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盛唐
字体: 16 + -

第1章 最后的挣扎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融,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今孟让自长白山劫掠而来,寇众已达数十万,虽多散兵游勇,然亦不可小觑,我欲为五栅以赛险要,固守于此。”王世充指着地图上的一点说道,“今贼众虽多,然皆散勇,兵马粮草皆无所有,我已传令个村寨皆筑堡自固,坚壁清野,贼无所食,久则必生乱矣!”众将皆点头称是,“若贼退,则吾趁势而追,必能大破敌军,斩敌酋于马下!诸将可愿随我一同杀敌?”“原为将军前锋!”底下众将抱拳,齐声喝到。

    这是历史上王世充的一次领兵作战,虽说在人前智珠在握,但私下里,还是有些忐忑。而这,也是开启华夏历史上最为璀璨夺目的时代当中的一朵浪花。

    史料记载,孟让拥众数十万,劫掠江都,王世充破之,斩首万余级,仅孟让带数十骑逃去。

    夜,远处城头灯火点点,守城的士兵还在巡夜。

    来护儿看着远方的城池,在夜色的笼罩下,如同蛰伏在大地上的巨兽一般。“一点,就差一点,再给我一旬,不!十日,我便可攻下平壤!奈何……唉!书生累我!!!”

    来护儿转身,看了大营中还在巡逻的将士,晃动的火把照亮了那一张张疲惫的脸庞。按在剑上的手又紧了紧终于转身走回营帐。“若非崔君肃误我……”

    史载,隋炀帝派大军征高丽,来护儿率军连破数城,兵锋直逼平壤,高丽王遣使求和,杨广大悦,召来护儿回朝。来护儿欲抗命不回,长史崔君肃伙同诸将校俱请还,终奉召而归。

    至此,隋朝四征高丽而不下,后家国动荡,山河飘摇。终未能再兴兵征讨,数百万将士埋骨他乡,无人送葬。开皇之末,国家强盛,朝堂上下皆以为可征高丽,独刘炫以为不可,做《抚夷论》以讽之,今果如其言,奈何啊,奈何!

    “今朕登大宝,当分封诸有功之臣,……”唐弼站在下首,看着李弘芝一一将众人封王拜候,思绪渐渐飘远,今天下大乱,各地诸侯并起,我如今立李弘芝为天子,也不知个是对是错。……座上李弘芝还在继续封赏,瞥了眼还在怔怔发神的唐弼,又转回眼和颜悦色的安排着众人,只是眼底,终究是有一抹阴郁暗藏在底。至于大殿上的其他人是如何心思,众人不说,也无人去问。

    史载,扶风唐弼立李弘芝为天子,自称唐王,拥众数十万。

    屈突通引马前行,此次出征,虽灭了刘迦论贼部,但稽胡贼部仍是流窜地方,难以征讨,况且虽灭了敌众,自己部队亦是伤亡颇重,又要押送这数万俘虏,实在是力有未逮,只能来日再行征讨了,唉…

    史载左骁卫大将军屈突通讨贼有功,斩刘迦论及部众首级万余,俘虏男女数万人。

    杨公卿坐在马上,望着远处的队伍缓缓而行,像一只庞大臃肿的蚯蚓一样在山道间扭来扭去。看着处在队伍中心的车驾,杨公卿眼睛微微眯了起来,转又恢复了沉静,待车队渐渐行至末尾,他缓缓抽出了腰间的长剑,高举过头,双腿轻夹马腹,率先冲了出去,身后,八千骑若潮水般涌出。

    史载,杨广自怀远班师回朝,邯郸杨公卿率八千人截其后队,得马而去。

    刘苗王看着城外的将士打扫战场,将还能用的兵器和铠甲剥下来,虽然这次打退了潘长文,可自己也损失了不少部下,下一次,不知道又是什么时候。想到这里,刘苗王绉了绉眉头,眼里闪烁着莫名的色彩,有迟疑,有恐惧,有决然,还有一点名为野心的东西。

    王德仁坐在主位上,看着底下的弟兄们推杯换盏,好不热闹,“大哥,俺敬你一个!”说罢,一个人便举起了酒杯一饮而尽,王德仁也笑着举杯,示意大家尽情的喝。从书生时代的意气风发到而今的落草为寇,兄弟们只看到了大当家的运筹帷幄、用兵如神,却少有人能知他夜里仰望星空时的落寞神色。若非当今朝堂小人当道,……

    史记,离石刘苗王反,潘长文率兵征讨,未果。汲郡王德仁拥众数十万,据林虑山为盗。

    庾质看着院内的家人们往来穿梭,零星传来说话的声音,大抵是些感慨外面的世道乱了,生活也变得不太容易,府里的生活也不如以前了之类……来往的人渐渐变得稀疏,最终归于沉寂。只剩下桌上的油灯偶尔发出哔啵的轻响,映照着那份奏章。庾质坐在那里,一夜未眠。

    史载,帝将往东都,太史令庾质力谏不能,下狱而死。

    董纯坐在大堂上,看着下面目光呆滞、衣衫褴褛的盗贼,挥了挥手。今天已经是第三波了,虽然剿灭了彭孝才此人,但散落的贼寇却是四处劫掠,各地又是民不聊生,烽烟四起,何时才能剿的完啊……“报!…”

    史记,彭城太守董纯诛贼帅彭孝才,讨贼无数,后奸臣陷害,被缚东都诛之。

    “诸位,今粮草将尽,我欲引兵退守,奈何贼见我退,必率众来追,诸位以为如何?”“将军,何不拼死一战,谁胜谁负?尚未可知。”“将军,不若趁夜而走,天黑难明,料敌军不敢来追!”“将军…”诸将纷纷建言,张须陀看着底下众人,眼神有几分晦涩难明,虚按了按手:“我欲佯退,埋伏千人在后,待敌军来追,则突袭其营,若成,贼寇必乱,望营而归,我再引兵回战,必能大破敌军!只是,此事危急,不知列位,谁愿前往?”诸将一时无言,左右环顾,皆沉默以对。片刻,只见二年轻小将联袂而起,抱拳曰:“末将秦叔宝”“末将罗士信”“愿往!”

    这是秦叔宝和罗士信在历史上相较于后世战绩的一次普通的胜利,一个若流星般划过天空,一个璀璨如烈阳般映照在了大唐天下甚至于整个华夏的历史当中。

    史料记载,张须陀与卢明月对峙,粮尽欲走,秦叔宝与罗士信埋伏其后,破卢大营,张须陀引兵回战,大破之,卢仅余百余人逃生。

    公元六百一十四年,隋朝这个若大的帝国显得风雨飘摇,烽烟四起,有人为梗骨之士,在朝堂之上直言不讳,却惨遭杀戮;有人为奸佞小人,家国与我何干,升官发财才是正道;有百姓被逼起义,占山为王;有大将四处征讨,平定叛乱,欲挽狂澜于欲倒;辽东的高丽几番征讨未平,北方的突厥又在蠢蠢欲动。

    然而乱世之中,必是英雄辈出之时。闪耀在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星,正如那旭日一样,在冉冉升起。让华夏荣耀了无数年的盛世大唐,就在这隋末乱世之中揭开了序幕。正所谓是乱世出豪杰,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那一段段荡气回肠的故事,那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画面,那遥远的盛唐,我该如何一步一步走向你的怀抱?

    谢谢您的阅读!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