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钦差
字体: 16 + -

第110章 臭叫花子,你也配姓赵?

    三顶华丽的轿子的对面,蹲着一个破布烂衫的少年,形成极为鲜明的对比。

    远远地瞧见费一流来了,那少年面露喜色,一溜烟向费一流跑去,边跑边不停地喊道:“费一流,费一流啊!”

    费一流已经很长时间没听到过别人这么叫自己的名字了,突然听见这三个字,他下意识停住了脚步。

    费一流,这个名字怎么这么熟悉?

    零点零九秒后,他回过神来,这原来是我的名字。

    我居然叫这个名字?如此陌生!

    人世间往往有很多奇怪的事情,原本是最熟悉的事物,却往往一下子想不起来。

    比如,成天在一起的亲人,有一天你去回想他的面容,却甚是模糊;反倒是仅仅见过一次的路人,颇有印象。

    立马回味过来这是自己的名字,费一流随即感到了另外一种诧异:

    古代人一般称字号,就连马超上书“孟德杀我全家百余口”,这个万分愤慨的时候都不直呼其名说“小兔崽子曹操”。

    自从穿越之后,尤其是来到久安后,费一流作为钦差大人,再也没有人敢直呼其名。

    那少年老远就喊着费一流的名字,他手足并舞着:“我在这里!”

    费一流向那个方向望去,并没有见到一张他所熟悉的面孔,倒是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屁颠屁颠地跑过来。

    费一流看那少年,约莫十五六岁年纪,头上歪戴着一顶黑黝黝的破皮帽,脸上手上全是黑煤,嘻嘻而笑,眼珠滴溜溜地转来转去。

    这装扮,和《射雕英雄传》里的黄蓉小乞丐的形象简直一模一样啊。

    哥们,你不会也是个女的吧?

    这时,李四邺呵住了那少年:“大胆刁民,费大人的名字是你能够直呼的吗?”

    接着,他又转头对费一流道:“一流,这人你认识吗?”

    费一流心想,这么快问,是在宣示你能直呼我的名字吗?

    那少年被几个手下摁住,却还是拼命地抬起头来,乌漆嘛黑的脸上露出一对滴溜溜乱转的眼珠子:“费哥,还记得我吗?”

    费一流在心里翻来覆去地想,五脏六腑交流了了许久也不曾给予他的舌尖一个像样的名字。

    他心想,这或许是穿越之前那个“并不是他的费一流”的好友,于是他伸出手拉那少年,道:“老朋友,好久不见。”

    那少年露出一脸的笑容,说:“就知道你肯定还认得我。”

    李四邺一脸诧异,道:“这人是谁啊?”

    “老朋友嘛。”费一流笑着应道。

    他心想,李四邺似乎一眼就能看清楚我不认识这少年一样。常言道“瞒得了初一,瞒不过十五”,何况自己向来循规蹈矩,并不擅长骗人,纸包不住火呀。

    于是,他灵机一动,对那少年道:“听声音我只觉得熟悉,但是你脸上这么黑,具体是哪位老朋友,我看不真切啊,老朋友,你贵姓啊?”

    下人见费一流说是老朋友,刚把那少年放开。

    那少年听费一流说不认得他,急得捶胸,他捶胸的样子像一只要爆发的金刚,差点让下人又把他当做刺客拿下。

    那少年带着咳嗽说道:“我,我呀,《百家姓》第一位啊。”

    据说《百家姓》收录了五百多个姓氏,可费一流却只能背下来“赵钱孙李”,一个手就数完了。

    不过,应付今天的局面,足够用了。

    费一流不无激动地对那少年说道:“哦,原来是小赵啊,幸会幸会。三日不见赵兄,如隔三秋。好久不见,赵老板别来无恙啊。nice to meet you,赵先生。老赵,吃了吗?”

    很显然,费一流并不是为了有朋自远方来而不亦乐乎,他是为自己只记住了“赵钱孙李”却排上了用场而激动不已。

    其实,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毕竟也不会有人在介绍自己时讲:“我姓x,百家姓第一百九十七位。”

    这大概也是“赵钱孙李”能够被更多人记住的原因之一。

    听到费一流叫“小赵”,那少年也显得很激动:“我就知道你还记得我的姓。不过你刚才问吃了吗没有,那还没吃。兄弟我这穷得都快要饭了,去哪里吃?费哥,我这还指望蹭顿饭呢。”

    “吃了吗”不是国人见面打招呼的一种问候语吗?这小子真不懂假不懂。

    (据葡萄牙人克路氏记载,明朝时期,国人相见问候,通常就已然说”食饭否?“了,这大概是“吃了吗”的最早记载。)

    费一流道:“既然没吃饭,那小赵想吃点什么?”

    那姓赵的少年道:“什么都成。油炒圪垒、红豆大米、榆皮饸饹、白玉茭面;煎饼、炒饼、枣饼、烙饼、北瓜饼;焖面、炉面、扯面、捞面、三合面;疙瘩县的黄圪瘩,煮圪瘩,五彩疙瘩汤;还有圪糁米汤、鸡蛋西红柿不烂汤。”

    费一流道:“小哥,你刚才说的这些,貌似我就听过最后一个,番茄鸡蛋汤。”

    那姓赵的少年道:“那都不是一回事儿。你说的那个番茄,虽然它也叫做西红柿,但是西红柿汤和番茄汤它不是一个汤;我这个汤还有个雅称,叫做不烂汤,顾名思义嘛,你那个汤它就烂了的汤,诶好像也不对。反正,当我这个不烂汤一端上来,你就会发现汤里面的鸡蛋西红柿,它其实比你那个烂了的汤要捣鼓得更稀烂一点。不烂的意思是指汤中小小的面疙瘩煮在锅里面,怎么煮都煮不烂……”

    李四邺打断了那絮絮叨叨的少年:“你点了这么多,吃得下吗?”

    那少年微微一笑,道:“有点狮子大开口了是吧?那大碗的圪扯面就成。”

    “好嘞。”

    那少年又叫道:“要是倒点儿老陈醋,再配上两瓣蒜就更好了。

    下人要带走这少年去吃饭的时候,李四邺却拦下了:“等等,敢问阁下叫做赵……”

    赵q,费一流脑海中闪过一个名字。

    接着似乎有个声音在叫:臭叫花子,你也配姓赵?

    那少年被李四邺一问,似乎有点情绪,抱怨道:“不就是吃面吗?怎么还问起叫什么来了?”

    (本章完)