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造天下
字体: 16 + -

第72章 70徐州

    第二天一早,“我的地是借与你,还是借与河南部院,你得了地,迁来人,可要立寨子,可要编户齐民,是个怎生章程,若是别人的主张也就罢了,你的主张皆要上奏,未奉明旨,这事如何做得,待我见着王老驸马,商议着疏子怎生写,再请旨奏夺”,船头,张国纪说道。刘洪起闻言,向张国纪一礼,道有劳伯爷了。张国纪心中盘算,若是皇上批复的是着部看议,则此人不过尔尔,若批复的是着部看议速奏,则说明此人非同寻常,甚至,为了这点小事,皇上绕过六部,直接发道中旨过来。唉,六百多人的吃饭问题,也不算小事了,还尽是些受尽屈辱的女人,做好了,也是功德一件,张国纪心道,他又道:“还有你那军寨主张,需你自家向皇上奏明,咱也把不住你的脉”。刘洪起道,已写好了,劳烦伯爷转奏,敢沥愚心,再干圣听。说罢由袖中抽出一卷纸,张国纪接过看读,见上面都是些白话,之乎者也绝无,虽不装逼,但意思晓畅明白,最难得的是逻辑分明,点滴不漏,一环扣一环,环环紧牢,张国纪心道倒是不能小看此人,日后大明非但要借助此人的梦,怕是还要借助此人的才,只是在格式上,回头再添几笔,在结尾加句某某臣具题。刘洪起在一旁道:“流贼横溢四出,若不行此计,国家靡烂宁有底哉”。

    大船刚刚驶离砀山,前方的的水面忽地向左右分去,在当中隔出一个大岛,前方一左一右两股航道,船向着右股驶去。到了中午,右岸出现一个镇子,乃是萧县的黄口镇。又行了两个时辰,前方出现一座城池,离近后,只见门楼子上题着武安门三个字,乃是徐州西门。张国纪自语道,何时又改作武安门了。徐州西门原本叫通汴门,这个汴指的就是眼前这段黄河,原是古汴水。在几十年前通汴门改称威远门,现在又改称武安门,也可见当地的一点心态,不想威远,只想武安,平安。过了不久,徐州北门又近在咫尺,城门楼子上题着河清门三个大字,张国纪又觉新鲜。原本徐州北门叫武宁门,几十年前改称拱极门,现在又改称河清门,寄托的又是当地人的又一个乱世的希望。

    河清门外有一座长长的浮桥,乃是弘济桥,是黄河上唯一的桥,一辆牛车几个行人慢腾腾地行在桥上,张国纪又是摇头,25年前的一场大水,使得大运河不再经由徐州,徐州便衰落了,原本弘济桥上行人如织,踏板如鼓。河清门外的码头上同样是船只寥寥,大船渐渐靠上码头。不远处的河面上,在弘济桥东南,黄河的三岔股合为一股向东流去,在合流处由于河道变窄,流速湍急,此处叫百步洪。

    黄河绕着徐州城拐了个弯,徐州的北门,东门都面对着滔滔黄流。刘洪起觉得,城砖与门楼有种簇新的感觉,张国纪看着刘洪起的眼神,介绍道,11年前的夏季,黄河决口,黄水倒灌进城,水深两丈,三年不退,七年前重建徐州城时,城内已积沙数尺,这是座在原址上新建的城池。刘洪起看向岸边,石人已被埋了大腿,还有太湖石被半埋于沙土中,这些太湖石让人联想起宋徽宗的花石纲。总之,25年前的水灾使得徐州繁华不再,11年前的水灾使得徐州灭顶之灾。另一个影响是,原本种水稻的徐州,水灾过后,满地流沙,存不住水,全改为旱作。

    一行人下了船,既不坐轿,也不雇头口,径直进了北门,又穿城而过,出了南门月城,一路惊扰了许多目光。众人到了城南数里外的一座小山脚下,小山上布满青砖建筑,雕梁画柱彼彼,此山叫户部山,原先山上只有户部的一个派出部门,即分司,但后来为了防备水灾,徐州各衙门以及势要,全将建筑建在这座小山上。山脚下一处院门上挑着一盏灯笼,灯笼上是一个驿字。院中,周王府的校尉骂骂咧咧地引着一个头顶乌纱的小官往驿门走去,小官道:“恁适才一嗓子,叫得俺心里打个突儿,再要如此嚷叫,俺破着这官不做了,又有甚好情留你入内”,校尉道:“不识眉眼高低的货,我已实实对你说了,王爷与伯爷已是来了,你这乡里人极会欺生,狗皮帽子没反正,识不得王爷,还不识得俺这身皮?”,终于,二人来到大门前,张国纪看了那校尉一眼,皱了皱眉,斥道:“空说这些昏话做什么,留些力气暖肚皮”,朱恭枵斥道:“不通人性的东西,再要如此,有治你的人,莫要疤眼镜子自找难看”,那校尉面如土色。张国纪吩咐将勘合取来,便有家仆上前,将一张公文递上,驿丞双手捧过,细细观瞧,连忙跪下施礼,道:“此处是号房与马棚,住不得王爷伯爷,山上有精舍,去此地不远,请诸位山上歇息”,说着引众人上山。

