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枭
字体: 16 + -

第4章 劝君觅封侯

    北风卷起微雪,吹落在阶前。

    梅花藏在雪中,不见花开,满径香缭绕。花虽瘦,凌霜傲雪不畏寒。

    长乐公主站在府门前,痴痴遥望街道巷口,不见归人。

    戌时(七点)钟声敲响,长乐望着灯火通明街道,心里有些失落。

    桓老夫人担心公主冻着,派来几波人请公主回屋,公主思夫心切,迟迟不肯回家。

    苏暖知道公主还在雪中冻着,搁下手里墨笔急匆匆走出府门,走到长乐公主身边,低声道:“夫人,快回去吧,冻着您公子又得……骂人。”

    长乐公主看到苏暖,心中提起一股火气,看到她低眉顺眼的样子,冷冷问道:“《女诫》抄完了吗?”

    苏暖讪笑道:“还没。”

    长乐瞥见苏暖骨碌碌眨着眼,秋水眸子充满灵气,心中无名之火又起,“滚回去抄你书去。”

    苏暖不敢多说,她的父亲获罪,只能依靠学生兼旧友的桓缘,借居公主府拌面来,公主明显对她有了敌意。她委屈的走回府,听到车轱辘靠近的声音,停下脚步回头看到桓缘掀开车帘下车。

    桓缘看着长乐,美丽依旧。她梨涡浅笑,眉似双燕展翅飞,目似水杏,肤如红玉。长乐欣喜若狂,直接扑进桓缘怀里,桓缘捧着她的小圆脸脸深情一吻。

    长乐公主嫌弃地推开他,倩笑道:“又用胡子扎我,你不是我的羽嘉哥哥。”

    桓缘摸着她的脑袋,轻笑道:“不热啊,你啥时候比我小了。”

    苏暖看着恩爱的夫妻,不忍久呆,匆匆离开。

    桓缘抬头看到苏暖背影,问道:“你别欺负苏先生,她命挺苦的。”

    “哼!”长乐公主冷笑道,“我不防着她,兴许明儿就骑到我头上了。”

    桓缘没敢接公主地话,拉着长乐公主手,二人携手回家。长乐还在气头上,在后面拖拖拉拉不肯进家。桓缘回身抱起长乐公主往家里走,长乐羞恼捶着桓缘胸口,“放我下来,这成何体统,母亲会笑话的……”

    进门后是十丈宽小河,河上是曲曲折折的九曲桥,桥中心有座湖心亭,高六层,可以观鱼垂钓亦可俯瞰府中景色。

    桓老夫人站在河北岸桥头的“雏凤清声”牌坊下,看着儿子儿媳嬉闹,掩面轻笑,“这孩子,快三十了还这样。”

    兰姑在后面附和,“是啊,还有二十天。”

    桓老夫人叹一声,“先屋里去,萱儿脸皮薄,要是知道我看见,又得羞的几天不肯来请安。”

    兰姑扶着桓老夫人回屋,说:“老夫人,今年阿郎过寿,如何过?”

    “今年我不拿主意了,你去让长乐操持吧。”

    兰姑面容一滞,“公主能办吗?”

    桓老夫人笑道:“萱儿肯定办不了,到时候你去指点她去找小暖。”

    兰姑恍然大悟,刚想说话,脚步声还有桓缘和司马萱打闹声音。桓老夫人捂住兰姑嘴,摇头示意,兰姑很快明白了。

    二人走进屋,长乐公主搓着手站在暖炉前,看到丈夫行礼忙跟着丈夫跪下。桓缘将她扶起来披上斗篷,又拿来一个暖炉给她。

    桓老夫人目力很好,看着桓缘走路的样子,心里猜出来大概,吩咐兰姑拿了张胡床过来。桓缘看着母亲,摸着鼻子一笑,“母亲看出来了。”

    桓老夫人年近五十,因多年习武,皮肤保养的好,像三十多岁样子,眼角纹若不笑也不明显。她多年安居掖城,出入都是朝廷命妇、世家女相陪,养的一身贵气。桓缘看着母亲没有太大变化,心里也是高兴。

    桓老夫人“听都听出来了,跟谁交手了?”

    “夷洲的孙玉人。”

    “他成名多年,我年轻时就听说过他,一看就知道你没讨到巧。我早说过你底子不稳,根基不牢,别跟顶尖高手交手。”

    “知道了,阿姆。”

    桓老夫人笑道:“好好好!我不啰嗦了。萱儿啊,我入冬以后就不想动了,羽嘉三十岁生辰,你看着办吧。”

    “啊!”长乐公主苦着脸,“阿姆,我哪会这些,你让兰姑操持不就行了。”

    桓老夫人道:“她是婢女,哪有让婢女宴客的道理,你才是这个家里的女主人。”

    长乐公主应承下来,心里还是没数,她从小就被庆熙帝、荀皇后和戾太子捧在掌心,别人绣花她爬树掏鸟窝,别人读书她去学骑射。宫廷宴会都很少参加,更别说让她办宴会。

    “好了,我也不坐了,你们夫妻许久不见,回去说说悄悄话吧。”兰姑扶着桓老夫人起身,一众侍女跟着离开。

    长乐公主愁眉苦脸,“都是你的事,你非得生在腊月八,这还只有二十天,怎么办呢?”

