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魔谱
字体: 16 + -

第五章:龙生

    人间,天申六十四年,天劫二十年前。



    三水国,赤龙城,樊府。



    富丽堂皇的樊府之内,处处张灯结彩,上下奴仆丫鬟,无不心喜面悦,为即将到来的家族大事四处张罗,忙的不亦乐乎。



    樊千,樊府之主,赤龙城内富甲一方的善人,多年来乐善好施,深得城民爱戴。只是,樊千已年过不惑,虽家财万贯,却终难圆一凡尘夙愿,求得一子。这使他郁郁寡欢,恐其樊氏之家业后继无人。



    多年来,樊千派人探访名山大川,求遍灵丹妙药,却依然难以得志,唯有夜夜借酒消愁,方能解心中之苦。



    数年之前,樊千听闻双龙峰上深源寺主持坛德方丈手握造子妙方,于是便备足重金,亲自上山求见,只为圆毕生之愿。



    坊间传闻,坛德大师道行高深,法力无边,凡得其指点者,皆能如愿以偿。因而,深源寺历来香火鼎盛,携金参拜者来往无数,皆为所求而来。



    不过,坛德大师早已立有见客之规,只接见有缘之人,因而被拒无望而反者,比比皆是。



    樊千此次登山,抱着必得求子妙方的决心,相信自己多年来的行善之举,定能感动坛德大师,不吝赐教。然而,通信小僧传达方丈婉言拒绝之意,让他大惊失色,不明所以。



    “难道自己并非传言之中的有缘之人?或是自己所为善行还不够,不足以打动坛德大师?”樊千困惑万分。



    只是,多年来的苦苦追求,皆无望而归,已几乎将他的耐性耗尽,若此次依然以失败而告终,那么便可以断定,他樊千必将万念俱灰,从此一蹶不振,家业衰败,氏族覆灭。



    为了祖上遗训,为了人后之言,他发誓不达目的,绝不下山。



    于是,樊千在深源寺禅房之内住下,日日在金缘殿内素身女娲神像之前,虔诚参拜,净心诉求,但愿自己的决心,最终能够打动坛德方丈,愿意一见。寺内凡僧曾多次劝解,他依然态度决绝,不肯下山。



    数月之后,樊千面容憔悴,疲惫不堪。无论他在女娲神像面前诉尽多少诚心之言,坛德大师依然不为所动,以致他心灰意冷,再无奢望。



    樊千决定下山,就此潦草一生,即便无颜面对氏族先祖,他也无可奈何。



    当樊千蹒跚于崎岖山路之时,身后通信小僧快步追来,递上一张字条,然后气喘吁吁的言道:“樊施主,这是我家方丈给你的信条,算是对你虔诚之心的赠言,还望你好好参悟。告辞……”



    言罢,送信小僧匆匆告辞,返回深源寺之中。



    双龙峰,为赤龙山与白龙山之主峰,山势险峻,植物繁盛。远观其形状,宛如两条巨龙并头仰望天穹,双龙峰因此而得名,深源寺便位于两龙头交并处。



    由双龙峰向两侧延伸,所谓赤龙山与白龙山,便是两条横卧于苍茫大地之上的蜿蜒巨龙之形,山势连绵起伏,甚为雄壮。



    赤龙山,山体岩土均为赤红之色,常年如地底有烈火燃烧般温热。



    白龙山,山体沙石均为霜白之色,常年如地底有冻冰外泄般寒凉。



    赤龙山以南为赤龙城,白龙山以北为白龙城,双城皆有通上双龙峰之路。



    双龙峰半腰,植物相对稀疏,视野辽阔,放眼望去,山脚之城全景尽收眼底,颇为壮观。



    时近晌午,山间微风四起,甚是凉爽。



    樊千停下无心赶路的脚步,在一块青石之上坐下,取出怀间外裳隔层之内的信条,决定认真研读一番。



    白纸上之字,笔锋流畅,造诣甚高,却是寥寥数笔,仅有一句话而已:“你若真心向善,必定会有善得,谨记。”



    樊千闭目冥思,顿时大彻大悟,原来坛德大师已然看透了他的凡尘过往,实在让他羞愧难当。



    原来,樊千多年来的行善之举,并非因心善而为善,他所在乎的,只是城民所敬仰与赞誉的美名,而关于苍生之极苦,他并无过多的关心。他虽无祸民之心,却是私欲横行,对于超凡之人而言,是万般不能容忍的。



