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宣王散打四十六年
字体: 16 + -

第39章 大周有多少人口

    大周倒底有多少人口?这是最近直象幽灵一样环绕在人心中的问题,据地官司马报告,大周目前人口为1000万。但是不是真的呢?是多了还是少了?

    宣王对地官司马商靼说:“很多人不明白人口对我大周王朝的关系,也不懂人口对我大周王朝的现在和未来意味着什么。人,是我大周最重要和富贵的力量,想当初,我周先文王,正是智慧,靠着人多势众,才打败了商纣王,打下了大周江山,而如今,凭着你那几件人口报告,就能解除我对人口数据的怀疑吗?”

    地官司马商靼一脸茫然,猜测地望着宣王说:“宣王尊上的意思是什么呢?还请明示。”

    宣哥以一种恨铁不成钢的眼光望着地官司马,有些不耐烦地说:“商司马,你在王朝为官多年,对国力、民力、钱力多有知情,对王朝财力也有掌握,本王对你也是多加信任,想我大周长治久安,如果对这些情况不多加掌控,特别是多加运用,那里来的长治久安,那里来的四海升平!你的统计数据我看过,漏洞百出,你回去好生总结,重新统计,重新报来。”

    地官司马商靼一听此言,也大概明白了几分。趁机下台,一脸通红,诚恳地说:“宣王尊上批评正确,臣下指导不力,领导无方,对人口统计工作研究不够深入,臣下这下回去立即安排部署,重新统计,三十日即可重新禀报。”

    宣哥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然后一挥手,让他退下。地官司马商靼赶紧回府去召开紧急会议,向全国各地发布统计命令,各地也紧锣密鼓,加班加点,不到三十日,就完成了统计,商靼亲自到太原设立了统计数据收集中心,亲自召集几个核心成员,汇总各地报送上来的数据,实打实的:1371万。

    但是,他和几个核心成员,优化统计方法,大胆开拓统计资源,最后得出了7500万人口的数据,而且,证据充分,报表佐证。为了表示他的报表的正确性,他

    他快马加鞭,要亲自将这份报告亲自送到了周宣王面前,一路马歇人不歇,过河度船,不到五天,就到了关中平原,他好久都没有呼吸到关中平原的习习清风了,菜花黄黄,麦苗青青,感觉心情特别愉快。

    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的腹心地带,一条宽阔的沣河从北向南缓缓流过,河的西岸不远处,便是那金碧辉煌的大周王宫。周文王的确是一代枭雄,当初营建此王宫,必是一等一的地位方不逾矩,按照国际标准,请的是顶级规划设计和建设专家,招募的是国家级工匠,精心打造,方才达到堪称建筑艺术奇迹的大周王宫。拾级而上,但见白玉为梁、翡翠当瓦,飞檐翘角、金匾森森,真是让人悚然而惊了。

    他不敢再进,只得回转身来细细打量,角落里一口枯井,幽深邃密;院子中几株老槐,在偏西的日头下,将影子洒下一地斑驳。恰有二三寒鸦掠过,正是声声凄。

    红瓦黄墙、画栋雕梁,说不出的富丽堂皇。朱红的大门经过岁月的侵蚀,早已剥落了昔日的浮艳的荣光,显露出帝王居所的庄重典雅。左右蹲守的石狮,将目光穿越渺远,望向那千百年前的莽莽苍苍。进门屏风高耸,前面立有一尊白铜方鼎,足足有5米之高,那暗绿色的铜锈,折射出振奋人心,震憾四海的浩瀚之气。

    “吱呀”门开,拂落历史的烟尘,女墙仍在,楼阁犹存。正面是一座九开间的大殿,又是庑殿顶,庭院中间一座八卦阁,环阁一周,八卦玉雕。八卦起源于三皇五帝之首的伏羲,伏羲氏在天水卦台山始画八卦,一画开天。

    正在恍惚间,一个手执马尾拂尘、须眉雪白、骨胳清奇的老使者通知他,宣王召见!他赶忙进了宫,提交了报告。宣王没有和他多说话,只是对他说:“辛苦了!”

    宣哥准备召开一个会议,专题讨论人口问题。什么时间合适,他需要请人来论证,论证的方式当然是算八卦。八卦表示事物自身变化的阴阳系统,按照大自然的阴阳变化平行组合,组成八种不同形式。八卦其实是最早的文字表述符号。八卦就像八只无限无形的大口袋,把宇宙中万事万物都装进去了,八卦互相搭配又变成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

    宣王请天官司马的卦师羌子齿算了一卦,卦师羌子齿眉眼微闭,手拈八字,口中念念有词地择了一个时辰,卦师羌子齿建议说,明日午时,大顺议事。于是,请太师府传令“三公六部”负责人开会。工作人员照例又是加班一个通宵,拟制通碟,赶制桌牌座笺,立马派邮差,换马不换人,将通知送到参会人员手中,并要在回执上签字画押!但凡有如此做派,参会人员都明白:紧急!重要!保密!

