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侃大唐
字体: 16 + -

第2章 庐陵王贬谪途中遇野人

    公元686年十月,熊山

    黑云滚滚,像是弥天乱石要摧毁广袤的原始森林,时不时划过一道道闪电,闪电过后,黑暗中微微有持续的光,一拔高得啃天的悬崖之下,一个浅浅的洞穴**出火光,洞内传出女人嘶声裂肺的哭声。

    悬崖对面被火光照亮的仍是悬崖,悬崖之下也有一个洞穴,漆黑无比,内有粗犷如雷的兽吼,凶恶煞人。火光之穴,忽然传出婴啼,回荡在悬崖间,顿时黑暗之穴再无声响。

    荒蛮之地,那婴儿的母亲竟是一个王妃。

    火光之穴的火,并非一般人点燃的,他是唐中宗李显,不过身着龙袍是两年前的事了,眼下他被贬为王了。

    “朕是皇帝,朕就算把江山给他,那也是朕的喜欢!”年轻气盛的李显,爱屋及乌过头了,不顾朝臣反对,非要过分提拔岳父韦玄贞,就说了这样一句气话。

    觊觎神器已久的母后武则天凭着这句过头的话,将李显贬往房州做庐陵王。进入房州之前,这神奇诡谲的原始森林——熊山——是必经之地。

    随行的家人只有王妃韦氏和一个五岁的女儿,韦妃挺着大肚子,不料在此熊穴里临盆。幸好随行的侍女会接生。呱呱坠地的是一个小公主,庐陵王忙用牙齿从袍子上撕下一块布裹住她,当即取名为“裹儿”。

    瓢泼般的雨狂淋下来,仿佛是飞针走线,欲把天地缝合。风裹挟着雨吹进洞穴,火光迅速暗下来,欲灭不灭。这时候,黑暗之穴,影影绰绰地走出一个巨人,向火光之穴悄无声息地逼近。

    “是龙凤胎!”侍女喊着,又抱出一个小王子。这时洞口响起几声粗犷的兽吼,同时冒出一个巨大的黑影,借着黯淡的火光,那竟是浑身长毛、身高过丈的巨人。

    侍女一时惊呆了,刹那间她怀里的婴儿被大毛手捧走,她才反应过来,慌忙地扑向黑影,抱住一条毛烘烘的粗腿。庐陵王一只手抱紧裹儿,一只手试图去夺回男婴,抓到男婴一条腿。

    但是黑影毫不松劲儿,并发出凶恶的嚎叫。情急之下,庐陵王鬼使神差地咬掉男婴的一根脚趾,然后松手。黑影捧走男婴,然后横扫一脚将四个护卫踢飞,黑影瞬间消失在无边的黑暗之中。。

    庐陵王惊恐万分,料那巨大的黑影该是传说中的熊山野人。

    次日庐陵王找到对面悬崖下的洞穴,那洞穴深得找不到底,在一个巨石上由黑得发亮的鹅卵石堆积成的“摇篮”里躺着一个死婴,竟是浑身长满浅浅的绒毛的巨婴。

    ……………………

    延参法师和阿宝到底把抢走婴儿的野人跟丢了。

    天放晴,森林里空气清新,万物明澈。忽然听见有鹿鸣声,翻过峥嵘岩石,不远处一只白鹿围着躺在地上的老人转圈,并发出哀鸣。延参法师跟阿宝跑过去一看,是一个白须如瀑的老人僵卧在地上,身上有伤,旁边一只背篓,里面装满了药草。

    采药老人已无气息。

    延参法师赶快大声呼救,希望山上的樵夫能听到来相救。

    白鹿长鸣一声,轻蹄点点,一团白雾一般消失了。

    不一会,传来一阵低沉哨音,又像好几只鸟在头顶齐鸣,与此同时,一团云影铺展过来。

    猴子光秃秃的头顶上感觉滴了一滴什么东西,热乎乎的,用手抹掉,在嘴里一尝,咸而腥,妈呀,血!

    抬头一望,好大一只怪鸟,长了十颗头,第十颗头没了,只剩下滴血的长颈,羽毛如乌黑的鳞甲,屁股极其肥大,尾羽如同巨大的萝卜秧子,而十个颈项细长,如同萝卜的根须,九颗头就如同九个根瘤,头上有红色的羽冠。

    延参法师惊呼: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它就是九头鸟!严格来说是九头摄魂鸟!他在史书上深知此鸟:

    九头鸟是我们楚地祖先信奉的神鸟,但此鸟本有十头,聪明绝顶,擅诡计,春秋时期,为楚国谋士,助楚国大败周公,周公憎恶至极,夜呼辅臣大神庭氏将九头鸟逐出九州,天狗又咬掉它一颗头,断头日夜流血,所到之处,必有灾殃,九头鸟神格骤降,变成了一只夜里摄人魂魄的妖鸟。九头鸟最怕火光,只能昼伏夜出。

    那一条滴着黑血的断颈,倏地伸到猴子头顶,瞬间吸住脑门儿,开始摄取延参法师的魂魄。猴子根本没有反抗之力。

    延参法师的意识渐渐丧失,像是迷迷糊糊进入到另一个世界。无数的场景和面孔从他面前晃过,有皇宫的印象,有大臣的,有后宫的,像是经历着另一个人生……,皇帝钦定御用太医……遭皇妃陷害……脱袍挂冠隐退山林……,地位……荣誉……仇恨……

    延参法师突然苏醒,发现自己躺在自己茂盛的白胡须上,站起身临水照面,自己竟然是刚才摔死的草药老人了!