    樊千跪于青石之前,扣头三拜,对于坛德大师的教诲之恩,他感激不尽。他定将摒弃前思,诚心向善。



    樊千是个言而有信之人,虽然那些誓言只是来自于自己的内心,但他依然付之行动。为了自己的心愿,他也必须这么做不可。



    从双龙峰下来之后的一年时间里,樊千将近半数家财赠予贫疾之家,但并不像以前那般,对每一次的施舍都大势宣传,以致人尽皆知,而是大多数时候,都是命人将适当财物悄悄送入所需救助之人家中,并不留姓名。



    一段时间之后,赤龙城内便流传出了一些赞美之言,说有位心善之人,在暗中救助贫苦百姓,如此大慈大悲之心,实乃女娲仙人转世啊。



    此年年末,樊千小妾怀上身孕,据道人占卜卦象显示,小妾腹中胎儿为男孩儿。



    得知这一消息,樊千欣喜若狂,随即备上厚礼,再次登上深源寺,欲报答坛德大师的指路之恩。



    只是,坛德方丈依然拒绝接见,而是留下了一席话:“善行不止,兴族不灭。令郎出生之日,请命人上山通报。请待令郎满月之时,我必亲自登门拜访。”



    能得坛德大师眷顾,樊千自然感恩戴德,不忘初心。



    次年年中,樊千小妾腹中胎儿已近足月,临盆在即。



    樊家老爷即将迎得贵子,这一消息早已传遍城内街头巷尾,沦为人们茶余饭后之谈资,皆为樊善人中年得子之不易而感慨万分。



    樊千早已寻思起犬子之名,如此重要之事,他不愿自己一介凡夫草率决定,更不稀罕那些儒雅文士的卑微之言。他樊千之子,乃上天所赐,必然得由圣人所赐。在他心中,能配得上圣人二字的,只有坛德大师一人。



    坛德大师已有先言,会在樊子诞辰之时亲自登门,到时定让他赠赐贵名,想必他不会推脱。想到将要见到圣人真容,樊千顿时兴奋不已,定要为此诚心准备一番。



    连日来,樊府上下为了迎接新少爷的降生,可谓是时刻都没有懈怠过。这一场在思想里潜伏了许多年的盛宴,即将搬上台面,必定会风光无限,人尽皆知。



    不觉间,樊府的喜庆气氛,已经渲染了整座赤龙城,几乎每个路过樊府大门之前的路人,都会忍不住往府里观望一番,似乎都想要沾染一些喜气,好为自家带来一些好运。



    樊千已广发请柬,在其子的诞辰宴上,只要愿意分享这一份喜庆者,无论贫富贵贱,将来者不拒,也不必随礼,进门便是客,定将得到好生招待。



    樊府的东厢房,是整个府邸之内最好的待客居所,不仅环境清幽,装修更为雅致,但樊老爷仍觉得有所欠缺。他请来城中最好的工匠,将房间重新布置了一番,显然一副深山寺庙禅房的格调。这间房是特意为坛德大师准备的,一定不能有丝毫的马虎之处,只有大师感到舒适,才能体现出他樊千的报恩诚意。



    某日深夜,樊府上下无人睡眠,每个人的神经都是紧绷着的,因为樊千小妾已经腹痛万分,卧床难起,即将临盆。



    早在小妾出现轻微腹痛症状时,樊千便已将城中最好的大夫请来府中,好生安顿,时刻准备接生。



    小妾在床上剧痛难耐,大夫在床前焦急万分,樊千则守在门外急得原地打转,不知所措。



    大夫几番通报,都没能带来最终的结果,让樊老爷心绪难安。



    大夫所言,樊四夫人腹部大于常人,应是婴儿体型偏大所致,因而生产的难度自然更高。大夫曾有先言,此次生产恐会危及夫人的性命,但樊千态度决绝,只要能保住自己的儿子,小妾的性命无关紧要。



    临盆之期已过去数小时,樊千之子仍然未能探出头来,而小妾已经因剧烈疼痛而昏厥过去,若不能及时诞下腹中婴儿,恐怕大人和婴儿都将性命难保。



    大夫再次通报,情况危急,眼下唯一的办法,便是剖开夫人的肚子,取出婴儿,才能保住婴儿性命,但如此一来,小妾性命便是断然放弃了。



    樊千当机立断,毫不迟疑,剖腹取子,刻不容缓。



    正当大夫手持刀具跃跃欲试之时,在遥远的天边之处闪过一道光芒,并以疾速之势朝樊府飞来。光芒飞近之后,便可以看的清楚,是两道赤色和白色的巨大光束,宛如两条巨龙一般,相互缠绕,又随即分解,循环往复,交替向前。