    至次日午时。宣王召开御前会议,商讨西征大事。

    首先,主管兵部的夏部夏官司马主要负责同志汇报了关于兵源征招和粮草筹备以及战略部署情况。

    接着,由主管财政的地部地官司马汇报了关于中央财务情况,书面报告了地方封国及各方诸侯财力调查报告,并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周王朝税收和储备情况进行了分析。

    然后,由主管人事礼俗的天部天官冢宰汇报了关于七十一个分封诸侯国忠诚度和拥护度的测评情况,并对今后一个时期内干部储备和培养情况进行了分析报告。其余各部也根据情况发表了意见。

    宣王道:“我大周历经多次战役,饱受磨难,天下仁人志士不惜抛头胪,洒热血,捍卫我大周稳固,七十一个诸侯封国也以列祖列宗崇高品德和丰功伟绩为指引,以维护大周繁荣稳定为已任,策马扬鞭,闻声拱卫,从不与我讨价还价,本王也是感动不已,感激不尽”!

    众文官武将听闻宣王如此真诚感言,都不禁唏嘘不已。

    宣王继续说道:“如今,姜戎数次袭拢我西北边疆,吞我王土,掠我百姓,夺我马牛,杀气腾腾,置生灵于涂炭,西北十国诸王数次请求我大周出兵征讨,数十年来,众文臣武将同仇敌忾,军民戮力,十有九胜,可谓硕果累累,战绩辉煌”。

    宣王环视群臣一周,话锋一转说道:“但凡战争,没有不死人的!如果死的是军人,不是平民百姓,他们也是死得其所。这些军人是为了本国国家安危,防御入侵之敌,那么,他们是为了完成他们神圣使命,他们就死的光荣,注定会载入大周光荣位册,爱到万民景仰和尊崇,大周也会安抚和抚恤他们的家属,善待他们的后代”。

    此时,地官司马主要领导补充说:“尊敬的宣王尊上,各位仁兄,请容许我插断宣王尊上的话。我请问各位仁兄,你们有谁知道,西周目前有多少人口?请大家原谅,这个数字以前是大周核心秘密,今天,请宣王尊上准许我斗胆公之于众,以除坊间盛传我大西周几乎没有可以御敌之兵,栋梁之才的传言。西周人口是2000万余人,此人口数是夏商人口数的总和!”

    御前会议室顿时一片哗然!宣王适时环视四周,顿时,全场鸦雀无声。

    宣王严肃地说:“据记载,夏朝的人口是3000万,随着战乱的发生,夏朝的人口一直递减至1000万左右。而荒淫无道、凶残反动的商朝更是变本加厉,到成汤灭亡时,全国只有400多万人了。大周推翻商紂后,励精图治,休养生息,生产得到极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人口出生率得到极大提高,人口数量得到得到极大增加,这不仅是大周苍生之福,也是我大周江山之福,至于这个数据是怎么统计出来的,还用我本尊解释吗”?!

    地官司马商靼马上接话说:“西周人口的计算方法是,西周在建立之初,其人口据记载大概在500万到600万之间,随着分封制与井田制的发展,我大西周分封七十一个诸侯国,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人口得到空前增长,各诸侯国的人口上报数据多达上百万,总共约7500万,就算这其中也有水分,我们合理取舍,也在5000万左右,为了保持国力,韬光养晦,我们保守对外公布人口数据为2800万。宣王圣尊英明,我又斗胆犯上,将此秘密透露,请降我大罪!”

    列位看官就明白了,统计学上最颠波不破的真理:估计+统计。(不是统计+估计)。

    其实,宣王心中比谁都清楚,大周目前有多少人,或许,他的确搞不清楚,大周目前有多少人!但是,他清醒地意识到,大周目前的人口底数:尽管基础数据为1371万,如果抛开那些不听话的诸侯王的封建之地,可以调动的人口资源不到1000万!那又怎么样呢?帝王要做的事,你能拦得住吗?!

    一抺晚霞从大周王宫西边的雕梁画栋中间穿过,映衬在王宫内的一株老槐树上,槐树熠熠生辉,顿时有了精神。

    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了,下回再接着讲,谢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