    “我宠了你二十年,让你给我办个宴会你就不愿意了。”

    “我没有!”

    “你失宠了。”

    “啊!我哭给你看,羽嘉哥哥——”长乐公主揉着眼睛,抱着桓缘的左腿。

    “啊!”桓缘咧嘴叫道。

    公主呆呆看着他,满眼不知所措,“你腿怎么了?”

    桓缘笑道:“没事,快起来吧。不宠你宠谁,我唯一的宝贝。”

    公主乖巧站在桓缘身边,涨红脸,眼中充满水光,踮起脚在桓缘耳边说:“你去沐浴,我房间等你,好不好?”

    桓缘看到梅骨抱着刀在楼外晃悠,推着长乐公主说:“好,你回房去吧。”

    公主看到梅骨,知道有事情要处理,乖巧离开。梅骨听着声音,公主走远她才进来说:“公子,我去过义庄了,可以确定人是王叔羲杀的。”

    “你去找验尸的稳婆了吗?”

    “去了,那个稳婆一口咬死那个小娘是处子。”

    “奸淫和杀人都是死罪,能治他死罪就行。你去找那个仵作重新验尸,我会和王家周旋。”

    “是,公子。”梅骨怯生生道,“公子,刚刚我在……园子里看到,苏先生在屋子里哭。”

    “你去看看她,长乐的臭脾气说不得,说一句就跟捅马蜂窝似得。”

    “您还有季常之癖(惧内)……”

    “滚!”

    ……

    ……

    东园有三个院子,一名秋子园,一名芦雪轩,一名稻香村。

    秋子与求子谐音,秋又是丰收的季节,故取名秋子园。公主和驸马大婚后只在秋子园住了三年,公主一胎孩子早产夭折,一胎小产滑胎。公主哭哭啼啼搬出秋子园,住进相对偏僻、冷清的芦雪轩。

    芦雪轩结构很简单,从南到北依次是院子、前厅、花园、卧房。位置在芳溪东南,临水而建,卧房北面开门即是芳溪。

    门外春季落花满溪,万尾出水;夏季看到满池荷花,听蝉鸣蛙叫;秋初可以看见芦花飞雪,执笔在长乐身上作画;冬季临窗赏雪,烹茶赌书弈棋。

    桓缘在出征前,除掉出门会友和参加宫廷宴会,大半时间都是呆在这里。房间收拾的很雅致,屋子里镶着几颗西瓜大的夜明珠,夜里散发幽光。

    暖暖的房间,瑞兽吐出椒兰香,玉榻红纱帐身影重合,红绳系着金玲叮当响。搂颈勾肩痴缠,腿相贴,脸相挨,紧紧依偎。曼妙声音,春宵曲子多婉转,似黄莺儿欢娱。

    云消雨歇,长乐公主躺在桓缘怀里,她从玉枕中取出一封信递给桓缘,信件抬头写着“吾弟桓少子亲启”。

    “谁啊?”桓缘有点怂,他心想着万一公主钓鱼执法,冒充哪个小娘子给他写情书,一时间不敢拆。

    “你打开看看不就知道了。”

    “不会是谁给我写的情书吧。”

    “呵呵,你想得美,情书我能让你见。”长乐公主急忙捂住嘴,面色苦恼。

    桓缘一边拆信一边问,“还真有人给我写啊,都有谁?”

    长乐公主幽怨道:“我就记得王之的侄女王希希,就一句话,‘我能生儿子’,我一直想削她,还没找到机会。”

    “别理会她们,没有你的同意,谁也别想进家门。”

    桓缘看着信,笑道:“竟然是周思,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我去宫中给母后请安,遇到了皇伯母,她给我信的时候我就猜到她要干什么。”

    桓缘叹息一声,不知是为了司马家还是为了周思,“是啊,她能找的人确实不多,但我还是担心周思智商不足。”

    “你们可以找个时候见见,比如她去庙里上香,以你的身手甩开探子轻而易举。”

    崔缘摸着长乐胖嘟嘟的脸,小心试探道:“萱儿,你聪明但不机智,胆大但不心细,如果你能多用些心帮帮我多好。你是我的结发妻子,我最值得信任的人。”

    长乐一脸无辜,撇着嘴,“那么多文献要记,那么多字要写,太累了。萱儿以后乖乖不捣乱还不行吗?”

    “行。”桓缘柔声道,“你只负责貌美如花。”

    “这个我擅长。”长乐打着哈欠,“睡觉喽。”

    桓缘晃着公主,“不许睡,我给你捋一遍,你明早进宫去见王皇后好说话。”

    “我想睡觉!”

    “你睡了,明早睡到日晒三竿。我得去相府,就没空给你说了。”

    “我想睡觉——”长乐眼睛有些红,可怜兮兮。

    桓缘有些心疼,叹气道:“你明儿带着苏先生一起去吧。”

    长乐公主睡得迷迷糊糊“哦”了一声。

    桓缘苦笑摇摇头,披上衣服走下榻。侍女端来冷水,他洗洗脸恢复清醒,几月积累的邸报就在外间,还有司隶府收集的朝中资料。

    桓缘看着手中邸报,望着一轮孤月,兀自发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