    刘洪起随众人登上户部山,他向下望去,只见徐州南门呈孤状,那道孤状的城墙叫月城,就是在城门外再拉一道墙,以形成双道城门,两门中间便是瓫城,或月城。众人来到山腰的一处院门前,正逢一个驿卒抱着坛子口中自语:“到集上拼几个钱”,从门里出来,差点与一个校尉撞个满怀,那校尉刚欲发作,想起时才挨了训,便没敢多嘴。驿卒见着穿飞鱼服的朱恭枵,连忙放下坛子,跪倒行礼。朱恭枵问道,此处距宿州还有多远?驿座回道,此处距须州尚有二百里。朱恭枵骂道:杭杭子,我问距宿州还有多远,甚须州?二人又言说了几句,方才搞清,原来本地人徐宿不分,将宿念成须,刘洪起不由感叹,在后世,在这黄淮地面上,也将宿县念成须县的,他见那驿卒伏在地上,身旁搁着一只大坛子,便问坛中为何物。“酱茄子”,驿卒回道,刘洪起扫视院中,见墙角处用秫秸围出了一个菜园,不由一笑。

    众人簇拥着朱恭枵与张国纪进了二进院,刘洪起却来到菜园跟前,一瞬之下,只见里边有绿果子,也有红果子,刘洪起便有些呆,他搜索内存,内中并无西红柿一词,他伸手指向果子,问驿卒那是甚,驿卒说这叫番茄,是有一年,一个福建官儿带来的种子。蕃茄虽味美,却无抗御饥谨的能力,不及南瓜,此物在数十年前便已传入大明,只是不为人知,刘洪起立在秫秸墙外略看了看,便将目光转向驿卒,笑道,刘三到底是丰县的,还是沛县的?“丰生沛养”,刘洪起与驿卒同时道,之后彼此一笑,刘三便是刘邦。刘洪道,俺也姓刘,又试探道,出门格娄一声叫车撞死。这句原本是庄士的姥姥诅咒庄士的爸爸的,姥姥一向说庄士的那个蛮子爸爸不是东西,也的确不是东西。见驿卒没有反应,庄士又试探道,恶囊八代。这话原本是魏幼枝在背后骂庄士的爷爷奶奶的,因为长期借钱不还种种积怨。恶囊八代是何意,庄士到现在也不明白,这只是他童年的记忆碎片,不料驿卒闻听,眼睛鲜活了一下,道,这位爷,听恁的口音不象俺徐州的。刘洪起笑道,学生姥姥家在丰县,又生在沛县,多年未回家了。驿卒问道,爷在何处高就,敢问离年几年了。“三百四十八年”,说罢,刘洪起转身去了,只留下驿卒怔怔地看着他的背影。

    庄士姥姥家在徐州丰县,这是帝乡,庄士奶奶家也在帝乡,在与凤阳一水之隔的怀远,一水便是淮河。庄士生在徐州沛县,这是名符其实的帝乡,庄士长在蚌埠,这也是名符其实的帝乡,因为蚌埠原是凤阳的西北角,距凤阳城仅二十里。刘邦是丰生沛养,庄士便是沛生凤养。

    庄士奶奶的嫂子是无锡的,解放前被人贩子诓到安徽怀远,人贩子说哪里树上长鸡蛋,便将这个无锡小姑娘骗到怀远了,成了庄士爸爸的舅母。奶奶尊称庄士的姥姥为老侉子,又尊称自已的嫂子为老蛮子,由于淮河是中国的分界线,庄士的奶奶得天独厚,南攻北讨,左右逢源。

    客厅中,驿丞躬身侍立。客厅竟是圆形建筑,原来是曾经的广运仓的粮仓改建的。张国纪问道,由此到宿州,一路可还太平。驿丞回道,明日有总兵杨御番的一队军兵去凤阳,伯爷与他们同行,定是稳妥的,张国纪道了一声极好。又吩咐道,将徐州兵备道唤来。

    掌灯时分,厅中,张国纪与朱恭枵并坐上首,一个文官坐在右首,张国纪问道,王老驸马可曾行经徐州地面?那文官回道,前几日已过了邳州,似去凤阳祭陵。邳州在徐州东边百余里,大运河出了邳州向北,便不再借用黄河河道,也就是不往徐州来了。张国纪这才意识到运河早已不经徐州了,驸马王昺若是由运河南下,只会在邳州起旱,老驸马若大年纪,经不得颠波,多半走的是水路。他不由叹了一声,大运河不再行经徐州,这个变化不过二十余年历史,张国纪还停留在年轻时的印象中,而五十岁的朱恭枵更是老宅男,出一次祥符城都要请旨。徐州在明代不是府,而是州,但是直隶州,是省辖州,整个南直隶只有徐州与滁州是直隶州,其余的州皆是散州,即府辖州,徐州东边的邳州是淮安府的散州,徐州南边的宿州则是凤阳府的散州。直隶州的知州为从五品,散州知州为正六品,差着半级。

    晚间,灯下,张国纪取出刘洪起的奏疏,改了改格式,又重新誊抄了一遍,之后有些劳累,在院中散了一会步,待重新坐回案前时,张国纪捧起刘洪起的奏疏看了几遍,令他骇异的是,这道看似直白不文的奏疏,他竟改不动一个字。他心道,便是内阁的几个大学士也无此能。也难怪,庄士那篇给魏忠贤翻案的文字,曾震怒过玉帝,据玉帝说,那文几百年后将混淆天下视听,庄士也是因此被贬到大明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