描述,再加上在桑家早已熟悉人身的经络穴位。此拳法的精要是将经络互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则敌不可攻,身不可破。出拳的要义在于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洪七体中早已有逍遥派内功,边读边照着练习,竟然速度极快,无滞无碍。只觉体内有股热线缓缓在经络之间游走,神清气爽,精力充沛,肚中也早已是饥饿难耐了。

    洪七双腿不敢随便移动,嘴里又渴,肚里又饿。四处向身边望去,没有任何吃的,连个活物都没有。难道就饿死在这儿?突然他看见活的东西了,一只猩红的蜈蚣!正向他爬来。他伸出竹棍,敲到蜈蚣脑袋上,蜈蚣能吃么?他看见就觉得恶心,可咕咕叫的肚子却不争气,吃了可能毒死,不吃迟早要饿死。他下定决心,绝不肯活活的慢慢饿死,拿起蜈蚣放到嘴边,还是又放了下去,那样子实在是太让人厌恶了。肚子实在是饿,为了能吃下去,看不到那倒胃口的猩红色,他就用手将蜈蚣外面一层剥掉,没想到里面竟然是白嫩的肉,看着食欲大增。这下感觉好多了,也不管是否有毒,丢进嘴里,囫囵吞了下去,没尝出有什么特别的味道来。

    这样一条蜈蚣对于饿极的肚子来说,无异于石沉大海,但想着那恶心的样子和剧毒,却也不想再吃什么了。他就一直在等着毒发,或者头晕脑胀,或者腹中剧痛无比,但是却非常平静,什么不适也没有。看来蜈蚣真的能吃,还没有毒,这里别的没有,但蜈蚣倒是挺常见,一会他又逮住一条。有了第一次吃的经验,第二条要畅快得多。黑夜里,他还能看见蝎子在爬行,心想蜈蚣都能吃,蝎子也许一样能吃。这样,在两种毒物充饥之下,他虽然没觉得饱,但也没有饿死。

    这日抬头竟然见头上有老鹰在飞翔,可他手中已没了针,洪七手握一颗石子,盼着老鹰再飞低一些,但那老鹰只顾在头上一圈又一圈地盘旋,完全没有下降的意思。洪七饿得有些急了,学着运用册中之法,将力道集于手指之上,石子脱手朝老鹰飞去。石子竟然飞得又快又高又准,老鹰笔直下落,掉到了洪七身边。

    洪七捡起老鹰,扯掉脖子上的毛,用嘴咬开,“咕嘟咕嘟”地喝着血,虽然有股腥味,但也很能解渴。他没办法捡柴生火,只好生咬鹰肉,估计是肚子太饿了,倒也是津津有味。丢弃在一旁的鹰骨竟然吸引了大批的蜈蚣前来,他放开肚皮,饱饱地享受了“美味”大餐。

    他吃着蜈蚣蝎子,偶尔一只老鹰加餐,如此过了两月有余,竟然没怎么饿肚子,也没有毒发的不适。在这期间,洪七也没什么事,不停地研读练习“练手余功拳法”,体会其中内力运转、虚实结合的要旨,收获颇多,武功增长不少,内力也充沛了很多。当然毕竟没有人指点,全靠自己的揣摩,又少了实战练习,能使出来的也就十之一二。

    眼看双腿已恢复如常,他赶紧生上火,照着叫花鸡的做法烤了只老鹰,有滋有味的饱餐了一顿,以解多日茹毛饮血之馋。吃饱之后,心想终于可以离开了,就找寻离开的路,一抬头,却见石壁上竟然刻得有字!看来这里竟然有人来过?那就应该有路进出。

    “萧峰为契丹人,已不可再为丐帮帮主,无奈丐帮两大绝技可能就此失传,实是遗憾,亦是罪孽深重。萧峰到此寻父遗骸而不得,无奈之下,将两大绝技功法要旨刻于此,但不留一招一式,以免被奸人所用。倘若遇到有缘之人,如能已知招式,或聪明绝顶,能悟出招式,则不至于绝技完全失传……熟记之后一定要将字迹抹去,切记切记!”后面写着“降龙十八掌”和“打狗棒法”的用劲之道,运力法门。