    转眼之间,光束便飞进了樊府大院,然后冲破产房大门,将床前大夫推撞开来。赤光径直钻入樊千小妾高高隆起的腹中,白光紧随其后,二光相继消失了。



    在屋外等候的众人,被眼前这一幕不可思议的景象给惊呆了,半天才回过神来。



    从惊诧之中回过神来的樊千,慌忙冲进屋内,查看情况,众下人也跟随了进来。



    只见屋内一片凌乱,桌凳皆被推翻,接生器具散落一地,大夫则倒在墙壁一角,失去了知觉。



    再看床榻之上的小妾,她面部满是汗渍,表情痛苦,呼吸急促。她的腹部,时高时低,若隐若现的闪着光芒,忽赤忽白。



    此情此景,让见者惊恐万分,是神灵助阵,还是妖魔作祟,无人知晓,更无人敢靠近一步。



    片刻之后,小妾肚皮再次被高高撑起,接近极限。



    随后,只听见“嘭”的一声,小妾肚皮被炸裂了开来,顿时鲜血四溅,脏器横飞,场面极其恐怖。在场之人皆慌忙逃至屋外,惊声尖叫。



    随后,随着一声刺耳的婴儿啼哭声,再次将所有人的情绪却牵回了屋内,却因心中的恐惧不敢踏入房门。不过,樊千倒想一看究竟,虽然他的心已被提到了嗓子眼,但并未能阻止住他的脚步。



    于是,樊千轻声细步,战战兢兢的挪进了屋里,却被床上的景象吓得魂不附体,不敢再往前半步。



    此时,在血肉模糊的床榻之上,一个浑身鲜血的婴儿正坐在小妾凹陷的腹部之中,并停止了最初的哭喊,而是用手抹了一把身上的血迹,放入口中津津有味的吮吸着,全然不是一副新生之儿该有的脆弱模样。



    这名婴儿究竟为何物?樊千难以得知,他下意识的判定这个他樊千的儿子,显然不同寻常,极有可能为妖邪之物。



    只是,该如何处置这名活生生的婴儿,他樊千梦寐以求的儿子。



    难道杀了他?樊千不忍,如果要如此轻易的断送樊家后继之香火,等于是要了他的命。



    或是养育他?樊千不敢,若此子真为妖邪之物,难保日后不会给樊家带来巨大灾祸。



    并且,本是全城之人都在满怀期待着他樊千得子的喜讯,如今却沦为如此骇人的下场。此时事一旦传扬出去,他日后还有何颜面向城民交代,在城中立足呢。



    反复思量之后,樊千最终决定,先将嗜血之子妥善安置,暂且以常人抚养,待其满月之时,再求见坛德大师,定得到一个合理的方案。而关于今日之事,任何人都不得对外张扬。至于小妾惨死的事实,日后若有人问起,便对外宣称为难产而死。



    随后,樊千命人将少爷带入最为偏远的西厢房,安排全然不知情的奶妈全天候看护,并且不得离开房间半步,有何情况只能由专人负责通报。



    樊千命人将狼狈不堪的产房收拾妥当之后,暂且将小妾残缺不全的遗体小心存放,待日后好生安葬于樊氏陵园之中。



    樊千亲笔书信一封,命人送上双龙峰,交给坛德大师,报去其儿已生之事实,愿他勿忘满月之约。



    次日,樊府照常举办了一场新儿诞辰宴,毫无异常迅息流出,连同小妾之死也一并隐瞒,全府上下皆萦绕在喜庆的气氛之中。



    诞辰宴上,来往宾客不断。



    城内的贫民百姓皆争相来凑热闹,能够讨得一杯酒水,便是甚为欢悦,好似自家也会好运临门。



    城内的达官贵族们,几乎稀疏到齐,不惜备足重金前来道贺。你一言我一语,谈笑风生,皆是满满的祝贺之意。更有甚者,抱着求子之心前来讨教一番,希望樊老爷能够不吝赐教得子良方,好延续家族的香火。



    樊千掩藏起内心的无奈与困惑之情,对宾客之贺皆一一笑脸相迎,充分体现出中年得子的幸福之感,外人丝毫不会察觉有异样存在。



    对于来人想要目睹樊家少爷真容的要求,樊千全部婉言拒绝。外人自然以为樊老爷爱子心切,新生之子更是疼惜有加,怎会愿意轻易被人打扰。



    对于此时的樊千而言,他只希望时间快些过去,好让新儿满月之日快些到来。他渴望着坛德大师的指路明言,告诉他究竟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