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大老师
字体: 16 + -

第10章 购房之事不容缓

    关明于灼灼而言,更像是一个蓝颜知己,类似单方面相见恨晚的知己,因为关明不仅清楚灼灼心里所想,更支持灼灼付诸行动,这也是关明能和灼灼轻易地熟络起来的原因,而灼灼于关明而言,更像是一个向他倾诉苦水的深闺怨妇?于是乎两人东拉西扯地聊了一个时辰,虽然美人在旁素手递茶,但奈何关明实在受不住唠叨了,找了个天色已晚回家做饭的借口,就匆匆离开了,临走前还答应灼灼下回来时把他那所谓的古筝带来并教她弹奏。

    下了楼,意外地见到高履行还在一旁品着茶,关明不禁哑然,古代权贵这么闲的吗?同样的,高履行也看到了关明,眼神中没有如关明般的意外,而像是等了许久般。

    话不投机半句多,关明大步向门外走去,却听身后传来高履行的声音:

    “野小子,本公子奉劝你最好识趣点。”

    关明停下了脚步,没有转头,假装没听懂道:

    “敬人者人恒敬之,莫要再说甚么野小子这类的粗鄙之语了,身为皇公贵族的礼仪被狗吃了吗?”

    不再和没有家教的人浪费时间,在高履行含着杀意的眼里,关明决然离开。

    .......................

    关明没有直接回虞府,而是决定完成一件前世没有实现的愿望——买房。前世在上海大学毕业,于是就在上海陆家嘴那工作,由于没有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个人工作能力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薪水不过三四十万,这样的薪水放在二线或其他小城市,或许还不错,但在上海这座血盆大口的城市里,三四十万充其量是租个房子,活得滋润一点罢了,而买房的梦想也只能梦里与周公说去。

    如今在唐朝就不一样了,前世记载唐朝开元盛世期间,朝廷拍卖国有房产的碑文拓片上记录:一座占地2.9亩拥有39间房屋的大别墅,拍卖成交价只有138贯钱,按前世来算,只需40万左右,即便在如今的长安城里,房价也不会高出太多,再加上关明手上有不少闲钱,此时不买房何时买?而且老寄居在虞府也不是个办法。

    不再犹豫,关明叫来马车,前往长安城的临近郊区的地方,关明虽喜热闹,却更喜欢亲近大自然。

    一路上,关明思量着买间多大的住宅才合适,一亩地,也就是667平米,大约是40贯钱左右,按照关明现代思想看来,占地两亩已经是规模很大的别墅了,结合自己的资金,就决定两亩了。

    下了马车,关明问了问马夫哪里可以找到房屋的中介商,也就是叫掮客,马夫对除了皇宫外的整个长安城都十分熟悉,关明的问题自是不成问题。

    如马夫所说,关明很快找到了中介商,店内的老板是一位瘦削的中年男子,留着八字须,一看便是个老奸巨猾的货。见店里来了客人,老板心中一喜,再看却是个毛头小孩,便全无欣喜了,于是趴在桌上随口问道:

    “客人,可是来买房的?”

    关明对老板的神情变化看得一清二楚,不禁觉得好笑,这老板也太现实了。

    “是的。”

    “哦。嗯?”

    关明回答出乎意外,老板立即打起精神,这么年轻的公子哪来的银子买房?怕不是哪家权贵的公子哥?

    “是小的招待不周,还请公子不要放在心上。”

    见关明并无责怪的意思,又继续说道:

    “不知公子想买多大的房,又有多少可用的钱财,小的为公子挑出合适的屋宅。”

    “2亩地大小,就在这临近郊区处,至于钱财我自有准备。”

    老板开始拿出记录的本子,一页页的翻出,最后把适合的三张纸翻给关明看,上面有卖主的定价以及房屋来由等。

    第一间是起好的宅子,是一名富商自建的住宅,但由于后来长期在外地经商,就想着出售此屋,占地2.1亩,价格是95贯钱。

    额,即使砍价也不会低到哪去,不考虑。

    第二间也是起好的宅子,应该说是一间二手房,卖主是一名官员,由于官位是升迁,去了别的府邸,就打算把此宅售出,占地2亩,价格是80贯钱,虽是二手房,但由于原本的主人升官了,连带着住宅也升值了.......

    “老板,卖主可同意再便宜些?“

    老板知道卖主交待过最低限度是75贯钱,但越低价卖出,自己就赚得越少。

    “公子心中的价格是?”

