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钦差
字体: 16 + -

第133章 鬼狼山前传

    李四邺对费一流道:“周铨可是周八公子的亲哥哥,如今如日中天,得罪了他,可有好果子吃了。”

    “是,那可不么!”

    李四邺又道:“观天象七月十一天气不错,是个游街好时节。如果可行,那我现在就去安排。”

    “行,你去吧。”

    月亮爬上了槐树稍,七月初八,今晚的这半轮月一点都不圆。

    费一流突然想起:还答应了如烟今天日落时分会赶去看她呢!

    ……

    再说回到察院之后,书房的桌子上端端正正地放着一个大红色的本本。

    费一流叫来下人:“有谁来过吗?”

    下人回道:“回大人,只有丝绸王家的王谦,来找过大人。”

    “王千,他来什么事儿啊?”

    “他说,三天后七月十一,是王家的二爷王九州,和陈家小姐的大喜之日。所以前来送了请帖,邀请费大人和锦衣卫大人赴宴。对了,这里还有入席的宴请牌。”那下人又小心翼翼地拿出来两块铁牌。

    费一流把玩着那块铁牌,铁牌上面镶着金玉,写着结婚日期等信息。

    他笑道:“有钱人家就是阔绰啊,请柬上都尽是些是黄的、白的。”

    下人道:“那可不,王家和陈家都是久安城里数一数二的人家。若不是陈家经营铁货,估计这牌子得是全金打造的。”

    “你进来,”费一流走入屋内,指着墙上道,“我是想问,这墙上的字条是谁贴上去的?”

    下人向墙上望去,只见粉墙上新帖了一张字条,上面白纸黑字,赫然醒目。

    看到纸上的内容,他有些惊恐地说道:“小的,小的不知道。小的一直在这里守着门,并未见其他人进来过。”

    “什么事啊?这么慌慌张张的。”赵六边抹嘴边走进书房。

    费一流指了指墙上:“你看那儿。”

    “啊?”赵六张大了嘴巴

    ……

    七月十一,久安城里,艳阳高照,万里无云。

    费一流同赵六走在街上,一家茶馆里,侯老先生正在说书,依旧是人山人海。

    赵六道:“那里那样热闹,我们何不去听着耍耍。”

    费一流本因为那唱曲的妇人无理取闹,而心存芥蒂。经过西为民态度改善,倒也消了几分气。

    心想宰相肚里能撑船,各归各,他同赵六进了茶馆。

    侯老先生衣服雅静,依旧是一领蓝布长衫。不过,不知为何那唱曲的妇人并不在。

    那侯老先生把旱烟磕了磕:“诸位,今日想听点什么呢?”

    话音刚落,人群中有人喊道:“鬼狼山水麻子!“

    侯老先生微微一笑,道:“天天水麻子有什么意思?今天给大家讲一下鬼狼山的前传吧。”

    “好!”

    侯老先生娓娓道来:

    “大约一百年前,在众山环绕的疙瘩县里,鬼狼山还只是一个不出名的山头。

    鬼狼山的山神应该感谢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他叫做秦耳东。

    秦耳东也应该感谢鬼狼山。

    他们互相成就。

    这秦耳东,原本是疙瘩县衙里掌管粮库的小吏。那还是正德年间发生的事情。”

    费一流转头问道:“六子,正德是哪个皇帝啊?”

    赵六得意地说道:“你堂堂大人,连这都不知道啊?正德皇帝就是那个坊间相传荒淫无道,修建豹房,一生贪杯尚武的明武宗朱厚照。东厂八虎之首,权倾朝野的刘瑾知道吗?”

    费一流点了点头,道:“知道啊,又一个干政的死太监嘛。”

    赵六在椅子上盘着腿,道:“就是那个时代的。还有宁王朱宸濠叛乱,也是那个时代的。”

    费一流想起了《唐伯虎点秋香》,道:“这我明白了,那个老喊‘我要发飙’的宁王嘛,这么说,江南第一才子风流倜傥的唐伯虎也是那个时候的?”

    赵六道:“正是,不过其实他还真不风流,陷入科场舞弊案后,对仕途无望,终日里出去旅行。”

    费一流喝了口茶,道:“压力大嘛,一有空就寄情山水,解解闷,那不也挺好的嘛。”

    赵六叹了口气,道:“可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呸,他是人在外面走……”

    “哪能不湿鞋嘛。”

    赵六像个说书先生似的说道:“总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宁王叛乱时来找唐伯虎做幕僚,唐伯虎一看谋反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啊,装疯卖傻才躲了过去。最后,宁王之乱最终为王阳明所平定之时,唐伯虎还因做过宾客受到点影响呢。”

    费一流眼睛一亮,道:“王阳明我知道啊……”

    赵六把原本盘着的腿放下,道:“停,打住,日后再谈,咱们是来听说书的。”

    台上,侯老先生舒缓有序:“时逢天灾,秦耳东不忍看到满路的饿殍,私自动用粮仓的存粮,周济饥民,然而他也因此,被赶回了家。当时民不聊生,秦耳东便聚集亲友村人,占据了鬼狼山,经过七八年的招兵买马,最终在嘉靖元年揭竿而起……”

    赵六听到这里,转头问道:“费哥,你不会有问嘉靖是谁吧?”

    “海瑞那个时候的皇帝嘛。”费一流边品茶,边心想,《大明王朝1644》我还是看过的。

    赵六一本正经地说道:“这话有点瑕疵,海青天一生,经历了四朝——正德完了嘉靖,后面跟着隆庆,最后还有万历。说起海瑞海刚峰,那可真是两袖清风,不畏强权。嘉靖年间,海瑞任淳安县令的时候……”

    费一流道:“停停停,听书,听书。”

    侯老先生不急不躁,娓娓道来:

    州县官衙多次来打鬼狼山,都被灰头土脸地打了回去。

    嘉靖三年,朝廷派人对鬼狼山的义军假义招安,义军受骗,秦耳东被判死罪,监候问斩。

    同年九月,秦耳东在解往汾州的途中逃回了鬼狼山,联络旧部,重整山河,又与周围数股农民起义军联合,达到2万之众。

    嘉靖四年(1525年),山西都御史率领军队首次大规模讨伐,结果失败惨重,鬼狼山的义军长驱直入,“北倚太行天险,虎视豫北平原,凭此以拒汴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