    降龙十八掌招式简单无奇,精要全在内力的应用,洪七虽然已学了招式,却不知运力之法,与寻常拳脚也没什么分别。但看了这里的言语,才知降龙十八掌的奥妙所在,也幸好他已熟记了招式,再加上已有丰厚的内力,降龙十八掌使出来更是威力无比,虎虎生风,刚猛至极。

    而打狗棒法则完全不同,其要旨在于巧运内力,借力打力。打狗棒法共有绊、劈、缠、戳、挑、引、封、转八诀,招招精巧,一招紧跟一招,连绵不绝,让敌人很难逃脱。看到如此精妙的武功,洪七不愿离去,不停地练习体会,一月过后,已经与当初有了天壤之别。即使是以前练习的太祖长拳、岳家拳、逍遥拳,包括天女散花,也是威力大不相同。

    洪七将要旨记忆无误,并照着练习熟练,但终究缺乏指点,只是一股脑的全部记住,体会不到关键所在。他终于决定离开此地,也许能边用边加以体会,习得其中奥妙。他找来石头,在字迹上一抹,竟然轻易的就将字迹磨得干干净净,自己都有些吃惊,怎么有这么大的力道。他本来就破烂不堪的衣裤,现在更是破烂不堪了,而且头发肮脏蓬乱,拿上竹棍,更是活脱脱的一个乞丐。他虽然不知轻功法门,但内力雄厚,也是身轻敏捷,寻常的悬崖峭壁已难不倒他,很快他就走出了峡谷。

    回头想想这几个月,先是死里逃生,差点就丢了性命。吃的更是谁都不愿,也不敢吃的东西,没想到却得到了精妙的拳法,以及绝顶的武功要旨。萧峰是什么样的人他没见过,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还是在大山里,现在又得到了他留下的武功精要。按他所说,他是个契丹人,看来异族之中也有英雄好汉,汉人中何尝没有小人?那金人、西夏人中是否也有令人钦佩的人?想来应该是有的。

    出得山谷之后最想做的事就是饱餐一顿,可到处是饿殍遍野,哪里去找吃的?连残羹剩饭都没有,更别说饱餐美味了。乞讨是讨不到东西的,他好在能抓些鸟兽充饥,这些鸟兽吃起来倒也别有一番滋味。这日运气不错,见一只狍子躲进了洞穴之中,他伸进竹棍去掏,可洞穴太细太深,掏不出来。实在不愿让到嘴边的美味跑掉,他点上火,找来杂草,让浓烟飘进洞中,果然不一会儿,狍子就钻了出来。他一棍将其打死,把肉穿在树枝上,架到火上烤了起来。油滴滴进火中,“呲呲”地冒出青烟,一股肉香味弥漫开来,洪七喜滋滋地等着好好享受一番。

    “嗯,好香的狍子肉!”

    洪七循声望去,却见有一个人站在那里,年纪应该不小了,却望着他的狍子肉,嘴角微动,像在吞口水一般。“请过来一起享用吧。”

    “如此就不客气了。”那人直奔过来,赶紧拿起肉翻看,“没有油盐佐料,实在是太可惜。”边说边取下背上的袋子,变戏法般地掏出了很多的瓶瓶罐罐,他将里面的东西撒在肉上,边撒边翻动,香味就更加浓郁了。洪七睁大眼睛,看得目瞪口呆,吃点肉竟然还有这么多的东西要添加!再看看对方,穿得也是破破烂***自己也好不到哪儿去,并不像个讲究的人。

    “食物是上天给我们的恩赐,乃天地之精华,切不可随意待之。”那人似乎瞧出了洪七的疑问。“食物也有阴阳之分,燥湿之别,宜相辅相成,相互搭配,方可益身健体。烤肉切不可烤老,应七分焦,三分嫩,则既有肉焦的脆香,又有肉嫩的余味。这几串应该差不多了,拿去吃吧。”说罢将一串肉递与洪七。