    “72贯。”

    老板:”......“

    ”公子还是看最后一间住宅吧。“

    关明知道老板算是拒绝了,但也没有办法,关明全身上下就78贯钱,还得留下一些略做装修购买家具。

    最后一件同样是起好的住宅,只是来由就十分不好了,与第二件住宅相反,原本的主人是二品大官,却因犯事全家抄斩,如今此宅落到一商人手里,人们嫌此宅凶险不宜居,一直未能出售。

    再看占地,足足有2.3亩,价格也只需60贯钱,可以说是贱卖了,这也不是不可能的,因为别说是现代人买房注重风水了,古人更甚,故而此价倒也不是个幌子。

    可关明恰恰相反,他哪里会相信什么风水之说,他一生不信神不信邪,只信白花花的银钱,贯彻实用主义精神是他终身的理念。

    ”就这个了。“

    ..........

    当然货还是要验的,于是老板带着关明去宅子。

    关明站在布满尘灰的宅门前,呆呆地站着,目光涣散,脑海着想着当年宅门封锁上,宅内老小上下统统被斩,血流成河的场景,不禁微微一叹,即便官位再高,权势再大,终究是皇帝的一颗棋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臣子与皇帝的身份永远不可能对等,也不能对等,其实所谓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也只不过是皇帝的一时之念罢了,却也有”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的臣子心酸.......

    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关明都想把自己命运紧紧攥在手里,前世不济,今生必活得无法无边!

    抛开所想,关明推开宅门,独自进去,而老板在门外等候不愿进入凶宅。

    当年的血迹处理得十分干净,只是一股凄凉依然弥留不散,关明自认坦坦荡荡,何惧凶宅一说?

    绕着宅子走了一圈,关明对房屋的布局和构造还是很满意的,来由这一条,花60贯钱简直算是捡到的,但还是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说建一个游泳池,以后可以跟他的妻妾弄个游泳池派对,再比如说建一个健身房,男人可以没有英俊的脸庞,但要有野兽般的身材,可惜关明有英俊的脸庞了......

    总的来说,房子属于那种再添些家具,便可拎包入住类型的,关明很满意。

    关明把房屋契签好并付款后,趁着天色未晚,载着马车回虞府,此后他便是有房的人了。

    ....................

    次日,关明依然正常打卡上班,搭着虞世南的顺风车进入皇宫,早早来到凌烟阁,打着哈欠走进学堂,从后面拍了拍正在瞌睡的南平公主的脑袋,惹得这小妮子睁眼看清是谁后朝关明挥了挥粉拳,一幅呲牙咧嘴的模样。

    “今天有教材了?”

    关明看到每人个包括自己桌上都摆着一本,打开翻阅,是关于如何作诗赋词的.......

    “你们应该有预习的吧?谁能告诉为师作诗赋词的关键在哪?”

    这一次魏王这个小胖子竟然没有抢风头了?还真是吃一堑长一智。

    这时襄城公主表现出长女之范,率先答道:

    “先生,书上说作诗赋词贵在三处:诗贵有意,诗贵含蓄,诗贵有韵,不知学生说得可对?”

    勇于回答已是不易,该表扬的,关明对襄城公主比了比拇指,道:

    “公主说的三贵自是关键,诗无意而不立,诗无韵而不律.......但书上所说的,为师却不认为是最关键的。”

    书上写得不对?众人皱了皱眉,又开始对先生的学术能力产生怀疑。

    关明有意看向小长乐,发现她一如既往的可爱。小长乐见关明看向自己,像是见了狮子一般立即埋下头去,假装认真看书。

    “小长乐,你说说看吧,我看你跃跃欲试的样子。”

    小长乐:“......”

    “先生,我,我还没想好呢......”

    旁边的南平公主早已看不下去关明欺负她的妹妹了,站起来说道:

    “哼,先生我们虽然不懂,可你的答案也不见得是对的吧,别是误人子弟了,你可知道长安街上的十首诗吗,其主人怕才是真的懂得作诗赋词的高人吧!”

    知道真相的小长乐一直用眼色给南平公主示意,但奈何南平公主太蠢......

    事情似乎变得有意思了,关明不动声色,随口问道:

    “你知道作诗的人是何人,可又怎么知道此人不是为师?”

    听到关明不要脸地回答,南平公主更是一脸鄙夷道:

    “你看上去像是个大诗人吗?要肚子里真有墨水,倒是作一首诗呀!”

    对于南平公主的评价,关明很是伤心,原来在她心中自己的形象竟是这么差,但也不和一个小学生计较,自顾自地说道:

    “在为师看来,作诗赋词更贵在真实经历,即你的现实处境,否则再好的诗,不过是无病呻吟。”

    “好,说得好!”

    突然,掌声响起,不想,竟是李世民进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