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侃大唐
字体: 16 + -

第3章 重角和崇羽

    公元696年夏,归州

    一条大河玉带一样系着熊山和归州,大河向南流,人称“南河”,南河之上飘着一段古木,古木之上坐着一个十岁光景的小男娃,胖乎乎的,头上长着一对小犄角。他顺着“南河”漂流,没有尽头,哭喊也没有用,近处没有人烟。暮色渐浓,映衬着夜空的亮色,山峦边缘勾勒出分外明亮的曲线。

    古木飘到了宽阔的“香溪河”上,水流变平缓了,可以看见水面一弯闪闪晃动的月影。

    他抠弄着龟裂枯朽的树皮,他目光呆滞,脑海里浮现落水之前的可怕的一幕幕,仍惊魂未定。

    远处山上泥石俱下,犹如一条迅速伸展的巨舌,要将奔突的生命吞噬……

    ……到底勾在峭壁上的粗枝被乱石砸掉,于是他随那段古木一同坠下深涧,马上就被奔腾如牛马的洪流冲走了……

    但是再往前回忆,就什么都想不起来了,在哪落水的,自己是谁,是否有家人,都想不起来,使劲儿回忆,脑海里只依稀闪现两个身影,一个高大的巨人,毛烘烘的,感觉她就是自己的母亲;另一个是白须如瀑的老人,是爷爷,耳旁萦绕着老人的呼唤。想到这儿,他的头快要爆裂了,就不再去想了。

    角娃的好朋友——蝙蝠“翔翔”——飞来落在角娃的肩头,给他做伴。角娃的心里安稳了些。无意间他的手伸进了一个小窟窿里,摸到了一团软绵绵的东西,掏出来是一盘蛇蜕。角娃发现窟窿里有微微的亮光,他好奇地凑近仔细看,好像有宝贝在里面呢!由于卡的紧,他费了好大得劲儿才把它掏出来,是一只小巧的短笛,不知用什么做成的,特别沉。短笛并没发光,树窟窿里的亮光也消失了。角娃把笛子浸到水里清洗,刚一沾水,短笛就发出耀眼的蓝色光。他很激动,将短笛擦干后光芒就消失了,再放进水里,又光芒四射。

    角娃吹短笛自得其乐,笛声甜润清爽,不一会儿引来许多鸟。古木上开始热闹起来。大大小小的鱼也簇拥过来推动着古木。机灵的角娃驱走一边的鱼群,这样古木就被另一边的鱼群推动靠了岸。

    上岸后,角娃却更迷茫了,毕竟顺河飘流至少还有个方向,习惯了被动,突然要自己选择路,他还真有点不知所措。收了笛,鸟都飞走了,只有翔翔不离不弃。

    角娃索性坐在岸边不动,翔翔叫了几声也飞走了,倍加孤独的角娃鼻头一酸,四顾茫然。

    不一会,翔翔又飞回来了,绕着角娃鸣叫,然后朝一个方向来回飞,角娃知道它是在引路,就跟着它到了有人烟的地方。月光下,那里是一马平川的山间平地,有整齐的房屋,近处卧着一个小山丘,格外显眼。

    角娃喊叫着推开一户人家的门,里面死寂得像坟墓,远近都听不见有狗叫。角娃在荒野中长大,所以他并不感到害怕。

    忽然外面有很大的响动,月光很快没有了,屋里漆黑一片。角娃摸黑退出门外。晴朗的夜空被乌云遮住了,云脚低处,隐约有一黄一青两道光在飞动,并伴有巨响。这时,那个小山丘灼灼发光,像一块烧得透红的巨石。

    天太黑,哪都不能去,角娃不由自主地吹起笛子来,脑海里闪现白须如瀑的爷爷教自己吹笛子的画面,但是周围依稀是古木丛林,遮天蔽日。神奇的是,不一会儿,小山丘竟裂开一道豁口,一道光亮直射向角娃,铺开一条光明大道。角娃鬼使神差地顺着光明大道走进豁口里。原来,那道光是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头发出的,这块石头高悬在几口石棺的上方,并无寸物衬托。

    “小娃,吹笛的是你吗?”突然石棺里面传出浑厚而悠长的声音。

    角娃吓了一跳,好一会儿才吃吃地回答:“是……是我吹的……”

    “那是魔笛之音啊,大神小鬼都知道它。相传“牛首人身”的炎帝神农氏曾将他的犄角各截掉一半,做成一支灵异短笛,吹奏它就能与万物生灵通得灵犀,这魔笛有‘镇龙悦凤’的灵异力量。有了它,你就能与万物生灵通得灵犀。——你是怎么得到它的啊?”石棺里继续说话。

    “在树窟窿里捡到的。——这块石头是您的吧?”角娃对神石很好奇。

    “哦,这是我的神石,正等人来把它拿去呢!‘得神石者得天下’,你拿去,天下就是你的了。”

    角娃头又疼起来,耳旁响起白须爷爷的声音:“天下大得很,为万物生灵所有,一个人怎么能得到它呢?”