    “一起吃一起吃。”

    “哈哈,我倒反客为主了,这样的肉得配上酒。”说罢从腰间取下一个葫芦,拧开盖子,一股酒香就扑入洪七的鼻中,那人递与洪七,洪七也不客气,仰脖喝了一大口,再递回给他,拿起一串肉吃了起来,味道果然是大有不同,美味得多,又回味无穷。

    “你吃出来我放了哪几种调料,各有多少分量么?酒是由何粮食酿制而成,配有什么么?”那人边吃边望着洪七,毫无责备之意,倒是满怀期待,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感受。洪七完全没有想过这些,心想吃肉就吃肉,喝酒就喝酒,难道还有什么区别不成?

    “吃也有几重境界,最常见的就是食不知味,如牛嚼牡丹一般,管它是什么,只是填饱肚子。水煮也罢,火烤也罢,对他来说都没什么分别,这样的人占绝大多数,实在是可惜。再高一层的,讲究色香味,能分辨出食物中包含哪些食材,能分辨出食材的年代,做菜时的火候,算是入了门。最高层的境界则是光闻只看就能辨别食材的产地气候,而且能猜出厨师的刀法,做菜时的心情,心胸是否开阔,食即是人,人即是食,人食合一。我在肉里放了十道佐料,酒是由高粱酿成,在岩洞里存放了十年,配有十种花香。”

    洪七听了羞愧无比,感觉自己就是一头牛,糟蹋了牡丹。他就不再狼吞虎咽,吃得慢了些,也细细地去品尝其中的滋味,感觉确实很有意味。原来吃,不仅仅是吃,还是在与食物,与厨师打交道,仿佛走进了一片新的天地。

    “你吃过最特别的东西是什么?”

    “我吃过蜈蚣蝎子,还有豹子肉。”

    “哦?”那人看了看洪七,“孺子可教也!蜈蚣蝎子有毒,一般人不敢吃。吃的时候要将蜈蚣头和蝎子尾去掉,再用水煮,倒掉水后换水再煮,如此三次方能将毒素去尽,其实越是有毒之物味道就越是让人难舍,比如蛇、河豚。蜈蚣喜阴,越是阴气重的地方蜈蚣味道就越是鲜美,当然要得到可不太容易。鸡与蜈蚣相克,将鸡埋在地里,最好是公鸡,蜈蚣就会前来,那是捉蜈蚣的好方法。可惜现在没有鸡,否则也请小兄弟尝尝。”

    “啊,我是生吃的,怎么没有中毒?”

    “这倒是奇了!你吃过别的什么吗?”

    “吃过一种鱼,在大山的潭里,身长一尺,细白鳞,红尾巴。”

    “哦?难道是白龙鱼?那可早已绝迹了啊,是解毒良物,吃了五毒不侵,一般的毒都能在不知不觉中轻易化解。”

    “就那个潭里有,上下游都没看到。”

    “嗯,看来你造化不浅啊,练过高深的内力?”

    “没有,只是有人将他的功力传与了我。”洪七想起了那位老者,眼睛又红了起来。

    “难怪难怪,你还才二十岁左右,却有几十年的功力,我一直没想明白,原来如此。这根竹棍从何而来?”那人望着洪七身边的竹棍,洪七将经过详细地讲述了一番。

    “原来程长老后人隐居在大山之中了。”那人似乎是自言自语般,声音很小。

    “哪个是程长老?”

    “没什么,没什么。”

    “请问老者如何称呼?”

    “哈哈,无家四方游走之人,没有称呼,也许我们有缘,还能再见。”说罢飘然而去,“多谢小兄弟的慷慨款待,小兄弟如果无事,不妨到少林寺走一遭,那里可是武学圣地,或许会有收获。”

    洪七正不知道往哪儿去,心想去少林寺看看也无妨。但他不知少林寺具体在哪儿,寻思向南走就应该错不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