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盛唐
字体: 16 + -

第10章 向着毁灭前进

    七月流火,夏去秋来,伴随着落叶一起飘零的还有济景公樊子盖的离去,而这,似乎也预示着这个风雨飘摇的帝国已经时日无多,不堪重负了。

    杨广似乎没有意识到,依旧寻欢作乐,醉生梦死。

    去年交代江都新制的龙舟做好了,送来给杨广检阅。杨广心情大好,宇文述也乘机劝杨广去江都游玩,放松放松心情。

    大部分时代,当你准备由着心情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总会有人跳出来劝你这个不行、那个不要,太危险、浪费钱,用种种理由来阻止你,不让你去做这些事情。

    这次也不例外,当杨广高高兴兴地准备挑选大臣和他一起去江都的时候,右侯卫大将军赵才说话了:“如今天下,百姓疲敝,困苦不堪,国库空虚,各地府库也是无有余粮,加上盗贼四起,无一处安生之地。朝廷的命令出了京城就成了废纸一张,希望陛下返回京师,安抚百姓,以固帝业!”

    一般敢这样说话的大臣,除非遇到了李世民这样的皇帝,大都不得好死。正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杨广一听,大怒,拍案而起,立刻就叫司历的人把赵才抓了起来,朝堂之上顿时鸦雀无声,无一人再敢言出行之事。杨广一甩衣袖,径自回了宫中。

    留下殿上群臣面面相觑,皆是摇头叹息……

    事情过去了十来天,杨广才稍微解气,下令将赵才放了出来。虽然群臣皆不欲出游,但这下朝堂之上大家都感受到了杨广的决心,没有人再敢站出来触霉头。

    大殿之上,一片沉寂。

    “没人说话的话?明天就动身吧。”

    “陛下!”建节尉任宗上前大声道,“为天下苍生计,愿陛下留守东都,以安黎民。”说罢,任宗便伏首长跪不起。

    杨广看着伏地不起的任宗,安静的像看着一个死人,良久,杨广开口:“拖出去,仗杀。”低沉的声音没有一丝起伏。

    殿外的传来惨叫和庭杖击打的声音,渐渐没了声息……

    杨广坐在高处的龙椅上,看着殿中的百官,“没有意见了,就都回去准备一下,明天出发。”

    此次出行,越王杨侗、光禄大夫段达、太府卿元文都、检校民部尚书韦津、右武卫将军皇甫无逸、右司郎卢楚等留下管理政务,其他百官随行。

    初十,前面仪仗摆开,后面百官随行,杨广身处其中,顿觉意气风发,吟到:“我梦江都好,征辽亦偶然。”

    一行人刚行至建国门,忽然停下,处在队伍中间的杨广正疑惑是怎么回事,侍从小跑着来报,奉信郎崔民象堵在道路中间,正大声嚷着盗贼四起,兵患不定,要陛下回去呢!

    杨广听到后面色一黑,挥手便将侍卫招来,咬牙切齿的让他们先拔了崔民象的下巴,看他还能不能嚷嚷,然后再把他杀了。

    十四日,孙华在冯翊郡起事,号召众人,举兵为盗。虞世基认为盗贼愈加猖獗,上书杨广请求发兵镇守洛口仓,杨广听罢,看着虞世基笑着摇头道:“世基呐,你是书生,觉得现在带兵打仗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可真到战场上见了血,你是不行的,下去吧。”

    不久,杨广和车驾一起抵达巩县,当即下令有司将箕山和公路这两个府移到洛口仓内,并且下令修筑城池以备不测。

    到了汜水,奉信郎王爱仁又上书请杨广返回西京,杨广这次看也没看,直接扔出去让人砍了。

    到了梁郡,有人在半路拦车上书,言辞激烈,“陛下如果继续往江都去,我看这天下也快不是陛下的了!”杨广闭着眼,冷冷的吐出一个字:“斩!”

    当杨广不顾阻拦,一意孤行的要去江都的时候,李子通正带着他的部众占据海陵,休养生息;左向才劫掠淮北,来去无踪;杜伏威在六合暂住,厉兵秣马。

    朝廷派光禄大夫陈棱率领宿卫精兵八千征讨,接连取胜。

    八月,二十一,赵万海率领几十万贼寇从恒山进犯高阳,所过之处,民不聊生,哀鸿遍野。

    十月,初六,许恭公宇文述卒,一生起起伏伏的宇文述终于死了,少年时读过书,有过远大的理想,也经历过社会的黑暗,打过仗,杀过人,也负过伤,最终挣扎着活了下来,算计过别人,也被别人算计过,最终,宇文述还是走了,一

    生荣辱功名,都随风而去了……

    当初,宇文述的儿子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都是纨绔子弟,打架、闹事无一不做。宇文化及一开始在东宫侍奉杨广,杨广比较偏爱他,等到杨广登基为帝,便安排宇文化及当太仆少卿。

    有一天,杨广去榆林玩的时候,正好看到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违反禁令,私自与突厥人交易。杨广大怒,要把他俩都杀了,都已经准备妥当,就差当头一刀了,杨广又反悔了,觉得有些不近人情,把他俩给放了,又不好直接说无罪,就顺手赐给宇文述当奴仆,至于是不是真的当下人,反正也是他们自家事。

    宇文智及的弟弟宇文士及取了公主,当了驸马,便有些瞧不起自家兄弟,反而是宇文化及与他臭味相投,三天两头,经常厮混在一起。等到宇文述死了之后,杨广复起宇文化及为右屯卫将军,宇文智及为将作少监。算是对宇文家的一点补偿。

    一个时代的兴衰,有人逝去,自然有人兴起,如此,才能不负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李密逃亡时,一开始去投奔郝孝德,郝孝德为人粗鲁,没能以礼待之,后转又投奔王博,王博也没有看出来李密有什么特殊的。至此,英雄无人识,李密再次流亡,路途中甚至落魄到了剥树皮吃的程度。

    李密辗转到淮阳郡,隐蔽在一个村落里,改头换面,聚众宣传反动言论。淮阳郡的官员开始怀疑,便叫人抓捕他。李密又开始逃亡,一路到了他妹夫雍丘县令丘君明的家里,丘君明不敢收留他,把他托付给了游侠王秀才,王秀才大惊,以李密为潜龙在渊,将女儿嫁给了李密。

    丘怀义不满,便向官府告他的叔父丘君明窝藏逃犯李密,杨广得知此事后,大有深意的看了丘怀义一眼,眼神玩味,下令丘怀义亲自带着敕书去找梁郡通守杨汪,和他一起去抓捕逃犯。杨汪带领人马将王秀才的宅子团团围住,却扑了一个空,李密恰好外出,只能捉拿丘君明、王秀才去交差了事。

    李密低着头,躲在人群中,眼睁睁的看着两人被官差押走,却只能装作一副看热闹的样子。丘兄、王兄,他日我必拿狗官人头到坟前祭奠,以报今日之仇!

    谢谢您的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