    角娃确定自己想起了爷爷,也想起了爷爷的话。

    “可是听爷爷说,天下大得很,为万物生灵所有,一个人怎么能得到它呢?”

    “你爷爷准是个聪明的老头!但是‘鸡罩山’下的九条恶龙为这块神石争斗了几百年,就是为得到天下。每年六月初六,神石就会释放一次能量,发出万丈神光,九条恶龙就会发威,地动山摇,,这里的百姓总是过不安稳,幸好神石由青黄二龙镇守。魔笛有‘镇龙悦凤’的力量,你出去吹响它,镇住恶龙,再回头把神石拿去,免得它们再争,天下将会是你的了!”

    角娃赶忙出去吹响魔笛,他吹得用心,笛声悠长婉转,似乎在劝服恶龙停止争夺,还百姓以安宁。果然神效!很快巨响消沉,浓云被收于“鸡罩山”,天镜重启,天边那一青一黄两道光分别也隐入两道山梁。

    角娃收起笛子,乐呵呵地回到小山丘的豁口里面,这时神石悬得更高了,他就爬上石棺,还是够不着。脚底下有声音说:“得天下,必先得民心,得民心就必须富民强国啊!”

    “我不想得天下,我只想拿到发光石头,夜里当月亮。”角娃说。

    马上神石悬得更高了。

    角娃生气的说:“天下那么大,叫我怎么得呀?‘天下归万物生灵所有’我爷爷说的,我就听爷爷的话。再说了,就算能得到天下,那也不光要得到民心,还要得到大树的心、小草的心、‘翔翔’的心、兔子的心、刺猬的心、娃娃鱼的心……还有好多好多的心,如果没有它们就不好玩儿了。”

    角娃漫不经心的说着,突然神石扑到了他的怀里,他笑嘻嘻地拿好,并跑出豁口,可是刚一出去,神石就没有光了,成了一块普通不过的石头。不能拿它当月亮照明,角娃很失望,索性不要了,扔回豁口里,马上里面又神光四射,紧接着豁口闭合了。角娃倒不伤心,反正石头没有笛子好玩。

    角娃又饿又累,就摸进一间房屋,找了一些吃的敷衍了肚子,再找个合适的去处歪下,抱着笛子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他迷迷糊糊中听见有隐约的狗吠,他并没被惊醒,因为他早就习惯了在野兽的吼叫声中睡觉。

    第二天早上,角娃被阳光晃醒了,推开门一看,惺忪的睡眼猛地睁圆,吃惊地望着一大片齐刷刷地向他跪倒的男女老少。他第一次看见这么多人,惊得急忙退回屋里,用背抵住门。门外山呼“万岁”,角娃成了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万岁?我有那么老吗?

    角娃听见叩门声,向门缝里望见一个驼背老人,他便开门让老人进屋,紧接着又关紧门。驼背老人一个长跪吓得角娃也跪下,角娃着慌地说:“听爷爷说您这行的是大礼,我这个毛头小娃怎么当得起?”

    “你当得起,你可是真命天子啊?”老人激动地说。

    角娃搀扶起老人家说:“天子?我想不起爹娘,难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我爷爷怎么没跟我说起过呢?”

    “哈哈。你是天上派你下来做皇帝的。听我讲根由:此地因山多叫‘兴山’,此坪叫‘封侯坪’。当年汉景帝的兄弟在此地被封侯,侯王过世以后,被安葬在山包内,随葬一块稀世珍宝——五彩神石,相传后人若能得到神石便可得天下。——你昨天夜里得了神石,我们认得取走神石的是个头上长犄角的神娃。”

    “我是在山包里确实捡到了一块石头,可是我已经把它放回去了,没拿走!”

    老人笑着轻轻摇头,并不相信他的话,老人继续说:“外面的乡亲是来道谢的。神石被取走,九条恶龙再也不会争夺了,还一方安宁,乡亲们感激不尽。——早在三国年间,‘兴山’就被划为县,县城就落在封侯坪,当年这里很繁盛。但是好景不长,神石的传说出现后,每年都有龙来争夺一回,闹得不安宁,县城就迁出了,从那以后这里也就衰落了。”

    老人遥指一座最高的山,山势高耸,山顶平直,好似一个巨大的鸡笼(方言鸡罩子)。老人说:“当年侯爷过世,随葬五彩神石,第七七四十九天后,九道山岭飞出九条黑龙,争夺神石,百姓面临灭顶之灾,太上老君抓起百姓家的一个鸡罩子并施法把它变得巨大,然后收了九条龙关在鸡罩子下,但青黄二龙逃了出来,鸡罩子变成了一座山,青黄二龙也化为两道山岭。”

    角娃听得头都大了,还是不大明白。他只说自己没有家,就先在封侯坪安身。百姓争相接他,他最后去了驼背老人的家里住下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