    阿宝骑在白鹿背上,手舞足蹈。延参法师无辜的笑着说,也罢,总比寄宿在猴子山上强多了。

    延参法师拥有草药老人的记忆,他发现自己附体的竟是一个神一般的人物,人称“神卜翁”,是因为他料事如神,能卜吉凶,也称“百草翁”,因为他医术高明,常在深山采药,救人疾苦;还称“老仙翁”,因为他有一只仙鹿坐骑。

    延参法师决定换个马甲,自己就是神卜翁了。

    白鹿把他带回神卜翁的隐居处,送郎山上的白云庵。

    “志承当年留侯客,心在天下不在山”,神卜翁以此自勉。“留侯”正是大汉开国功臣张良。相传张良曾怀着“愿弃人间事,从赤松子游”的情致,在送郎山隐居过,后来又出山扶助刘邦一统天下。传说张良隐居时和一个仙姑相恋,他临走时仙姑含泪送郎——“送郎山”。

    送郎山上白云萦绕,白云深处,一座石庵掩映在树枝藤蔓之中。

    到了白云庵前,已经有几个古代人在外面候着,他们是在拍戏吗?延参法师赶快切换时空,那可是真货,对了,自己是神卜翁,可不能穿帮。

    那几个古人,衣冠不凡的一对夫妇,男的三十岁不到,延参法师在火光之穴见过,他就是唐中宗李显!不过,现在是被贬了,该称他“庐陵王”。韦皇妃倾国之色,娇弱温雅,可是史书上说她是个极其阴毒的女人。……

    延参法师特别紧张,见了真皇帝,腿有点软,该跪拜一个吧。不等他拜,庐陵王夫妇上前来,行大礼,吓得延参法师赶紧进庵宇,不料,炼丹炉烟气氤氲,怪味扑鼻。呛得他赶紧退出。看见外面一个八卦石盘,就盘膝坐下,实际上他腿已经软了。他努力让自己淡定下来,闭上眼睛,假装参禅,实际在脑袋里搜台词。

    庐陵王未及开口。神卜翁先道:“放心,龙子不会夭折。野人虽野,不至于吃娃儿。”他眼睑未动,继续说:“常有野人将生病的幼崽放在此门口,我治好幼崽,野人又抱回去;通常野人折了幼崽才会抢村里的娃儿。”

    不等开口,已知晓来意。“神卜翁真是神机妙算啊!”庐陵王再行大礼,“还请神卜翁打上一卦,儿子是生是死,身在何处。”

    延参法师搜索神卜翁的记忆,然后答:“我有三不卜,不跟官卜,不卜仕途,不卜腹中儿女。”

    不过,神卜翁指点道:“离送郎山不远有个山宝洞,是炎帝神农氏的行宫,去那里许愿,有求必应。”

    庐陵王又拜才离去。

    到房州,等韦妃调养好了,庐陵王夫妇带上厚礼一起去山宝洞许愿。

    离山宝洞不远,一个布衣女子昏倒在路边,一只白鹿在一旁用嘴掀她,没动弹,白鹿长鸣一声。女子被庐陵王夫妇的护卫所救,女子自称是神农山庄的,穿越熊山才到山宝洞,护送他的是个猎人都死了,是白鹿驼她出来的。女子被扶上鹿背,先去了山宝洞。庐陵王对白鹿眼熟,却又不确定是神卜嗡的坐骑,兴许熊山的鹿多为白色。

    一到山宝洞,护卫纷纷行动,将大红的绸布挂满山洞内外,然后退出洞外候着。

    庐陵王夫妇进入内洞,那是神农的行宫,洞内烛光辉煌,寂静幽深,滴水如琴。许愿的地方十分隐蔽,在一棵古树根部开一道门,跪着才能进入,而且只能容一人。毕竟有求必应,还能看见未来,保密工作得要做好。

    那个女子已经在前面许愿了,她退出来,还边走边反复祈求着:“我刚出生的娃儿被野人抱走了,求神农帝仙保佑娃儿回家,倘使娃儿回家了,我一定带着娃儿来山宝洞还愿。”

    接着,庐陵王进去祈愿。祈求完毕出来,韦妃低声问他:“你除了许儿子回来,还许了什么?神农保佑你东山再起,重登大宝,有许吗?”

    庐陵王摇摇头,完全没想起来这个事。

    韦妃要帮他许此宏愿。韦妃进入树洞,将门关紧,还检查了几遍。然后转身,不禁惊愕,里面很空阔,彩石闪烁,奇石成树,正中一帘瀑布如绸缎一样,顺滑而下。瀑布正中突兀出两只石头牛犄角。

    韦妃定了定气,开口许愿:“炎帝圣母在上,盘古开天,女娲造人,远古帝王,世系以女为尊,自尧舜禹始,男权正统。今武氏打破男权,一统天下。然武氏人心恶毒,天理难容。我一心向善,心存宏志,行正道于天下。祈求炎帝圣母保佑我取而代之。倘若如愿,我当尽天下土木为炎帝圣母建庙筑宫,永享香火之盛。”

    回音回荡,韦妃自己听了,也吓了一跳,她怯怯的抬起头,望向瀑布,少许,牛犄角之下出现一个婴儿,此婴儿先是咯咯直笑,而后伸出一只小手,小手慢慢变大,像是一个巨钟罩下来。韦妃吓得急忙退出树洞。

    韦妃出来面颊汗津津的,神色慌张,便绕至神农的洗药池,轻蘸圣水擦脸。突然间,圣水里出现一只骷髅,骷髅冒出水面道:“拿水洗净你的心吧。你将变成这天下最恶毒的女人,比武氏更恶毒。”随后张口喷出一道烈火,烧毁树洞,再无人能进去许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